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立足新时代 着眼新要求开启思政课教育教学新篇章——以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6352
■李功清/广州工商学院

一、前言

新时代视域下,“五位一体”不断向前推进,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形态在“新要求”之下发生了转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多元化学习模式的要求,学生汲取知识的方式与如何上好思政课的矛盾不断要求思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民办高校办学特点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性、实践与动手能力,面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如何让学生融入课程、有所获得是关键;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立足新时代,着眼新要求,以“一条主线”,“二个维度”,贯彻培养模式、师德建设、思想高度等环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一条主线”的核心育人观

所谓“一条主线”就是新时代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工作方针,结合学院办学理念,思政课教学模式,具体展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一)培养什么人

培养什么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在学院“以德为行 以学为上”教育思想上,以及在践行“五进”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吸收知识的特点,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课堂上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以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感为主,旨在培养德、学并举、综合素质高强的人才。

(二)怎样培养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在秉承立德树人工作与学院育人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各系部、各专业学生特点,制定对应的教法、授课方案,大胆创新,不断改进,使学生真正地热爱学习,学有所获。如音乐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编写教案,课件中案例、视频、思考与互动环节加上了“音乐“的元素,在“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节中,通过让学生合唱、音乐剧等形式展现中国精神的风貌,充分结合专业特色,使学生从专业课的视角来学习思政课,加深课程的学习,增强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为谁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可靠的,怎样的人才可以作为接班人,这是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在系主任的带领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更新知识储备,练就过硬的自身本领;同时,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树人先树己。结合新时代“立德树人”新要求,以及学院“以德为行,以学位上”育人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将“大德”与“大学”贯穿整个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培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明明德之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三、“二个维度”的自我建设观

(一)为人师表

《北史·王昕传》:“杨愔重其德素,以为人之师表。”意为:杨愔注重自身的道德素养,来成为别人的榜样。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之一,如何教书育人,首先为人师表。在学院的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通过定期举行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邀请院党委书记、专家学者到系部开讲座等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新时代之下思政课教师如何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开篇说:“自由是法的基础,法是自由的定在”,很好地诠释了自由与法、规则的辩证关系;先秦哲学家孔子告诫世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为人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强调自律性,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则强调个人道德修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因此,为人师表第一步,要从自身做起,内外兼修。

  (2)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把“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当作为人处世的价值准则,不谋私利,始终坚持正直本色,把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终身奋斗作为一生的承诺。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为人师表的外在重要体现。以怎样的精神风貌面对学生是教好书、育好人的第一步,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体印象,以得体的衣着,规范的语言,高尚的行为,文明的举止展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风采。

  (4)尊重教育事业,尊重学生。教育事业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尊重教育事业是教师的灵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事业寄予了厚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时代特征,不忘初心,持续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事业的根本落脚点,是关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直接群体;立德树人的前言就是首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关怀与爱。同时,尊重教育事业与学生也是为人师表的根本内涵,是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

(二)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是教育工作者的主体要求,能否为国家教育事业交上满意的答卷是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试金石;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人才强国的根本任务,教师能否严谨治学是关于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关乎能否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根本。

  (1)“练就过硬的本领”。这是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的深情寄语。同样,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更加需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思政课本身就责成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孜孜不倦提高自己,做知识的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创胜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做道德、审美与信仰的创胜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希望;做交往、历史和文化的创胜者,与学生、学校和社会共成生命的网络。立足新时代,着眼新要求,打造专业水准过硬、授课水平高、教法新、教学内容突出的新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真正地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与时代同行。

  (2)“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基石,干好教育事业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求真务实是基础。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前提必须自我求真、务实。

  ①求真。即求得真学问、真本领、真才干,学会、搞懂、弄通;不弄虚作假,以假乱真,不懂装懂,不学无术;真正地做一名新时代合格教师。

  ②务实。切实地把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落地生根,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身实际行动谱写思政课教育新篇章。

  立足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积极推行思政课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增添个人的时代色彩。不忘初心,牢记中国共产党对于教育事业的嘱托,不辱使命,上好新时代思政课,做新时代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