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4:40,天未明,宋春玉准时醒了。尽管为了保险起见,他在手机上设定了叫醒铃声,但长期的生物钟已使叫醒铃声成为摆设,这个时间似乎已成为思维定势,到时必醒的。与他同时醒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刘效梅。19年了,她已习惯了丈夫的作息时间。
“又到点了?”刘效梅问完又觉得多余,无言地笑了笑。
宋春玉报之以歉意地微笑。
洗漱完毕,出了家门,他跑步去停车场——这已养成了习惯,自去年春天搬到离停车场只有两公里路程的新家,只要不是风雨天气,他都会跑步去,这也是他锻炼身体唯一的机会,他深知没有一个健壮的身体,是很难从事公交驾驶员工作的。只要上了车,就要在车上整整一天。即使在搬家之前,那时家离停车场12公里,开始是骑摩托车,后来买了辆小车开车去,他也是提前半个小时起床锻炼身体。
五点半,宋春玉准时赶到了11路公交站停车场。此时已晨曦初露。看到自己开的那辆心爱的公交车,静静地停在那里,似乎在热切等待着主人的到来。他拍拍车身,亲切感油然而生,不由地自言自语道:嘿,伙计,我们又要准备上路了。围着车转了一圈,用脚挨个蹬蹬轮胎,又检查了车身是否有受损之处,见无异常,心里宽慰了许多。于是便打开车门,拿起拖把,开始打扫车内外卫生——这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酷暑寒冬,在出车前,自己都要打扫好车内外卫生,给乘客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乘车环境。同事老刘见状,便走过来半开玩笑地说,“老宋,我看你对车比你爹娘还亲啊。”他报之一笑,是的,在他看来,车就是他的衣食父母,公交集团公司就是他的家。
打扫完毕,离发车时间还有五分钟,他发动了车子预热。这时部分乘客已经上车了。准六点,他提醒乘客坐好了。车便徐徐开出车站,沿着既定的线路运行。
一轮朝阳正在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工作就这样又开始了。
从始发站到终点站,20公里,从终点站到始发站,还是20公里。按班次,每天四到五个来回,加上中间有时加气或充电时间,均约每天200公里。这条线他已跑了九年,加上之前在7路和12路跑的10年,整整19年。19年间,他的“座驾”换了7辆,总计120多万公里的行车总里程,没出现过任何事故,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这源于他爱车有加和熟练而谨慎的驾车技术!
也許在有些人看来,每天周而复始重复而单调的公交驾驶员生活,是会厌烦的。但在宋春玉的潜意识里,却是紧张而又丰富的,在为乘客的服务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沿途宽敞的马路、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那些绿树花草河流风景,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尽管他也想看看这些如画风景,但职业特点让他无暇顾及,只顾着安全行车,只顾着为乘客服务。
回想起自己的人生路,虽谈不上曲折,但也不是一帆风顺。一路走来,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宋春玉曾有两个美好梦想:一是参军,二是当驾驶员。这两个理想虽称不上多么远大辉煌,但却是适合自己走的路。于是他立志参军,想到部队那所大学校里锻炼锻炼。1989年,他报了名,那年全镇招10名新兵,体检政审合格者20人,他是其中之一。体检政审结束后,人武部的同志对他们说,你们回家等候佳音吧。他回家傻傻地等啊等,直到新兵都报到了,喜讯却吝啬地并没有光顾他。军人梦未圆,那就把梦想转到开车上吧。于是他先后学习考取了B证和A证驾照,开始给人家打工开大货车。几年过去了,虽说开大货车收入不错,但他感觉并没有成就感,他觉得不能就这样一辈子与大货车为伍。期间,他常坐公交车,在车上认识了乘务员杨淑琴(几年后,杨淑琴因成功创办“淑琴服务热线”而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听着杨淑琴悦耳的报站声,看着她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举动,他决心要当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他问杨淑琴:杨姐,怎么能成为公交驾驶员?杨淑琴对他说,具体要求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到公司人事部问问。第二天,他就去了公交集团公司人事部咨询。人事部的同志向他介绍了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他觉得自己都符合。于是就立即报了名,经过考试评审等手续,2000年7月,他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进入临沂市公交集团公司成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他欣喜若狂。
这一干,就是19年。人生,有多少个19年啊。
19年,无论风和日丽还是风霜雨雪,公交驾驶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时间都是雷打不动的,它不会像开大货车那么自由。当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说实在的,做公交车驾驶员的收入比起开大货车要少得多,但在他的意识里,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为社会奉献了多少,公交人的人生价值是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的。风里来雨里去,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他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踏踏实实诠释着自己的职责与追求。
