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来,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已经发展为学龄儿童中常见的一个心理问题,成为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情绪问题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其出现苦闷抑郁、睡眠质量差、体质自能力下降等问题。同时,情绪也具有复杂性,它的概念至今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定。一般来说情绪是一种反映个体需求的心理活动。例如说莘莘学子考取理想的大学就会感到满足;人们面对生离死别处于困境中时就会感到哀伤;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时就会感到快乐……,因此情绪随着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Izard,1997)”[1]本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儿童们各自独立摆放沙盘,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生理唤醒,改善不良情绪。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沙盘游戏治疗能够减少儿童的攻击、多动和违纪行为,对缓解儿童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人际交往问题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2]
沙盘游戏最早是在20世纪五六十由瑞士心理学家朵拉·卡尔夫以荣格的心理学原理为基础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用意象创建的方式,让被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通过运用玩具进而随意创造出某个场景,从中发现其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20世纪90年代初传到我国,由于其适用群体的广泛性因此非常流行。团体沙盘游戏具有专业性、活动性、体验性的特色,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受众欢迎,家长和学校乐于接受。[4]通过 Rutter 儿童行为问卷前后测对比和访谈法证明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对于幼儿心理治疗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对于减少儿童的不良情绪是有效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招募了云南省昆明市各小学自愿报名的八名小学生。(二)研究方法
沙盘游戏、问卷调查。(三)研究目标
1、探索沙盘对儿童情绪干预的有效性。2、以沙盘为媒介让学生体验人际互动,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四)研究过程
步骤一:让学生围绕沙盘有序入座,并编排相应序号,发放当前情绪问卷调查表八份,作答完毕后收回。步骤二:安排一名助教老师全程记录游戏过程,另一名辅导老师讲明沙盘游戏的相关规则,引导学生触摸沙子,对沙盘有一个主观的体验,用每人自我介绍的方式作为开场白,各自谈一下未来的理想,使学生与辅导老师之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放松心情。
步骤三:开始沙盘游戏,具体实施步骤:第一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编号(1-8号)依次拿取沙具摆放沙盘每一次结束后辅导老师让学生们分享这一次的心理感受,互相讨论团队作品的不足之处,认为应该如何摆放。
步骤四:所有六轮沙盘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次发放情绪调查问卷,学生完成后收回。
(五)研究结果
由表1可知,在游戏开始积极情绪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2.5%,消极情绪人数所占百分比为37.5%。总体来看,积极情绪的学生人数略多于消极情绪的学生人数。由表2可知,在沙盘游戏结束后,非常难过的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为0,积极情绪人数百分比为87.5%,消极情绪人数百分比为12.5%。充分说明,通过沙盘游戏的干预,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表1 云南省昆明市八名小学生沙盘游戏开始前情绪晴雨表问卷分析结果

序号非常开心开心难过非常难过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百分比25%37.5%25%12.5%
表2 云南省昆明市八名小学生沙盘游戏开始后情绪晴雨表问卷分析结果

序号非常开心开心难过非常难过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百分比62.5%25%12.5%0
三、结论
(一)沙盘游戏能使儿童更好的表达内心情绪
低年级的儿童受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自身感受,所以如果用面谈法可能比较困难,以及部分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不适用于直接咨询的方式,但沙盘游戏的治疗方法,不需要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儿童的内心世界,观察到儿童的内心情绪。从而使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沙盘游戏对儿童的负面情绪有矫正作用
通过移动沙子和沙具,儿童的触觉神经被唤醒,对于那些受到过挫折的儿童来说,内心的愤怒和烦恼,往往会在这一瞬间爆发,沙盘游戏为这类儿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泄途径。在这种意象的空间里他们的负面情绪可以物化的表现出来,使儿童得到放松,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制作过程中也会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四、不足与改进
(一)沙盘游戏的干预效果受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在游戏辅导的过程中7号同学因学习成绩差、与同伴沟通能力差能原因,而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挤,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冲突,后来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跟父母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往事,心情得到释放,消除与同学间的误解,在后来几次的沙盘游戏中才逐渐进入状态,由此可见沙盘游戏的效果还受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二)沙盘游戏的干预效果受辅导教师因素的影响
在游戏进行中,有两名学生随意挪动其它学生的沙具,规则意识不强,其他成员的摆放思路由于受到干扰而被打断,浪费了一次游戏机会,辅导老师忙于告诫违规的学生,而忽视了受到干扰的学生,助教老师忙于记录,也未进行有效干预,导致本次辅导过程基本失败。由此可见,辅导老师对游戏过程的掌控度也是影响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三)沙盘游戏对儿童情绪干预的改进与措施
虽然沙盘游戏对改善儿童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作用,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主观臆断性,沙盘游戏对儿童的心理干预设计模式不应该固定化,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方案。在评判标准上也不应该只注重量化的数据,还应多与儿童沟通交流,科学的评判,科学的干预。总之,本次研究发现很多学生的不良情绪,受其家庭和自身的影响较大,建议在今后的辅导模式中建立家校联合的方式,父母共同参与的模式,从而在家庭层面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辅导老师应该相互配合,利用教学机制,应对游戏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提高沙盘游戏辅导效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