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代国学教育的迷思:特征、价值影响与发展路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长江丛刊 热度: 11625
■..

  在认知上,“国学”的概念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周礼》中,“国学”有在国都设立学校的含义;及至近代,“国学”一词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国学”一词最初与近代“国故”“救亡”等现实意义紧密结合。当前,学界关于近代“国学”概念的出处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黄遵宪于1887年提出;其二,梁启超于1902年秋提出;其三,吴汝纶于1902年8月最早接受日本人士意见,采用国学概念。”近代的“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应的概念,用以概括中国自古至今传承研习的文化知识;此外,近代“国学”也延伸出与“儒学”类似的意义。“国学”复杂的含义使得很多官方的重要文献、政策尽量规避使用这个词语,一般最为常见的相近替代词就是“传统文化”。目前,学界对“国学”的理解更倾向于传统文化,这和近代“国学”的词义是由存在一定区别的。“国学”的现代性含义更倾向于时间维度上的对比和文化所属人群上的差异:前者体现在“国学”代表的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思潮的对比,后者体现在“民间艺术”“传统技艺”与官方艺术、流行文化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给出“国学”一词在当代语境下的定义——传统的文化、艺术的形式内核,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元素。在现代社会,“国学” 更多的是与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相对应的一种存在。由此,“国学”的现实意义也明确了起来——一种带有民族个性和传统复归倾向的文化所具备的精神导向和价值诉求。

一、当代国学教育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更加深刻,人们愈加注意到发扬民族个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社会治理、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上文对“国学”之多元化定义的梳理,以及对当下“国学”一词含义的明晰,笔者认为,要想让“国学”充分发挥其精神导向和价值诉求的现实意义,就必须将“国学”的民族个性与传统复归倾向融入当代教育体系,发展国学教育。然而,随之而来的“国学热”催生了大量的“国学班”、“读经班”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办学水平不一、教师素质堪忧,国学教育的现状似乎十分混乱,因此,办好国学教育,校园课堂依然是重要阵地。无论是从教师素质还是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学校的国学教育体系都远好于社会上诸如“国学班”、“读经班”一类的教育机构。

  总的来说,当下国学教育的体系具有碎片化特点。“国学热”现象所带来的无序性反映出国学教育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系统依然不够成熟,缺少统一的教学标准。从纵向来看,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每一学段、每一所学校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这就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带来了很多问题。“各地区各学校及教育机构依据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没有做到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学校作为国学教育开展的重要阵地,没有将语文、历史、艺术、德育等课程与国学教学体系有机系统性的融合,各个学科自行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的方式,导致其被不同学段碎片化了。校园国学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的知识性讲授、学生活动的集中开展上;国学教育所要传达的价值诉求没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落实到学生的实践和行动上来。从横向体系来看,时至今日,国学教育的开展尚未形成良好环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合力有待加强,目前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教育主体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自身主体出发,依照自身对“国学”概念的解读和对国学教育的理解举办与“国学”有关的志愿活动、比赛或开设相关课程。“国学教育”这样一个整体的概念就被割裂为了各个主体的“国学教育”,未能在全社会形成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有关部门对国学教育的政策制定方面稍显滞后,对国学教育的政策统筹和监督规划不够完善,国学教育在横向和纵向体系的碎片化作用下,陷入整体性的无序状态。

二、国学教育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影响

开展以中华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学教育,通过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力量引导人们形成更加全面、理想的价值观念,从而推动社会价值观从重视“物的追求”向追求“人的关怀”进行转向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对国学教育所传递的传统价值观的选择。鉴于“国学”概念多元化的特点,想要在其中提炼出一种能够高度概括国学精神,找到将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词汇,是很难做到的。面对国学教育博大精深的内容,必须找出有益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予以继承发扬,构建优秀的价值教育体系,并将其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

  第一,养浩然正气的理想人格。传统价值观在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重视“格物致知”,“极高明而道中庸”。“故而君子人格的成就,就是逐步将道德与品行内外贯通,达到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由对个人知识情感的满足,自身情操修养的提高,上升到对终极理想的追求与体认,由一己之私达到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关怀与气魄。”作为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想人格既要通晓义理和尽心养性,达到知天知命的精神境界,又要从事于人世的活动,遵循五伦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中道。在传统价值观念中,—个完美的人格必须具备这两个方面,在“修己正心”的过程中达到自然与人生、理想和现实的统—。

