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明显的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外,同时在学校期间也会有针对性的学习职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具备更好的职业胜任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工作状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工匠精神是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倡导的精神品质,在高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同样适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和基础。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及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要强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联动协同机制,努力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观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更好的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一)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理论内涵
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同国家的人们有不同的理解。理查德· 桑内特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持久的、基本的人性的冲动,是人们为了能够把某一件事情做好而产生的内在冲动和欲望。亚克力·福奇认为,工匠并不只是单纯的指手艺人,通常还包括利用现在的技术工具充分的采取创新精神解决各种问题的发明者和专家。朱熹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我国的著名学者肖群忠认为工匠就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工匠精神在狭义上是凝结在工匠身上,而在广义上指的是凝聚在所有人身上的、在制作和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者品质。我国的《辞源》把工匠定义为专业技术与艺术特长的手工劳动者。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化大分工的进步,人们为了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从事各种行业都在不断的追求精益求精,形成有别于其他门类的独门绝活以及行业发展规范,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生产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一种精神内涵。(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体或者群体内在的思想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让高职学生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下向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的24 个字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价值标准。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概括,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指导思想上是统一的,在教育对象是一致的,在知识结构上也是契合的,在实施的方式和内容上也是类似的,因此两者只有更好的联动协同才能够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的是爱岗结业,核心内容是要求产品的质量至上,提倡产品必须精益求精,具有较高的质量,做事的态度必须严谨认真。因此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和诚信的内容是一致的。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工匠精神以劳动作为载体,提倡的是以劳动为基础,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强调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倡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凭借自己对于岗位的热爱和高尚的品质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因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通过个人的实践来为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带来好处,二者都是对人价值的肯定。个人只有通过爱岗敬业才能够获得个人的发展和促进国家的富强。两者从结果上看,工匠精神提倡的是劳动者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通过努力达到产品生产的工艺,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上乘的产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要,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体现出劳动者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以及职业价值,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共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一脉相承,两者具有重要的联动机制。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能够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认清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在高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够更加的爱岗、敬业、诚信、团结同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企业、为个人、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二、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的重要驱动力
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其内容和实质也有不同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匠精神赋予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新的历史使命,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方向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的结构和策略的重新定位。将工匠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对于国家而言也是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冲锋号,同时也是帮助国家经济转型,建设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也是能够适应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各种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全球的产业链也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对于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提出了重要的战略要求。国家的一些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加速了我国的产业和科技的进步。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就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的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制造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工程。在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能否围绕着国家的科技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不但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综合性的新时代工匠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能否由普通的制造业转成优质高级的制造业和精品的制造业这一伟大的工程的实现。高职院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和社会主义学习核心价值观联动机制研究在这个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我国的劳动者在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品质。工匠精神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更多的教学素材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单一、结构简单,无法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而教育情境中采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经常被高职学生所忽视,导致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消化不良,活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也在逐渐下降。在现实生活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尤其是对于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和伦理品质的培养大多停留在简单的理论阶段,通过课堂机械地进行重复,这就会导致当代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质呈现出缺失的状态,这也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我国的古代时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把重点放在了工匠手艺的传承、工匠制作水平的进步以及师承结构和技艺的传承上。而工匠文化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包含了浓厚的育人色彩,同时也赋予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和活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工匠精神纳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当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的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去激励和鼓励高职学生不断的开拓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和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培养人的职责和使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同时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思政教育中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动协同机制
(一)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能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一定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把握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总脉络,为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高职院校要努力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尤其是要建立高职院校党委领导下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升思想政治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形成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的转变理念,转变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的观念,把工匠精神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转变工作机制就是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灵活有效的思想政治组织框架和教育体系,转变工作作风就是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老师和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的学生的宿舍和校园中对高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谈心活动,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构建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是一种实践精神,最终要落实到实践活动当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只有在高职学生不断的与社会接触和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深有体会。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活动和教育实习活动,形成师徒对接的良好氛围,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企业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企业员工身上的工匠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要不断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尤其是现在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网络信息,因此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时,高职院校一定要占领网络制高制高地,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来为高职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两者之间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同时将两者之间的同质要素进行提炼,融入到校园文化构建当中。有组织的开展一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能够及时的传递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从内心中激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的内在冲动。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老师也要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比如可以充分运用一些高职学生的成功的案例,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要利用历届优秀的毕业生资源尤其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校友的事迹进行展播,开展优秀校友讲座活动等,让高职学生能够从身边就能学习到工匠精神,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真实的感受到工匠精神离自己不远。通过学习自己身边的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
(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动协同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载体。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而加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能够与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内化成自己的精神追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结合工匠精神的相关内涵,从思想层面要求学生能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行为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从目标层面要求学生应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协同联动机制。在具体的教育和培养实践活动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的事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内容。比如可以把工匠精神的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相联系,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经典案例来说明在工匠精神培养中高职学生的努力方向。同时可以让劳模精神走进校园,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空洞化和泛泛化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做大、做实、做细。工匠精神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中。因此要构建符合高职学生专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创新课程科学合理的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联系。在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向高端技术性人才迈进,真正成为工匠精神所要求的高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合专业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这些内容中,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来的行业和社会的职业进行再认识和再理解,培养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不断的追求极致,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思政政治老师也要把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用人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等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融合,引导学生努力的学习,不断的满足各项行业标准,精益求精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结合专业教育,同时依托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高职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生存和生长的土壤,营造工匠精神的专业设置,不断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工匠精神体现的重要环节,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学的生动案例。工匠精神的养成必须依靠大量的实践才能够实现。因此在高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让高职学生能够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同时高职院校也要提升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学生创建实训基地提供重要的保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里边实际操作,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里面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学徒的方式体验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让学生在参加各种比赛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单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让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加的深入。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倡工匠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追求,同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工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动协同机制研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新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