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内容
本文要介绍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份藏文卷子,编号P.T.1283,是伯希和在1908年从敦煌搬到巴黎的。卷子是尾残的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全内容。原文现存110行,从字体和正字法、语法机构和行文风格等方面看,能够确定本卷子是吐蕃时期约公元八至九世纪的作品。卷中记载了室韦、突厥默啜十二部、奚、高丽、蛮子百济、蛮人、鞑子、药罗葛、乌护、契丹、哈喇毗伽尔、契骨、燕然七部落、鞠、斛薛、阿跌、拔悉蜜、合督葛、仆骨、葛逻禄、曷刺、义毗乐谷尔、允禄、兀惕哈达力等部落部族的位置、兵力、肤色、食物衣着、家畜、生活习惯、物产、语言等方面状况,反映了吐蕃与邻近地区居民的关系,可补汉文史料之不足,十分重要。二、研究形势
吐蕃王朝在扩大本领土时,首先要熟悉对方国家的地形构造和军事力量是他们的先行。在敦煌历史卷的《北方若干国君之王叙记》里记载着很多“北方的东突厥事件”,目前这卷在国外的有法国藏学家巴科写的《第八世纪回鹘五人使团北部亚洲腹地侦查报告》和克洛松的《关于伯希和收藏品第一二八三号藏文写本》,聪果儿的《敦煌藏文写本中一些汉文原文》,韩伯诗的《KaSdim和GeS—dum》,李盖提的《论关于北方王国的报告》,森安孝夫的《藏文文献中出现的北方民族:突厥与霍尔》,以上研究者的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都王尧和陈践两位老师的论文《敦煌古藏文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叙记>文书》里写的很清楚。另外日本研究者森安孝夫在1980年《藏文文献中出现的北方民族:突厥与霍尔》的基础上写了《敦煌藏文写本P.T.1283号新释》,主要论述了P.T.1283的内容分为五部分,对五名使者的路线进行了分析,还有二十多个地名进行汉藏对照解读并探讨了每个地名的地理位置。还有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回鹘和以色列文献等历史文献对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所以国内外不少人作了高度评价。目前在国内研究的有1981年王尧和陈践的《敦煌古藏文文本<北方若干国君之王叙记>文书》,这篇文章在国内是对这一卷纸的初步研究。本文对简单的概述了国外研究形势和本卷翻译成汉文。1990年高嵩写了《关于P,1283号藏语文卷中的Hor国》他主要研究了回鹘地理位置和几个地名。1993年郭平梁写了《纥、霍尔(Hor)、回纥》(载《西域研究》第一期)他主要探讨了回纥和Ho yo hor的来源。在藏族学者里首先关注的是根登群培,他当时抄录过原著(《根登群培全集》(三卷)(p1544 pelliot Tibetan)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2版 第166—171页)2019年西本民族大学研究生角巴才让把这卷纸为例写了《敦煌藏文中的西域地名考》毕业论文,之外到目前藏族学者里还没出现专门研究这本卷纸的。
但这一史载记里可以提供当时吐蕃王朝的军事制度和历史记载,研究地势等方面的事件。此外能够明确在这一记载中的古代地名的话,确认当时吐蕃王朝的规模也能轻而易举,所以这些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
三、史料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个史料产生的具体时间尚未明确,根据国内外研究者的情况来看,只有预测性,没有明确的说法。公元742年,回鹘首领骨力裴罗、拔悉密、葛逻禄首领等人的共谋下把东突厥首领杀死,并且把拔悉密人颉跌伊施为首领,那年,突厥重新号乌苏米施可汗为首领,向回鹘宣战,公元744年东突厥战败,葛逻禄和回鹘把拔悉密首领杀死,骨咄禄毗伽可汗封为王。从那时开始,回鹘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回鹘灭了西突厥开始向东突厥征战,并把东突厥收复,公元840年开始施政,上述内容在史料里面记载,参考资料大约出现在公元744年后。公元八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时期,763年尚结悉大臣和论悉诺(与译达扎路恭、汉籍作马重英)等人进军攻陷唐长安城,当时吐蕃疆域扩张之河西陇右之西。之后将矛头指向西北,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之大事记年中“及至狗年(公元758年),……论墀桑、思结卜藏悉诺囊等引起劲旅至凉州城。是为一年”,“公元766年占领甘州和肃州,十年后又占领瓜州。从公元781年占领敦煌的南边到公元783年的清水会盟之间争夺此地的纷争从未停止过。”当时只有唐和回鹘有敌对的势力,公元765年回鹘可汗联盟吐蕃攻打唐奉天城等历史事件。还有一段时间吐蕃王朝和回鹘结盟并敌对周边势力的相依局势。但是之后唐朝在吐蕃和回鹘之间进行挑拨离间,最后回鹘成为了唐朝的盟友。当时是对于唐朝来说因安史之乱的影响整个国力衰落,此时回鹘正在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这样的局势下回鹘意识到继续结盟唐朝一方面对自己没有利益,另方面此时正是建立自己政权的绝好机会。回鹘在公元780年左右发动了吐蕃领地西域的北庭和焉耆、龟子等地方的争夺之战。到公元八世纪末吐蕃王朝已经占领了天山南路的整个地区,还占领了东边从河西到罗布地区、西边的帕米尔地区等,几乎将整个中亚收入自己的疆域,之后相对一段时间局势平稳。
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中吐蕃王朝从中心向四周地区进行统治,一步步纳入自己的疆域。当时对吐蕃有敌对势力的只有回鹘。应该吐蕃王朝也意识到此问题,并有攻打回鹘将其纳入自己疆域的计划。可以说敦煌写卷P.T.1283号文书形成于是这样一个背景下。
总之,敦煌出土的这套藏文纸卷是吐蕃王朝时期的重要军事卷轴。了解八至九世纪的藏文化、军事学、历史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众多古藏文文献研究者认为对出土藏文纸卷里提到的地名进行深入的了解很重要。本人在这里通过介绍吐蕃时期的卷纸,八世纪末,西藏和蒙古都是一个紧张的时期,这种卷纸也是靠这样一个时期的因素产生的。有任何过失,希望各位提出意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