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现象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最大变量”。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容易受到不良网络内容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又推动着网络的变化,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振关系是新时代校园网络安全的特性,体现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校园贷”现象深刻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认知方式与行为选择。因此作为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必须要对校内的非法“校园贷”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制止,以此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安全。
一、校园贷的介绍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金融贷款机构都在利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行业开展“校园贷”业务,这一业务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而“校园贷”因其有着门槛低、审核程序少、放贷快、额度自由等优势赢得了许多学生的追捧和热爱,但是在这些“校园贷”中很有非法和不正规的贷款企业和单位混入到了其中,这样不仅不会给高校大学生带来很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同时还会给学生的不理性消费提供“支持”,导致学生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使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断的去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最终由于过度的消费无法偿还贷款金额,进而使“校园贷”公司对其进行相应的威胁和恐吓,如近些年来网上经常报道大学生“裸照”被曝光,导致其自杀等现象,这样不仅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威胁到校园安全和稳定。客观上,校园贷的出现挤压了“毛细血管”式的线下高利贷[1]。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校园贷”的风险甄别
作为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应的知识,同时还要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以此来抵御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冲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种贷款方式已经在网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对于这些网络贷款如果学生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甄别,就很有可能引发“校园贷”的风险。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要求学生科学合理的应用互联网,并且教师还要教授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如果学生缺少预判、应对不当、出言不慎,将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因此高校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网络信贷教育和引导,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高职院校要将网络借贷内容纳入到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当中,并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教育,同时学校还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消费观念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以此来提高学生抵抗校园贷的能力。
(2)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在园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抵御校园贷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处事能力。作为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必须要将网络信贷安全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校园贷”在学校当中被恶性推广,从而使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3)在互联网背景下“校园贷”的传播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并且它的传播也会更加隐蔽,同时在发生纠纷时取证也会相对困难。针对以上这些特点,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在校园内建立“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机制,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法律观念。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原有的学校信贷安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必须要对“校园贷”的甄别与危机干预进行有效的研究。高校网络信贷安全教育必须要与大学生日常的网络习惯特性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校园贷甄别和危机干预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远离校园贷的危害[2]。
三、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校园贷”危机的干预途径
(一)发挥有关部门监管“校园贷”的主导作用
首先,必须要认识到“校园贷”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危害,然后对“校园贷”的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完善,无论是银行机构还是个人信贷公司,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校园贷”操作。同时还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大数据,构建“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平台,然后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输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以此来使学生认识到非法和不正规的“校园贷”的危害,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远离校园贷。其次,有关部门要对非法和不正规的“校园贷”机构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在开展“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际用网情况和需求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能力,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有效的信贷安全教育。另外相关部门要积极利用有关信息网络吸引高职院校大学生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行动中,这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校园贷安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要格外的重视“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风险防护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侵害。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属于一种特殊的行政主体,所以必须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安排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对学生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进行科学配置,积极完善救济制度,以此来防止贫困学生由于使用不正规的网络贷款而产生的问题。此外,在进行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时必须要做到相互统一,力求为服务育人而服务。
(二)加大学校的教育力度
首先,学校要对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在校园内建立校园贷与危机干预工作室,并将近些年来由非法校园贷引发的安全问题展示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校园贷与危机干预工作室必须要由专业的教师进行组建,并在校园内容建立网络接待窗口,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信贷帮助,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远离非法和不良网络借贷,同时还要让学生彻底的认识到“校园贷”的危害和实质。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有效的宣传,要求学生在应用现代化网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远离校园贷的陷阱,同时拒绝传播和发布有关校园贷的消息和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各个班级中的微信群打造校园网络安全化平台,对于那些愿意接触校园贷的学生,教师要有效的利用微信与学生建立联系并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然后将“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运行起来,以此防止学生走上校园贷的道路中。
(三)注重家庭引导“校园贷”
家庭引导在“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走入到校园贷陷阱当中,同时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育人能力。现阶段的高职教师不是唯一网络信贷安全知识传授人员,作为学生的家长必须要积极的参与到网络信贷安全知识传授当中,因为家庭监督和引导才会是最为有效的行为和方式,并且作为学生的父母是家庭最大的权威,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会听从父母的教会。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在网络中可以对各种信息和资讯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会严重的削弱父母对孩子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学生走上网络信贷陷阱当中,无法有效的理解和认识家长对自己的安全教育。因此作为学生的家长必须要在家庭中建立起“校园贷”风险甄别与危机干预机制和责任。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的监督和引导,并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有效的督促[3]。同时家庭还要与政府、学校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制定,以此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有效的防止学生误入到校园贷当中。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学生的消费原则,对于适度的消费要给予一定支持和帮助,但是对于过度消费必须要严格的制止。在监督引导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样才能将政府监管、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等各自的优势展示出来,从而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得到全面的推广和落实。四、结语
本课题以本校护理学院学生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园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探索相应的引导策略,从根源上扼制“校园贷”在高职院校中不良影响的蔓延,维护校园稳定。研究结果可以在我校其他院系中推广实施,同时可供同类高职院校借鉴使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