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心支教的现状
目前,爱心支教所面临的现状有哪些呢?数据显示,目前存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各界对支教的看法不一,部分人士对短期支教存在偏见
以荆州市爱心文理支教团为例,前期,在确定支教地点时,校方认为支教团的活动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实际的作用,甚至觉得支教团的活动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教学。近年来,各种支教活动良莠不齐,许多人认为,部分爱心支教其实并没有在活动过程中起到实质性作用。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看法,很多人仍然觉得爱心支教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帮助。认为支教是高尚的,是无私的,是令人自豪的。爱心支教确实不能给孩子们多少学习上的知识,但是支教的一贯原则就是给孩子们开辟第二课堂,并不单单是给他们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他们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些孩子们知道外面世界的丰富精彩,学习的重要性。(二)支教老师的专业素养不够
例如,爱心文理支教团里参与支教的老师来自不同的专业,大家因为爱心聚到一起,但是,由于本次支教活动准备的不够充分,没有对老师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因此,在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还是缺少一些专业知识。能看出来,每一位老师,都竭尽全力,想交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这次支教课程主要是以兴趣课为主,老师们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课堂气氛仍然不够活跃。(三)缺少支教老师
以荆州市爱心文理支教团为例,前期,在招聘爱心支教人员时,大家对支教活动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去当老师,所以参与力度还是不够。前期只招到了20名老师,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大吧。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陆陆续续的招收到了40名左右的支教老师。那么支教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支教就是献爱心,去需要老师的地方给孩子们上课。需要支教老师的地方,一般都是偏远的山村。支教团所选择的学校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老家的学校上学。这时候支教老师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四)没有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未能与合作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例如,爱心文理支教团在课题结束后,没有成功的将支教活动延续下去,没能与校方签订长期的支教协议,这也正是一直遗憾的地方。只有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久一点,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我们的支教活动。(五)后期没有巩固支教成果,使孩子们没有更好的吸收所学内容
在支教团的支教活动开展后,支教老师们没有多多的与孩子们沟通,没有巩固所教授的内容。或许,大家所教授的兴趣课程,孩子们只在课堂上觉得好玩,课后就忘记了。很显然,这并不是支教团最初的目的,也违背了支教的初衷。二、爱心支教的意义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其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5%,但随之而来的同样也有许多复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现在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其中一个最大的难题。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单一,教学方式传统,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跟不上城市的教育水平。目前大学生爱心支教对许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教育力量薄弱的偏远地区。大学生爱心支教无论是对支教地区,还是大学生都有非常大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爱心支教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书本内容,在影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在,依然更多地注重书本的教学,而大学生爱心支教的内容则更多的在于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以荆州爱心文理支教团为例,授课的内容以手工、绘画、折纸、手语等特色课程为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以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小学中,接受的更多的是书本内容,对这类课外手工课程的学习较少,甚至没有。大学生爱心支教将这些丰富的学习内容带入学校,促进了农村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使农村的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再是单一的、死板的书本知识,而是更加有趣的,能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能丰富自己课外活动的知识。(二)爱心支教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爱心支教活动的开展,不仅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还提高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荆州爱心文理支教团由学生自发组织,从人员招募、课程确定、募捐、活动开展等各个方面均由学生组织团队完成,提高了大学生组织领导的能力,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爱心支教活动,大学生能更加准确的了解中国的教育现状,了解城乡发展差距,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需要的人才。(三)爱心支教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爱心支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将城市中先进的教学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带入农村,提高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三、爱心支教的发展及其措施
如果想要将爱心支教活动延续下去,那么现在要做的就必须是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充分解决短期支教面临的问题,才有可能将爱心传递下去。因此,根据支教团的实地考察与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一)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社会部分人士对短期支教存在的偏见
2011年一篇网络文章《哥哥姐姐,请你们不要来支教了》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社会有许多人认为大学生支教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只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跟风报名,对孩子们其实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然而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善部分人士对支教的偏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来。(二)学校应加强对支教老师的教育培训,支教老师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
以荆州的爱心文理支教团为例,支教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当去到学校开展活动时,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支教老师专业素养不够,经过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人是想锻炼自身教学经验而来到支教团队,一些人是想奉献爱心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小部分人是想体验农村支教生活。不管什么样子的原因来到这里,大家都缺少教学经验,难以处理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岗前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对于支教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三)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提供支教者一个保障
一方面是物质上面的支持。以荆州的爱心文理团为例,在物质方面是十分缺乏的,不管是上课所需要的材料还是给小朋友们买的小奖品。所以前期在学校采取了募捐的方式来获得一些物品,虽然同学们还是很有爱心的,但是所捐赠的物品使用率是很低的。所以有关部门应该给支教者物质方面的支持,不管是对支教者还是被支教者都是一份保障。另一方面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支教者满怀期待,带着一份爱心来到支教地,但是他们的激情他们的爱心得不到肯定。如果支教老师的自我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一些老师会有挫败感,所以出现了很多支教老师半途而废的现象,这也是支教老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支教者精神上的支持,让支教老师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四)受援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巩固支教成果
受援学校是支教的受益方,但是由于自身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制约,他们没有及时巩固执教内容。如果支教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那支教行为也是没有实质意义的。例如,爱心文理支教团开展的绘画活动时,当时的孩子们是怀着期待去上这节课,可是当支教老师离开之后,学校并没有继续开设绘画课程,孩子们乐于接受但是他们的求知欲并没有有得到满足。所以受援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支教老师加强沟通,制定适合本校的学习计划,使教学有计划,有体系的开展,让学生们接受并且记住所学知识,使支教效果最大化。总的来说,爱心支教的内容不仅仅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文学艺术,课外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支教活动改善了偏远地区的教学质量,拉近了城乡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此呼吁,多多参与支教活动,多多献出自己的爱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