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一、前言
近些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不断的探索教学改革,尤其是新时代微技术的发展,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OBE理念自从上个世纪在美国诞生,逐渐被引进我国高校教育领域内。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担负着特殊责任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程,同样也在围绕OBE教育理念,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寻找传统教学下的思政课教学安排、成果考核、教学措施实施等方面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在“微时代”,如何在多元化思想冲击下,使大学生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原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显得尤为重要。二、基于OBE的《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反向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严格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及遵循国家教育标准制定的,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受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把控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创新能力弱,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的需要。OBE教育模式是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学校自身定位以及学生个人能力发展进行的成果教育。其成果目标从知识、价值和能力方面设定,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灵活结合,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性,真正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二)优化教与学方式,实现成果最大化
首先,OBE 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知识代替割裂知识,把《原理》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反向设计,实现课程体系支撑知识结构、知识学习与知能力结构相呼应,使学生学习收获达到顶峰成果。其次,OBE教育理念强调教师主导、引导代替主宰来协助学生实现课程教学的预期成果。第三,合作学习代替竞争学习。OBE教育模式强调团结合作式学习,将传统的学生之间竞争转变为学生自我竞争、自我提升,通过学生不断挑战自我,为获得最好成果而进行的合作学习。第四,扩大机会代替限制机会。OBE教育理念强调扩大机会,改变传统方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根据学生反应情况进行适时修改、调整。所以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以学生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完成的,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锻炼,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扩大了参与的机会。三、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的建构
(一)教与学阶段的建构
首先,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借助于著名网站学堂在线、中国大学 MOOC、智慧树和超星慕课等检索本课程资源,同时结合和学校网络线上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往年教学课件、教学案例、课题练习等进行提前预习。师生也可借助于“微平台”等相互交流、解决疑问。其次,课堂知识内化阶段。OBE教育理念下教师作用是主导,学生作用是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课堂活动使知识内化实现最大化。授课前教师收集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通过探究前沿和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还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探究和协作学习,不断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协作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互助合作的团体精神。
最后,课后知识固化阶段。学生经过课前自学和课堂内化两个阶段,已经基本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教师通过布置在课后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创新拓展类实践任务,促使学生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反复练习与反思的目的,把已学知识进一步内化和升华。如借助于线上课程,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测试,教师通过学生练习情况了解存在问题。
(二)学习成果目标的导向实施
借助于“微媒体”、网络课程,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性学习,通过预习和复习,巩固了课堂上实现的成果目标,扩展了相关的知识范围。教师借助于“微平台”和线上教学等,课前、课后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自主预习。同时,教师和学生通过电话、微信、QQ等平台保持沟通,教师随时随地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引导他们向成果目标实现,实现自主学习性成果导向目标实施。学生带着疑问如“什么是物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对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师通过“微媒介”和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循序渐进式,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疑难问题,最终实现由探究学习性成果导向目标实施,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拓展思维的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此外,《原理》课程通过多形式化的小组讨论,如辩论式、自由发言式、寝室卧谈式或观看视频讨论式,把讨论成果呈现于课堂。无论哪一种学习形式都是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完成才能实现导向目标,这就是通过合作学习导向成果目标。四、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原理》课程评价策略建构
以OBE成果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原理》课有别于传统仅传授知识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持续不断地对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的进行多形式、多方位的考核,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避免了传统的单一性的测试对学生课程了解和掌握程度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有效性的影响。(一)课堂讨论现场考核
讨论促使人类在科学领域内不断发展,可以提高人类学习的独立性,从不同角度碰撞引发创新思想的火花,并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体系。《原理》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的讨论课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同学的组织、讨论在以小班为单进行课堂讨论和展示时,学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借助于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扩散思维,对讨论主题形成见解,逐渐形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生现场展示、教师现场考核,不仅有利于小组之间自己成果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发掘对学生掌握知识薄弱地带,以便在以后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也能体现对核的公正性、及时性和时效性。(二)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巩固理论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OBE教育理念下《原理》课实践教学弥补传统实践教学考核的不足,站在新时代角度,注重学生学习成果,解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成果化等实践原则和实践流程来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考核是OBE成果教育的一大特色,它能根据《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设定定量的教学内容,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验学生的互助精神、团体意识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教师对每次活动进行考核,并把考核反馈结果优化到课程教学中。(三)理论知识的综合考核
理论产生于实践 并指导着实践。思政课教师借助于期末考试来测试学生对《原理》的整本教材掌握程度,测试范围覆盖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知识点,既有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有能力题的运用,同时还有对前沿热点的分析。测试分值根据难易程度、重难点来决定分配比重。(四)能力的综合评价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原理》课教师通过对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不同阶段的考核情况,了解学生在相应阶段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的整体评价是需要依据不同的成果目标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讨论现场考核、实践教学考核、课后知识巩固考核、课后知识巩固考核(网络作业)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考核。最终实现全面巩固学生掌握的原理知识,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同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五、结语
OBE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把所掌握到知识内化到心灵深处的过程;成果经过学生长期、广泛的实践,其存在时间越长。《原理》课程在OBE教育理念下,能够使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内化到心灵、落实于行动;实现对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