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生学风问题成因及其解决路径分析——以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调研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2233
曲 季 唐 斌/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学业进入大二大三,学风上各普通高校普遍存在同学学习积极性下降,挂科普遍等情况。以针对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的调研为例,2017 级中挂科率最高的机171—1 班,经过两年学习和重修后,仍然挂科的同学挂科人数20人、挂科科目总数(挂科人数*每人挂科目数)的统计为80 科。挂科率最低的172—2 班,仍挂科的同学为13 人,挂科科目总数的统计为31 科。以2015 级为例,在2019年9月未按时毕业同学达76 人,比例约为14%。

  本文针对为什么目前学风问题面临普遍的存在上课不积极、挂科情况严重的情况这一研究问题,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进行思考,从教学、管理、思想教育及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以焦点小组访谈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为调研对象,针对其中挂科多、上课不积极的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焦点小组访谈对研究者拟定的特定话题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对话而进行的材料收集。针对上课不积极、挂科严重情况这一特定学风主题,对参与者进行观察、发现、交谈和分析,得出一定研究结论的过程。此外,针对烟台大学机电汽车工程学院存在的学风典型案例,进行对教学、管理、学生本人等多方面人员进行采访和分析。

三、问题成因

教学方面,首先,存在课堂规模大,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上都存在难度。以我院为例,专业课的课堂人数平均约为150 人,老师无论是进行课堂互动还是课堂考勤都是存在难度的。其次,课堂考勤管理不完善,无法高效快速地完成课堂考勤。现行主要的考勤方式为现场点名,耗时低效。再次,教师的课堂效果存在课件陈旧、缺乏互动等情况,也存在课堂教学质量有限的情况,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和吸引力都有待提升。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也是学风问题的关键。此外,目前先行的课堂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了期末突击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对学生出勤的管理、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管理方面,首先,有关学风建设的主要政策和管理制度根据最新的高校学生特点存在滞后,有待完善,没有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此外,有关学风建设的主要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彻底,例如学习警示、退学警示、作弊处分等制度都未得到充分和有力的执行,起不到足够的警示作用。再次,有关学风建设的主要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工作的落实全过程无法落到实处。

  学生思想教育与引领方面,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未能顺利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学生对大学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缺乏纪律意识,对课堂考勤要求、课堂纪律要求置若罔闻。个人存在60 分万岁的不进取心理,在分数上没有荣辱观,目标只是拿到毕业证书。此外,享乐主义、网络狂欢、游戏狂欢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络游戏成为多数男生的主要娱乐活动、社交活动。

四、解决路径

教学方面,第一,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考勤辅助软件,提高教师现代化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考勤管理效率。例如考勤手机软件,短时间实现签到成果,完成数字化记录。利用签到结果记入学生日常考核成绩,形成对学生旷课的制约。第二,完善课堂教学考核方法,可以结合月考、期中考试、课上随机小考的方式,调动学生出勤、完成阶段性目标的积极性,而不是只有期末考试一种考评方式,导致学生一概地突击期末考试。第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任课教师应不断完善课程设计,与行业发展实时对接,及时更新课件,提高教学水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吸引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碰撞的舞台,成为学生积累能力的平台。第四,完善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办法,充分运用学生评教数据等关联教师职业发展,平衡教学和科研对教师发展的影响比重。第五,课堂教学效果与课堂人数往往成反比。加强师资引进力度,完善师生比势在必行,高校需长期规划,逐渐让大课堂变成小课堂。

  管理方面,第一,高校学风建设政策和制度有待完善,根据高校学生新特点和新情况,不断完善考试作弊管理办法、旷课管理办法、学习警示等制度,做到规定合理,严格有力。

  第二,提高对教师、辅导员、导师等管理队伍对学风政策的管理实施积极性,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学风建设的进行除了需要有力的政策抓手,更需要有力的人力抓手,需要有政策的执行者。第三,加强对管理实施的监督。针对《普通高等学生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的落实,针对各二级学院如何有力执行学生制度等,落实到过程中都是需要细致而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工作不到位起不到管理的警示效果,因而需要有力的监督。

  学生思想教育与引领方面,第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辅助大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换教育。学生目前普遍存在不能完成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的顺利转换,对大学缺少规划,对未来没有目标。辅导员队伍、导师队伍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心态转变的辅导,对重点同学加大关注力度。第二,加强学风的正面引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弘扬奖学金学子、“笔记达人”等优秀典型,引导同学树立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风气。大学是职业生涯的规划期,应通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生涯规划咨询全面促进学生规划意识的加强。第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和现实的关系,加强挫折教育,加强问题活动的组织。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狂欢、游戏狂欢也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女生沉迷网剧、男生宿舍存在抱团打游戏,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现象。引导学生增强网络素养,平衡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加强体育锻炼活动等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同学们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健强体魄,培养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第四,辅导员、导师加大对班级的学风建设,做好重点同学的谈心谈话,及时与家长沟通,推进尾部同学的管理和辅导。

  总而言之,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成因及解决路径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全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学风问题不是一方构成,而是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都有关系,解决学风问题,需要从多方总结成因,更需要从多方进行推进,但关键的落实在于高校。高校应在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不断深化研究,深化改革,深化执行与监督。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不断总结问题,完善政策和制度,全方面加强课程监督、完善教学管理、引导学生形成主动、积极、诚信的学习风气。只有学风建设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出现良性循环,方能促进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