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每个人都了不起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078
杜学文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题记

  前年见到熊育群,知道他要去蹲点挂职,地点是广东平山。那里有很多雕楼,是世界文化遗产。这自然是个很好的选择,知道他要写好东西。后来就没有见面,但他的行踪还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传来。疫情暴发,音讯渐少。但突然之间他就有一本《钟南山:苍生在上》出版。不久前见面,他又有一本《第76天》在《十月》发表,而书也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面世。许多人在疫情严重的日子里无法正常工作,而熊育群却不间断地写出两部报告文学,几乎与疫情防控同步,且都是大部头的,都在在四五十万字左右。对于他来说,疫情在家的日子真是没有白过。而他的付出也是一般人所不及的。采访钟南山基本都在广州,相对方便些。但要创作一部全景式表现武汉抗疫的作品,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他要到武汉。而武汉,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时刻。这一时刻,并不仅仅考验武汉,也考验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然,同样考验着作家——不论他是否身在武汉。

  一、书中的与书外的:它使我们回到了

  那段牵挂的历史

  《第76天》描述了许多我们在各种媒体上已经熟知的抗疫的人与事。在那段日子里,不论我们是不是在武汉,武汉都是一个焦点。疫情暴发,全国各地纷纷驰援。而那些本来在武汉工作又因春节已经返乡的人怎么办呢?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甘如意,一个娇弱的姑娘,在公共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四天三夜骑自行车从荆州赶回武汉。我曾暗问自己,如果那时不是甘如意而是我,会不会这样?能不能做到?事实是,像甘如意这样的逆行者并非一二,而是很多。在《第76天》中,熊育群为我们描述了负责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的周杰刚——中建三局工程承包公司项目部经理,在得知公司牵头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消息后,他从老家驱车返回武汉。与他有同样经历的人还有肖帅、邵进等。实际上,不为我们所知的人有很多,他们明知返回必然要面对感染,但是并没有犹豫。

  关于武汉抗疫的照片中,有一幅极为感人。那是2020年3月5日下午,西下的夕阳悬挂在武汉的半空,闪射着金黄色的光芒。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推着病床,护送一位老年患者去做CT。他们的身边,正进行着生与死的剧烈博弈。而他们也正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即使是死神正在身边徘徊的时刻,他们仍然要停下来看一看这牵挂着人间的太阳。生命的未来还在未知之中,而活着的人却更希望欣赏阳光带来的诗意。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感慨的图景,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未来、关于人与太阳,以及生命所具有的坚韧、博大、超脱……这幅照片感动了千千万万人,也温暖了千千万万人。熊育群告诉我们,这位护送病人的医生就是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刘凯。而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是一位小提琴手——87岁的王欣。治疗期间,他经常在病房里拉琴。治愈出院前,他为感谢医护人员,站在病房窗户前,迎着夕阳演奏了《送别》。带着提琴治病,躺在病床上欣赏夕阳,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气概呢?我还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个短视频——《五十米八分钟》。这是一部让人落泪又充满激奋的作品。它展现了一位护士把感染患者的遗体整理完毕,然后向逝者深深鞠躬,随后,她推着病床走向外面。这段只有50米的路程却走了整整8分钟,这是一个生命对世界最后的告别,是活着的人还要坚强地活下去的证明,是人对生命最后也是最深沉的敬意。熊育群告诉我们,这位护士是上海市中医院的吴怡颖,她只有25岁,正是花季盛开的年龄,却经历了这样生与死的历炼。

  《第76天》多次写到武汉的高铁站、天河机场、江汉关、黄鹤楼、琴台,以及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2020年元旦,武汉在这个跨年夜举行了长江灯光特别展演。从桥墩、桥身到一对蝴蝶似的斜拉索,长江二桥五彩变幻,绚丽斑斓。江面与它光影同照,动静合一,长江变成了一幅悠长的银幕。住在附近的武汉市文联的陈婉清在自己的家里观看了这场灯光秀。“灯光秀后不久,她每晚都会看见‘武汉加油的红色大字映照长江,是江城凄风苦雨里最温暖的守护与陪伴。”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在长江二桥灯光系统中点亮“武汉加油”红色大字,让陈婉清们感受到“最温暖的守护与陪伴”的,正是我家乡小城的小伙子——27岁的温瑞。他一个人在长江二桥下面江滩公园里的集装箱板房中值守两个多月,为的就是保证“武汉加油”的灯光不出故障。他与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尽管只有一个人,被孤独与恐惧包围,却一直被责任与信心激励。他的心,与大桥上穿透暗夜的灯光同在。

