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的新兴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移动互联时代下,线上教学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方式,鼓励老师和大学生成为平等的信息源,通过各类工具上传和发布相关课堂知识信息,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线上教学是基于班级群体强关系下的熟人网络而建立,具有信息传播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实体环境要求低、群体影响力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等多方面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成为了教育教学科学管理与创新的重要抓手,促使各大高校积极投入搭建专属线上教学服务平台,然而,线上教学也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出了要求与挑战:如学生需及时密切关注线上教学平台的通知,充分熟悉线上课程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等。各大高校对于线上教学平台的投入是否一定预示着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真实运行环境中,许多学生即使加入了在线教学平台,但这种使用平台的表征不一定会促使学生具体的使用行为发生。因此,如何才能让大学生持续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哪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对线上教学感知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用户黏度的定义源于市场学,与消费者忠诚度和购买频次密切相关,特指消费者重复访问的意愿。本文结合自媒体时代特征综合以上将用户黏度定义为:大学生主动并持续访问高校线上教学平台,保证听课率且不改变其平台偏好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与传统打卡点到相区别,是建立在主动意愿基础上的实际听课行为。
已有研究表明,从网络平台自身因素来说,影响用户粘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平台的网站特征、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平台的服务响应速度等考虑[1]。为丰富已有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大学生对于在线教学质量的感知元素包括感知感知在线教学系统质量、感知在线教学信息质量、感知在线教学服务质量:
二、感知在线教学系统质量
感知在线教学系统质量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从技术角度对在校教学平台的系统特性赋予的期望值,具体表现为高校大学生使用在线教育进行学习时平台的易用性;各高校大学生同时使用在线教育进行学习时平台的持续性;学生借由在线教学平台使用老师要求的教学软件或插件时能否顺利操作和运行;在线教学平台后台支持不同课程设计及教学运行的流畅性;大学生发送答疑请求到平台后的响应时间等方面。三、感知在线教学信息质量
感知在线教学信息质量主要指借由各大高校在线教学平台所展示给大学生有关学习或参与内容的问题,如不同教学班级的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应是根据所授课程及学生特点进行了个性化设计的、不同教学班级的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应是较为匹配课程教材及教学大纲内容要求的、不同教学班级的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应是与课程内容要求相关的、不同教学班级的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应是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不同教学班级的在线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应是安全可靠的等方面。四、感知在线教学服务质量
感知服务质量源于市场学中消费者对服务企业所提供服务水平的实际感知程度。本文援引感知服务质量的市场学定义,认为大学生的感知在线教学服务质量是指大学生对在线教学平台整体服务水平的实际感知程度。这意味着,本文所指的感知服务质量不仅包括在线教学平台的设备或系统服务,还保留高校教学借由在线教学平台所提供的教学服务,是基于服务提供方的整体服务支持讨论。基于此,本文认为,对于高校所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来说,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大学生参与者能直观感知的教学质量包括在线教学平台自身的系统质量,高校教师经由在线教学平台呈现的在线教学信息质量,以及高校在线教学平台和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传递给大学生的在线教学服务质量。由此,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感知系统质量越高,越能正向促进线上教学的效果;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感知信息质量越高,越能正向促进线上教学的效果;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感知服务质量越高,越能正向促进线上教学的效果。
五、媒介类型的调节作用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无论是对信息的接收程度、对信息的接收渠道等,都具有充分的媒介依赖色彩。已有研究表明,根据用户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可将其划分为媒介依赖型、媒介节制型、媒介工具型、及媒介疏离型[2]。基于此,本文所指的媒介类型可以有以下讨论方面:媒介依赖型的大学生主要是指该学生每天都会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媒介节制型的大学生主要指该学生每天都会在特定时间阶段使用社交媒体;媒介工具型的大学生主要是指学生只有在有使用需要的时候才会去使用媒介;媒介疏离型的大学生主要指该学生平时较少使用社交媒体。本文认为,大学生感知在线教学质量对在线教学效率的影响效果将受到来自大学生媒介类型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使用媒介频次较高或者较为固定的大学生,长期的媒介使用经验和使用习惯会正向强化其有关感知在线教学质量和在线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如媒介依赖型和媒介节制型;使用媒介频次较低或者较为抵制媒介的大学生类型会负向强化其有关感知在线教学质量和在校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如媒介工具型和媒介疏离型。
本文从大学生在线教学话题出发,基于感知在线教学质量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对在线教学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同时纳入了对大学生媒介类型的调节作用讨论。研究结论旨在为各高校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重视平台本身的质量建设,提高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及服务质量,通过平台质量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整体接受程度和学习效率。研究同时强调了大学生对媒介接受习惯与使用强度在提高线上教学感知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在校教学平台应结合大学生媒介类型进行适当的指导与督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