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医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3379
■陈 沙 刘慧萍 李 玲 李荣慧 黄姗姗/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前言

医学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建设[1]。高校实验教师组成的主力军除了理论老师以外,还包括在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师。随着高校竞聘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大批在高校实验中心工作的教师都是具有“高学历、高能力和高要求”的“三高”人员。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医院校而言,忽视实验教师的培养,对实验教师的定位仅停留在过去实验员的“刻板印象”中,极大地制约了实验教师的发展与提升,进一步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实验教师队伍规模

我校实验教师队伍因各教学实验室的教学内容和难度系数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实验室。具体如下表1。由表可知,我校实验室数目中等偏下,实验教师人员较少,各个实验中心工作量和工作性质难易不一,以中心为例,实验室主任尽量在楼层人员分配上结合各楼层特点合理分工,但是人员上还是出现了一定的缺口,人员结构上出现了断层,老中青实验教师队伍中,“老”教师为“零”,基本上靠中青年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教学准备,加大了工作上的难度,此外,实验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但是由于出去进修机会少,中心较大部分职工还是停留在“吃老本”的状态下,实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表1 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类别及系数

(二)工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

刚进高校的实验教师对于薪酬是具有期待的,工作几年后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像在省会城市工作,生活成本很高,对应的工资待遇却是捉襟见肘。虽说教育工作者要有淡泊名利的坚守,但是“人穷志短”,在中医院校上班的实验教师,其同学一般都在医院工作,两者待遇一对比,高低立现,还是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再加上舆论经常宣扬医务工作者辛劳,劳动强度高,试问高校教师呢?他们是既辛劳,还“廉价”。因此,大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另辟蹊径,只能出去兼职,而疏远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2]。

(三)实验教师晋升空间狭窄

实验教师作为教学辅助人员,在一线教师队伍中的话语权本身就不高,再加上我校对于许多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的认定又具有极大的限定,一定只能是教师,实验教师不能参评,导致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实验教师队伍中也有很优秀的技术人才,但是我校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却不允许实验教师申请,极大地限制了实验人员的发展。留校工作的实验教学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在由医学生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转变中,难免会出现“脱节”,学生不能够及时接收你的教学知识,教师上课也倍感吃力。

三、中医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分析

(一)强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树立团结意识

实验教师作为高校中常被忽视的群体,其声音和诉求应当被人听见。当然,声音诉诸的途径也应当是中规中矩、有理可循的。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学历人才也逐渐开始担当实验教学队伍的中流砥柱,其劳动成果希望得到高校认可,另一方面,在队伍建设上,应当有意识的打造一支较为年轻的团队,形成分工不同、但又各具特色的实验人员“命运共同体”,关心支持这些集体的成长,而不是打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好的团队能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促进实验教师的进步,从而形成“双赢”。

(二)拓宽实验教师认可途径 制定较为合理的长远规划

实验教师队伍应当从职业发展规划、薪资待遇、教学团队意识上提升认可途径。在二级学院层面上,应当兼顾实验室教师团队建设,对于青年实验教师制定可行性强的职业规划,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给亟需指导的实验教师安排一位教学、科研方面的指导老师[3]。定期组织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演示教学,实验教师现场观摩,增加学习机会。此外,应当鼓励实验教师多出去学习进修,对于中心人才培养经费的管理上,实验室主任应当做到公正透明,不能太偏颇,应当合理照顾各个楼层人员发展,了解实验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教学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尽力解决实验教师的难题,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从而增强实验教师的归属感,营造一个良好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三)完善绩效考核和管理 探讨公平的考核机制

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小组成员应当有初、中、高级职称阶段的实验教师,且要充分听取人员意见,要有所作为。中心实行主任、副主任、楼层负责人的层级管理制度[4]。主任在管理日常事务、中心正常运行发展、员工合理权益维护上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副主任应当配合主任工作、团结楼层负责人。楼层负责人应在绩效考核中适当公允,提出各个楼层的实际情况,重视对于楼层青年教师软实力的考量。对青年实验教师的考核不能过分单一化,吃大锅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懒惰工作作风。除了要肯定课题、论文、教学对于绩效的实效以外,还应着重考量在实际楼层工作中的贡献度,在教学改革上的参与度和考勤到位与否上,中心管理者一定要将这些落实到实处,且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应适当向执行这些措施到位的青年实验教师倾斜,树立规矩意识。

四、展望

实验教师队伍尽管在目前看来可能地位与一线教师有差距,但在未来虚拟实验室建设的进程中,具备虚拟教学素质、实际动手演练和教学能手一体化的实验教师将是中医院校中不可小觑的生力军,是未来医学实验教学的中坚力量。因此,一方面希望高校能够提高实验室从业人员的地位,尊重该群体的劳动付出和成果;另一方面,希望从事该职业的教学人员不卑不亢,多拿课题,潜心教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爱岗敬业,为培养出合格而卓越的中医人才提供一份来自于实验教师的智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