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圣地春晖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042
裔兆宏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85年前的1935年深秋,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滚滚延河宝塔山,物换星移几度秋。

  85年后的2019年暮春,“大囤子圪堆小囤子满,好日子赛过山丹花红”。革命圣地延安脱贫了!“打腰鼓那个迎吉祥,快把消息告诉党中央……”

  2019年5月7日,在新中国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之际,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

  从此,226万延安老区人民告别了绝对贫困,开始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初冬时节,陕北高原的第一场雪虽然渐渐消融,但在沟峁山梁、农田果园,依旧留下了残雪的痕跡。

  笔者再次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聆听着延安人告别贫困光阴的故事,无论是走进深山老区的村庄,还是来到农田大棚与窑洞新居,每一处都焕然一新,无不令人欣喜和感慨。

  历史之困

  延安,静卧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

  她,东经黄河壶口,南连桥山黄陵,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始终缀连着中华民族的兴衰,缀连着中华文化的枯荣。

  在这块雄浑而又质朴的土地上,拥有的历史文化足以震撼世界。远古时期,这里曾留下黄帝、大禹奋进的足迹;到现在,似乎还能听见李自成、张献忠叱咤风云的历史回声。

  如果说壶口瀑布给了延安以精神、气魄、风骨的话,那么轩辕黄帝陵则给了延安以文化、内涵、气质和神韵。

  炎黄子孙“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自秦代以来,黄帝陵受到历朝历代帝王和名人的祭拜。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基础。

  曾有人这样比喻,陕北这块土地,贡献给历史的,是森林和草地;贡献给革命的,是生命和鲜血。

  史料记载,早在五六千年以前,陕北大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地,有成群的大角鹿、野马、虎豹、野牛和大象等,如今在亚热带能见到的动物,也曾在陕北林间和草地上出没。那时的延安,自然是“水草丰美、谷稼殷积、牛羊衔尾”的富饶沃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陕北高原从山清水秀到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随着战事纷争四起,各卫、所、堡、寨纷纷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加上大规模游牧民族内迁安置,使人口过度膨胀;对耕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侵蚀着森林草地资源,使植被遭受破坏。

  在春秋交替之中,延安的地貌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大片的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北宋以后,战事频繁,陕北的生态环境破坏更加严重。特别是明代屯田制和修筑长城,对陕北森林植被的破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到了清代,陕北南部仅剩下零星林区,北部则大部分变成荒山秃岭。极目远望,黄沙一片,河流干涸,树少鸟稀,青山绿水已成为梦境。

  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被慢慢侵蚀分解,黄土塬(平台状)变成墚(条带状),墚变成峁(馒头状的土丘)。塬、墚、峁将黄土高原分解得“支离破碎”,令人十分惊叹。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塔型的超大生日蛋糕,有的像圆圆的大馒头,有的像长长的蜈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成山连片。

  “万里遨游,

  百日山河无尽头。

  山秃穷而陡,

  水恶虎狼吼,

  四月柳絮稠,

  山荒无锦绣。

  狂风阵起,

  哪辨昏与昼,

  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这是清代光绪年间,翰林王培棻来三边巡视,面对地瘠民贫、满目风沙的凄凉景象,以讽刺口吻写的一首《七笔勾》。诗虽写得刻薄,却是当时陕北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黄土、大风、加上一副黝黑沧桑的面孔与头上裹着的白羊肚手巾,这样的画像不用猜,就知道画的是哪个地方的民众。“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多年来人们对陕北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挥之不去。

  据《延安地区志》记载,从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80余年间,延安共发生旱灾、洪涝、冰雹等灾害200余次。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陕甘宁边区严重财政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在南泥湾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了燃眉之急,打破了经济封锁,成为一段经典的传奇。

  镢头磨短了,南泥湾彻底改变了模样。“短短3年时间,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在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大生产临时展馆里有这样一组数据:

  1941年,南泥湾开荒1.12万亩,产粮1200石。

  1942年,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

  1943年,开荒10万多亩,产粮12000石。

  1944年底,南泥湾种植面积已有26万多亩,并于当年向陕甘宁边区政府缴纳公粮约万石。

  著名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以南泥湾开荒大生产为创作背景的。

  “南泥湾大生产是一部民族复兴的英雄史诗,是一曲开天辟地的悲壮赞歌。”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闯关夺隘,沧海桑田。当时,大生产运动对植被破坏比较厉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泥湾森林覆盖率只有35%。

  而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很多老乡倒山种地、开荒放牧,致使南泥湾生态系统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延安这块土地以母亲般的胸襟与忍耐,承受着生命之重。

  然而,延安始终未曾改变“沟壑纵横、秃岭荒山、尘土弥漫”的黄土高坡印象;“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一块白羊肚手巾,一张沧桑的面孔”是延安人岁月记录的影像;“荒凉和贫穷”成了延安的代名词;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成为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延安,成为人世间曾经的悲凉之地。

  “山是和尚头,

  沟是干丘丘,

  三天两头旱,

  十种九难收。”

  ……

  “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

  发一回山水满沟泥。”

  ……

  一首首陕北信天游,唱出了老区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描绘了延安恶劣的生态环境。

  当年,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说:“到处是光秃秃馒头一样的山,可恓惶哩!”

  曾几何时,延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断言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延安一直未能走出贫穷的泥沼。

  1973年,周恩来总理带着满身病痛和满心牵挂,重回延安,这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回延安。当时,延安农民人均粮食产量不足25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到50元,90%以上的农民不得温饱。

  在得知群众生活仍十分困苦时,周恩来总理眼含深情泪水,十分心痛。在离开延安前,周总理特意叮嘱当地干部,提出“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希望尽快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周总理对延安寄予的厚望,未能按期实现。到1978年,延安所辖县均属贫困县。大多数农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

  20世纪70年代末,新华社记者冯森龄在《延安调查》中这样记述:“这里有很多农民上街要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苦难,这群陕北汉子,毅然顶天立地,宁可打碎门牙往肚里咽,也不会呻吟。祖祖辈辈的延安人,从未放弃梦想,从未停下建设美好家园的脚步。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延安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命运抗争,为幸福生活奋斗。

  “瞭得见那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

  咱们拉不上话话哎哟招一招手。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火辣辣的信天游,仍然在黄土高坡上吼唱着。

  特殊使命

  三月的延安,不是江南的阳春,天气乍暖还寒,虽有暖阳,但仍有雨雪不时来访。然而,却挡不住人们满怀春天的希望。

  2018年3月26日。延安市委的一间大会议室内。

  气氛热烈,庄重严肃。全市脱贫攻坚誓师动员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37岁的野根利,是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记。坐在会场里,他越听心跳越快。最终,他悟出来了:此次大会与以往迥然不同!

  从市委书记、市长,再到各区县、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有一份军令状。军令状末尾如此写道:

  “如若完不成任务,我将引咎辞职!”