方向盘握在手里,两眼盯着前方。车,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爱车如命,谁要敢动他的车,他会生气,谁要敢破坏他的车,他甚至敢与人拼命。无论是上班前,还是在站点暂停期间,抑或下班后,他总是把车辆打理的既安全又卫生。19年来,他所驾驶的车辆是全公司同批车中车辆保养状况最好的,也是维修费用最低的。为了使车辆运行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他始终做到“一日三检”。他深深懂得,车辆的故障往往都是一些小毛病所导致。只要有时间,他就把车子开到地沟检查检修车况,紧紧螺丝、调试刹车。多年的职业磨炼,他的车上始终备有检修工具箱和行车日志,有时车辆在线路上出现故障需要工具时也能及时提供给修理工,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他曾经驾驶的鲁QW3130黄海牌大客车,服役于临沂公交五年多,安全运行32万公里,整车车况良好,动力强劲。发动机、变速箱、差速器、增压器、转向器、蓄电池、离合器均原车未动,创造了临沂公交史上的奇迹。
为此,公司多次安排他给公司新招的驾驶员讲课,他每次都结合公交工作的具体情况和自己多年来的真实事例与经验教训,讲述爱车护车以及从安全驾驶到优质服务,以及怎么提高职业道德和正确处理与乘客关系等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他说,车如父母,如兄弟,如妻儿,你只有爱它,它才会爱你,给你减少麻烦。也对新职工讲,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是啊,当擦去脸上的汗水,看到一尘不染的车辆时,他感到心情是愉悦的、舒畅的。一个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不但能让乘客感到温馨和舒适,同时也能传递一种值得信任的安全感。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一定要让自己驾驶的公交车成为运行状况最好的公交车,让群众坐的舒心,让自己开的放心,让公司节约资金。
一个公交驾驶员创造不出轰轰烈烈的壮举,一切都是那么平凡,然而,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是难能可贵的。你读完后续的这篇短文,即可见一斑!
在路队安全会议上,队长说,要说爱车,大家要以宋春玉为榜样,要讲服务,大家更要以宋春玉为楷模。这一点,同事们是信服的。当然,也不乏有个别人嫉妒、讽刺甚至挖苦他。但宋春玉依旧如一。他的原则是,不干则已,干则干好。慢慢地,那些同事都理解了他,纷纷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整个路队掀了比卫生、比服务、比安全的热潮。路队上下齐心协力,使11路队各项工作都走在了所有路队的前列,成为临沂公交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1路队,2012年被评为“市级工人先锋号”,2014年被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他们的目标是:以最美的姿态、最优质的服务,争创“全国工人先锋号”。
第二章 乘客是亲人
宋春玉为乘客办了多少好事,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他自己买了一张公交乘车卡放在车上,把公司发给自己的优质服务奖都充到了乘车卡里,专门用来给没有带零钱或有困难的乘客刷卡购票。按说他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优质服务奖是奖给他个人的,对他这个收入不高、家属无工作、且父母多病的家庭来说,钱是多么重要?但在他看来,这份奖励来自于乘客的理解与支持,是应当用来回报乘客的。他说,这样做既帮助了乘客,也维护了乘车购票制度的尊严,避免了乘客的误会,带动了乘客更好地理解公交工作。
宋春玉视乘客为亲人,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小事当大事去做,绝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他总是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服务:比如,老幼病残孕,怕摔怕磕怕碰,他尽可能地搀上扶下;“上班族”急着按时上班,他宁等乘客十秒钟,不让乘客最低多等十分钟;外地乘客容易上错车或坐过站,他就及时提醒他们;中小学生天性活泼,他会表扬他们在学校里一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提醒他们车上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对待一些需要大人抱着的孩子更是以小朋友、小宝贝称呼,提醒家长一定要照顾好孩子,注意安全。这些平常的小事,看起来是如此平凡,但坚持数十年,却的确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
还是让我们来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吧。
2007年夏天,有位乘客把价值15000多元的铜漆包线落在了车上,到了下班时间也没人来领。他想乘客肯定会很着急,但一时又找不到失物乘客的联系方式,便及时向路队长作了汇报。那时的路队办公室在郊区,考虑到放在办公室里不安全,他就把物品拉到宿舍妥善保管起来。后经多方打听一个多月,终于打听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激,一定要请他吃饭,给他报酬,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每一个公交人都会这样做。