  第二,和而不同、重义轻利的群际观念。传统价值观蕴含的和而不同与重义轻利的群际观念,凝结在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中。“礼之用,和为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平等尊重的对外交往理念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思想。“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易其道去之,不去也”。和而不同,重义轻利的群际观念在社会引导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等文化传统,强化了中国社会的公序良俗;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汇聚起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发挥了凝聚共识、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

  第三,修齐治平,天下大同的家国情怀。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家国同构思想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从“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得乐而乐”的报国情怀,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世界意识,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家国之上的天下观,对“天下大同”这一最高理想的追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保持着一种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优秀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此之中包涵有儒家所讲的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有法家所提倡的正义和明确的法制制度,也有道家所提倡的自性、逍遥境界。兼顾个体与集体,兼谈物质利益和道德精神。我们要在明确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深入发掘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彰显国学教育的作用,使其能更好地在当今社会中发挥并实现其价值。“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传统价值观是国学教育的核心,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才能做好国学教育。

三、国学教育的发展路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国学教育传承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过程,本质上是立德树人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声势浩大的活动,更需要生活中对学生一点一滴的悉心滋养。在国学教育开展的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从小学、中学、大学等学段入手,分阶段系统地开展国学教育,让国学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融汇贯通,博采众长。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体系,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

  在国家层面,要重视国学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通过国学教育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国民素质,本质上是促进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国家要在顶层设计认可国学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为地方各级进行逐级推广和相关政策的细化与落实提供具有前瞻性和策略性的纲领性规划,根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发展现状,针对不同学段,兼顾地区教学差异,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国学教育制度体系,坚持批判继承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贯穿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修齐治平的价值理想,孕育青少年的内在道德。

  在社会层面,一方面要充分协调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倡导在实践中体会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精神内涵。国学教育既要重视对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理论传承,又要重视在实践中对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精神内涵的体悟。这就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充分协调,积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加入到国学的体系中来。比如,鼓励学校与博物馆、文物古迹合作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鼓励社区配合学校开展“第二课堂”,让社会变成青少年深刻体会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精神内涵的舞台。另一方面,要重视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大众的辨别能力,警惕打着“国学教育”的旗号牟取钱财名利,忽视国学教育精神导向和价值指引作用的相关行为,为系统、科学、合理的国学教育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学校层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学习形式。校园文化建设是完善国学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国学教育的主战地,也是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最为直接的教授营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必要的知识讲述之外,更应该注重感悟性、体会性的授课方式,增加自主探索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让学生在切身的体悟中领略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精髓;在教授内容上,除课本中要求的必学篇目之外,教师应该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理解能力来适当调整讲授内容、深度以及范围,可按照具体班级情况适度增减辅助或推荐阅读的材料,为同学筛选出最适宜该年龄和认知阶段学习的国学知识,帮助学生更为有效的理解和吸收。

  在家庭层面,要重视家教家风建设,以言传身教培养健全人格和价值观念。“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家庭成员的品德、精神和行为有深刻影响的一种传统的道德文化风尚”,家风的形式是多样的,既有约束性的家训、家规,也有潜移默化的家庭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家长的言传身教更是孩子健全人格培养的开端。良好的家风蕴含着人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意愿。家风的养成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通过书面教育、口头教育的形式将家族精神传递给后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渠道,为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渗透提供有效的载体,让抽象的“国学”变得鲜活、生动、具体。

  在个人层面,要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参加相关文化实践活动。“成人”就是“成德”,学以成人就是使人具有“人”的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需要个人层面的努力。马克思认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青年学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提高自身修养上来,主动寻求多种途径增进自身对于价值观和道德取向的深入理解,例如通过阅读古诗词、经典名著等来陶冶情操,感受“国学”的魅力所在;同时,鼓励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学习其精神内涵,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去,在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中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道德体系的认识,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的自豪感,努力提高文化自信意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