  延安的干部们为何有如此大的压力?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诺言。

  2015年春节前夕的2月13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五。陕北延川。冬日的阳光明媚,远处沟墚上的积雪渐渐消融。

  那天一大早,习近平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梁家河村沿山而建,村民们的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之中。得到消息的乡亲们,都跑到习近平当年修淤积坝的地方去迎接他,簇拥着他到了村支部的院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在梁家河度过的。早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陕西人大代表团审议时,曾动情地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我1969年插队到延安,1975年离开,在延安的很多事情历历在目,现在的思维行动也都和那个时候有关联,就像是诗人贺敬之说的那样,‘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此次回延安,他岂能不感慨万千。

  4个多小时的看望调研活动结束后,总书记马不停蹄地赶回延安市。

  下午,延安干部学院1号会议室。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座谈会安排在延安召开,请来参加会议的又都是革命老区的市县委书记,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延安,13个区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各区县发展情况迥异,贫困分布与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到2014年底时,延安仍有3个贫困县,693个贫困村;有7.62万户、20.52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这占全市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尤其是“两区一带”,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低,那更是横亘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加速脱贫!率先脱贫,成为摆在延安人面前的一份行动指南。

  延安与北京情相连,圣地与中南海心相通。

  有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延安人岂能不奋起直追?

  脱贫攻坚责任咋落实?“心胜则兴,心败则衰。”

  此次动员大会,是延安市吹响的脱贫集结号!更是脱贫的冲锋号!是用一种破釜沉舟的方式,宣示战胜贫困的决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清谈客没有舞臺,实干家未来无限。

  延安的脱贫之路,曾经布满荆棘。立军令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仅要真抓,更要实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陕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身先士卒,带头驻村蹲点,访贫困户、查实情、出实招。市委市政府领导也纷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投身脱贫攻坚战。

  前路虽坎坷,却从未退缩。这是历史的担当,更是时代的使命。“革命圣地不如期脱贫,我们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在延安,这是当地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延长县交口镇西苏家河村村委会“脱贫指挥部”的外墙上,贴满了“贫困户信息一览表”“贫困户分布示意图”,一个个红色箭头,一个个鲜明标识……远远望去,就像一张张转战陕北的作战地图。

  指着“沙盘”运筹帷幄,延长县委书记蔺治斌面对媒体人这样自信地说:“全县83个贫困村,8957户、19944人仍处于贫困状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按照延安全市三年脱贫计划,去年已实现6000人脱贫,今年‘依样画瓢,明年全部‘摘帽!”

  困难大,决心更大。

  野根利神情庄重,在军令状上签下了自己笔力刚劲的名字。

  在这份红色封面的军令状上,野根利共要完成七项任务,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产业。

  “产业!产业!”沙湾村哪来的产业?

  野根利签下军令状的那个夜晚,血气方刚的他,几乎一夜未眠,枕头上全是汗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沙湾人早年间,靠着给附近油气公司打工、送水,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但随着油价起伏,村里的光景也几番起落。

  这沙湾村没有产业,那日子能好?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野根利心里明白,必须发展产业,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上。第二天一早,他就出现在沙湾村的村口。

  镇里几经调研,好不容易在沟沟岔岔中找了块背风、向阳的缓坡,然而准备建蔬菜大棚时,质疑声纷至沓来:

  “我们家祖坟在那儿,谁敢动?”

  “盖大棚钱谁出,钱投进去收不回怎办?”

  “大棚种些啥,怎么种,卖给谁?”

  ……

  野根利本来是个急性子。然而,为了脱贫的使命,他不得不耐着性子,一次次上门去做村民的工作。村民声大了,他就递根烟,等人家消消气。一天说不通,第二天再去。有时候,他干脆铺盖一卷,住到村民家里,与村民套近乎,交朋友,掰指头,算细账……累到声带嘶哑失声。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村民开眼界,野根利还租来几辆轿车,带着村民到周边的县区去取经。不看不知道,看了才开窍。村民看到人家富了,这一下心动了,沙湾村人的脱贫动力被点燃了。

  随后的日子,沙湾村的蔬菜大棚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如今,蔬菜大棚在沙湾村成了宠儿,村民抢着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的化子坪镇,蔬菜大棚、苹果园、养殖场覆盖到每个村子,400余户产业空白户,都有了长线致富产业,全镇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9853元。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野根利在工作笔记上这样写道:

  “群众心里没谱,党员不能泄气。这口气提起来了就不能掉!”

  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心路历程。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上,党员干部们始终冲在最前线。

  黄陵县有个叫索洛湾的村庄,直到世纪之交,这里的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400元,十多年竟没有走出过一个高中生。

  村支书柯小海对19年前的情形记忆犹新:“我回来参选村干部,大家是带着‘试一试的眼神把我选上的。”

  当时,村民们对柯小海并没信心,在他们看来:“选谁都一样,谁也干不好!”

  柯小海上任伊始,就列出了索洛湾长长的“问题清单”:

  学校四处漏风;

  村道坑坑洼洼;

  村委会软弱涣散;

  缺产业致富无门。

  ……

  村里一穷二白,村集体负债累累。哪里有钱建校舍?

  “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没钱怎么办?

  有股陕北汉子倔劲儿的柯小海,先是发动党员带头垫资垫物;后来自己当起小工,和村民一起没日没夜干。

  短短46天时间,一所拥有10间宽敞明亮砖瓦的新校舍,在索洛湾拔地而起。

  这一下,村民对柯小海刮目相看了:“呵,这小子有两下!”

  贫困,让索洛湾人直不起腰来。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脑筋活络的柯小海,深思熟虑后连连出招:

  贷款建起蔬菜大棚;

  承揽工程創造就业岗位;

  成立车队跑运输;

  建起仿古一条街发展乡村旅游;

  ……

  响鼓重槌,招招引人。索洛湾人终于告别了贫困,索洛湾已是幸福湾:村里建有小吃街、采摘园,拥有土特产深加工、运输、旅游等5家公司,几乎家家户户有私家车。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

  路子不能偏,

  党员冲在前,

  群众利益记心间,

  敢担当会负责,

  大河有水小河满,

  干干净净廉为先。

  柯小海总结的一套“基层工作六法”,句句都说到了索洛湾人的心坎上。

  柯小海说,忘不了自己入党时对着党旗宣誓的情形:“那是我永远的初心和动力所在。”

  党员的使命,就是担当,就是为民谋利。

  2014年底,黄龙县圪台乡的马场村与梁湾村合并了。合并后的马场村,有耕地4842亩,人均5.69亩,村民耕种主要以地膜洋芋、地膜玉米为主,产业比较单一,人均年收入仅有5000多元。其中,村里有42户贫困户68人。

  像残疾人霍建英,长期患有慢性病,家里无劳动力,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孩子上小学,家里只有6亩地,生活十分困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会儿,霍建英家庭人均年收入是3000多元,生活压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击鼓催征促脱贫,风雨兼程当奋蹄。

  军人出身的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不负众望,以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勇挑重担,带领村民脱贫。面对传统农业收入低的现状,荆发明积极谋划新思路,想方设法增加村民收入。

  退伍30多年来,荆发明始终保持军人风范,干事利索,雷厉风行。他整天一身的旧军装,走起路来总是风风火火的。

  马场村地势优,资源好。2015年,他带领村党员作示范,率先种起了蔬菜,获得乡政府支持。

  对于这个决定,起初一些村民并不理解,认为荆发明是瞎折腾,这哪能赚钱?

