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校园体育训练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1503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基础部

一、前言

体育运动是一种行为特征,对于我国新一代青少年来说,体育训练不仅对孩子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而且还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开发孩子们的智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校园中体育训练的加入还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和多变的活动来锻炼孩子们的心里敏捷性、手脑协作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等。训练是联系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媒介,通过体育的训练,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训练结构、训练逻辑和综合实力,因此体育训练对于我国所有校园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对多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调查结果,对当前各种体育训练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校园体育现状,并且对今后体育训练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进而预测校园体育训练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二、校园体育训练的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传统校园体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的校园体育训练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训练多样化的格局,其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和“分层次型”四种训练,由于各种体育训练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并且针对运动员的素质方面并不统一,因此每种训练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所以目前学校的体育训练多采用多种模式共存的方式。

(一)“三基型”体育训练

“三基型”体育训练以训练内容为主,所谓“三基”是指让运动员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础技术和基础技能,使运动员更全面的了解体育这一学科。相较于其他的训练,“三基型”训练更依靠于教练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教练需能够调动起运动员的积极性,培养运动员的团结主义精神。但其不足在于训练方式过于统一化,不能着重发展个别运动员的特长,很难培养出专业的体育人才,且不利于培养运动员的终身体育精神。

(二)“并列型”体育训练

相较于“三基型”体育训练,“并列型”更注意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对不同天赋的运动员进行因材施教。所谓并列是指在学练过程中同时开设“基础课”和“专业课”,使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选择不同程度的训练,并在运动员的能力范围内制定不同等的标准,避免出现运动员过度劳累的状况。但由于训练内容和评分标准存在许多差异,因此需要教练有很强的管理能力[2]。

(三)“三段式”体育训练

“三段式”体育训练以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目前多应用于大学体育训练中。其训练是将大学体育课程分为三段:大一开设体育基础课,使运动员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大二开设体育专业课,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体育技能和体育能力。大三大四开设体育选修课,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一步的深造。这种模式既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发挥运动员的潜力,但开设的课程较多,对学练场地有一定的需求。

(四)“分层次型”体育训练

“分层次型”体育训练以总体训练为指导目标,从运动员的心理、生理以及体育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运动员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差异,在课堂训练中构建不同层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因材施教”,使不同的运动员能在体育课堂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收获学习的快乐。当“分层次型”体育训练对体育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并且其复杂的层次划分以及专业的知识教导对教练有很大的要求。

三、校园体育训练的发展趋势

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校园体育的训练引入了许多科学元素,逐渐从传统且单一的训练向着多元化的训练开始发展,针对教材内容、师生关系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且合理化的改革,着力培养运动员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训练中开发运动员的认知能力、情感投入以及体育能力等等,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运动员,为祖国发展培养栋梁之才[3]。

(一)重视开发运动员在体育学练过程中的认知能力

体育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行为,同时体育运动也是维持人体“动”与“静”平衡的重要方式之一。体育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不仅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对青年尤其是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科学发现,人平时使用较多的是大脑左半球,但人体大脑的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音乐、美术以及空间的辨认,因此许多发明家的大脑右半球都十分发达。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开发运动员们分认知能力,发展运动员们大脑右半球的想象、整体、空间和形象思维能力,锻炼和增强大脑右半球不同方面的功能,只有左右半脑交替使用平衡发展,才能将大脑的功能开发到极致。

(二)重视运动员在校园体育学练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在校园体育学练的过程中,单一的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训练是达不到提升效果的,只有将情感与运动员的认知能力相结合才能有所收益。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更多的是维护教练的权威,保证课堂纪律,从而忽略了运动员在情感方面的诉求,不仅使运动员们的天性得到了抑制,还令运动员对这种被迫学习的模式感到厌烦。为改善这一现象,学校开始重视运动员在校园体育学练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先改善运动员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运动员不再对体育

  学练产生抵触心理。在体育学练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操作和兴趣活动,将运动员的体育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运动员对体育产生更大想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知识,只有运动员在课堂中投入了情感,才会有维持学习、调节学习的动力,这样的体育训练才能算是快乐的、成功的。

(三)重视培养运动员在校园体育学练过程中的体育能力

体育学练不仅能为运动员带来强壮的身体,更能使运动员在某一方面脱颖而出。在传统的体育训练中,注重培养运动员各个方面的体育能力,试图让运动员学会所有的体育技能,但由于训练时间的限制,不仅使运动员对体育感到厌烦,还使运动员学习的技能过于繁杂而无一方面特长。因此新型的体育训练采取多元化的训练,运动员可以根据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或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课程,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节省了运动员学习其他体育技能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使运动员在某一体育方面得到最好的训练,从而达到精通的状态。

四、结语

少年强则国强,运动员是祖国发展的根基。传统的体育训练也不在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相比较多元化的体育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运动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为运动员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更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栋梁之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