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极端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同时也影响着高校学生整体的创业能力。因此来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有着极端重要性,但是就业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基于适应性的基础上进行,这是提高就业指导效率的保证,同时也是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保证。新媒体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特殊性,普遍的体现在高校学生身上,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作出适应性的改革与创新,来确保与教育开展对象之间的适应性。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新媒体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
传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主要依据线下传播进行,而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此外,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而言,其身份与新媒体用户有着直接的重合,并且服务对象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去检索一些想看的东西,这也能够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上由主动提供转型到主动提供和被动索引并重的定位上,提高服务对象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动性需求。(二)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平台搭建提供基础
新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搭建的基础,并且也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丰富与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就业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基础与参照,如为高校就业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等的搭建提供了模板和相关技术的支持,从而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新媒体的发展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形式有所拓展。新媒体本身有着图文结合、音像结合等的优势,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也逐渐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语言工具得到整合,促进了内容的丰富性。延及到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内容中,可以综合调动各种语言工具来拓展教育本身的形式,弥补传统就业创业教育中单调与枯燥的弊端。此外,新媒体的发展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途径有所拓展。新媒体平台不单是指某一种平台,而是多种互联网平台的综合体,包括客户端平台和移动端的平台,这些平台能够综合应用到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途径不断拓宽。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媒体发展对就业指导理念产生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其中对明显的就是对传统就业指导理念产生冲击。传统就业指导下,侧重在让学生去掌握就业、择业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并对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与择业信息,与学校举办专职招聘会等。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不仅侧重在学生的择业与就业,更侧重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单纯的按照传统的教育与工作模式来进行工作,而是应该在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引导。这一方面是缓解当前就业市场中的压力,促进学生在毕业以后的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符合当前国家所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此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自身的理念上进行改进,以提高与新媒体环境、当前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二)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有着明显的把关人缺位等问题,从而导致对一些与社会核心观念相违背的内容源源不断的流出。高校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思想上仍然容易受到新媒体内容中的影响,尤其是新媒体中多数内容走的是“情感营销”路线,进一步降低了高校学生的防御能力。新媒体环境中同样也充斥着不良的就业观念,如“拼爹”等观念,以及新媒体环境中塑造出过多的“月入过万”等的形象,进一步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产生幻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从而降低对就业的重视程度,增加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此外,新媒体网络中还存在着一些虚假的招聘信息,甚至一些传销等违法组织也通过新媒体进行招聘,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就业的危险度数,甚至一些学生因此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在虚假招聘信息中上当受骗。
(三)对传统就业创业教育产生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同时对传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创业教育产生了冲击,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下降。作为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当今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在新媒体网络中去查找就业信息,并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简历投递、面试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压力,但是却也使得不少学生对此产生依赖性,从而降低对学校组织的专职招聘会、就业培训课程的需求与兴趣。由于新媒体渠道中的就业信息良莠不齐,导致一些学生虽然找到工作,但是待遇等相对较差,并且在于现实招聘相脱节的情况下,学生的求职经验与技能相对较低,又进一步影响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策略
(一)构建就业创业教育新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首先就业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就业指导工作与新媒体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学生的适应性。新媒体环境下,不应该只关注与学生在有关就业知识的掌握上,还应该通过实践教学去推动学生关于创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将就业与创业教育并重。首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充分结合各个专业的力量,有效调动学校内的学术资源,引导各个专业进行就业创业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出专业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意识。同时,就业指导部门也应当依据学生的就业创业兴趣与需求,聘请校内相关专业的教师为学生进行专门的讲解,从而来满足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
其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应当构建起基于新媒体的就业创业实训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基础的实践平台,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实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建设学生就业创业的社团或者团体组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讨,并且对学生在探讨与实践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专门解答,并在政策范围内积极为学生争取优惠和扶持。
(二)完善新媒体就业指导平台建设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也应当完善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构建起新媒体就业指导平台矩阵,包括为学生定期推送相关就业与求职技巧、岗位信息、就业与创业宣传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自主的选择有需求的信息,在“粗放”式宣传的过程中起到精准投放的作用,提高对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全面性。(三)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团队建设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团队的建设也是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一个关键内容。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创业就业需求,就必须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出综合素质强硬的工作团队。一方面,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自身内部培训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就业指导部门也可以通过聘请校内学者、教师,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性,构建起各种学科之下的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要能够依托新媒体本身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结业指导工作理念、就业指导工作团队等的配套发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本质上就是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的创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也必须把握这一点核心要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