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2117
谢 丽/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高校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要注重从时事政治中挖掘思政元素,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立足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砥砺前行、艰苦奋斗,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敢为人先,做到脑中有思想,心中有担当。

一、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存在自律意识差、是非辨别能力弱,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周围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好的价值观引导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是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导向。高校辅导员及思政课老师,应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努力做好大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没有理想信念,就如同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作为一种内生力量,能焕发出无限的能量,在困境面前使人坚定信念,直面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指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2]。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执着信念,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二、当前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

(一)佛系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近年来,“佛系”一词作为青年人眼中的一种别样生活被争相效仿,他们眼中的不争不抢、漠不关心、洒脱随缘的生活态度使其原生理想信念陷入了“沉睡”状态。其实,他们殊不知“佛系”早已作为一种亚文化在不断摧毁他们的斗志,影响着他们理想信念的正确形成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佛系大学生”常以一种置身事外、一切随缘的消极心态来对待周围事物,缺少家国情怀、缺少责任担当,缺少艰苦奋斗,这以显然成为阻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也不利于当前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实现。

(二)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一些消极浮躁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得大学生在这些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下沉迷从而缺少斗志,遇到问题选择逃避,缺少责任和担当意识。

(三)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

大学生因缺少社会经验的积累,是非辨别能力较弱,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如诚信缺失、道德失信等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正确判断,使得大学生的原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也会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往往缺乏理性的甄别能力,从而影响其价值判断,因此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索

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原有的理想信念,进而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繁荣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人得以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没有国,何来家,只有祖国繁荣昌盛了,我们的小家才能安定和谐。高校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家国情怀。一是教育学生不做“旁观者”,要有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二是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任何时刻,相信国家、维护国家、保卫国家,时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紧密结合;三是教育学生时刻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只有学生正确把握了自我与家国的关系,才能真正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

(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

在这喧嚣纷杂的社会中,许多消极浮躁的价值观念在错误引导着当代青年,流量当下的今天,部分年轻人不愿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而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传播负能量,消极堕落,一事无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3]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一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辨别丑恶,相信科学,辩证看问题;二有积极向上的职业导向,能够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约束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只有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才能真正担当时代使命。

(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抗挫折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时期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4]。当前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逃避而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表现出较差的心理素质。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何能够坦然面对,积极应对才是我们应该进修的一门人生大课,也是我们正确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作为高校辅导员,一是教育学生学会正视困难,调整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二是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总之,人生要经历很多的大起大伏,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积极向上,才有可能战胜挫折,获得成功。

(四)激发大学生的信心和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青年观中曾提到,“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5]。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珍惜生命,不负韶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7]。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志存高远,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珍惜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信念,满怀斗志,砥砺前行!接过接力棒,继续为祖国的明天增光添彩!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