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基础教育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石,教师则是开展基础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实际进行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一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导向,使得教师能够充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引领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一)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化技能提升
早在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针对于教师的专业性就作出了强调,指出教师是一门专业,应将教育工作视为专业化工作。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专业化教育,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应对学生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不断锤炼提升自己的知识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质量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否则教师专业化发展将毫无意义可言。总而言之,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发展方向,将学生知识教育、综合素质发展、思想品德提升等纳入到自身教学实践中来,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理念已是社会及个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同样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结合当下基础教育变革的最新要求,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要加强对当下教学技术的研究,还应注重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的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术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稳定顺利的发展。(三)教师应丰富专业结构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应注重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师专业化结构具体指的是教师的专业教学精神、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教学知识、专业教学意识等,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创新理念,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变化,敢于突破常规,摒弃陈旧刻板的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实际,做好教学方法技能的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专业的教学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教书育人作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三、以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为导向的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策略
(一)充分与优质基础教育目标相适应,强化师范教育体系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变革发展正进入到关键阶段,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从最新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来看,当下很多负责基础教育的教师均难以达标,教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支撑起当下的素质教育发展。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师范教育包括高等师范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等。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发展,基础教育必然也会随之作出一些改变,以适应社会人才培养学生求,师范教育模式必然也会从以往的一元封闭而走向多元开放。基础此,针对于当下师范教育体系,需要作出更进一步的强化,主要强化思路为:控制规模,提升层次,明确地位,发展内涵。(二)充分适应基础教育专业化师资,做好基础教育教师分类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针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也应随之进行转型升级,而做好基础教育教师分类培养不失为一项有效的策略。首先针对于当下幼师教育,需要注重幼师学历提升,这对于强化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针对于示范教育,需要对示范学校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课程设置也应不断作出调整,从教师专业化角度入手,丰富教师专业化能力教育,做好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的比例设置,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最后,针对于当下本科师范毕业生入职小学、幼儿园不适应问题,建议需要结合不同教育对象,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普通师范院校针对性分类,具体可分为面向中学教育的示范发现。面向职业教育的技术示范学员,面向小学教育的初等示范学员以及面向学前教育的幼儿示范学院。(三)充分适应基础信息化教育,实现信息课程资源与信息化手段同步发展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发展空间。教育面向未来,因此自身发展应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同样师范教育也需要充分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技术优势,面向未来发展。美国学者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一些面向未来教育内容,比如小班化教育、在线教育等。由此我们能够认识到,在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教育已是当下乃至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也应深刻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积极主动的进行最新的信息技术学习,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促使信息课程资源与信息教育手段发展同步,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教育资源的作用价值,从根本上实现基础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教育手段应注重凸显出信息化的特点,并做好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入,不断丰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与此同时,还应从师范院校基础课程入手,在其中加强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多种信息化技术的强化学习培养,要求每一名师范毕业生均要达到考核教育。此外,针对于当下师范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也应加强变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其中做好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的融入,进一步深化问题教学,做好各种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技术的融入,在推动基础教师变革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四)充分适应中小学双语教学,做好民族班与双语实验班开设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展开国际交流的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语言。因此当下我国的双语教学,英语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少数民族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科目,最终达到双语学习的目的。如今对于双语教学而言,它的产生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也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在实际进行双语教学开展时,需要注重保留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还应注意保障双语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不宜过高,避免与我国国情存在冲突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当下我国双语教育资源依然比较短缺,这种短缺问题可以体现在各方面,比如双语教育资源、双语师资力量等,因此在具体的普及与实施方面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双语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若示范生能够掌握双语,必然会在未来竞争中占有先天优势。因此在当下基础教育变革方面,师范学院应注重做好民族班与双语实验班的开设,不断提升双语教育之水平。在具体实施方面,针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师范学院可以专门示范生开设民族班,做好定向招生。还可以选择在民族地区,通过进行培养技术的调整,实现双语师资培养目标,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通常双语教学风气比较浓厚,因此针对于这些地区,师范学院也可以在不对原有专业设计带来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一些英语基础比较优秀的学生,引导其参加双语实验班,从而成功实现双语高端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发展变革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导向,充分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内涵,从师范教育入手,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策略,在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变革的基础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稳定顺利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