  熊育群还提到了驰援武汉赶建火神山与雷神山医院的志愿者们。其中就有自备工具与物资,驱车800公里从山西运城赶到武汉的“90后”刘英杰、宫达飞等7名“中国好工友”。此前,他们与武汉没有任何联系。他们不是武汉人,没有在武汉工作求学的经历,更没有人组织动员他们。他们只是看到了消息,认为自己应该搭把手,出把力。其实,像他们这样的志愿者成千上万,即使是能够开列一个准确的名单,也不是一本书可以写完了。他们将在历史的涌动中重现。

  武汉,共和国版图中连通四方也牵动四方的城市,我们无时不在关注着他。即使不能亲临,也期冀着能够传达我们的牵挂。而《第76天》,把我们带回那些让人牵挂的日子,那些让人落泪的时刻,那些让我们反省、思考并奋起的时光。它让我们有可能更详实地了解、感受那段颇具意义的历史。

  二、大事件与小细节:被有机

  统一的艺术呈现

  2020年春节,以及从那时以来的日日夜夜,在武汉、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发生着一场场让人落泪激奋、感慨万千的生死阻击战。每一个人——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建设者、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不同岗位的人,都是这场战役的战士。庞大的、有效运行的国家机器在统一的指挥中凝聚成强大的力量,激发出人性的光芒。不过,熊育群企图遏制住自己的激情,期望以更冷静、客观、理性的笔触来展现以武汉为焦点的历史。

  熊育群进行了详实而细致的采访。他是在武汉解封后的4月底5月初开始密集的采访的。已经无法统计他究竟采访了多少人、到了多少地方。但是,从广州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武汉;从国家机关到社区、医院;从领导干部到医护人员,再到感染患者,以及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从大事件到小细节,人们关注的或者不为人知的,熊育群力求掌握具体的、多方印证的资料来梳理还原。这是一件浩大而烦琐的工作。即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很多事无法采访,也无法纳入他的写作中。但是总体来看,熊育群为我们还原了历史的真实。他不仅梳理了整个事件的进程,甚至详细地描写了某一个人——也许是医生,如张继先;也许是武汉市民,如陈婉清;也许是驰援的逆行者,如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的郑霞、桑岭、邱海波等。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一个“日子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生。她行事果决、快人快语,被人们称为“继先兄”。每天早上,张继先从自己的小区出发,去医院上班。她居住的楼有25层,而旁边的楼是8层。这里有杏黄色的外墙,蓝色的玻璃门窗,以及外墙转角白色的罗马柱装饰。从小区出来,就是熟悉的地铁站。她惯常进入的是暗蓝色的F口。从这个地铁站往医院有两条路线可走,而张继先则习惯坐6号线。坐地铁两分钟后就可以在三眼桥C站口出站。那里有很多过早的餐馆——老通城豆皮大王、付记襄阳牛杂馆、武汉名小吃、蔡名伟热干面……从三眼桥站口出来400多米处,就是她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咖啡色的大楼。不知道熊育群是不是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但他对这些细节的熟悉,以及细致入微的呈現,使我们更具体生动地回到了那一段难忘的历史之中。

  当作者力图表现宏大的事件时,并不是从概念入手,而是从可感可触的细节进入。把这些细小之事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比简单地叙述情节更费心力与工夫。了解事件的基本状况与了解事件的细节是不同的。这需要作者时刻保持敏锐的捕捉力,以及细腻的表现力。这种描写当然是一种文学性的呈现,它能使大事件鲜活起来。人们在具体而微的细节中走进了看似宏大的历史,对作者呈现的真实性产生了信赖。熊育群有机地把大事件与小细节统一起来,使我们从这些小细节中看到大事件——真实的历史,而又在大事件的小细节中体悟到了具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意义与价值。