  春雷惊蛰,风生水起。结果,一年收获下来,跟着荆发明种植蔬菜的村民,一亩竟能挣12000元。这一下,让一些人傻了眼。凡是种蔬菜的村民,不但还了旧账,有的还买了农用车、私家车。

  马场人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便开始纷纷效仿。

  2016年,在乡里的帮扶下,荆发明带领全村人一边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一边种植经济与观赏价值均较高的油葵作物,绵延村落几十里,形成了一道金色的风景线。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

  为了使得村民们尽快过上好日子,荆发明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集体化生产道路,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荆发明经过考察,决定利用当地优势,采用“订单农业”,加速村民们致富。

  办法是由党支部牵头,与昌盛中药材有限公司联合经营,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1600亩。采取村民自愿的原则,按照每亩每年4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经营。全村有一半土地参加了流转。其中,贫困户入社流转的土地有540亩。

  荆发明还带领全村人开阔眼界,积极打造千亩优质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形成了生产、管理、销售一条龙模式,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基本保障。

  近两年,马场村人均年增收均超过千元,顺利走上了小康之路。

  ……

  郭东村,地处宜川县最南端,与韩城市独泉乡接壤,山大沟深,弯多路急,道路难行。每年立冬之后,陕北大地不是披上浓重的白霜,就是大雪封山。从延安到郭东村单程200多公里,要翻越几座大山,且山路崎岖十八弯。冯冠杰从延安来到郭东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为了扶贫事业,经常独自一人往返于这条险道。

  2018年9月17日,秋雨綿绵,道路湿滑。在延安通往宜川的309国道上,冯冠杰冒雨驾车前行,赶往县里参加产业培训现场会。路过一个急转弯,冯冠杰下意识地踩了刹车,车子猛然抱死,一下子滑出路面,翻了几个跟头后,被一棵大树逼停。幸运的是,虽然车被撞得稀巴烂,但冯冠杰却“死里逃生”。

  经此大难后,领导和亲友们都劝他住院,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工作。

  然而,梦想是一道光。不管道路坎坷艰险,信心始终坚如磐石! 一周后,冯冠杰又出现在了郭东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他笑着说:“村里还有好多事没做完,心里实在放不下。”

  是的,放心不下啊!不如期脱贫,没法向党和人民交代!在延安的扶贫干部心中,脱贫是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一笔一画,都是心血。

  宝塔区川口乡刘渠村第一书记王茜,挺着大肚子还坚守在扶贫一线。有人问她为何不休息,她诙谐地说:“娃娃跟妈妈一起扶贫,光荣着呢!”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延安黄土高原的田野上,到处都是扶贫干部的身影,到处都流传着干部苦帮的感人故事。

  在延安,像这样的基层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沟沟峁峁间,不是组织村民盖起大棚,就是带着村民种上苹果,或者帮着村民垒起羊圈,硬是把黄土高坡上的恓惶日子变得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干部帮,群众干,脱贫致富能实现。”

  “羊群领路靠头羊,致富靠的是共产党。”

  ……

  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怀揣梦想,团结一心。扶贫攻坚行动中,延安市委共派出1807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499个驻村工作队直插一线,2.7万名干部开展联户包扶……

  延安脱贫一线的共产党员,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用信仰、担当与行动,让心在新时代的延安开花结果。

  延安的党员干部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抓过脱贫的干部,人生是不完整的。”

  绿色传奇

  “崖畔畔高来崖畔畔低,

  崖畔上拦羊我碰见了个你,

  羊走那个羊路人走畔,

  四妹子就爱上了个拦羊的汉,

  哎哟……”

  一听这信天游,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陕北,黄土、窑洞、风沙,还有拦羊汉子。

  头扎白羊肚毛巾,身披老羊皮袄,肩膀上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那隔沟唱信天游的拦羊汉子形象,锁定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映照出的是陕北人沧桑苦难的历史画面。

  而今,驱车延安城乡的山川沟峁,我竟然看不到一个拦羊汉子,而是满目青山叠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将延安描述为“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背靠黄河面对着天,

  陕北的山来套着山,

  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

  满眼眼还是那黄土山,

  ……”

  20世纪80年代,这首在当地山间吟唱的信天游,唱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劣,也表达出这片土地上人们心中的那份荒凉。

  它,像一副枷锁,也似一条绳索。

  20年前的延安,生态几乎恶化到了极点:沟壑纵横,秃岭荒山,漫天风沙……

  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

  那时的延安,每年春秋两季,沙尘肆虐,遮天蔽日。其中,吴起县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

  在吴起,山坡都被开垦成耕地,成群的羊群在山上散牧,几乎看不到一片绿色的植被。一下大雨,就会发生水土流失现象。陕北信天游中“开一片荒地脱一层皮,下一场大雨流一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是当时吴起生态和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让土地不再荒凉,让生活不再贫苦,成为一代代延安人民的渴望与求索。

  然而,唯有生态优先,才能一马当先。摆脱贫困,就必须改变环境,修复生态。

  旧邦新命,古道新程。延安市的决策者决定打一场“人民战争”, 为荒秃的黄土山坡披上绿装,恢复陕北的山川秀美。

  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率先实施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舍饲养羊,一次性就要淘汰掉散牧山羊23.8万只。

  然而,消息一传开,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甚至扬言,不让羊往山上赶,就把羊赶到县委书记的办公室!

  有一位老乡听到消息后,竟然立马扔掉烟袋,从炕上跳起来,径直跑到吴起县委,把时任县委书记的郝飚堵在办公室里。

  质问的话一句比一句扎心,文质彬彬的郝飚只好耐着性子解释。

  “咱吴起18亩天然草场,才能养一只羊。而人工种植草场,一亩可养两只羊。你说哪个划算?”

  那时,凡是找到郝书记的人,郝书记不但不上火,还把人请进来办公室,一边倒水,一边发香烟。

  如果遇到实在难缠的,怎么也解不开他的思想疙瘩,郝书记只好扔下一句不轻不重的话:“你说老祖宗几辈都放羊,那你富了吗?没富?那就按我的方法来!”

  面对泰山压顶,郝飚常常夜不能寐。有时夜间干脆披上大衣,站到阳台上,面对万家灯火,香烟一根接一根地抽。

  万般迷茫之际,郝飚只好来到吴起烈士陵园瞻仰,注视一个个烈士的英名。

  触景生情。面对逝去的英灵,他的心中禁不住涌起了一股股暖流,过去多少英烈为解放吴起献出了生命。“今天为了建设吴起,我一个县委书记就是被免职,又算得了什么?”

