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布满雨云,偶尔还飘点碎雨花。
我们在艾菲尔铁塔附近的塞纳河边上了游船,沿塞纳河向东驶去。碧绿的塞纳河像一条圆弧将市区一分为二。河北边为右岸,南边为左岸。著名旅游景点大多沿塞纳河分布。巴黎的城市建筑容纳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各类建筑风格。尖顶的、圆顶的、方顶的都有,像一个建筑博物馆。一路可以看到两岸美丽、雄伟的各种古建筑、热闹的街道和绿树、草地。我们每个座位上都有“译意风”耳机,我起先以为是英语的,谁知拿起戴在耳上竟有中国话的介绍,而且是纯正的普通话。介绍扼要、清楚,与两岸风光配合,从历史到人物,从景点到民俗。市中心是巴黎最古老、最豪华的地区,有1937年为巴黎国际博览会而造的夏乐宫,路易十四当年为残疾军人建造的荣军院,现在都历历在我们目光之中。塞纳河右岸是贸易和金融区,左岸是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文人学士常来喝咖啡、购旧书和聚会的“拉丁区”。一些小咖啡馆里(据说巴黎有一万多家咖啡馆),寓言作家拉·封丹、戏剧家莫里哀、拉辛据说是最早坐咖啡馆的文化人;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等常光顾咖啡馆。近代作家如阿拉贡、马尔罗、纪德常出现在街边的咖啡座上;二战后,萨特、加缪等人也常在咖啡馆里谈论存在主义。而巴尔扎克是个没有咖啡就写不出作品的人,几万杯咖啡帮助他完成了90多部作品,他是不是也曾在这里哪座咖啡馆里喝过咖啡……
再过去,我们就看到著名的华丽辉煌的卢浮宫了!它曾是王宫,法国大革命后,不再是王宫,现在成了国家美术博物馆,珍藏数十万件珍贵艺术品。“译意风”的介绍,配着悦耳的音乐,在过巴黎市府大厦时,突然插播了戴高乐将军在二战打败德国法西斯解放巴黎后的讲话录音。我不懂法语,但那声音激昂慷慨,引人遐想。
当我们的游船远远的可以看到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时,宽阔可爱的广场上,正飞翔、停歇着许多鸽子,耳机播放了舒伯特的《圣母颂》……神奇的旋律将一种诗情画意带上心头。
巴黎圣母院在塞纳河上的一个大岛——西岱岛上。在历史上,巴黎原先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住着高卢族巴黎人。公元一世纪,罗马人占领了“西岱”,并使它发展成一个小市镇。到4世纪,这里正式命名为巴黎。6世纪开始,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直到如今。我放下“译意风”,走到船舱外尾部的甲板上去观看西岱岛。这个长不过一公里,宽仅500米的小岛,布满古建筑。我凝望着有点阴暗的巴黎圣母院。这座最古老、雄伟的天主教堂,1163年开始建造,经过两个世纪才完成。造成后的几个世纪中,历遭天灾人祸,差点被拆毁,也差点被烧毁。修葺后,1864年才重新开放。我的目光在寻找钟楼,哪里该有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虽然我明知那个故事只是作家的虚构)那两座巍峨的塔楼,使我幻想起当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内加冕称帝的盛况;也想起1970年为戴高乐在此举行葬礼……岛的西部,有灰色墙壁的司法宫。这里曾是王家宫殿,附有监狱。法国大革命后,1793—1794年间,这里曾是十分恐怖的地方,丹东和罗伯斯庇尔都从这里被送往断头台……
忽然,我听到了悠扬的钟声,钟声正是从巴黎圣母院里传出来的,清脆飘忽,碎了凝滞的空气,沁人心脾……
游船绕西岱岛后,又循原路回来。风,带着湿润和水腥味吹来。两岸傲然挺立的建筑典雅美观,但不免古老陈旧。塞纳河上的桥梁,既多且姿采各异。整条河上有20多座桥梁沟通两岸交通。我们的游船,兜这么一圈,只穿过十几座桥,但已饱览桥的艺术。一座名为“新桥”的12孔大石桥,其实是河上桥梁中最古老的一座。桥头有亨利四世骑马仗剑的雕像,它连接西岱岛和河左岸;还有一座怪石桥,上面有300多个怪面兽;最壮观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它离艾菲尔铁塔不远……
沐点碎雨丝在游船上饱览塞纳河两岸景物。听不见街上的喧闹声和汽车喇叭声,既舒服又开眼界,虽然不免匆匆,游兴未尽。但水上之游似可更体会到巴黎的美丽,只是在经过一段河岸时,瞥见一侧岸边人行道下类似桥洞的地方,透着幽暗的青色,住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有男有女,囚首垢面,有的和衣席地而卧,有的抄手站立看着我们。这与游船的富丽及两岸美奢的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而在卢浮宫旁的一个广场上,两个瘦削的乞讨者,一个化装成带白色翅膀的天使,一个化装成金色衣履的埃及法老木乃伊,两人分开站立,木然不动,谁如在他的面前的空盆中投下一个钱币,“天使”或“木乃伊”就会深深鞠躬,布施的人不多,盆中只有寥寥的钱币……
我的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闪光的塞纳河天长地久。河水不清冽,也不算肮脏。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着巴黎历史的变化,目睹着兴与衰、贫与富、快乐与悲伤。它默默无语,却在潺潺不断地静静流淌……
〔责任编辑李玲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