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线上教学中基于过程考核思想的实践应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5373
■徐 峰/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从业者教学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且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实施的,尽管此前已经有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多项支持线上教学的资源储备,但大多数院校此前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的一种补充,全方位采用线上教学对所有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都是一种考验。

  线上教学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全过程与线下教学的不同,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如何确保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是一个必要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的命题。线上教学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备课、授课、互动、考核、评价、反馈等教学环节与线下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针对线上教学的特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近年来一直在教学中探索基于过程性考核,但基本都是应用在线下教学,受疫情影响,本学期采用线上教学,经过系统思考,我在教学中也沿用了这一思想,从教学实践上看,基于过程的考核不但适用于线下,对线上教学也十分适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考核方法。

一、基于过程考核的基本思想

基于过程考核是区别于传统期末一次考核或期中期末少数几次考核来评定学生成绩的一种考核方式,他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种监控评价,其重心从追求测试时间点所做题目的结果正确,转移到追求学习训练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日常工作量、遵守规范、合作等等方面的考核。课程考核的目的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评价或约束学习过程,二是评价学习后的效果。第一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职业能力养成,可以理解为“育人”,第二点是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可以理解为“育才”。相比较而言,第二点容易量化评价,而第一点由于涉及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而言是非常费力并很难做好的,而学习过程没有约束好,则必然会导致学习的成绩滑坡和不可控,考试一般在期末进行,等到考试时发现问题但已错过了纠正的时机。反思我们传统的考核模式,基本上都是期末考试占主体,而平时监控评价的比例较低,也就是说我们客观上是只重视技术水平评价而忽视了学习习惯养成,这对我们职业教育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倡导基于过程考核,教职成〔2019〕13号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第四条第六项中明确指出:“改进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此意见是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性文件,其导向性非常强,就是要大力推进基于过程考核,因为考核结果直接影响人才的评定,家长和学生希望在校完成“成人、成才”,我们高校也承担着“育人、育才”的重要职责,这是时代交给我们职教人的任务。

二、基于过程考核的关键点

过程性考核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追求的一种考核方式,其优势是无需赘述的,如果能有效评价一个学生的全过程学习状态,对育人、育才都是十分理想的,但过程性评价有一个天然的困难,由于基于过程,必然导致评价点多,而如果评价点设置不合理,或评价者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不能公正准确的进行评价,必然会导致基于过程评价的实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尝试了多种方案,并在部分教师教学中进行推广测试。通过实践教学检验,我们意识到如果基于过程评价完全由教师完成,是建立在大量增加教师额外工作量的基础上的,必然会制约教师实施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互评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如何组织实施互评,评价标准和防抄袭设计就考验了教学组织者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如何有效在这些方面进行平衡,就是基于过程考核实施真正的难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基于过程考核的关键点。

三、线上教学中过程考核实施的实践体会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最大区别在于教师无法实时监控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设计基于过程考核也必然会以此为出发点综合考量,以笔者教授《网络安全与防护》课程为例,我的思路是首先把课程讲授和实践操作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全部视频化,教材内容电子化,分为37个实操视频和若干基础理论视频,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构建线上教学平台,每个视频设置任务点,教材内容学习也设置任务点,利用泛雅平台的统计监控功能,构建第一层基于过程考核的监控网络。

  学生如果只是刷视频,实际还是不动手做,就会使这项考核沦为形式,所以第二层监控网络是每位同学按照视频演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共37份实训报告,以实训报告为载体,具体评价学生完成的进度、质量等量化考核内容,并对实训报告的格式、内容、排版等进行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报告相当于全过程记录了每个同学自己的学习过程,报告的内容就是这位同学学习过程的可追溯性的再现,而对报告的考核就是对这位同学基于过程的考核。

  第一层网络的在线监控和第二层网络的实训报告考核,看似解决了学和练的过程考核,但如果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抄袭,那这两层监控网络会全部失效,所以最难控制的就是如何让学生不敢抄、不能抄和不想抄。所以第三层网络就是防抄袭设计,我们团队成员开发了实训报告防作弊软件,主要原理是比对报告中图片的相似度,从而找到有完全一致的图片报告,团队教师发表了《基于SIFT的论文图片匹配度对比查重

  算法》等论文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震慑了抄袭行为,实现了不敢抄。此外我们提醒同学不要把自己的报告外借,如果发现抄袭,两个人同时惩罚,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抄袭的土壤,实现了不能抄。最后精心设计每个实训项目,根据学生反馈不断更新,让学生感到很容易完成,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就给基础分,如果作弊,成本也大于独立完成,同时在评价实训报告时采用学生互评,每位同学只需要看一份报告,这样如果出现雷同的可以及时发现,实践证明同学们还是很在乎别人发现自己抄袭这件事的,评价的同学也确实有认真负责的,只要做好发动动员工作,监督效果是有很强的震慑力的,实现了不想抄的效果。

  这三层监控网络有效的解决了线上教学基于过程考核的关键问题,实施效果良好,从学生积极反馈来看达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

四、基于过程考核是符合职教发展趋势的育人手段

本次线上教学模式必然会对今后教育教改产生深远影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是很多任课教师的优选,而且今后还会出现更多新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育的“育人、育才”目标没有变化,基于过程考核的思想有利于育人过程的行为养成管理,其应用范围涵盖课程教学、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全过程,我们团队在近年来对毕业设计进行基于过程考核改革,通过细化设计过程,分项评价,不但避免了以往临时抱佛脚式的匆忙应付,而且设计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对比效果。无论线上线下教学或实训和毕业设计,各种新的教育模式,基于过程考核都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一种考核方式,根据课程不同,形式可以多样,但基于过程考核的理念始终的我们教育从业者应该坚持的,也是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