  1999年,中央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政策。从央视上看到这则新闻,郝飚顿时如释重负。

  也就是从那时起,延安人开始从“兄妹开荒”变为“兄妹造林”。

  吴起县南沟村老支书闫志雄,是个有心人,他开始带乡亲们上山种树。

  在干旱少雨的延安,栽活一棵樹谈何容易!

  春天的陕北,寒意料峭。为了在陡峭的山崖上种树,闫志雄带着乡亲们把树苗放在背篓里,手脚并用爬上山峁。人还没上去,血就顺着手臂流了下来。

  “栽深不栽浅、栽瓷不栽虚、栽端不栽斜。”闫志雄把自己总结的“树三条”,写成一个个布条,见到总是学不会的老乡,就塞一个到他的口袋里。

  即使是滴水成冰的日子,闫志雄仍然带领村民在直立的山崖上挖坑、种树,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个干馍。

  干旱缺水的地方,种树很难一次成活,年年都要补种。一片林子里,爷爷孙子五辈树,再正常不过。

  20年前的这些往事,被照片记录下来,封存在吴起县退耕还林纪念馆里。

  ……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时光过去了20年,如今的南沟村绿水环绕、草木葱茏。站在山顶眺望,不远处的苹果园早已挂果。山下,AAA级景区里游人如织。山间,林下经济方兴未艾。2018年,村集体经济产值超过200万元,3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南沟村村民高玉东,此前是地地道道的陕北庄稼汉,家里有72亩耕地,分散在不同的山头,最远的距离家里2.5公里,山路难走,走一趟将近四五十分钟。到了秋收季节,山上打好的粮食,要用人工和驴一袋袋往山下背。

  那时,他和妻子每天起早带晚,摸着黑到地里干活,“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中午只能带点干粮对付。

  高玉东还养了20多只羊,经常要赶羊上山吃草。退耕还林前,山上草很少,要让羊儿吃饱,高玉东也是得早早出去,到了晚上回来。

  到了11月底,庄稼收完了,还得上山备柴火,山上光秃秃的,找柴火也不容易,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

  1998年,吴起县开始封禁退耕后,高玉东从第二年就开始成为泥瓦工,在吴起县到处打工。2018年,他打工100多天,就赚3万多块钱。

  走进今天的吴起县,即使是在冬季,山岭沟峁间树木大多落光了叶子,也有松柏的深绿点缀其中,依然可以看到远近山岭草木的层叠。

  20年来,延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久久为功,不改初心。

  时光荏苒,换了人间。延安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家门口的荒坡没有了,漫天的黄沙不见了,沟岔峁墚绿成片。

  20年,延安人用1077万亩退耕还林的成绩单,让卫星遥感图上的绿色边界一路北上400多公里,植被覆盖率从2000年的46.3%提高到如今的81.3%。昔日千沟万壑的荒凉延安,在2016年竟然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延安人总说,没有生态的根本性改善,脱贫是不可想象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说:“植树造林就能过上好光景。”

  张延刚虽然才50岁,但我见到他时却发现他明显苍老。他不仅满脸皱纹,而且显得十分疲惫。

  同去的延安市作协副主席李玉胜对我说:“那是他带着乡亲们种苹果致富累的。”

  辛户村坐落在半山腰上。“山上光秃秃,远看一面白。卷着尘土的大风每年持续两个多月。”回忆起20年前的恶劣生态环境,张延刚感慨万千。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退耕还林后,张延刚清楚地意识到:“农民有活路,林木才有生路。”

  于是,张延刚带领村民们种苹果。

  “栽苹果树前几年都没收入,怎么办?”

  面对村民们的顾虑,张延刚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外地取经,自己带头种。

  牛刀小试,竟然一举成功。张延刚的60亩苹果园,2003年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每亩苹果纯收入达到2200元,比种粮收益高出10倍。他用退耕还林的补贴,顺利地解决了非挂果期的收入问题。

  张延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为全村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至少新建果园300亩,让辛户村家家户户都有果园,让苹果成为乡亲们的“摇钱树”。

  看到了种苹果的好处,村民们的眼红了,栽植苹果树的热情顿时高涨。

  然而,部分经济困难、残疾、劳动力欠缺的农户,却动不起来。

  张延刚便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苗木,并动员村民帮助34个困难户,建成960亩果园。

  如今,辛户村成立了云辛果业合作社,入社群众406户,果园面积超过5400亩。此外,村里还建起了气调库、智能选果线和苹果交易市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苹果的分级销售。

  山变绿了,沙尘天气不再来了。辛户村也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村,现在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原来的一个穷村、乱村,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村里近一半的家庭住进“小别墅”,60%的村民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家家都有小汽车……

  走进今天的辛户村。黄土塬上,道路两旁的果园里,果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一阵微风吹过,淡淡果香沁人心脾。一排排的特色小别墅整齐排列在青山碧野间,犹如美丽的水墨画。门前停靠的轿车,村民们脸上挂着的笑容,无不显示出享受生活的富足与幸福。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有一组数据,印证着延安20年的生态变化:

  20年来,延安市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112.8亿元,全市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

  2018年,全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价值总量达218.8亿元,其中水源涵养能力达到6亿立方米,仅涵养水源一项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就达53.21亿元。

  年入黄河泥沙由治理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达88%。

  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降幅为88%。

  苹果产业成为致富产业,全市的种植面积超300万亩。

  ……

  在今日的延安,“一碗水,半碗沙”成了历史。

  山绿了,水清了,小动物们回家了。野鸳鸯、环颈雉等候鸟们回归了;原麝、黑鹳、金钱豹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重现山林间;红腹锦鸡、黄喉貂、野猪等动物也回来了,包括在富县子午岭发现的最大华北豹野生种群,都纷纷到黄土高原上安家,繁衍生息。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

  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年降雨量由300多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15天。这里早已不再是黄沙肆虐之地,反而更像陕北的“小江南”。

  提起当年中央红军刚到陕北的直罗大捷,让人难忘。

  可在今天的直罗镇,却有陕北闻名遐迩的“小江南”——胡家坡。

  过去,直罗镇的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和烤烟,经济效益低,贫困生活状况一直难以改变。当时,胡家坡村百姓的谋生收入是采药、种植玉米等,每亩农田年收入500元就算好光景。

  直羅镇境内为子午岭山脉腹地,森林茂密,河流水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丰沛的水土资源,让直罗成为历史上特有的“贡米”原产地,水稻生产历史有1400多年。

  河流孕育灵动的生命。清澈的葫芦河从胡家坡村蜿蜒流过,滋养了肥沃的水田,成为当地百姓的骄傲。如何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加速脱贫?

