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1518


  经济的日益发展增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国家和社会不仅看重人才的综合技能,更关注职业素养高低。不过现今部分高校在实际教学里因受时间、师资、设备等多因素影响,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也未有效的借助现代化教育资源来将职业素养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保证就业稳定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主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走向均带来了改变,高校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时代脉搏的把控,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根据大学生生活、学习与今后职业发展具体情况,建构集操作性、针对性、科学性、便捷性等于一体的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培育出对企业和社会发展有益的现代职业人。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所谓职业素养指的是从事某个方面工作的人,应当所具备的与之相互匹配的修养或者素质。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情感(积极与消极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品质、思想道德情操以及思想道德准则)、职业习惯(长时间反复积累而形成的一个固定行为)等多方面内容。

二、借助“互联网+”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构造了巨大的新媒体网络体系,为人们带来了丰富信息资源,凸显了互动性强、快捷传输与普及面广等一系列优势。故而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方面也能够依靠新媒体技术,进行海量信息与优秀成果收集,使职业教育内容更充实;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彻底摒弃源自于体制、流程等方面的约束,快速、主动的进行先进理论与思想传播,使职业素养教育更具实用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信息获得途径等均出现了颠覆性变化,也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供给了有效的、全新的理论和实践平台,利于教育工作的顺序开展。如在2012年时备受公众喜爱的MOOC以井喷势头持续发展,Udacity、Coursera与edX三大在线课程平台得到了发展与推广,让学生经网络平台接受与职业素养相关知识学习变成可能。同时,大学生活力四射、思维跳跃,精力旺盛,且有一定的开拓精神,过去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和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已不相符,而“互联网+”下信息技术的使用则刚好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搭建了良好平台,可推进教育工作的全面改革,对学生顺利就业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策略探索

(一)建构“互联网+”网络平台,为职业素养教育创设良好环境

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学科知识教学中添加和职业素养相关的内容,依靠智能跟踪系统,对学生思想动态、网络学习时间、次数与成果等进行分析,且作智能化的过程性评价,趁机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同时,还可在学校内电子屏幕上对职业人应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内容进行滚动播放,或将与职业素养相关的案例进行滚动展示,以此来吸引大学生注意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素养教育。

(二)借助多样化举措,丰富职业教育形式

“互联网+”时代的出现为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信息技术的大力使用也使得职业素养教育不局限于一种形式,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具体包括:

  第一、高校可邀请从本校毕业的,或社会各界的有良好职业素养,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成功人士通过远程教育的形式为学生作报告或开展讲座,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来引导与感染学生,为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塑造奠定坚实基础。而对于学生心中的疑惑或问题也可通过远程视频教育双向互动的形式得到这位“亦师亦友”的“伙伴”的解答,使职业素养教育取得实效。

  第二、“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媒体信息传播工具(如微博、微信、博客、QQ、论坛等)具有灵活性强、便捷快速等优势,变成大学生喜爱的、乐于接受的、且大力推广使用的教育载体,因此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时可不受固定时间、场所的限制,借助慕课、网络课堂、QQ群聊等途径进行相关案例分享、知识传播等,大学生仅需利用手机、电脑等载体即可进行知识学习,进行时间的合理安排,使得职业素养教育更具灵活性、直观性与深刻性。如教师应用微视频、动漫、微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诚信、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等职业观教育,达到正能量传递的效果。

  第三、在2014年9月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夏季达沃斯论坛里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双创”正式走红,后又被纳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予以推动,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双创得到了公众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即可借助“互联网+”之东风,依靠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创业技能与素养等的教育,拉近大学生和创业间的距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志力,提高就业率。同时学生还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就业、创业交流平台建构,在平台上学生可进行与“职业素养”相关的心得体会分享,达到感染、影响他人的效果,这种以课本静态演说朝动态平等交流转变的方式,在职业素养培养与渗透中可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职业信息素养培养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一个人拥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故而现今的人才也应充分具备这种能力,并且信息素养属于一种综合能力,涉及面非常广,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等。而所谓的信息素养实质即一个人在工作中,可否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实际问题解决,且能注重个人、部门或企业重要隐私保护,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使用者权益保护,避免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等。

  并且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我们供给了十分广阔的信息资源,浩瀚无边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很容易迷失自我,遗忘初衷,故而应从大学生这一群体着手注重良好职业信息素养塑造,促其具备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远离有害信息。虽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得工作、生活中的诱惑力变大,但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也属于信息素养培养的良好平台,依靠信息技术可为学生进行真实案例分析与展示,让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深思,从而明白自己毕业后在岗位上从事工作应有的基本信息素养,自觉进行自身行为约束,并在工作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这也属于当代职员应有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新型化、综合型人才培育属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人才结构转变的关键途径。现今,我国各大高校在人才培育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本着产教融合理念,注重强化素质与技能教育,而要达到该要求关键即进行人才培育模式创新,转变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全新教育模式的实施,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与渗透。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属于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可通过多样化举措来达成,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形式创新,达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之效,确保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使大学生能在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