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是更好的树立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世界话语权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的崛起究竟是怎样的?对世界的大发展是否有益?怎样减消外界的“中国威胁论”?消除世界各国对中国快速崛起是否会冲击世界的疑虑,为自己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共同发展的大国形象,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尤为现实而且重要的问题。
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反映了社会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和发展方向,因此,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形象的最直接表象。然而,近年来,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愈发增加,向世界全面展示出中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重构和彰显社会主义大国精神,如实的诠释出中国树立的国际形象,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对外传播中,尤其要重视价值观念的对外传播。近年来,作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打造发展优势重要途径的留学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来华留学人数迅速增长,按照教育部的《留学中国计划》的发展目标,2020年全国来华留学生将达到50万人。
作为中外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留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6年10月,来自老挝的40名留学生顺利抵达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启留学生涯,截至目前,共有150人次留学生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历教育学习,分别来自老挝、柬埔寨、加纳、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学生入校时,年龄基本处在20岁上下,在价值观上可塑性较强,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想法强烈,这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向留学生正确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团队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路径中遇到的问题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留学生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发现,留学生们入学年龄均为20岁左右,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想法强烈,价值观可塑性较强。在留学生教学、管理期间,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留学生群体为抓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以下几点问题:(一)管理设计缺位
海外教育学院是全校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接收留学生的政策,开展留学生招生宣传和招生工作,负责留学生语言教学,做好阶段性留学生管理工作,承担与留学生有关的涉外事务管理。留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收留学生的各二级学院负责本院留学生的专业教学工作,做好阶段性留学生管理工作。但无论是海外教育学院还是相关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均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意识,尤其是多数老师认为留学生来华就是学习汉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对于文化和价值观上的差异关注度不高,甚至在学生提出疑虑的时候避重就轻,导致学生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方面仍存有疑虑。(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在教学内容上,汉语语言课程主要注重留学生的语言教学,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偏少,教材的更新与授课内容更新进度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国文化课程以中国概况课为主,中国概况教材内容相对复杂,而新入学的留学生语言基础薄弱,仅依靠课堂老师教授很难掌握教材的知识要领。同时,现行中国概况教材内容最后一次更新在2012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在2012年11月首次提出,因此,教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一带而过。为平衡教材知识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无法详尽介绍、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此同时,部分涉及到价值观方面的相关知识,需要以相关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讲解,对于我国当前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很多老师担心讲的不够全面或者讲的没那么精彩,就会刻意减少这类问题的出现,导致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学习和分享处于薄弱阶段。(三)隐性课堂缺乏且缺乏传播持久性
成立国际志愿者协会,由负责老师牵头主要做好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辅导工作。社团成员一方面要做好留学生课后学习辅导和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来华生活,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相关社团活动。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相关形势政策的介绍与沟通较少,尤其是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上,中国学生还尚未起到引领作用。同时,留学生日常活动多数为项目化教学活动或中国文化体验类活动,而对于传统文化类的活动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二、高职院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一)加强校级顶层设计
从校级顶层设计出发,根据教育部引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的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留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并及时根据学校管理现状更新。海外教育学院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文件内涵盖留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住宿、日常管理等方面,同时,出台了《海外教育学院班主任考核规定》,规定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执行学生管理规定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相关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意识,主动带领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二)重视课堂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相关任课老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意识,在授课内容基础上,可拓展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到课堂知识中,既延展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知识面,又能提高留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其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隐性课堂,积极组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项目化教学活动,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良性互动。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需要长期了解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学院经常邀请中国优秀学生代表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让留学生耳濡目染的感知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既能丰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留学生的行为,推动留学生感知中国、进而热爱中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新生力量。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股市,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留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具有汉语学习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双重身份,提高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情怀。本文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遇到的困境和解决路径,仍属于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期望以后在工作实际中,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寻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更有效的方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