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职业院校产学研实训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3306
■吴晓云/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前言

在当代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职业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下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在德国实施的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教育并行,该国家经济飞速的发展与他们发达的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实的技能人才保障,由此德国才能长期的屹立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的持续发展,会产生一定的经济风险,如何合理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保证其最大化的为国民经济贡献力量,改变其目前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完善教育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立职业教育系统所遭遇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研究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方向。职业教育显现出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不断加强的创新力和大众日益提高的人文素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的社会里,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职业院校依然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新想法,新技能,新知识的全面技能创新人才,去促进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技能型人才已然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核心。

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发展重要性

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资源,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教师的数量、品质以及师资人力资源的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决定了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更要时刻关注专业前沿的研究知识,但是就目前全国的职业院校的发展来看,教师的队伍水平高低不一,很多教师没有充分掌握其专业领域的知识,达不到教授专业实践新技能水平,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师,而学校的实训教师一旦通过了更高层次的学历或者得到某种专业职称后就会脱离学校,跳槽到更好的专业本科院校,这是职业院校实训教师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职业教育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与研究的科研领域存在差异,建设产学研实训师资队伍,理论的研究和实际技术的提升将成为教师培养的重点。在转型的过程中因实训教师对于个体本身的认识不清晰,缺乏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因此即使教师参加了相关的培训,但最终也很难在提升实践能力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学校企业共同培养“实训型”教师的过程艰难,首先是因为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多,很难抽出时间精力去参加企业举办的培训会;第二是一些企业考虑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秩序,而且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利润回报,因此他们不情愿和学校配合培养。因为当下对这类教师的培训体制尚不完善,导致学校和企业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来自外部的困难,企业加入培训的机会少,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导致整个培训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受阻。学校企业合作培养“实训型”师资队伍的前提和基础是利益机制,其牵涉了四个相关单位,包括学校、企业、社会,他们分别存在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在整个联合的过程中,每一个相关单位相互作用,并不是单一的个体。当四个相关者出现利益问题时,其会对其它相关单位采取的措施做出回应,从而达成全新的平衡点。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运行制度,合作培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培养机制,决定学校和企业能否继续维持合作关系的基础就是找寻双方的利益结合点,这也是双方的根本目标所在。校企合作培养师资队伍过程中的困难点在于保障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双方很难进一步的推动培训工作的发展,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需要多方单位的加入,而且在建立制度体系方面需要不断的创新。

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机制完善性

目标管理作为途径激励教师发展需要,职业院校的教师一般拥有高学历和良好文化涵养。教师会通过彼此之间的对比,合理评估自身的工作状态,以及其获得的回报。一套公平的竞争制度会不断的推动教师前进,激发教师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但是一旦竞争制度存在不公正的现象,教师就会产生异样且消极的心态,过分的消耗教师的精力。导致教师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和侥幸心理,在工作中可能会选择敷衍了事,不去追求过高的品质,草草完成工作。整个教师队伍在实践教育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其责任感,教师应该按照自己专业的计划去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将培训内容落在实践过程中,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以及完成个人价值等相互贯通,不断的鼓励教师去加强他们的积极性,更好的推动整个教学工作的发展。部分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很难去胜任院校的实训教学教育工作,对于新招收的教师对其进行科学专业培养,为师资队伍储备更多优秀的专职实训教师。

四、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评价体系性

针对教师的胜任能力建立评价系统,在管理师资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如何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和评估其最终得到的教学成果。在培训中如何将实践指导计算成对应的工作量,对于在实训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该按照什么评定标准给教师奖励。所以,针对教师的胜任能力去建立评价系统可以更好的推动整个实训师资队伍的发展,建立该评价系统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出发:首先,针对实训教学质量的管理应该设立专业的部门;第二,详细划分评定标准,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第三,设立专业的系统对教学进行分析和调整。建立完善奖惩制度保证实训教育高品质的完成,设立专项资金去推动实训师资的建设,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高效的发挥实训建设资金的最大用途。积极调动一些教学教师加入实践技能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充分的掌握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将培养的重点移至实训方向,设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评价系统,鼓励教师持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实训教师热爱工作的能力。

五、结语

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建设目标和打造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教师队伍体系的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培养一批研究引领学术发展的领头羊,提高整个学校团队的合作意识,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产学研彼此的合作,推动整个师资队伍的发展。不断改革优化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于加强整个教师队伍由外向内发展的一个转变。打造实训教师队伍,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完善,将实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结果的差异作为一个参考的依据,进一步的推动职业院校产学研实训师资队伍的进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