  2015年,直罗镇开始号召村民们恢复稻田种植。然而,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响应,“万一种的水稻卖不出去了,就连那点微薄的收入都没有了。”

  为此,镇上为百姓承诺:水田免费恢复,种子免费送,生产的水稻全收。

  就这样,2015年,直罗镇很多村都种上了“直罗贡米”。让老百姓没想到的是,当年产出的大米竟然供不应求,尤以胡家坡村的“贡米”最为金贵。

  近年来,每到盛夏,走进胡家坡村,千亩绿油油的稻田,蛙声悠扬,让人顿感“江南水乡”的秀美。胡家坡如画的风景,吸引了许多外地游人。

  希望在招手。胡家坡的千亩稻田,成为村民们致富的良田。原来村民种一亩玉米,年收入只有六七百块钱,而现在恢复水稻种植之后,净收入就在2000块钱左右,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

  贫困户村民赵振富家,原来种植12亩玉米地,却一直难以摆脱贫困的生活,全部改种成水稻后,年收入近4万元,2017年就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

  2016年,当地政府升级传统农业,在这里打造了千亩稻田田园综合体,在提升稻米品质的同时,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

  2018年,镇里围绕水稻产业共流转土地400余亩,新增稻田面积2500亩,建成真庄、胡家坡两个千亩连片水稻生产示范园区,建成富硒大米生产基地1000亩,使全镇水稻面积达到6000亩,带动750个农户发展水稻产业,让95户贫困家庭顺利走上了小康之路。

  ……

  荒山绿了,河水清了,百姓富了,红色圣地上演了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绿色传奇。

  瞄准“靶向”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

  叫成功永远在;

  ……”

  向贫穷宣战!让贫穷逃亡!让延安早日脱贫!这不是空话,这不是“多少祈祷在心中”的祷语,而是实打实的攻坚行动!

  闯关夺隘,山水迢迢。那么,如何打好扶贫攻坚战?如何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认为,脱贫攻坚要做到作风实而又实、工作细而又细、措施准而又准,确保村村过硬、户户过硬。

  延安瞄准贫困,毅然打响了老区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瞄准脱贫“靶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举全市之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危房改造等“八个一批”工程,下大力气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验收脱贫标准过硬,确保贫困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

  ……

  人们不禁要问:贫困人群的状况千差万别,如何才能保证每户都能摆脱贫困?

  延安脱贫干部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本小册子——《精准扶贫二十六法》。翻开细看,要义其实不难掌握——

  就是精准!精准!再精准!

  穷有千种、困有万般。延安人的体会只有一个字:干!

  从白于山区到黄河沿岸,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间,一幅幅决战贫困的精细工笔画徐徐铺开:

  在洛川,当地围绕苹果产业做文章,全县95%以上的农户从事苹果生产。有劳动能力的2836户贫困户中,有2604户建起果园。

  “东奔西跑打工忙,不如苹果树上建银行。”经过合作社带动,洛川农民郝秀才种苹果每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脱了贫的他,高兴地唱起《信天游》。

  在安塞,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上千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在宜川,电子商务服务网点覆盖所有贫困村,带动就业8520人。贫困户开办网店、微店124户,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

  ……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方案背后,是实事求是的脱贫思路。

  疾病,是困扰贫困群众的一大难题。中央扶贫政策瞄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增加大病救助资源,保证老区人民看得起病、住得上院、病有所医。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黄土花自开。”延安市安塞区,一个因腰鼓而出名的地方。“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人人都会打腰鼓。

  在李东东眼里,这是全天下最爽快的事!

  小时候,挎上红色的腰鼓,系着白羊肚手巾,酣畅淋漓地打上一场鼓,是李东东最享受的时光。鼓声凝,如雪落荒塬,若古道幽情,听者如痴如醉;鼓手动,像惊蛇飞舞,似夜半狂欢,观者激情满怀……

  但这副腰鼓,李东东一扔就是20年。

  为了生计,16岁那年,李东东就被父亲赶出门去打工。“那时候人可怜,日子苦,饭都吃不饱,打腰鼓最多当个爱好,挣不下钱嘛。16岁我就辍学出门打工了,啥苦都吃过。”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李东东至今心中仍有酸痛。

  19岁那年,头脑灵活的李东东,回村里第一个建起了蔬菜大棚。这可是当年的新鲜事。李东东头一次挣了大钱,脸上有了光彩。李东东在心里筹划着,咬紧牙关再拼上几年,等到自己盖上新房,娶个漂亮的媳妇,再把腰鼓拾起来。

  然而,日子刚有起色,噩梦就不期而至。

  先是父亲得了肺结核,接着母亲因心脏病病倒……

  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李东东的心上。他挣下的钱都往医院里送,大棚也荒了。

  再难的日子也要过。李东东蹚着生活这条苦涩的河,结婚成亲了。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李東东生子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就发现儿子患上脑瘫。

  “我花了两年时间,才教会儿子走路。也曾几度感到绝望,一家子病人,这日子可咋过呀!”连续的家庭不幸,差点击垮了这个陕北汉子。

  “老天爷啊,你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东东曾冲着天嘶吼。

  那时的李东东,边在外挣钱,边回家照顾老小,还时不时要往医院跑……生活就这样残酷地循环,一天天,一年年。

  当挫折一再降临,梦想只能存于心间,腰鼓渐渐被李东东淡忘了。

  祸不单行。2016年,李东东的妻子又被查出患上癌症,这个陕北汉子没法再抑制内心的悲伤。雪上加霜的日子,眼瞅着就没了光亮。

  就在这时,延安的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了。

  哪里有贫困户,精准帮扶的触角就伸到哪里。

  就在这一年,李东东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春的曙光照进了这个苦难之家。

  这一回,久违的温暖来了,政府动了真格:

  他妻子做手术,报销90%的医疗费,政府每年还免费送药两次,到医院复查也都免费;

  大儿子被送到延安市特殊学校就读,学费免交,每学期还有1000元生活补助;

  上初中的小儿子每学期也有400元补贴。

  “我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是党的政策救了我!”终于能喘口气了,李东东的愁眉也渐渐舒展,他开始惦念起了腰鼓。

  刚好,安塞区里为贫困户办起腰鼓培训班。听到这个消息,李东东二话没说,就报了名。李东东从小就会打腰鼓,基础好,学得快,一个星期后,李东东就拿到了结业证书。

  再次挎起腰鼓,李东东感慨万千。只是,他心里的疙瘩还没有解开,“这打腰鼓还能脱贫?那祖祖辈辈打腰鼓,怎还那么穷哩?”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

  这一次,打腰鼓还真把贫困给打“逃亡”了。

  安塞把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和民歌,当作当地的5张名片,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游客来延安旅游,顺道坐半小时车来安塞,看打腰鼓、听陕北道情,悄然间就成了时尚。

  当地还专门成立了以贫困户为主的励志扶贫艺术团,李东东是骨干成员,演出一场接着一场。一场挣150块,一年能演个上百场!

