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红色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当前,高校辅导员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使当代高校学生树立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培养高校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如何构建完善的新时期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寻求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路径,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面对的新挑战[1]。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效推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积极影响作用。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1、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在2019年12月,首届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福建三明学院举办。此次眼体会由武汉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三明学院三小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0余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120余专家到会,共同参与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目前为止,国内各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大部分高校都能依据自身的优势之处,将本地具有优势地位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国内多所高校纷纷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高校学生学习并传承与发扬中国红色文化,创造了有力条件。例如,宁夏是有着丰富本土化红色资源,宁夏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于宁夏本土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尤为注重,2019年6月,宁夏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红军西征纪念园正是挂牌成立,学生通过瞻仰革命文物、听讲解、看图片,详细了解陕甘宁的红色革命历史,可以更为深切的感受到同心的红色文化魅力。
2、高校学生能够积极看待红色文化
大学生时代是塑造当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结算,高校开展教育活动并不只是在于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及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历史使命。高校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对当代高校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主流思想培养等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当前,各大高校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高校学生有着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他们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深感自豪,并且对于红色文化及其精神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总体而言当代高校学生普遍能够积极看待红色文化,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行列当中。当然,依然存在小部分高校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持以消极、负面的态度,未正确认识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还应进一步强化对此部分学生群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同时,在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注入更多关注度。
(二)红色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不足之处
1、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力度有待提升作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在资源的具体形式上,还包含物质类以及非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中国红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同时在不同地区其红色资源各不相同,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例如,江西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就呈现出多样化、区域化的特点[2]。在赣南苏区:瑞金是红色首都,共和国的摇篮;兴国是著名的将军县、苏区模范县;宁都、会场是多次反围剿战斗的主战场;于都,则是主力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2、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缺乏创新
通常而言,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一般是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红色文化基地实践活动、观看红色主题电影或视频等,以上这些红色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大多只能停留于红色文化教育的表面,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精神层面进行红色文化学习,更无法促使高校学生对本土红色资源产生更为全面的认识。当高校辅导员以组织学生集体游览红色革命基地的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虽然可以较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然而,此形式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耗费过大,且高校学生真正参观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无法深刻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及魅力,实际对红色文化进行粗略的了解。观看红色题材的视频或影片对于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有着较大帮助,然而,当前国内红色题材的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为赢得观众市场往往一味的选择形象较好的演员,但对于影片的内容并没有遵循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更有甚者严重偏离历史内容,高校学生对于红色题材影片缺乏正确区分,而高校辅导员对影片的真实历史背景缺乏深入分析,由此造成学生观看红色题材影片的娱乐性更强,但对于更深层次的思考及体会较少。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路径
(一)加大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必要基础部分,高校辅导员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非常有必要。其一,高校辅导员需要积极主动的开拓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若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活动的条件较为成熟,可通过此方式深入探究独具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并深入探究该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的归因所在,一遍让高校学生更为全面、客观的了解本土红色文化资源[3]。其二,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以及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工作情况相衔接,制定优化、完善的红色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科学化方案,好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其三,做好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引导工作,指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时积极主动探索,将红色文化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践行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二)创新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需要注重对教育模式予以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红色文化教育可以融入于高校思政课堂,高校教师合理安排一定的课时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堂的实际教学过当中。高校辅导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对某些革命历史或英雄人物进行重点讲解,然后结合理论知识与视频等方式对高校学生予以红色文化教育的正向引导,使学生逐渐学会结合现实生活,积极实践红色文化,以此了解更多红色文化经典,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进而主动将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视为己任。第二,将本土化红色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例如,江西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红色江西: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编写,《井冈山精神教育》课程等,有着鲜明的江西本土特色,将这些课程的开发及研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大力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对高校学生的红色文化精神培养有着积极意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