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介绍
性别教育所存在的主要意义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教会儿童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是十分关键的,只有正视了自身,才会尊重他人。仇恨及歧视的传播往往与未知和恐惧有所关联。消除对陌生事物的无知与偏见可以有效避免伤害的产生。一旦接受了此种设定,便会难以更改。传统的性别职责是男主外女主内,对于打破这一职责的人,人们往往会加以谴责。随着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工作。传统的性别观对当今女性的毒害主要体现在女性就业时薪资比男性相较低、就业所遭受的歧视层出不穷、涉及到休产假等一系列的问题,公司往往会把适婚适孕年龄的女性拒之门外。有孩子的女性往往难以在家庭与事业中找到平衡。传统观念中的“女主顾家”将她们牢牢的束缚住,而男性往往秉承着大男子主义的一套理念,很少有为了伴侣的事业而回归家庭。有一些行业领域一直是由单一性别所主导,比如说起消防官兵人们第一印象往往是男性,说起护士则是女性,此等由性别决定的行业均可与中国社会盛行的男强女弱思想上挂钩。将性别的职责划分的如此明确,会导致不少人群被迫走向社会为其安排好的道路,而违背了内心真实的愿望。同时,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也为衡量人的标杆,基于一个人是否遵循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来评判其好与坏。想要推翻此种刻板印象,实现性别平等需要有一个长线的规划,而第一步就是采用对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平等教育。学龄前儿童如同一张白纸,性别刻板印象还未在他们的心中扎根。此时树立正确的性别观,接受度较好,成效较大。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需简介易懂,太过复杂的理念应当避免,儿童绘本则是采用温馨的图片和简单的配文直面的向学龄前儿童和家长传达性别平等的美好愿望。儿童绘本主要是用来重新定义性别刻板印象,避免下一代儿童依旧沿用“娘娘腔”、“女汉子”这些带有歧视意味的,在学生群体中流传甚广的外号。儿童绘本同时提倡个性教育,避免当今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产生的千篇一律的育人模式。该实验的数据均以线上调查报告所收集的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的意见为主。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建立调查问卷,向朋友圈及各大幼儿园家长群转发,获取实验数据。实验问题为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对于让下一代接受性别教育的态度是否与其自身因素有关?关于儿童绘本消除性别歧视这一假设是否能够成立,判断标准的重中之重应当是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态度。绘本本身是为孩子而创造,但实质上其受众包含父母这一代人。父母是否能接受儿童绘本中的理念,决定了下一代人的成长走向。实验假设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对下一代接受性别平等教育的态度与他们自身因素有关。在得到数据之前,推测相关自身因素包含年龄,性别,以及个人经历。实验结果证实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对于是否让下一代接受性别平等教育与他们的性别和是否经历过性别歧视有关,且儿童绘本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相关教学材料。二、研究分析
(一)文献综述
【文章一】,主要锁定当今中国社会学龄前儿童性别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对如何使其回归展开了讨论。文章中清晰的指出了中国展开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难题:相关优质师资的稀缺、缺少合适教材,以及社会的不支持。文章同时明确了对幼儿实施性别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作者认为性教育应当包含性观念、性态度、性道德标准等。作者还认为理想的性教育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负起责任。通过性教育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对侵害说不。同时文章一中提到在性别教育问题上,家长更信赖与学校。支持了本实验的调查数据。【文章二】,将性别教育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消除了大众对性别教育的常有的误解。作者阐明到“儿童性教育的内容不止包含生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有相等比重的对孩子的情感、行为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导。”该理念与本实验的性别平等教育理念相吻合,都是教育儿童建立正确价值观念以及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差异。在该文章中,作者对儿童绘本这一形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证明了其可适应和填补相关市场的需求。根据【文章十一】,中华女子学院学报邱香讲师,王练教授以及牛勇讲师的《关于北京市幼儿园性别平等教育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3-6岁是性别认知和认同的关键且幼儿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幼儿教师。调查方式为线下作答且有心理学专家对其作答状态进行分析。共发放2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3份,男5人,女188人。从数据可以看出,女性在幼儿教育领域所占比重之高。调查问卷分为四大因素,接纳与保护、融合于促进、园所支持和去性别刻板印象与本项目目的相符合。该报告中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解释为“几千年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在社会实践环境中被不断复制、强化和继承,人们容易通过一种过渡类化、简化和僵化的方式来看待社会中的某一特定性别的人群”,而对于如何解决该问题,其提出的思路与本实验完全一致,即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性别平等教育,使其更少地形成性别刻板印象。【文章七】,向我们介绍了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带来的校园暴力。这里的校园暴力包涵但不限于性别暴力,受害对象不仅只为女性还有大量的性别模糊群体(LGBT)人群。该实验报告统计了平面印刷媒介以及网络媒介关于校园暴力新闻报道的数量,399篇报道中校园性别暴力有175篇,占比44%。该研究报告作者表明很多文章中含有性别角色定型化的例子。然而施暴者不应该只被认为是男性,同样的受害者也不一定都是女性,这也是为什么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很多性别歧视的例子,根据【文章九】《性别平等的指标体系》,中国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得分0.209,排名全球第35位,领先在追寻性别平等方面历史悠久的美国12位。同样的根据【文章十】,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相比2008年,两性在家务投入时间上的差距缩小了29分钟,男性干家务的时间开始逐渐增多。(二)研究方法