  李东东对家庭的发展也有了新安排:除了打工打腰鼓,还在老家开个养鸡场。

  “咚咚”的腰鼓声,犹如脱贫的阵阵鼓点。2019年初,李东东搬进了一套9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小区新房。

  那一刻,李东东手抚腰鼓,感慨万千。这套房子,他只掏10000元就住了进来,全家人蜗居了几十年的窑洞,一朝告别。

  而在整个安塞,有2524户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新房。

  搬进新家的那天,39岁的李东东非要给乡亲们打上一段腰鼓。

  在安塞区冯家营村,几乎人人都有打腰鼓的本领。刚到而立之年的蒋宏飞,十几岁就能打腰鼓。但因母亲常年有病,为了照顾家里,他放弃了去外地表演的机会,只能靠就近打零工来补贴家用,因而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2018年,冯家营民俗文化村建成后,蒋宏飞便第一个报名加入了腰鼓表演队。他说:“我们村地方偏僻,以前根本没有人来,现在人可多了,一个月下来,最少也能挣3000块。”

  今年60岁的孙旺明,是冯家营村有名的腰鼓手。前些年,他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打腰鼓,但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如今,孙旺明不仅自己加入了腰鼓队,连儿子儿媳也成了腰鼓队队员。一个月下来,一家三口人只靠打腰鼓这一项,就有10000多元的收入。

  在安塞,这个延安的“民俗之乡”,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脱贫先立志,治穷先治懒。

  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位于鎮西部沟道,距镇政府2公里。全村有107户356人,在村43户135人,贫困户25户69人。村里有苹果园1093亩,人均3.1亩。但除了发展苹果,村里几乎没有其他产业,而果农却有大部分闲暇时间,不能有效利用。一旦遭遇冰雹等灾害,产业单一,避险能力差,收入得不到保障,这些成为村里许多贫困户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这个村有个叫刘延平的农民,过了春节也是49岁的年纪了。2016年以前,刘延平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好吃懒做爱喝酒。

  刘延平思想守旧,只知道种点庄稼,饿不着就行了。虽说他家有4亩苹果地,但由于刚挂果,又不懂技术、缺乏管理,苹果收入几乎没有,仅靠农闲时打点零工,一年下来只有几千块收入。加之婆姨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欠了几万元外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压力大的刘延平,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还经常喝酒。他一喝酒,天不管,地不管,好多农活也就耽搁了下来。有时候喝多了,闹得四邻和家庭都不安宁。村里人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村里家长们教育孩子时,常常拿他当反面教材:“你看你,不好好学习,不勤劳,将来就是第二个刘延平!”

  扶贫不是养懒汉,致富要靠自己干!

  到农村去,到扶贫一线去,到贫困户家中去,与帮扶对象一起体验农家生活,与贫困户同劳动,谈心交流,感同身受,用真心实意让贫困户心暖。这是延安市对帮扶干部的要求,也是扶贫干部的实际行动。

  2016年,卢继霞到高家川村任第一书记。为了让“破落户”刘延平自强起来,卢继霞想尽了办法。她和村干部一起,与刘延平打了3天的“持久战”。每天一大早,卢继霞就来到刘延平家里,中午也不休息,就在刘延平家“蹭饭”,直到天黑了才走。刘延平嫌烦想躲开,可是他躲到哪里,卢继霞就追到哪里。实在躲不开,刘延平跑进屋里,关了房门,卢继霞就堵在门口,等他出来。心动,才会行动。

  “刘延平,你是不是懒?不想干?”

  “你婆姨刚做了手术,你的两个儿子都大了,你再这么下去,能过好?”

  “现在这么好的政策,你自己都不动手干,谁也扶不起你。”

  “你整天喝酒能发财吗?天上能掉下馅饼吗?”

  ……

  卢继霞对刘延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扶贫干部这么热心,你刘延平难道是块石头?

  “热心肠”终于焐热了“冷石头”。 刘延平感动了。他决定学技术,把自己家的4亩苹果侍弄好。

  得知刘延平的想法后,卢继霞请了一位技术员,到他的果园里,对他进行现场指导,并给他送去了修剪工具、肥料、果袋等农资。

  刘延平感动地说:“党的政策好,为我免费发放了修剪工具、化肥、果袋等农资,可省了不少投资哩。”

  村看村,户看户。看到村民们种苹果效益挺好,刘延平立马来了精神。为了种好苹果,刘延平一有空,就往村委会跑,与卢继霞等村干部探讨果树管理经。

  天道酬勤。2016年,刘延平家卖了3万多元苹果,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2017年秋季,一位江西果商到村里收购苹果,跑遍了全村的果园,只看上刘延平家的苹果。

  2016年7月,村里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决定发展蘑菇产业。由于没有种过,大家心里没底,绝大多数贫困户都不愿意尝试。以前,刘延平在天津一家企业种过蘑菇。卢继霞得知后,就动员刘延平带头干。

  2016年11月,高家川村12座大棚拔地而起,12家贫困户,每户分到一座大棚。刘延平带头,拿600个蘑菇菌棒进行试种。

  刘延平把菌棒放在大棚里,每天洒水保湿,精心照看,但一个月快过去了,蘑菇就是不出来。为此,刘延平睡不着觉。一天夜里,刘延平去大棚,看蘑菇的生长情况,发现是温度不够。他就在棚内搭火炉子。这样,菌棒上就长出了蘑菇。

  看到刘延平成功地种出了蘑菇,其他贫困户也都纷纷加入其中,村上的蘑菇产业正式发展起来了。刘延平每天除了管理好自己的蘑菇棚外,还走东棚转西棚,给其他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虽然每天从早忙到晚,但是心情好,觉得好日子终于有奔头了。”

  为了提高效益,2017年3月,村上整合所有蘑菇种植户,成立了蘑菇种养合作社,吸收贫困户为社员。村党支部以第三方担保身份,分别与贫困户和合作社签订代管协议,将蘑菇大棚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每年给贫困户分红。刘延平成了合作社的理事长,昔日的贫困户成了如今的致富带头人。

  2018年,刘延平家的收入达到8万元。随着收入的增加,刘延平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添置了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拉了宽带网络。

  “只要自己肯卖力,就不会再贫困。眼前有蘑菇,长期有果树,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刘延平满脸喜悦地说。

  政策来了,干部来了,贫困户坐不住了。之前,富县白龙沟村的贫困户张晓棉,还在城里给商户送饮料打零工。当他回到村子,领了政府送的50只“扶贫鸡”后,尝到了甜头。随后,他又买了1200多只鸡苗。他算了一笔账,“存活1000多只鸡,其中公鸡600只,每只80元,鸡蛋每个卖1元,除去成本,净赚2.7万元。”

  “老爹、婆姨常年吃药,就我一个顶梁柱。我也想趁年轻,把穷日子折腾成富日子。”2019年,张晓棉除忙活成立养殖合作社,还在网上查看养驴行情……

  有人说,不到天尽头村,就没法理解这里老百姓对“路”的渴望。

  延长县罗子山镇的天尽头,是延长县黄河沿岸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

  在66岁村民冯玉琴的记忆中,家乡似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路难行,仅是到镇上的15公里,都要“两头擦黑”,才能勉强打个来回。“没事的话,我整年都不出门,买东西还要靠邻里互相捎带,有村民连县城都没去过。”

  因为路难行,每年收红薯的季节,商贩到天尽头村,都要“砍”上几刀。从早年间的40多户人家,到后来仅剩9户,有本事的人,一走出“天盡头”,就再也不想回来。

  “书记,咱村啥时候能通路啊?”这句话,村支书刘海波被问过无数次。

  塞外春风起,精准脱贫灵。

  精准扶贫号角吹响后,政府把山上的荒坡地改成花椒园,把毛驴路变成水泥路,2016年,到镇里的柏油路全线贯通,天尽头村顿时鞭炮齐鸣,响彻云天!

