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最自由的写作者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学界·原创版 热度: 7666
印象之前的话

  写这篇印象记的时候,我正坐在由南京开往上海的415次动车上。若疲惫,两个多小时的闲暇正是休整的好机会,人潮热闹中所独藏的静寂最可使人心眠。然看着窗外飞驰的青山绿野,想着昨夜与周梅森夫妇共饮智利红酒相谈恰切的怡景,却就自倦怠中昂然了,从包里摸出几页纸来,拧笔以待。

  然在过道对侧一阵阵吴侬软语的声音侵蚀下,一时没能酝酿出这篇文字的气息——某种我想要的语感,这语感带来的字句里的意境,才能映衬出我所感受到的周先生的姿态——生活的,尘世的;写作的,玄思的;入世运作的,出尘超拔的……它没有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印象和印象里的细节都无法伸张,似是一个略怀了委屈的又甘之如饴地在母体里蜷伏着的婴儿,静静地或略有躁动地等候着恰宜的时机来到这个鲜活的世上。

  于是将纸笔收了起来。拿过身边纸盒里的周先生的十余本书。沿着书名一路触目过去。

  《天下大势》《原欲》《重轭》……这是我最看重的书。它们表达了我内心的一种追求。周先生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读着周先生的书,渐渐觉得记忆里的印象在文字里开始了活动。

  电脑放在腿上与衣服间微细的磨擦声,常会在流畅打字的间隙凸显出来,让我从思绪中分离。比如写到我们见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自己撒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谎,到现在我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撒这个谎。

  当孙总(周梅森先生夫人孙馨岳,他亲切地叫她孙总)和周先生问我哪天到的南京时,我完全是无意识地脱口撒谎说前天下午到的。其实昨天一下飞机我就给周先生发了短信约请见面,然后再问单位要了江苏美术出版社相关编辑和领导的电话,预约商谈的时间。

  前天与昨天,有区别的么?坐在车上悬空着手腕以指尖抚摸住电脑键盘,我脑子里纳闷着,意识在思维断裂处被记忆不停分割着。

  幸得他们不曾知晓这个小小的谎言。或晓得了,也不以为忤,或一笑置之。

  我们下星期一就准备去旅行了。你要再晚来几天,真的就会错过见面。孙总微笑着说。周先生接道,那敢情简以宁就会认为我是故意躲着不见她。哈哈。众笑。

  六点到八点,两小时的饭局,一直在欢谈。饭后到他们在省府机关宿舍大院的家中取书。他们在南京有好几个家。市内两个家相距不远,郊外还有别墅农庄,他们在那里种菜,种树,城市中待累了,便可以俯近自然,换种方式生活。

  自由的写作心态

  在周梅森先生最新出版的小说《梦想与疯狂》中,我们可以读到当下人们最关注的一些东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博弈,财富欲望与道德坚守的博弈……通过主人公孙和平、刘必定、杨柳等人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件中的表现,对资本运作,金融危机,企业大鳄政界精英与资本玩家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以及资本对人性的异化、对各类人等的生活方式、精神方式、情感方式、人际关系等全方位的侵蚀,作出了深刻揭示。中国市场经济资本市场发展到现在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小说中都有充分展示,从而引发更多的读者和相关人士反省和深思。

  为什么小说能够写得如此悬念迭起光怪陆离却又丰满真实呢?

  这一切都缘于我的亲身体验。对资本市场的全情介入,从事实体经济的运作,在政府部门的挂职历炼,都是我宝贵的素材来源。他说。

  现在最令我舒心的是,我的创作是自由的,没有外在的东西可以干扰我,有写作冲动时才写,几乎不需勉强自己。拍电视剧也是一样,想做的时候才做,外界施加的压力对我几乎不产生影响。

  这样一种自由的状态,当然是得自于历史的积累,创作的,商业的。以及漫长的精神修习过程。

  这种自由不是放弃一切的自由。它有执着,可是是自由的执着。当然,也会有不自由的时候,比如我们国家的审查制度。花很大的精力花很多的投资做一部电视连续剧,因为送审不过关,就不能播出,心血就搁那了。这是一种由不得自己的不自由。这种不自由不是我可以掌控的。与我说的主动做事情的自由关系不大。他说。

