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4400
■卢 恬/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学课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运用要求较高,学生只有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足够丰富的实践技能操作经验,才能在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不同的是,项目化教学要求老师认真学习相应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结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当前的教学发展大环境为基础,把真实完整的项目作为教学主要载体,借助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出符合时代发展理念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并重的完成项目学习,深化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项目化教学通过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新情况,创建真实高效的学习环境,将项目作为教学基础和骨干,在项目专业负责人或者专业老师的科学指导之下,通过小组合作、实践研究等方式完成项目教学的整体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质量掌握运用。项目化教学对高职教学有着全方位的影响,既可以有效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思想理念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也可以推动偏向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向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转变,有效完成学生经验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提升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传输高质量、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策略

(一)明确课程定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课程要坚持贯彻执行以学生为课程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求和理论知识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方法以及发挥老师课堂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热爱学前教育专业以及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

(二)设定合理课程目标

新设立的一系列课程教育标准,对教育思想理念和职责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学前教育学专业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要求老师在授课前全面理解把握学前教育学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首先,认识并重视专业理念与行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规范学生的专业教育行为。其次,强调专业知识和能力,要以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所需技能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切实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注重专业的感受与体验,通过组织学生观摩和参与优秀的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理念,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三)优化课程项目化设计

1、教学模式一体化

  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整体程序和大致步骤,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项目化教学以解决问题基本思路为基础,创新出特有的教学模式:首先对教育职业岗位进行整体研究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确定符合教学理念的项目,将项目任务细分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稳定学习。将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专业项目情境过程中找到学前教育学的学习规律,通过团队协作找出问题背后的深层哲理,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课程内容项目化

  要想实现学前教育学项目化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在项目选择上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既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又可以体现出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学前教育任务和学前教育学专业学习任务时,就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在课内课外相关知识理论中挑选出适合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项目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应用和操作。高职学前教育学中关于学前儿童活动的内容对学生实践要求较高,适合学生进行课程项目化的模拟演练,可以将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实践部分分为生活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游戏活动的组织等形式,将学前儿童活动充分延伸,并将社会和家庭加入到活动之中,将学习任务具体化,由浅入深、互相补充的完成整个项目教学,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3、项目工作任务具体化

  为了方便老师和学生在项目化课程中更好地合作,项目的每项任务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课堂流程以及预期成果。通过老师的专业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成果。比如在进行“学前儿童游戏活动”项目研习时,可以将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设定为任务之一,将依据学前儿童年龄特点、设计合理游戏活动方案、实际具体运用游戏活动理论、提高学生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能力等作为课程目标,制定观看学前儿童游戏活动教学案例、研究探讨游戏活动设计基本理论、互相评价补充游戏活动方案、模拟实施游戏活动并修改完善等相应的课堂流程,从而得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方案。将项目工作任务具体化,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活动组织和设计能力。

  4、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

  社会由不同的社会主体共同构成,这些社会主体工作职位、教育背景以及成长经验完全不同,但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大致相似,也就是说在保证课程项目化整体过程结构足够完整的前提下,也要确保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比如以“组织与设计家长会”为例,将工作过程具体为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以及评价反馈,每个工作过程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不同,通过将工作过程系统的进行划分,让学生形成制定计划、按照计划完成工作的思路,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职业行动能力。

  5、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并要求高职院校和老师采用情景教学、课堂模拟、经典案例分析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基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要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引入多样式的教育实训活动,比如教学活动的示范和操作、课堂教学任务分配和小组合作、教学内容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教学案例实地观摩和真实体验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前教育学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项目实践操作中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演练能力,提高项目化课堂的教学效率。

  6、项目专业教师双师化

  仅凭学术性教师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建立一支双师化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促进高职学前教育学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项目专业教师双师化既包括老师个体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专业素养,还要包括老师整体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外聘教师并存的结构。首先,为了提高老师队伍整体质量,在结合高职院校和充分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教育专业水平,将老师分为学术型和双师型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老师定期组织培训,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增强老师的教学知识储备和教学质量。其次,摆脱校内老师教学的禁锢,引进优秀的专业人员,在进行高职教育培训之后加入到教师队伍之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