一、前言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是被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塑造出来的。在认知的解释中提高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舞蹈中对于身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身体的全面灵活的运用已经相当极致,舞者在运动中会清晰的梳理出身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式。在表演中会用意识来模拟出想要表达的环境和情感,在编创中会给身体塑造出来的造型进行有关含义的分析,每一个动作与连接都需要情感和情节支撑。完成流畅典雅的古典舞就会让舞者内心愉悦,而夸张扭曲的现代舞就会让舞者内心忧郁。不同的舞蹈动作类型会对舞者的内心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样的,舞者的内心理解也会为舞蹈动作赋予自己的情感。欣赏者也会为舞者的身体的运动产生认知。在舞蹈中舞者不可能脱离心智、意识与身体的关系。意识支配着身体的运动,并赋予灵魂从而身心一体。我们站在理论心理学的立场上,探讨具身认知与舞蹈的可能关系。二、具身认知的身体观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场变革中,一个幽灵盘旋在认知科学实验室的上空,这个幽灵就是“具身认知”。具身认知成为一个焦点论题,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梅洛·庞蒂将身体看作进入世界的入口,身体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与起点,是意义的给出者,身体本身透过身体的意向活动形成“身体图式”,并透过身体图式将自身与对象统一起来,所以身体是我们认识世界并与世界交流的媒介。它的本质特性是非表象性,即身体活动不需要借助精神表象的中介。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在具身认知中人类对身体的理解更加的具象化,分析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身体与认知之间的影响。更加注重身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舞蹈肢体动作潜在出性格特征
我们的身体能改变我们的思维,同时我们的思维也能改变我们的行为,并且,我们的行为能改变我们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最具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就属舞蹈艺术为代表。舞蹈的形成主要依靠于肢体的配合构成,身体的运用方式是舞蹈关注所在。对于舞蹈的身体认识过程与具身认知的观点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梅洛·庞蒂提出的知觉的身体性以及身体的意向性都旨在身体与内在之间的关联。舞蹈运动方式和肢体表现对于学习者的性格特点的构建有很大的影响。以不同的舞种为例:在芭蕾舞专业中,女演员立脚尖穿芭蕾舞鞋,身穿唯美的芭蕾舞裙,演绎着浪漫的宫廷爱情舞剧和虚幻的仙女题材为主。整个状态以高傲、唯美、优雅动作为特点。学习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从中专开始接触的,在她们的走路姿态中和生活方式中处处能看见芭科学生的特点。这与她们长时间学习芭蕾舞有很大的关系,芭蕾专业的学生走路外开、昂首挺胸、走路姿势相对高雅,通过长时间学习芭蕾舞剧,她们对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慢慢的会映射到自己的性格当中,优雅、自信的性格特点在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当中很是明显。这就是典型的通过身体的运动方式潜在的影响到学生性格的形成。
而在其他专业中像现代舞专业的学生,性格特点更加明显。多是洒脱,随意,以个性张扬为代表。在穿着打扮中多是宽松随意的服装搭配和另类的头型设计,走路姿势也相对放松没有专业芭蕾舞演员似的夸张,行事特点也相对独特。这与长时间接触现代舞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在学习现代舞中主要以身体解放,身随心动,打破束缚为基础,而现代舞剧目也是以表现内心情感,突出自我,不拘泥模式为要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久而久之的现代舞的学生会通过身体的运动方式慢慢的影响性格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身体经验就有什么样的认知方式,因此,身体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决定了我们怎样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这是典型的身体调节着认知,影响着思维、判断、生活模式的心智过程。
四、舞蹈肢体动作左右情绪变化
心理学家Stepper和Strack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通过两组人不同的肢体设计实验出人的情绪是否是通过肢体来潜在影响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可以的,结果说明情绪是具身的,认知并不是情绪形成的唯一因素,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与情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此外。这一实验也多少佐证了詹姆斯对情绪的解释,支持了情绪是对身体经验的感受这一假设。在舞蹈动作语汇中,有不同的风格肢体变化,不同的舞种特点,动作设计中有欢快的,悲伤的、愤怒的、优雅的等等。在完成这些动作中舞者通过肢体变化模式会影响到舞者的情绪。以民间舞东北秧歌为例,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稳重于一体。动作设计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舞者在完成东北秧歌中,会通过俏皮的肢体动作影响到情绪的变化。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也会被东北秧歌的热情所感染。而朝鲜族舞蹈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动作设计优美、柔和而悠长,完成这些动作的舞者情感情绪相对沉稳,内敛。假如刚经历过大悲大喜的事情,通过完成朝鲜族的舞蹈动作内心也会感染被抚,这也是舞蹈的魅力。
这些例证说明,人的身心是一体化的。有什么样的身体经验就有什么样的认知方式。因此,身体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决定了我们怎样形成概念和进行推理。身体在认知分配中发挥作用这一特征说明认知并不限制于头颅之内。认知过程包含着身体的非神经部分,如肌肉和骨骼。这些肌肉和骨骼活动在认知加工中也扮演着积极角色,并影响着情绪的变化。
五、结语
以舞蹈的视角分析具身认知的身体作用,在上述理论说明中都具有说明力。许多心理学实验都证明身体状态和身体运动对认知过程有调节作用。因此,身体可以对心智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不同的舞蹈动作设计在舞者的表现上和观众的视觉中都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理解。大幅度的跳跃和技术技巧在舞者内心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使内心激动和兴奋,心理处于紧张、向前的状态。而地面的流畅、舒缓的舞蹈动作设计,会使舞者以较为放松的心理状态去完成。身体是认知的主体是身体去感受去思维去行动,身体的感知和身体的运动等各种身体经验必然对认知过程产生强有力影响。因此,在当前具身认知的研究中,能否构架起两种研究之间进行对话、比较和融通的桥梁,这对于深化认知科学的研究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