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6506
■张冬冬/宁夏长庆小学

一、前言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的管理者、引导者,对整个班级的氛围、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担任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鉴于其年龄、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小学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并对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不仅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借助多种班级管理艺术和沟通艺术,全面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二、小学班级管理重要性分析

小学班主任身兼数职,不仅仅是教育者,担任着学生的知识教育工作,还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全面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在小学班主任的引领下,才能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是新型办学理念的直接执行者,全面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是践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最后,全面加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才能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以促使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的管理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班级管理学现状并不十分理想,暴露出诸多问题:(1)管理理念落后。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鉴于小学生的年龄、认识和思维特点等,在管理过程中,一味的强制性管理,难以被学生接受。但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意识上均存在一定的偏差,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强硬化的管理,以至于课堂管理效果不甚理想;(2)管理模式单一。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鉴于学生的心智、能力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应结合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但就目前而言,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强制性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致使小学班级管理效果低下;(3)班主任素质有待提升。在新时代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班主任能力、素质有限,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需求。

四、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全面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一)掌握有效的沟通艺术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沟通是最为重要的法宝。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其年龄特点、认识能力等均存在较大的特殊性,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具体来说,在与小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三个方面:(1)差异性沟通。在具体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班主任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沟通。例如,针对比较调皮的孩子,可给予适当的批评,避免一味地批评和惩罚,以免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针对比较内向的孩子,可给予一定的鼓励,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耐心与其交流,使其逐渐认识到自身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其进行有效的改正;(2)平等沟通。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创造一个平等的沟通环境,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实施平等沟通。例如,在与小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鉴于小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教师应以学生朋友身份的地位,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价值观的故事,进而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3)真诚沟通。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心换心”的原则,用心与学生进行真诚地沟通,使得学生感受到来自在于班主任的关心和温暖。例如,在与小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关注力度,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关注,尤其是针对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真诚的帮助,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温暖。

(二)加强班主任的言传身教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引导者,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同时也是借助时间最长的人。其一言一行,均是小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言行举止,切实保证自己的形象,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促使学生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感受到教师身上的正能量,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小学班主任进入到教室之后,如果发现班级中的卫生情况不甚理想,或者班级中的垃圾没有及时倒掉等,班主任如果采用激烈的言辞对学生进行批评,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进而严重制约了小学班级管理。否则,如果班主任看到这一幕,第一时、间拿起笤帚等对教室进行清扫,就会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而这一行为产生触动,进而促使学生在教师这一行为的引导下,提升自己的觉悟,甚至影响学生积极参与到卫生的打扫中。

(三)实施个性化的班级管理形式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必须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管理形式,以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例如,在具体开展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充分借助征集学生民意和思想的形式,并切实结合不同学生所面临的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生活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同时,在具体进行个性化管理中,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心语信箱”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匿名的形式,将心中的想法、思维等放到信箱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自主管理与强制管理有机结合

在具体对小学生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仅要以强硬的形式,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以免导致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还要在此基础上,实施自主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例如,在具体的小学班级管理中,针对日常班集体中所使用的教学工具、班级设施等,教师可充分借助分配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轮流负责和管理,进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均可积极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促使学生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借助自主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以免过分地自主管理,导致学生产生放纵的心理,严重制约了班级管理效果。因此,必须要将自主管理与强制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五)细化管理思路,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责任落实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鉴于小学班级的人数比较多,学生比较复杂,单纯地依靠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很难使得每一项事务均可得到有效的发展。鉴于此,教师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对班级管理事务进行细化,并将管理责任进行落实,进而促使学生的学生均可树立强大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上存在的责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责任心,全面推动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例如,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针对一些调皮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不仅仅要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引导其负责收作业、管理课堂纪律等责任,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进而全面推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管理者,担负着引领学生学习、健康成长的重任。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并不十分理想,严重制约了小学班级管理效果。鉴于此,必须要不断提升班级管理艺术,借助沟通、言传身教、个性化管理、自主管理与强制管理相结合、责任落实管理模式等,全面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