  从此,当地的农产品走出了大山,红薯、花椒一路走俏。村民冯玉琴喜不自禁:“客户上门抢购,一斤红薯就能卖到3元钱!”

  “前几年,村里人嫌天尽头的名字不好,向县里申请改成了‘添劲头。现在,这个‘添劲头才算名副其实。”刘海波说。

  如今,在原来的天尽头村口,立起了一块大石碑,上书三个大字——添劲头。

  说起洛川县菩堤乡木家塬村,熟悉的人都知道,这里地处偏远,出行不便,农民虽有大片的果园,可苹果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2016年,洛川县投资1300多万元,修通16.1公里的通村公路,不仅激活了这里的产业,更点亮了群众的心。

  通路一年多时间,这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增长了3000多元,这条“天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希望。

  李天鹏的家乡,在延安市安塞区坪桥镇八里湾村,村子“挂”在山顶上,家里的5孔破窑洞传了3代人,20亩耕地广种薄收。

  “十年九旱。”八里湾村民们所有的贫困记忆,都与水有关。

  全村人吃水都要靠旱井里渗出的山泉,接一桶水就要几个小时。在这里,水太珍贵了:洗完脸的水,用来洗碗,最后再给喂牲口。年过半百,李天鹏甚至没洗过几次澡。

  一天天,一年年。斩不断的穷根,泡在“苦水”里的日子,曾经让李天鹏一眼望不到头。

  环境如此恶劣,又谈何发展?

  精准扶贫,让庄稼人认命的日子走到了尽头。

  2016年,乡镇干部找到李天鹏说,“搞易地扶贫搬迁,村里的8户人要一起搬去城里住。只掏1万元,就能住两室一厅的楼房!”

  李天鹏清晰记得那天的情景,“老觉得自己听错了,干部都出门了,我还拉着人家又问了一遍”。

  日升月落间,新家的楼房拔地而起。

  2018年腊月十五,搬家前夜,平日倒头就睡的李天鹏,躺在炕上翻来覆去,过往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搬家那天,锁上老窑洞的大门,李天鹏头也没回。

  在安塞城区的惠泽园移民安置小区,李天鹏两室一厅的新家内,干净整洁,冰箱、彩电一应俱全。儿子最懂父亲的心思,早早在卫生间里装好热水器。

  乔迁当晚,李天鹏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把身子都搓红了”,好似要将多年的苦闷通通洗去。

  李天鹏告别了土地,迎来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在当地政府安排下,李天鹏在小区里成了穿制服的保安。

  “活儿不重,一个月能拿1800元工资,这顶过去一整年打粮食的收入哩!”扛了半辈子的锄头,他正在慢慢适应住上楼房、按时下班的生活。

  在惠泽园移民安置小区,8栋高楼里住进了637户搬迁户。新邻居大多和李天鹏一样,是从全区11个乡镇搬迁而来的贫困户。

  ……

  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不搞大水漫灌,这是延安人为脱贫开出的药方。

  “托了底,暖了心,有了骨,见了金。精准扶贫,行!”延安乡亲用朴素的方言,表达了对精准扶贫战略的高度赞同。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奋斗而勃兴。

  每一个脱贫故事,都承载着一段与辛酸告别的慨叹。

  一个县一个办法,一个村一个路子,一户人一个方案。在3.7万平方公里的山梁沟峁间,延安人画出了一幅幅精细的脱贫工笔画。

  见微知著。在时代奋进的伟大征程中,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交出的是一张心意满满的答卷,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

  精神魅力

  一位伟人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核心的内容。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延安,看到毛泽东住的是简陋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历史的昭示如此,今天的探索莫不如是。

  任凭岁月流转,这种精神始终不朽,它成为融入延安人骨血不变的力量。

  “哪怕砸锅卖铁,这钱我也一定会还!”

  这是赵洋洋在借款保证书上按下手印时的誓言。

  33岁的赵洋洋,是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村民。

  2015年春天,赵洋洋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父亲因车祸去世。

  母亲重伤在床。

  自己被迫辍学。

  ……

  怎么办?此时的赵洋洋,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赵洋洋开始在网上查找致富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则关于梅花鹿养殖的报道,顿时眼前一亮。

  青春的血,是沸腾的血。随即,赵洋洋就跑到山东一个养鹿专业县考察。一打听,到处都是商机。

  随后,赵洋洋又来到银川取经。他看到,一家企业养160多头鹿,只雇5个人,心里渐渐有了谱。

  回到村里,赵洋洋四处游说:“梅花鹿全身是宝,鹿茸、鹿血、鹿鞭、鹿胎膏等,都是上好的滋补药品……”尽管赵洋洋走村串户,滔滔不绝,却只说动4个人,有3个还是他的亲戚。

  看着他从小长大的姑父,不忍心侄子受苦,答应和他一起干。可签字的时候,姑父还是犹豫了,拿笔的手悬空半天,又忍不住问了他一句:“这钱,要是还不上……”

  “我拿命给你保证,一定能还上!”

  赵洋洋听得头皮发麻,就逮住一个词“弄不成”!争论不过,他气得夺门而出。

  “也怨不得他们。安塞人祖祖辈辈种粮,谁见过养鹿?”

  亲人不理解,可干部支持他,帮他申请到8万元贷款。

  明媚的春天,最能感受青春的脉动。赵洋洋咬牙写下了保证书,鹿舍艰难地办起来了。

  为买到纯种的梅花鹿,他先后到银川、榆林、北京、东北等地进行考察,从长春考察归来,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火车,他不顾双腿肿痛,一路狂奔到家,迎接他的却是乡亲们劈头盖脸的“批斗”。

  那一段日子,赵洋洋可苦了,完全靠一口气在支撑着。

  青春源于朝气,更源于梦想。饲料贵,他就从自己嘴里“抠”,三餐变一餐。起早贪黑,一次给幼鹿打针,他趴在鹿身上酣然入梦。

  养鹿是个长线行当,投入多,见效慢。亲戚们看到天天在砸钱,却迟迟不见利,慌了。他们托赵洋洋的母亲劝说:“你干脆把鹿卖了吧,还能少亏一点!”

  又一天,赵洋洋突然听到喊声:“娃呀,不好了,鹿都跑了!”

