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成分的教学问题与策略——以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8180
■张 黎/信阳学院文学院

一、句法成分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中篇幅最多,比重最大的语法,而句法成分又是语法部分的基础,词性、短语、句型都是以句法成分作为出发点,了解句法成分的判定,才能确定某个词语的词性。因为语法功能是汉语词性判定的主要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跟句法成分有紧密联系。可见句法成分教学跟整个语法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二、句法成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的影响

句子分析方法在很多,但是目前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中心词分析法,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另外一种是层次分析法,主要是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使用。中心词分析法来分析句法成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比较热衷此法。中国学生最早接触到的句法成分知识来源于中心词分析法。比如“你吃米饭”中“吃”是谓语,而现代汉语里认为“吃米饭”才是谓语。因为层次分析法认为短语是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学生通过原来的语法知识得出了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再加上句法成分的讲解开篇就有,学生自然也会联想起英语语法。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迷茫、不解。

(二)教材编排

首先,黄伯荣先生开篇讲解汉语里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八个常用句法成分,并且使用了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念,比如短语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紧接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这个句子。可见一开始本书就已经使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而此时老师还没有系统的给学生讲解这种分析方法。学生在判定句法成分时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

  其次,黄先生在讲完词类、短语之后又开始讲解句法成分。虽然里面涉及的问题更全面,包含了之前没有讲解的独立语这个句法成分,同时还从意义和构成材料上全面的讲解了句法成分。但是就举出的例子而言,两个讲解句法成分的部分例子没有简单和复杂的区别,而是完全在同一个难度等级上。所以很多老师想问意义何在?

三、句法成分教学策略

目前关于现代汉语语法部分教学的论文中,大部分是集中讨论教学方法的,比如田华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突出教学侧重点;殷宏雁和李改婷的后教学法;张恒君的讲授法;罗欣荣的共时和历时比较的教学法;石月兰、郝桂琴的语境法、比较法、五步教学法、举例法、重点突破法等。林松华的语例与理论、讲授与讨论、讲授与练习、规范语例与不规范语例、现汉与古汉、外语、多媒体课件与粉笔字六个方面的结合,以及慕课模式。但对如何解决句法成分教学问题,从而提高现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大都没有详细设计到。本文旨在通过简化教学、对比教学、调整教学顺序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简化教学与逐层加深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使用的是简化教学。简化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词充当句法成分,二是句子只一个层次。这样就不会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的差异。和英语形成了对接,保持了一致。比如:

  1、主语和谓语

  如:他 来。

  我 走。

  你 漂亮。

  他 吃。

  2、动语和宾语

  如:吃苹果

  去上海

  想妈妈

  此部分不多说谓语和动语的不同,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句法成分是成对出现的,对于不同的句法成分,同一个词语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吃”对于主语“他”而言它是谓语,对于宾语“苹果”而言,它是动语。

  3、定语和中心语

  如:红玫瑰

  漂亮的姑娘

  4、状语和中心语

  如:很漂亮

  非常好

  当然简化并不简单,在通过简单句子学生理解八个句法成分以后,教师可以稍微增加教学难度。比如主语和谓语部分,在汉语里二者位置是主前谓后,所以一个句子确定了主语以后,其后的所有都是谓语。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谓语部分词语的数量,把其变成短语。比如“他来北京”。这样做可以初步向学生灌输“短语可以做句法成分”的观念。同时动语和宾语部分,告诉学生这里的动语是句法成分,而不是动词。在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部分,让学生记住中心语和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种逐层深入的方法,是适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差异性。因为差异性少,所以学生接受比较容易。

(二)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法很多学者也提过,比如罗欣荣主要是指历时上和古汉语的对比,在共时上和方言的对比,和外语的对比只涉及到量词。罗珊也提高语法教学的对比,但是指的是蒙语和汉语的对比,并且也并未举例。石月兰、郝桂琴的比较法是在词语讲解过程中使用。而本文主要是从句法成分角度入手。林松华的与外语结合里以词类划分作为例子。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法来解释如何更好地讲授句法成分。

  学生大学之前所有的句法成分知识都来自于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回避这一个问题,正好可以利用英语中同学们所积累的句法成分的知识,来向其输入更多汉语句法成分的知识。比如:

  1、主语和谓语

  这两个句法成分在汉语里和英语都有,但是由于分析方法不同,所以所指内容不同。但是如果把句子简化以后,二者所指相同。

  如:她煮饭。/she cooks.

