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3896
■归 雁/浙江树人大学

  传播社会学一直以来研究范围都十分广泛,以微信为例,微信作为现在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媒介,作为重要功能之一的朋友圈功不可没,依靠朋友圈信息的传播影响着人际关系。微信流行的热度不减,朋友圈信息的传播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当代年轻人虚假朋友圈”类似的标题时不时就上微博热搜,类型也有许多比如感慨人生难类型、无脑发自拍的类型还有条条秀恩爱类型等等。当代年轻人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许多人都将社交动态发布在朋友圈,朋友圈的普遍使用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首先,先谈谈大学生为何使用朋友圈。

一、大学生使用朋友圈的心理动机

作为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经历不多、心智不熟、做事没有那么的稳重,因此经常会因为某些事情对自我价值、自我认知、自我认同等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向他人寻求帮助、认同、确立自我价值等,还会有一些外界信息的获取比如新闻资讯、社会热点等通过朋友圈推文的方式进行传播,换一种说法就是对网络传媒的依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形成的合作。

(一)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人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当一个人自我意识出现之后,就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进行自我评判,只有获得关爱、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还有别人的赞美和帮助,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才会得到确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鼓励、赞美, 从中获取自尊感和优越感来帮助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当代社会, 人们需要面对来自生活、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年轻一代,比如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比如学习上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 因此他们常常会感到自我怀疑和迷茫, 为了在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 许多大学生都会离开家去很远的地方读书,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分离, 这时自我价值感的确认往往不能现实生活中完成, 因此, 微信朋友圈为此提供了使他们展现自我的场所。他们可以通过晒自我、晒生活等来进行自我表现、自我炫耀从而展示自己的智慧,宣传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提高自我价值感。

(二)自我认知的需要

依据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构成了我们自我认知的一面镜子。唐太宗对于魏征的评价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认为失去了魏征就相当于失去了一面明镜。我们根据这面镜子,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一方面,通过朋友圈,人们可以看到并了解朋友的生活近况,了解他们近来的生活情况。另一方面,人们在这个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根据朋友的点赞与评论情况,以此来修正自我的行为。此外,也可以根据米德的“主我客我”观念来进行理解,人们在发布朋友圈状态后,好友的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构成了认识自我的“客我”,然后人们便根据“客我”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构成一种新的自我状态。

(三)社会比较的需要

社会比较就是个体对自我的信念、态度等与他人进行比较。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人们对自己的心理、能力、态度等的评价,往往是不确定的,为了做出明确的判断,人们只有进行社会比较,通过社会比较,个人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心理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微信朋友圈,对于他人发布的社交动态与自我的生活状况等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的比较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过分的比较就没有必要了。即使上了大学,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较比如奖学金、奖状等等之类的社会比较。

(四)信息获取的途径

朋友圈中有多种多样的信息。现在还有许多公众号,人们通过公众号来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热点、热搜等等。通过朋友圈,人们可以获取相应的知识与资讯。可以说,几乎对于所有用户而言不仅仅是大学生,微信的朋友圈已经成为了一个收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了。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发展势如破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受到了朋友圈的冲击,从面对面交往转变成通过手机微信就可以维系人际关系,这样的转变对大学生生活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表达

  利用微信朋友圈交往更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情感的表达,个人生活的分享与记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加强大学生之间的联系

  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评论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他们建立更加广泛的人际交往, 这样的认同感是许多人在追寻的东西。在大学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日常生活。

  3、丰富了大学生的眼界

  微信公众号的存在, 为新闻资讯的传播提供了传阅的平台。可以说, 朋友圈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宝库, 只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就可以轻松获取信息,当然这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4) 根据FAO和WHO关于食物理想蛋白质含量标准,四季竹的相应指标优于少穗竹,接近食物理想蛋白质含量标准。

(二)消极影响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

  大学生运用朋友圈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关注并揣测他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他们之间的联系似乎越来越近,然而他们内心还是感到十分的孤独寂寞。如今的大学生缺乏安全感,渴望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来建立亲密关系。现代社会世道复杂,大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都十分敏感。而在朋友圈的使用中,各种功能的设置刚好满足了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隐藏和自我保护的愿望。他们可以用微信朋友圈的开放权限等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好的掌握一些强弱关系、亲密程度与距离等, 然而,更经常地却是孤独与焦虑。

  2、看似亲密实则孤独的关系的产生

  大学生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当中,通过别人对自己所发朋友圈的点赞情况和评论情况来判断两人之间关系的亲疏。有些现实中熟悉的朋友, 可能因为对对方朋友圈的关注不够导致关系疏远, 也可能不熟悉的朋友因为朋友圈的交情而变得关系亲近。举个例子,微信朋友圈有许多令人反感的设置比如屏蔽和分组,如果你屏蔽了某人或者某人在某个分组中,如果被发现都会很严重的影响两人或多人之前的关系,人们的交往就会出现嫌隙。这种新型的关系,建立在现代科技和虚拟社区的基础上,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孤独亲密关系,在大学生中尤为普遍。

