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深藏于人心中的文学的主色调、主旋律,涵盖着、指导着文学创作和期刊编辑。就文学而言,什么题材都可以写,问题是怎么写:是给人以真善美,还是投人以假丑恶,凭的是作者、编者那一颗文学之心,那一根文学底线。放弃这个底线,文学就不成为文学,文学期刊就不是文学期刊了。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学期刊都面临一个现实:生存。为了生存,或苦苦支撑朝不保夕,或弹尽粮绝散伙了事;也有的突破底线,顺势下水,名曰走向市场,实是非法违规操作。如众多的文学期刊一样,《短小说》也面临生存问题,别无选择地面向市场。他们始终把握主旋律,坚守文学底线,运用多种文学手段,积极引人向上向善。细读近年刊物,从它的装帧设计到作品内容,以及栏目分类,决不靠低俗的货色来吸引人,而是精选细编,把最好的作品献给读者。几乎每一作品中都包含或浅或深,或多或少,色彩不一的文学元素,形成亮点。更可贵者,我们每读一本《短小说》,都能从中找到一两个作品,一两个人物、故事或经典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形成读后之愉悦或某种感悟,也可以算是精品吧。虽不很多(不可能多),一两个足以提升刊物层次。
《一块荒地》发在今年第4期,说的是一位游子回乡准备开发故乡的一块荒地,以报故土养育之恩。可是意想不到的是,从不同角度、用不方式置开发计划于死地的恰恰是这位游子的骨肉乡亲,是开发计划的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这种置于死地的理由和方式都极自然、极其顺理成章,简直天经地义。于是,一群浑浑噩噩的灵魂在你面前浮现,感悟的愉悦完成了。这个故事绝对应景应时,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可它所启示的意义却是永远的。《老人的瓜果园》(2003.9)则将一个退休老人因眷念农家习俗,追忆孩提时代的无邪心境刻画得活灵活现。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辛勤刨园,不为收获,仅仅是为着能在夏日的深夜听到见到一群顽童偷偷摸摸钻进他的瓜果园,如同自己儿时,仅此而已。一个老顽童的形象着实让人喜爱。可是,这种古朴的回归自然的心态得到的回报却是出自一个孩童之口的极标准的现代文明用语:“老师说,不准私自拿别人的东西。”不该失望的老人失望了,不该过于规范的孩子们过早规范了,这多少让人有些忧虑。这正是文学的力量。
《短小说》的实践让我们相信,守住文学底线与赢得市场一点不矛盾。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要封闭在象牙塔里自我欣赏。面对急速发展变动的时代,《短小说》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采取以短小取胜,以通俗取胜,以快捷取胜的方法,值得注意和研究。首先是细分市场,找准定位。文学需求人皆有之,只是这种需求因为各人的阅历、文化背景、性格及社会地位等状况的不一样而呈现多元化态势,从而在阅读视听的方式、内容和品种上作出不一样的选择,形成文学期刊的市场层次。《短小说》这几年先后设置过数十个栏目,对市场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调研和试探。早先的栏目许多已被淘汰,后来的又新增不少,直到今年上半年还有近20个栏目,诸如人间走笔、天下故事、短篇展台、作家系列、市井百相、今古传奇、乡间风情等等,为相应读者群提供专题服务。老少咸宜,卖点多多。
以短小通俗取胜是《短小说》的显著特征。两个印张32K的一本小书,每期40篇左右,平均每篇只占1.5个页码,读者三五分钟即可完成一次阅读消费,或思或想,或感或叹,与时下快节奏的生活形成合拍。作品的题材也大多取之于当代生活,取之于民间,如“今古传奇”、“市井百相”,以通俗见长,叙事流畅,很好读。早些年,有人把这类作品称之为“快餐文学”、“市井文学”,属于那种不登大雅之堂、不能上满汉全席的民间食品。其实,大俗即大雅,谁能说《国风》不是今人的文学经典了?问题是要把“快餐”做得更精致些,更有营养,拒绝那种垃圾快餐。
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兼得”的梦想仍是《短小说》的追求。他们追求刊物的市场,更追求刊物的品味,追求文学和市场的兼得。实在难能可贵!
作者简介:顾林青,江苏省淮安市政府协文体卫和人资环委员会主任,本刊审读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