调查的对象为3-5周岁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实验数据主要来自于在微信上向幼儿园家长群发放调查文卷而采集到的反馈。采用线上调查问卷受到的限制少,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较多的实验数据。参加参加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123人。因采用线上调研,参与调研的学龄前儿童家长来自中国各地,此调研不将各地区可能存在不同情况纳入考量范围之内,顾不做地域划分。为确保所有参加调研的人群符合要求,第一题询问其是否为3-5周岁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经第一题筛选,81人符合条件要求,为3-5周岁儿童的父亲或母亲,作为实验的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共分为11题,用于询问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下一代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的看法。问卷第二题向受调研人群询问其性别,以获取家长对于下一代反歧视教育的态度上的性别差异。第三题为年龄问题,设4个选项,3个年龄段,分别为20-30周岁、30-40周岁、40-50周岁和其他。此问题能够帮助得出不同年龄段的父母对于下一代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上的差异。因为此调研以支持性别平权为前提,所以第四题为是否支持性别平权,以此得出学龄前儿童父母对性别平权的看法。对性别平权持不同看法可能会导致其是否愿意下一代接受性别平权教育。第五题为是否抵触学龄前儿童接受反性别歧视的理念,通过第五题可得出父母对于学龄前这一年龄段接受性别平等教育的看法,以此判断该年龄段接受性别平等教育是否合理。第六题、第七题和第八题,此三题向学龄前父母提问了在其成长过程中有无遭受性别歧视、有无被起过带有性别刻板影响的外号,以及对此类行为的看法。第九题为多选题,题目为如若孩子受到性别歧视,父母会怎么做。此问题至少选择一项,最多两项。选项分别为a.跟孩子说他没错,是给他起外号的人不懂得尊重,b.让孩子从自身找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c.希望学校及时干预,保护我的孩子免受侵害,d.是一种历练,不必干涉,提前体验步入社会。结合前三题,可给出足够的数据判断父母自身经历是否会影响其对于下一代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的判断。关于反性别歧视教育的途径,第十题给出了三种选项,学校统一教育,家长教育和不采用。通过第十题可得出最被父母接受的教育途径。第十一题向父母征求对儿童绘本作为相关教材的意见,用做判断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调查问卷问题:
1.现在是否有至少一位孩子为学龄前3-5岁儿童
2.您的性别:
3.您的年龄是:
4.您是否支持性别平权
5.您是否抵触学龄前儿童接触反性别歧视的理念
6.在您的成长经历中是否受到过性别歧视
7.是否认同学龄前儿童应接受反性别歧视的教育
8.在您成长过程中有无被称为“娘娘腔”“女汉子”等
9.如果您的孩子受此类问题困扰,您如何看待?
10.如若采用反性别歧视教育,您会希望采用何种途径?
11.您是否认同儿童图画本作为相关教材使用?
(注:该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发放,在微信幼儿园家长群中发放。)
(三)研究结果
在实验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参与回答问卷的123人均统一支持性别平权。说明幼童父母对于性别平等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作为主调查对象的81人中,女性有56人占总数的69.1%,男性共25人占比30.9%。这一数据体现了,相对男性,参与下一代的教育的女性人数更多。由于数据多来自于微信幼儿园群中家长的作答,证实了在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女性的参与度普遍要比男性更高。调查对象之中20周岁-30周岁的家长有9人,占比11.1%。30-40周岁的有48人,占比59.2%。40-50周岁的有23人,占比28.3%。其余1人根据年龄推测为爷爷奶或奶奶。大多数3-5岁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年龄在30-40周岁区间。根据(图表1)是否抵触学龄前儿童接受反性别歧视理念的数据显示32.1%的女性抵触,反观男性该数据高达48%。该组数据展现了关于对下一代进行反歧视的性别教育的问题上,女性比男性的接受程度更高。(图1)数据同时显示了,在成长过程中,女性更容易受到性别歧视。在参与调查的女性家长中,有相较于男性家长更高的人数,曾被昵称过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外号:男女百分比 24.0%:39.2%。根据(图3),曾受到过性别歧视的父母比未曾受到过性别歧视的父母对于下一代是否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的问题上高出了6.6%。根据(图2),与年龄段无关多数父母支持学校统一进行反性别歧视教育。最后,支持使用儿童绘本作为学龄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教材的总人数达到77人,百分比高达95.1%,领先于其他途径。图1 调查问卷统计总图(9,10题除外)
图2 采用反性别歧视教育途径统计图
图3 曾受到过性别歧视的父母对下一代是否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统计图
(四)结论分析
经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无关乎性别、年龄、个人经历,接受调查的家长们都对实现性别平等之一目标达成共识。受到性别歧视的父母更愿意下一代能够接受反性别歧视教育,而女性相较男性受到的性别歧视更多,所以女性家长相较男性更支持对下一代的反性别歧视教育。学校统一教育是最容易被学龄前父母接受的途径而且儿童绘本为最被采纳的儿童性别教育的教材。该调研展现了女性更容易受到性别歧视的这一现象,同时展现了女性对于下一代教育的高参与度。调研结果阐明了该研究今后的方向。大部分父母更加信赖学校统一实施的教育,所以儿童绘本的推行应同样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且采用更广的调研对象,如学校、幼儿园、出版商等。因为项目时间较短以及资源局限,为了获取足够数据,调研只能通过线上进行。线上所获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今后希望采取线下实地考察,与幼儿园达成协议,发放书面问卷供父母回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