  ……

  整整两个月,赵洋洋都在找鹿,大部分找了回来,可还是有两头被车撞死了。

  “哭有什么用!再大的困难,也得往前走啊!”抱着被撞死的梅花鹿,赵洋洋鼻子发酸,可他硬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

  2017年,鹿场第一次割鹿茸,被乡亲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头鹿的鹿茸就卖了1500元。加上卖鹿的钱,年底一算账,挣了50万元!

  乡亲们彻底服了赵洋洋。合作社注册那天,17家贫困户自发送来小额贷款想入股,赵洋洋当场签下分红协议。

  “我知道贫穷的滋味,我的贫困户帽摘了,也想拉他们一把。”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生活始终诠释着这深刻而生动的哲学内涵。

  2016年春节期间,人们走进延安的乡村,会看到家家户户门楣上,都有这样的字样:“贵在自立”“路在脚下”。

  这种美好的祝愿,在大红灯笼的辉映中,或许寄托着延安人民对收获的喜悦,对未来的自信与向往。

  “十八的姑娘一朵花”,然而,付凡平的18岁,却遭遇了人生的厄运。

  一场莫名的火灾,突然夺去了付凡平的3位亲人。同时烧毁的,还有她的双手和美丽的容颜。

  面部烧伤面积达80%,一年的住院治疗,付凡平记不清经历了大大小小多少次手术。出院后,付凡平整日以泪洗面。

  有一次,趁父母不注意,她找到了一瓶农药,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她连瓶盖都拧不开。听见动静的父亲跑了过来,一把夺下付凡平手中的农药,抱住她大声痛哭。

  父母心疼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付凡平。她说:“虽然没有了双手,但我还有亲人。为了他们,我也得振作起来!”

  青春,与其说是生理年龄,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状态。

  为了激励自己,付凡平将原名“翻萍”改为了“凡平”,希望遭遇不幸的自己,将来能走出不平凡的人生。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志气,半年以后,付凡平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打理日常生活,后来还成了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多年间,付凡平开过店,打过工,身体状况几番反复,日子屡起波澜。

  2015年,付凡平身体好转,丈夫却又进了医院,她家被定为贫困户。

  然而,个性坚强的付凡平,不愿成为贫困户,她要靠自己劳动脱贫致富。她说:“虽然我是残疾人,但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脱贫!”

  一次偶然的机会,付凡平被武功县的电子商务吸引,便买了书自学。恰在此时,宜川县办起电商培训班,付凡平毅然报了名。

  培训结束时,付凡平在镇上开了一家特产专卖店,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支撑,销量不断增长,短短3个月,销售额就达到50萬元。当年,付凡平成功脱贫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凡平公司的销售额节节攀升,2016年达到209万元,2017年突破360万元,2018年突破600万元。几年来,通过奋斗,付凡平从一个贫困户成为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

  富起来之后,付凡平没有忘记乡亲们。她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山货和手工艺品,带动35个贫困户脱贫,还陆续为300多名残疾人开展电商业务培训。她采用的发展模式有两种:

  一是“公司+合作社+人”。

  二是“贫困户+互联网+无公害果业”。

  果然,她的妙方,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扶持了更多的贫困户走出困境。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付凡平说:“我算是浴火重生吧。人活着要靠自己,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要把自己的光景过好。残疾人要敢于走出阴影,战胜自我,只要奋斗不息,就能创造美好生活!”

  2019年5月16日,作为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付凡平在北京参加了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这位身残志坚的陕北女人,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致富带头人,从受人帮助到无私助人,一路书写着自己的非凡人生。

  ……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在脱贫的路上,圣地延安群众的精气神,始终蕴藏在这一道道山梁深处,在那一条条沟峁之间。

  延安人身上的这种精神,总让人肃然起敬。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郝飚,在延安工作了一辈子。他感慨地说:“延安人的身上,有不服输、不认命的性格。由于种种原因,少数贫困户一度缺乏脱贫的主动性,但渴望发展的劲头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无论是处于革命战争时期,还是走进新时代,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始终一脉相承。

  这正说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尾声

  时光的印痕,勾勒出奋进的年轮;

  事业的信念,汇聚出澎湃的力量。

  “党的政策不得了,

  建起大棚有医保,

  娃娃们的烦恼没有了,

  ……”

  坐在新家里,吴起县脱贫户张春振唱着自编的信天游,声音高亢而响亮,心满意足。这位憨厚的陕北汉子算起了账:修两座大棚政府补贴10万元,做手术报销6万元,还有安置房补助、教育补贴、公益性岗位收入……“这样的日子哪去找?”

  透过窗户,张春振向外望去,吴起胜利山上游人如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高耸入云。

  84年前,一支肩负着民族救亡使命的队伍落脚于此,开启了一段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征程。

  时光荏苒,在这支队伍曾经战斗的地方,如今处处换了模样。

  今天的革命圣地延安,已是旧貌换了新颜。

  今天的延安,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延安,而是卫星遥感图像中的“整片深绿”。

  今天的延安,不再是“干旱少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而有了“春赏百花秋赏稻”的江南美景。

  今天的延安,不再是几乎人人关心油价的资源型城市,而是新经济企业纷纷落户的创业城市。

  今天的延安,城区延河绕城而过,两岸绿树成阴,宝塔山巍巍屹然,山体葱葱郁郁,新区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批公园、绿地、广场相继建成,城市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

  今天的延安,不再是过去闭塞落后的老区,已入选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延安境内有包茂、青兰等多条高速公路,每天88对客货列车通达,可谓四通八达。从南泥湾新机场出发,可以直飞国内16个城市。

  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延安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这是一組令人振奋的数据:

  贫困群众生活极大改善——4.69万户14.36万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产业就业全覆盖;贫困人口参保、参险和慢性病“1+1+1”签约服务全覆盖,住院费用报销达80%以上;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贫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以来,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27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清零;有15040户49537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到宜居的新房;贫困村实现了硬化路、安全饮水、卫生室、动力电全覆盖。

  路越走越宽——2015年以来,新改建通村沥青(水泥)路2104.2公里,整治通村公路 “油返沙”1866.5公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网越铺越广——延安实现全市贫困户广播电视全覆盖,全市1784个行政村中有1776个实现4G网络全覆盖,覆盖率达99.55%,2020年将剩余8个村建设好,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水越来越畅——2015至2019年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3429处,受益人口109.44万人,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占比分别达31.7%和29.3%,延安“油主沉浮”的格局正在改变。

  武汉光谷、腾讯众创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落地,华为云计算等445家新经济企业落户。

  2018年,延安生产总值达1558.91亿元,增长速度9.1%,创2013年以来最高。

  ……

  数字是枯燥的,业绩却是丰硕的。

  回首过往,正是延安人民胼手胝足的奋斗,开辟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之路,他们以勤劳、智慧和拼搏改变了革命圣地的面貌。

  光阴流转,勾勒出新的年轮,召唤着新的进发。

  我们坚信,面向未来,为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奋斗,延安老区人民定会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的步伐,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雨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