  他跑步。/he runs.

  2、动语和宾语

  如:踢足球/play football

  吃苹果/eat apple

  3、定语和中心语

  如:漂亮的姑娘/beautiful girl

  红色的花/red flower

  4、状语和中心语

  很漂亮/very beautiful

  很好/very good

  当然状语和中心语在英语和汉语的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比如:

  在水里游泳/swim in the water

  在超市买东西/shopping in the supe rmarket

  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句法成分排列顺序并不相同,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一个观念,即短语是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为以后学习层次分析法做准备。

  5、补语和中心语,这对概念在汉语和英语中完全不同,所以类比于汉语里的状语

  如:

  飞快地跑/跑得飞快

  很漂亮/漂亮得很

  通过对比教学,首先,学生可以和以前的知识衔接住,而且应用以前的知识还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增加了同学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其次,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进而更增强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熟悉句法成分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即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意义,主语和谓语是陈述说明的关系。那么老师还可以扩展,给学生一个句子“明天晴天”,问问学生是不是主谓?这样就侧面告诉学生一个信息,即汉语里可以充当谓语的词在词性上不仅仅只有动词。英语里只有动词才可以做谓语。状语和中心语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集体买票”中“集体”是主语吗?学生发现“集体”是状语,而英语里只有副词才可以做状语。以此类推,动语和宾语、补语和中心语、定语和中心语也让学生总结语法意义。再给出具有相同语法意义,但是不同词性的词构成的结构,让学生来判断。

(三)调整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很多学者也涉及过,比如江佳慧指出和中学语文进行比较,调整指的是删除和中学阶段重复的内容,删除与语言学概论重复的内容,增添与生活相关的习题6。本文的调整指的是一下方面:

  1、从简单句子的句法成分到词类

  简单指的是上面简化过得句子,通过简单句子让学生熟悉句法成分,以及句法成分判定方法。简单句法成分和词类其实二者相互依存。句法成分必须是词语进入句子才具备的角色,而对于什么词语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其实很大程度上跟词语的词性有很大关系。所以二者谁先讲授是一种重要的问题。很多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先讲句法成分,因为对于汉语词语的词性,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老师也没有系统的讲授,但是学生可以根据常识来判定一部分常用词语的词性。以这些常用词语的词性作为导入来讲解学生并不熟悉的汉语词语在句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

  2、从简单短语到层次分析法、复杂短语,再到讲句法成分

  先讲解简单短语的类型,然后用结构关系不同的复杂短语作为导入,比如“看孩子的妈妈”引入其实词组成句子并不是简单的线条性组合,就有了先后顺序的的这一观念。则可以向学生介绍层次分析法。熟悉层次分析发后,再和中心词分析法作比较。这样很容易接受短语其实也是组成句子的一部分,短语进入句子和词一样也要扮演一定的句法成分的观点。再用复杂短语或者句子作为练习,增强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应用能力。

  学习中,学生会自己发现其实只要这个语法单位是短语,不管其由多少个词构成,都是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教师适当的把学生练习过得习题进行展示,然后以其为导入让学生自己总结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动语都可以由哪些材料来充当。学生会发现其实每个句法成分所能充当的材料并不完全一样。最后教师再详细的从构成材料、语义类别方面讲解句法成分。

  当短语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观念被学生接受以后,再来学习短语的功能类,因为判定词语类别根据的主要是功能标准,那么短语在汉语里和词的作用也是一样的即充当句法成分,所以当然可以根据短语的功能来判定短语的“词性”即短语的功能类,之后再讲解单句类型和复句类型,学生更容易接受。

  由于受到理论不同的影响,汉语语法部分的句法成分教学对学生而言一直以来都难于理解,通过简化教学例子,对于英语教学中句法成分的理论,调整现有教材的教学顺序,同时也需要适当教学方法的融入,多管齐下,对于句法成分的教学会起到很大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