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特殊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风险。本文从欺凌者视角出发,结合挫折-攻击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成因进行科学解读,提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以期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校园欺凌风险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18年8月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97 万余人,数量十分庞大。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极易成为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与被欺凌者。虽然现有研究文献中对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情况的研究数量不多,但是现有研究证实,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校园欺凌风险。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颁发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在校农村留守儿童遭受过校园欺凌[1]。来自常进锋、刘烁梅等人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现象十分突出,曾对他人实施过校园欺凌行为的留守儿童占37.7%,54%的留守儿童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行为[2]。而另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事件具有普遍性,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3]。严虎、陈晋东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述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遭遇了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4]。
二、农村留守儿童挫折现状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面临着严重的挫折,这些挫折无法及时解决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内心产生挫折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一)学业挫折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挫折是指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根据陈安杰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挫折差异明显,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表现出了更强的挫折感[5]。由于父母进城务工无法陪伴孩子,致使隔代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祖父母辈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看护人,占90%以上,平均年龄59 岁,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占70%以上[6]。由于祖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难以在学业上对他们进行有效帮助。在学校中,教师也很难对所有学生做到面面俱到,加之留守儿童本身存在自制力较差的问题,缺乏家庭的监督致使其学习主动性低,有些留守儿童甚至会出现逃学、厌学等现象。长期以往,不仅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挫折,加剧了学习困境,还会导致他们的性格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造成一系列负面后果。(二)人际交往挫折
人际交往挫折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挫折之一。周雨林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和障碍[7]。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人际交往类型有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以及师生交往。留守儿童多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由于老年人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其交往方式与价值观念很难得到留守儿童的认同。长期下去,留守儿童就会缺乏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变得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与鼓励,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也容易对自己、对同伴形成认知偏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并且他们常常感到自卑、敏感,不善于对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上他们怯于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人际关系的养成。(三)情感挫折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陪伴,由于祖父母辈受教育水平低,通常只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与身边有父母陪伴的非留守儿童相比,没有父母的陪伴就显得他们孤立无援。在这种强烈对比的情形下,他们内心就会产生挫折感。缺乏与人沟通使得这种挫败感无法有效得到排解,就会产生不良心理。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一些留守儿童会通过欺凌他人的方式期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注,从而导致了欺凌行为的产生。三、挫折-攻击理论及其对农村留守儿童欺凌行为的解读
(一)挫折—攻击理论
“人生逆境,十有八九”,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挫折存在。挫折是指阻碍、干扰或阻断个体朝向某一目标或行进的动作及由这些动作所引起的情绪状态[8]。挫折一词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碰到的干扰或障碍;第二是指个体由于遭受阻碍所产生的紧张的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于1939年提出了“挫折—攻击”假说。该假说最初认为,人在遭受挫折后总会引起攻击行为,并且攻击行为的强度与受阻的强度成正比。随着人们对挫折的深入研究发现,除了攻击行为外,挫折还会导致其他行为的产生,挫折并不等同于攻击行为。随后,美国心理学家米勒于1941年对挫折-攻击假说进行修正,认为攻击行为是挫折产生的后果之一,挫折除了会导致攻击行为外,还会导致其他的行为后果,如退缩行为等。挫折能否导致攻击行为与个体自身因素有关,如个体自身性格、对挫折的认识、面对挫折的心态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等。挫折-攻击理论重视人在遭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心理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对于预防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具有现实意义。
(二)挫折-攻击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欺凌行为的解读
人在遭受挫折后不一定会引发攻击反应。从遭受挫折到产生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有些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将挫折感转化为攻击行为与他们的挫折认知、性格、心态以及挫折承受力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挫折认知因素
人在遭受挫折后,是否会引起挫折感和情绪反应,以及挫折感和情绪反应的强度如何,不只在于挫折本身,而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即对挫折的认知[6]。
2、自身性格因素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影响着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面对挫折时,由于人的性格不同,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不同的挫折情境,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性格自卑,敏感多疑,不懂得如何表达内心的情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冲动行事。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容易钻牛角尖,遇事不能灵活应变,不懂得进行自我调适,对问题缺乏理智思考,最终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
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挫折现状,防止校园欺凌行为
(一)学校层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挫折教育
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学校就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正确认知挫折,积极面对生活。首先,学校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挫折认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具有普遍性的同时要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善于变换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挫折;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对挫折进行正确地归因,对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一味地将挫折产生的原因怪罪于他人。(二)家庭层面: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性情
教育的起点在家庭。孩子呱呱坠地,一言一行皆师父母。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及日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父母角色的缺位都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性情中的重要作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