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老年大学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信息通讯水平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及期应用迅速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因此有学者称其为“互联网+”时代。随着5G时代的到来,未来基于我们生活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将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互联网+教育”必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教师的角色、工作等都 会发生转变,那么必然会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其更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二)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与以往也有了较大不同。未来人才发展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整合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人才。衡量一个人才的标准不再是其知识储备量这一方面,而是要考虑到其能否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学习未来发展所需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这样才有利于其在未来发展。(三)提升“文化自信”的需要
新时期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也随之提升。因此,近些年我国提出提升“文化自信”的建设需要。这对于提高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信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汉语言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课程,面对提升“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目标,必须要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吸引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了解更多汉语言知识。能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愿意去发扬光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机会也在不断的增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需要搭建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其中作为我国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结合当前实际发展趋势,不断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在完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改革基本策略
(一)培养兴趣
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大时代背景下,认真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兴趣培养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以往我们会将教学目标锁定于这一节课所涵盖的知识点。在教学中经过反复推敲与思考,发现其实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兴趣才是提升学生汉语言学习能力的原动力,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汉语言文学的热爱。只有在热爱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提升文学水平,尽而提升“文化自信”。(二)引导自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重要能力之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也承担着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运用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习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内化成一种学习习惯,使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终身受益。(三)提升综合能力
现在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其综合能务与素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也应当关注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问题。在教学中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创新意识、竞技意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全面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三、具体教学方法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的“课上讲授、课下作业”教学模式的翻转,它通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预先录制授课视频来取代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并在网络上进行共享,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观看视频时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丰富了语文导读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诸多机遇。汉语言文学知识丰富、内容博大精深,任课教师以一己之力很难把每一节课程都完美呈现。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同学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课前进行微课课程的学习。而汉语言文学的微课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国内知名院校著名教授的讲解,还有各类电视节目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精彩解读。这些微课从形式到内容,制作方法等都能较完美地呈现汉语言文学的艺术之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这是需要在课前进行慕课建设,录制、整理大量微课教学资源并上传至平台。同时还要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作业、测试、讨论等内容。课前教师需要发布学生的自学内容以及完成的相关任务。课上师生就课前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升华完成知识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一,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主人,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自行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员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汉语言文学是一种人的文化,非常适合进行讨论式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以及自行查找的信息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启发思路。再通过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式的讨论过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意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内化。教学中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三)合作探索教学法
合作探索教学法的特点是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在教学中要排除一切强制性要求,在没有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建立自觉的、严格的自我要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索教学法教师为学生小组提供学习主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基本的思路与观点,并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师生给出评价。教学实施当中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是一种强调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培养学生在集体内的协作沟通、创新意识。(四)体验式教学法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这些都承载着我国众多的优秀历史文化。为此,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借助地理资源,增加学生实地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历史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在地的传统民居、民俗、民情进行探索和调查,让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印象,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四、结语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使汉语言文学实现文字、声音、影音图像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呈现,充分提高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升了“文化自信”。同时,这一过程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上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合作探究、沟通表达的机会,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