  建立在扎实细致的采访之上,使作品的可信度、权威性得到了强化。这也转化为作家直面历史的勇气。特别是那些被人们关注甚至疑惑的问题,在书中得到了详细的梳理呈现。比如,人们十分关心疫情出现初期的情况,特别是武汉,乃至于国家决策层面的情况。又如举世瞩目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情况——全世界都在惊叹,中国人是如何在十天之内建成一座医院的等。熊育群从张继先生活工作的细节开始,逐步为我们讲述疫情暴发最初的情况。一位专业、敬业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医生如何以职业的敏感与执着的精神发现了疫情,并上报相关部门,成为拉响疫情警报的第一人。一场前所未有的人类抗击不明病毒的战役拉开了帷幕,浩大的剧情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张继先等在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发现了问题,却还难以认清问题的性质,一时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他们的努力为之后的战斗做好了铺垫。二是决策层面,从医院领导至武汉与湖北有关部门,乃至于国家层面做出的反应。人们从不明中逐渐明了,并做出决策。三是以武汉为主的社会层面,诸如陈婉清,以及最早发病的患者的生活状况。

  熊育群的采访从北京开始,这将涉及许多极为敏感的话题。一度,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陷入舆论的风暴中心。人们期望疾控中心能够尽早发现疫情,并做出相关的指令,而实际上即使是国家疾控中心也对这样的病毒缺乏了解。尽管高福是最早意识到疫情的专家,并迅速做出了反应,但他同样不能简单地进行判断。熊育群详细到逐日甚至具体到几时,为我们梳理出警报发出之后国家有关层面的行动,以及在深入了解之后终于做出决策的过程,廓清了许多人们期待说明的问题。作家也没有回避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医疗系统受到的巨大冲击。大量的病人入院,但还有大量的病人入不了院。几乎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人们仓促上阵。不知道是什么病,不知道如何治疗,不了解其传播的渠道,没有足够的设备与物资。即使是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也对这样的不明肺炎缺乏了解。《第76天》以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瞿昭晖为焦点,详细地讲述了医护人员的努力与奉献。如果说金银潭医院是风暴之眼的话,瞿昭晖就是这风暴之眼中的瞳仁。她在抗疫一线不休止地工作着,“救治病人持续了120天,瞿昭晖也就120天没回家。等见到孩子的时候,她已经从105厘米长到了113厘米”。更严峻的考验是,初期病人逝去的比较多,对医护人员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职业自信心严重受挫。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病情,这样多的人离去。“只有哭才能平复情绪”,“她们一生的眼泪加起来也没有这些日子流得多”。但是瞿昭晖要求自己,不能让同事看到她脆弱的一面,她不能先被击倒,不然这支护士队伍就要垮了。在这样的时刻,她告诉担忧的家人,“你们应该以我为荣”。

  转折点出现在武汉封城的那一刻。那一天,对很多要出城的人来说猝不及防,但对整个局势来说是极为关键的。随后,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很多驰援的医疗队来到武汉。这些在仓促之中出发的人甚至来不及与家人告别,甚至没有准备好自己的日用物品,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到哪里、哪个医院。但他们知道自己要去湖北,去武汉,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其他的生命。而医院的情况也在扭转,濒临崩溃的瞿昭晖与她的战友们终于迎来了援军。随着对不明肺炎的研究了解、医护人员的增加、治疗措施的增多,成效逐渐显现,“每救过来一个病人的时候,喜悦让他们忘记了劳累,而且感到了甜蜜”。瞿昭晖终于坚持到了最后——武漢病例清零的那一天。在经历了“感觉死神就在自己身边游荡”的恐惧之后,陈婉清终于能够面对现实,认识到“是该出份力的时候了”。她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收获了过去非常陌生而今天如同亲人一样的邻居的关心与爱戴。而沈延春,江汉大学医学院教临床课的内科学博士,天性浪漫的绘画师,亲友多人感染,自己也住院治疗。在病房的她突然意识到,不能再死人了,自己必须有所担当。于是,沈延春开始了自己“临时医生”的日子,并最终治愈出院。在这艰难的时刻,每个人都成为了战士——在医院、在社区、在路卡、在建设工地、在高速公路、在驰援的飞机上、在研究室、在自己的家里……在作者不动声色的描述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一幅以武汉为焦点的抗击疫情的壮阔画卷。

