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所要阐述的“轻”究竟是在于“承受”还是在于“生命”?其实只要把小说读完便能知道,他最终要打开的是每一个生命在“轻”中的承受。他所谓的“轻”,无不是生命所要担起的“重”。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一讲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在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在我看来,他和昆德拉一样,要告诉读者的是生命中的承受,而不是承受中的生命。对承受来说,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必然前提。当生命一打开,逐渐加强的便是个人所面对的种种承受。
对每一个作家来说,承受感更甚于他人,就像我们本期所推出的这个专号,不论是凸凹的日记,还是朱鸿的书信,以及熊育群的散文,在他们的生命之上,打开的是种种令人震动的、同时也是生活中所无法逃避的沉重。沉重作为任何人无法闪躲的生命历程和体验,作家给不出读者立竿见影的良方,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字里行间窥见一些个人智慧,使我们能够沉思,也使我们能够面对。
——远 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