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裕 桑姝丽 李常英 张静静/潍坊职业学院
一、前言
创新创业能力一直是学生难得的个人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本身理论学习的基础就弱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在市场竞争中还是会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有创新创业思维的加成,就可以更快的识别社会市场的有利动向,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互联网+”的新时代,社会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迅速获取各类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而深入教学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实力的有效方法。
二、“互联网+”时代的含义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高科技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发展动力,互联网将人们带入到了新的时代,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在近几年,“互联网+”几乎已经深入贯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电子商务到在线旅游,从互联网金融到在线房地产等,都是“互联网+”概念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互联网+”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一)“互联网+”的思维
“互联网+”的第一层含义是互联网思维的扩展,这是因为在应用“互联网+”的概念进行行业改革时,需要相关企业或单位首先了解互联网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互联网相关技术,并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崭新商业发展模式。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企业或者单位,亦或者是个人的出发点以及立场不同,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就会不同,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不能同一而论,只要在大方向上不脱离发展根本,那个性化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不需要绝对的按照某一标准模板进行理解,只要搭建起自我的互联网思维框架就足够。
(二)“互联网+”的渠道
互联网之所以可以成为现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因为其能通丰富,还因为其本身就可以作为渠道进行各种平台的沟通,因此很容易发展成各个企业的新型营销或者交易渠道,渠道也是互联网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B2B类型还是B2C类型的交易,都需要交易渠道的辅助,因此互联网渠道也是“互联网+”概念的重要组成成分。
(三)“互联网+”的生态平台
互联网生态平台的搭建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例如对企业而言,想要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融入互联网技术,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互联网平台或者生态的搭建。选择自主搭建可以在学习相应技术之后自主搭建互联网平台。如果不想自主搭建,则可以在选择核对之后加入某个生态或者平台,与平台方进行任务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从而共同完成转型和深入发展。
三、“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教学问题的分析
“互联网+”时代浪潮带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对人才的双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有一定的双创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招收人才的重点考核标准。然而现在的高职院校教学仍然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教学重点,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侧重不够强,这样就使得双创人才的培养率低。为了培养更多的双创人才,需要首先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全面分析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才能更好的深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
(一)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详细理解
创新一直是引领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业则是验证创新理念和思想能否真正实体化、商业化的最基础方法,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创业的创新只是无意义的空想,无法转变为可实际利用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创新的创业就只是无味的重复已有的思维和概念,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只有将创新和创业两者有机结合,用创新带动创业的发展,用创业促进创新想法的实现,才能使两者都得到有效的发展,这也正是创新创业被归为同一种实际能力的原因。
(二)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下,学校教育往往在意的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点教学,哪怕是高职院校,也大多会在意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会重视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教学和培养,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创业的能力,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习教育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其就业和规避创业风险。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分析
(一)将“互联网+”概念融入进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塑造起互联网双创教育的新兴理念
因为“互联网+”的概念的影响逐渐深入,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双创意识和精神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起创新创业的思维理念,首先需要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要将教学科目的应用性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或者海报宣传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创新创业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视,从而内外合力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学习。
(二)利用“线上+线下共同教学”的多元融合,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互联网的参与下,学习的方式不再只有单纯的线下教学,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展开线上教学。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而言,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塑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线下的实体教学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方法,对传统的课堂进行不断的改革,升级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采用更加自主的学习模式来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用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而对于线上教学,则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实行多媒体教学,在线上扩展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知识学习范围,使学生广泛的涉猎以达到全方位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新媒体依托其立足于互联网的优势,可以更快速的展现更多的信息,可以补充高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理论的不足,还可以更加生动得给学生展现更多的创新创业实例,从而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语
“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教学方法和更便利的教学资源,也对于教育教学事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带来了更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原有教学体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优化和改进,在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跨领域跨行业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创业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此来面对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