  动如

  “五年以后,也许你就不想这样奔波了,会与现在的心情和状态不一样,或许也就倦了,就想自由,像我们一样,对一些东西会丧失热情。”当我们走出水木秦淮苏湘汇,步上石阶,往来去的路上两头张望着出租车时,他对我说。

  的确,五年,对于中年之后的人生来说,确乎开悟之期。但开悟,却必得是要有事件和生命的经历作铺垫的。我以为,周先生现在能够拥有完全自由的写作心境,当然是这些年来他经历了足够多的大风大浪大名大利大起大伏,方才修习得果。

  之前的那些年,埋头攀登,对周围无暇旁顾,而当你站在高处俯身看去,才会发现,错过了怎样的风景。所以就会从埋首事务的状态中停下来,站定了享受生命的安静,享受那种发现生命美好的乐趣。比如我的儿子,如果他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出生,那他长大的过程我很可能会忽略,因为年轻时孜孜于奋斗的过程,很少有时间和心思去细致体会一个生命成长过程的种种美妙,可能只是尽一种责任在等待着他的成长。而人到中年对名利的追求渐趋淡泊的时候,儿子此时降生人世,才发现自己已完全变了,不仅仅只是责任,还会很从容很愉悦地欣赏他每一点一滴的成长过程,每每发现一点他的细微变化都会很惊奇很欢欣鼓舞,他的进步甚至就是我的进步。现在家里惟一能领导我的就是我五岁的儿子,呵呵。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妙,甚至改变了我很多固有的观念和人生态度。他说。

  独孤求败的境界其实是一种恐怖的寂寞,因此一些人对他作品的争议倒让他觉得自然。虽然他从不会在意那些争议,但争议的存在在某段时期会激发他写作的斗志和热情,不过,“我会一直遵从自己的写作原则,保持清醒,不会让别人主观的评价影响到我的创作和价值观。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状态和特点,说到价值观,倒是我儿子的出生和成长让我有所改变,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他说。

  你问我现在功名心淡泊以后,动力何在?我可以告诉你,打造经典!今年在经历过一件事以后,更使我坚定了要打造经典的决心。去年经朋友介绍,一个香港的制片人找到我,请我将别人的一部小说改成电视剧,改了几集之后,才发现这小说之前有别人改写过,我立马就停改了。感觉很不好。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名利早已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什么东西才能激发我的热情,成为我创作的动力?那就是做经典的东西!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一定要打造经典,而且是我自己创作的小说自己改编成电视剧。决不能挥霍自己的生命。令我欣慰的是,迄今为止,总体来说我认为自己还没有挥霍过生命。

  正在筹划创作新电视连续剧《大捷》

  问到周先生最近的创作情况,他说,我正在改一个剧本。是我以前的一个中篇小说《大捷》,上世纪90年代曾由吴贻弓父子拍成电影,现在我准备改成

  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目前正在与一些电视台和投资商商谈。大家都比较感兴趣,最后与哪家合作还没定,但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是过去的合作伙伴,因为成功合作过,双方都比较愉快,他们把钱交给我放心,由我去拍摄制作,肯定不会粗制滥造。当然,我也可能不愿再烦,写完剧本让人家去拍。

  因为这篇小说发表较早我尚没有读过,周先生和孙总便邀请我上他们家去拿书。

  问到小说写作的缘起,他谈到这里面有一个很巧合的故事。

  那是1988年,那时候是两岸关系刚刚松动的时候,花城出版社当时的老总李士非先生的舅舅从台湾到南京来探亲,也许是太激动,快80岁的老人一到南京后就中风了。李士非总编就打电话给我,请我帮忙,我一听,赶紧就打电话给台办,迅速将他舅舅送到了南京鼓楼医院,老人家在医院处于昏迷状态。那些天,一些台湾退役军人不断地飞到南京来探望老人家。原来,他舅舅以前是黄埔军校一期的老学员,当年还是蒋介石的侍卫队长。这些军人多是他当年的同事和部下。在这些人中,有位老军官和我说了发生在河南的这个故事。我当即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大捷》这个故事,外延很大,国民性,民众的凝聚力,以少胜多的智慧,等等,都会有很充分的体现。