  三、个体与群体:互为表里

  的价值体现

  毫无疑问,熊育群为我们勾勒出武汉战疫的全貌。尽管他自己也说,还有很多方面、许多的人事无法写进书中,但与很多相关作品不同的是,《第76天》是一部力图从整体、全局的层面来展现这一历史的作品。这使这部报告文学具有了某种独特性。尽管作者努力要叙述清楚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他并没有简单地从事件切入,而是从具体的人开始。熊育群为我们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人——张继先、李文亮、瞿昭晖、张静,以及张定宇、黄朝林、吴文娟这些武汉本地的医护人员;高福、张宗久、焦雅辉等国家部委的有关负责人;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曾光、邱海波等专家组专家;郭亚兵、陈爱珍、郑军华、郑永华、查琼芳、郑霞、桑岭、钟鸣等援汉医护人员;梁依峰、潘勇等公安干警;陈婉清、沈延春等武汉市民与感染患者;周杰刚、杨晓辉、王野、马作洪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吴勇、张宇顺、侯国龙等志愿者。这并不是熊育群书中写到的全部,更不是参与抗击疫情的全部。事实上,这些名字只是整个事件的缩影,他们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进入了历史,表现出人所具有的理性光芒,并在这样的生死搏击中成长,完成了个体生命的升华。他们疑惑过、痛苦过,但也在这样的疑惑与痛苦中显现出责任与信念、智慧与力量,以及出于生命本能的奋斗、努力与牺牲。在那些最为艰苦的日子里,他们甚至只能处于生理极限的工作之中。但是,千千万万个涓涓细流般的个体生命终于汇聚成取得胜利的汪洋大海。当整个社会行动起来之后,人们终于捕捉到了胜利的曙光。

  个体的行为当然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样的人,就不可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但很明显,仅有个体的行动而没有社会的力量,要想取得胜利也是不可能的。面对疫情,经受考验的并不仅仅是个人,还有社会。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决策,如何采取最适宜的措施最大可能地救治患者、控制传染、恢复生机。其次是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在需要人的时候,能够调集到足够的人员;在需要物资的时候能够筹集到充足的物资;在不同的岗位上能够有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交通的管控、疏导,社区的防控与保障,电力、通信、燃料以及物资的支持等。这些都显示出国家强大有效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经济的,更包括组织运行、社会舆论、个体觉悟、价值观与信心等诸多方面。不仅看到了在一线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努力奋斗,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细小的不经意的细节。在这些细小之处,同样闪射着人性的光芒。海外华人与国际友人的募捐采购、机场塔楼调度的祝福与鼓励、市民对值班人员的慰问关爱、志愿者的奉献与牺牲等。并不仅仅是武汉,并不仅仅是湖北,并不仅仅是发生了疫情的地区,在任何一个城市,在连接南北的大小道路上,在乡村社区的任何一个角落,在山区与平原,每一个人都在为最后的胜利而努力。每一个人都没有置身事外,每一个人都感到要为自己的同胞、家园做一点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一句暖心的话。这种价值认同并不仅仅是一代人,而应该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已經成为一种民族潜意识,一种文化品格,一种刻入骨子里的人格烙印。

  在我阅读《第76天》的时候,电视里正播放一个关于武汉中心医院“黑脸医生”易帆的片子。他为患者做手术而感染,一度病情危急,脸全部变黑。但幸运的是,他被治愈了。现在,易帆正努力恢复,练习手指的灵活度。他不想让自己学到的医术荒废,随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重回手术台,能够继续救治病人。而他的女儿对大家说,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那样,她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易帆的精神正在下一代身上延续。这使我想起了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的描写,丁帆与那些希望获得宇宙终极真理的科学家们、宇宙排险者做出一个生死约定。他们将自愿走上真理祭坛,以获取宇宙的终极奥秘,但代价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尽管如此,丁帆等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完成了真理与生命的交换。而丁帆的女儿文文,长大后坚持选择了父亲的事业,以探求“宇宙的目的”。可能她也会面对父亲曾经的选择,但文文并不因此而畏惧,她知道自己的未来与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熊育群为我们描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观——并不仅仅是疫情的传播,更是战胜疫情的力量——来自一个国家、民族的自觉行动。当个体选择的自觉性与社会运行的有效性统一起来的时候,就产生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与智慧。在这样的时刻,个人与群体是统一的,家与国是统一的,精神与物质是统一的,生与死同样是统一的。以民为本与生命至上,家国情怀与天下一家,舍我其谁与自强不息,仁者爱人与责任使命等,最充分典型地统一起来、体现出来,汇聚成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谱写出民族精神中最为感人的主旋律。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第76天》在重现历史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现实,并激励我们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孙明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