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连接区域经济与高职院之间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专业设置。当前,茂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高素质人才需求匹配不高,因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地方就业。高职院校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把目标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自身的办学实力,适时适度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茂名地区区域经济现状
(一)茂名市经济发展概况
2019年,茂名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为32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1.6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89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545.86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9∶34.6∶47.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六大主导产业,包括指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特色轻工纺织、医药与健康、金属加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93.4%。(二)茂名市产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茂名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水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创新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全域旅游,筹备建设茂名旅游大数据平台,实施“旅游+”行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二、茂名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一)茂名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茂名现有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院、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滨海校区)等5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滨海校区)和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首次招生。从2019年茂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了解到,茂名5所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专业大类19个涉及16个,涉及96个专业,招生专业数最多的是教育与体育大类,其次装备制造大类。调查结果显示,茂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最多的前三位的专业大类分别是教育与体育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这三大专业大类对接的都是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达到55.31%。设点最多的专业是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四间院校同时开设。同时还发现,目前对接茂名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已有3所院校开设,对应新能源产业的专业有1所学校开设。(二)茂名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对应三大产业占比情况
综合茂名市5所高职院校各专业对应三大产业所占百分比分别是: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平均占比为3.67%,这与茂名市第一产业所占生产总值17.9%相差较大。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平均占比为24.25%,相对第二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例34.6%,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开设比例还是偏低。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平均占比为72.09%,相对第三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例47.5%,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开设比例偏大,究其缘由与该地区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院和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都是服务第三产业有关。三、茂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区域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其专业结构的合理设置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偏离
结合茂名市2019年的产业结构状况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按三大产业结构进行适应性分析,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第一产业密切相关的学校是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该学院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仅有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4个专业,2019年茂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壮大海洋经济、加快乡村振兴工作目标,因此在专业设置个数偏少,招生人数偏低。
与第二产业密切关联的院校是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滨海校区,主要以土木建筑和装备制造大类为主,主要专业有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些专业都是两间院校设置相同的专业,与茂名当前经济主导产业吻合度不高。
与第三产业密切相关的院校主要有侧重于文化教育类的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院,有侧重于医药卫生类的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还有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招生比例较大的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第三产业过于集中开设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两大专业,导致人才集中、过剩严重。
(二)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吻合度不高
茂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六大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与石油化工对接的专业只有石油化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对接的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与特色轻工纺织对接专业有化妆品技术、印刷媒体技术、数字图文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对接的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医药与健康对接的专业有药品经营与管理;与矿产资源加工对接的专业有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总体来说,针对茂名六大主导产业开设的专业数量偏少,远远不能为地区产业提供人才的需求。(三)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不吻合
茂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加快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茂名高职院校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已远远落后。如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及覆盖率过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乡村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茂名高职院校还没开设高科技的现代化农业相关专业,不能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新能源、互联网+、高科技的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融合到农业专业中去。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已经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但总体上不能满足茂名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的产业规划。四、茂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一)专业设置要以区域内三大产业比例为比照
2019年,茂名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9∶34.6∶47.5。而同期与之对应的是,茂名市高职院校三产对应专业设置比例3.67∶24.25∶72.09。其中,一产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畜牧、园艺、农技等专业,二产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土木建筑和工程数控等专业,三产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等专业。由此可以看出,一产专业设置比例严重偏低,三产专业设置比例相对偏高,容易造成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过剩的问题。因此,茂名市高职院校应适当提高一产、二产专业比例,适度降低三产专业比例,积极构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吻合的动态调整机制,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相吻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支撑作用。(二)专业设置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依托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区经济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因而,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了解本市产业概况、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等,从而找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寻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同时,高职院校结合区域人才需求,主动与区域内企业进行沟通,共同探讨专业设置问题,调动企业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学校专业带头人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完成教材编写、技术开发等,使高职院校能够与产业结构实现同步升级,使企业和高职院校实现共同进步、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三)专业设置要以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为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包括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等因素,不能只是追逐社会热点,创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认可度高、就业形势好为标准,筛选一批特色专业,不断做大做强,突出自身特色。目前茂名市5所高职院校都已基本形成各自的专业发展特色,如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院侧重于文化教育类,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侧重于农林牧鱼类,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侧重于医药卫生类,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侧重于土木建筑大类,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侧重电子信息大类,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办学优势,积极主动跟进茂名市产业结构新格局,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四)专业设置要以地方新兴产业为导向
在设置新专业之时要体现前瞻性,充分考虑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可持续性,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可能带来的新需求,深度挖掘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对应的人才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供给。结合茂名第一产业产值比,要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相应增加生态农业技术、休闲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海洋渔业技术、宠物养护与训导等专业,培养现代农业渔业高技能人才,改变当前低效、廉价的劳动力问题。从《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的通知》中了解到,专科毕业生中农林牧鱼类就业率最高。第二产业在专业设置方面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发展现代化工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专业,相应增加物业管理、城市信息化管理、村镇建设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助力推动茂名市产业的顺利转型;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出现了严重人才过剩的问题,因而校际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整合有效资源,对某些专业进行预警或减少招生人数。如要适当减少会计、电子商务的招生人数,相应设置休闲服务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服务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等现代服务类专业,不断完善家政、养老等社会领域专业,保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适应区域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的能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