  3、微商与虚假信息的泛滥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度

  自微信诞生以来, 很多企业和个人就看到微信销售的巨大商机,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微商的行列中, 形成了有规模的营销团队和发展成熟的销售模式, 因此, 在微信朋友圈中, 随时可见各种微商大行其道。朋友圈时常会被各种微商产品刷屏。但是, 现在的微商由于市场的不规范性、质量良莠不齐,更重要的是缺乏法律的约束使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从而大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微商的旗号在朋友圈中大肆宣传进行传销犯罪。这样的朋友圈不仅给大学生增加了过多的“无效交往”, 使得他们陷入虚假信息的陷阱当中,而且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影响着社会秩序的建立, 也违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衷。由于各种疯狂营销和诈骗虚假信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持自己“客我”形象,许多年轻人会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三天可见的意思就是三天之后这些内容就隐藏了无法查看了无论关系再好也无法越过这道“鸿沟”,有时候也会让亲密的朋友感到寒心。

  4、大学生“虚假”的印象管理

  心理学中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他人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也是人们进行自我反省的一面镜子。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也是正式迈入社会前的过渡。大学生尤其是一些00后非常桀骜不驯,在大学三四年的历练可以让他们拓宽视野,遮蔽锋芒,更好地保护自己。人们通过观察其他人的反应来获得自我认知和评价反馈完善自身人格。微信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化领域,大家精心策划自己期待的形象,期待获得自我认同,强化构建。但这种构建不应该是虚假的,不应当是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和羡慕而制造的网络交往假象。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文化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虚假的心理满足造成了“虚假”的印象管理。长时间“虚假”的印象管理很有可能会引起他人对自己的不满、寝室室友矛盾或者他人眼中的攀比行为,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5、“被迫”点赞的情感绑架

  有些时候,人们碍于人际交往中亲密关系的考虑,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点赞或者评论,究其原因,朋友圈中的好友大部分也是现实生活中熟悉认识的朋友,为了不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二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会迫使自己评论或者点赞好友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动态,这是很多社交平台上都会出现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和行为等来进行交流。在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交流中,为了显示两者关系亲密,更是为了维系两者之间的关系,评论和点赞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因此人们往往会被动地进行评论和“被迫”点赞。例如,明明对好友发布的动态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碍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其他共同好友的评论和点赞,人们就会顾及现实中二人关系而被动的点赞或者评论,但是这种情感绑架式的评论和点赞会使人们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对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6、自我隐私保护的疏漏

  微信朋友圈中的一部分人, 喜欢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过分一点的一天要发好几条动态生怕他人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大学生喜欢有事没事就刷刷微信朋友圈, 在朋友圈中上传自己的自拍照, 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附上自己的定位, 这种定位模式会把自己暴露在很小的范围内。如果微信朋友圈中添加了陌生人, 尤其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将会造成自己个人信息的泄露, 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微信定位功能隐藏犯罪风险, 近年来经常有因为微信隐私泄漏然后造成了重大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不管是微博、微信还是一些新媒体社交平台,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对其隐私的保护, 防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7、微信朋友圈不合理的使用会妨碍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许多利益共同体为了牟取暴利,而产生了大规模的群体事件。在这个新媒体发展时代,微信作为现代社交媒体的领军者,传播的速度十分快,覆盖面也非常广,年长的和年幼的都有微信,可见覆盖的范围面积有多大。当一些有争议的事件出现时,很多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成为了键盘侠,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事情的始末、缘由就开始转发朋友圈,大学生由于年少气盛,情绪容易感染,更容易制造或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发社会的不和谐,破坏了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影响传播社会关系,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三、结语

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新媒体的发展、微信朋友圈的发展等等都对人际交往带来了众多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否认和拒绝网络新媒体出现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也不能完全忽略其对我们日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传媒的本质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播整合社会、协调社会关系,网络新媒体也不例外。要正确对待新媒体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不能一概而论或者以偏概全。

  首先要倡导人们不仅仅是大学生要多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 强化亲情和友情意识, 积极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使他们更加依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 增强自我安全感、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感等, 减少对微信朋友圈等虚拟网络的依赖。其次政府部门也要对网络安全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减少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等现象,有许多大学生因为网络暴力或者其他一些暴力得了抑郁症,觉得人间不值得留念便头也不回的去了另一个世界。目前为止,仍有许多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比如网络诈骗分子通过盗取他人微信账号来进行网络犯罪索要金钱。再次,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化解虚拟网络平台的危机,应及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位引领风向。在此基础上, 微信朋友圈才能成为推动人际关系和交往的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微信朋友圈的人际关系交往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不小心夹杂了一些违背社会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东西,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脑海中早已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大学生活中,不仅仅要认真学习专业还要学习如何踏实做人,为以后迈入社会打好基础,不要误入歧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就多问,俗话说得好:“谦虚使人进步”。只有合理的使用微信及其朋友圈,才能使它真正成为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得力助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