  这会是一部很好看的戏,你等着吧。周先生说完朗声笑了。

  诚信

  周梅森夫妇的诚信在圈内有口皆碑。

  即使是打车这样一件极微小的事,也显见了他的诚信之念。我们略站了一会,对面一辆空车驶过,便纷纷扬了手。而几乎随后这边也来了一辆空车,看我们等车,就预备着要停下来。周先生说,不可,这对那个正在掉头的司机是不公平的。既然给了那个出租司机以邀约,哪怕后来的这个似乎更便捷,也不可随便更约。

  他从小处出发的诚恳信用,让我敬意顿生。

  想起饭局上孙总说到某部电视剧的事。他们自己投资九百余万和央视下属公司合拍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因为种种原因,拍完后审查了两年没通过,所有投入的资金无法回笼。但是,他们并没以此为借口欠演员以及相关剧组工作人员的任何报酬。按合同该发的都发给了大家。导演对此剧本来是入股的,必须共担风险,可导演因为要为下部作品投资,试探着向周梅森提出退股,改拿导演费的要求,按说是没道理的,但周梅森很理解,马上答应了,三天内就把九十几万导演费打给了这位导演。这使得圈内很多人都与他们夫妇关系特别好,以后拍戏,哪怕他们夫妇给出的报酬略低于别家,人也愿意来他们剧组,与之合作。

  古今大事所成,皆因诚信。周梅森夫妇如今的成就,是最好的印证。

  水木秦淮苏湘汇

  到南京后,我原是想请他们夫妇吃饭或喝茶,只是地方不熟悉,请他们推荐一个,周先生电话里就说,你来南京,怎好叫你请客,还是我们夫妇请你吧。随后短信告诉我,地点在水木秦淮苏湘汇。

  水木秦淮,闻听这名字,便联想了南京的风物历史。旧时六朝胜景,今日秦淮画廊,皆繁胜之地,略不同的,大约便是历史河流的变迁中,今人在当下,可以思古,而故人在当年,却无法遥想当今吧?

  苏湘汇餐馆是苏童吃过后觉得菜的味道特好推荐给周梅森夫妇的。我在很多年以前和苏童通过一次电话,也不记得是缘于什么事情了。对他的了解除了他的作品迹近于无。第一杯举过以后,我就说,这红酒的口感真好。周夫人孙馨岳就笑,这种智利红酒也是苏童推荐给我们的呢。除了美食,他品酒的功夫也是一流,有些法国红葡萄酒也不见得有这么好。

  认识孙馨岳的朋友都说她的好。既有知识女性的优雅大方,又有贤妻良母的温存宽宏。一眼之下,一笑之间,一语之余,即可感受她的真诚。即使做过很多优秀电视剧的制片人,她身上却少有精明之商气,素静良善,一晤而自然亲近。怪不得周先生有意无意中总要提到贤妻。

  自从儿子出生后,她就不是我们家的最高领导了。周先生大笑着看了妻子道。在这开怀的笑声和他瞥向妻子的眼神中,却辨得出他对她的一份深沉爱意。我忆起在北京的时候,问到周先生的太太,他说,刚才告诉你的龆箱就是我妻子孙总的,我们之间什么秘密也没有,一切都是透明的。聪明,漂亮,能干?对,你说的没错,她就是这样的,除了这些,还温柔善良。

  当时便猜摸着孙总的样子。见了面,果然印证了我的想像。

  离开的时候,周梅森先生原是让孙总开车送我的,但看着妻子喝了红酒后绯红的脸,说,老婆喝了酒,我舍不得她开车,到时候违章是小事,怕她酒后驾车出状况。老婆还是打个车送简以宁吧。

  看着这对幸福的夫妻,我抿嘴而笑,由衷羡慕。

  能得如此贤妻,是男人的德。而得如此男人的宠,是女人的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