费县有一位盲人,经常转乘12路去市里。每次返程时,只要他乘坐宋春玉这班车,宋春玉都会把他送到转乘的车上。这位乘客非常感激,多次在广播电台里为宋春玉点播歌曲。也许有人说,这很平常呀。但作为一个盲人,他用自己独特的且能力所限的方式,向宋春玉表达着的是感激和赞美之情。宋春玉觉得心里甜甜的。
2011年除夕,他跑完自己的最后一班车,该下班了,这时看到同事有些心急的樣子,就对同事说,你家远,早点回去过年吧,我来替你跑末班车。那位同事说,你离家也不近呀。他笑笑说,总比你近吧。其实那时候他离家也有12公里的路程,况且还得在寒冷的天气里骑摩托车回家。当他收车回到家时,早已是万家灯火、烟花满天了。第二天大年初一,为了照顾同事在家里拜年,他又主动发第一班车。下午四点十分到终点时,见车上还剩下最后两位老人,当时那位老大爷已下车,老大娘正在下车,大爷问他末班车是几点,他说四点。大爷一看手表,不住地说,没有车回去了,这可咋办,这可咋办?说实话,大过年的,他也想着早回家,可想想路上连出租车都没有,如果自己不跑,两位老人怎么回家?于是他打电话请示路队领导,经批准后又加班跑了一个来回。路上陆续又上来十多个乘客,一路上大爷、大娘对车上人说个不停,表扬他服务好,对工作认真。这天,本来他是第一个下班的,可等回家时已经晚上七点多了,但他觉得,能服务这么多急着回家的人,自己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从2013年春天开始,11路调整换乘时间,末班车比其他线路要晚,有些坐晚班车回家的乘客也就错过了其他线路的换乘时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骨科医院站点上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到了南坊,她问宋春玉还能不能坐上去汤头的公交车,宋春玉说早就没有了,您可以让家人到河东接。话音未落她早已泣不成声,原来她老公是货车司机,为别人开车时隐瞒了自己驾驶证不符的情况,没想到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因为车证不符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车老板连家底子都赔光了也无力支付医药费,她是回家筹集医药费的。到了河东终点站已是晚上八点多,她在路上打了好几个电话也没联系到人接。此时宋春玉已经下班,见那位女同志如此着急,便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跑了二十公里把她送回家。在送她回家的路上,这位女乘客告诉宋春玉,自己身上只有两块坐车钱,如果没有公交车,她就打算走着回家的,没想到遇到了他这位好人。
2016年正月十三,宋春玉在火车站发晚九点的末班车,九点五十快到河东饭店二店站牌时,看到离站牌大约200米,有两个人边跑边拼命招手。他知道是要坐车的,于是停在站牌,耐心向车上乘客解释:这已经是末班车了,如果咱们走了,这两个人就没车坐了。一分多钟后才把他们等上车,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上车后就听他们在打电话找人接回家,原来是回太平镇的。当宋春玉走到东兴路口等红灯时,他告诉他们车马上就拐弯了,联系到人接了吗?这俩人说没有,准备下车走回家。郊区那个时候路上早已没了出租车,如果没人接也只能走着回家。宋春玉想了想对他们说,你们等我十分钟,到终点停车后,我再顺路送你们回家。那天晚上他又多跑了十公里路,一直把他们送回家。19年来,许多乘客通过报纸或电台感谢他表扬他,他早已不记得做了多少好事,帮助了多少乘客。但他知道,当他遇到不理解的乘客时,被人帮助是幸运的;当他遇到有困难的乘客时,帮助别人他又是快乐的。
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点。“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他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只要有时间,就学习临沂的人文历史、地理、特产以及沂蒙红色革命史,并把临沂的景点和古往今来的名人熟记于心,遇到外地乘客咨询,就耐心细致地为他们介绍临沂的历史文化。虽然开的是11路公交车,他也把临沂其它重要的公交路线都记了下来,遇到乘客问询,他就耐心的解答。既是公交车驾驶员,又成了大美临沂的宣传员。后来他把这些与群众出行相关的知识打印成册,在指导实习驾驶员时,不但给他们仔细讲解公司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以给他们最好的传帮带。
多年见证宋春玉服务的,还有一个人,他是常坐11路车的一位普通乘客,他是谁?也许就是本文作者吧。
第三章 把委屈变成微笑
公交车上,是社会一个小小的缩影,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宋春玉所遇到的,不仅是满目春光、温暖理解,亦有风霜雨雪、满刺荆棘。但他,总是把委屈变成微笑。
他用真诚对待乘客,乘客也在用真诚对待他,让他一路不孤单。不讲道理的乘客也经常遇见,不过还是有更多的好心乘客替他解围。2012年“五.一”,一位自称残疾人的上车后,既无残疾证明,又拒绝买票,宋春玉耐心地给他解释还是不行,就自己掏錢替他垫付了车费。但这名乘客还是不依不饶,并且打电话投诉宋春玉拒载残疾人。投诉的电话刚挂,其他乘客就开始批评那位乘客,还有几位好心的乘客打电话到公司替宋春玉澄清事实并表扬他。后来再遇到这位乘客时,宋春玉依旧微笑着说“您好”,一开始他还是不理宋春玉,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后来他对宋春玉说:“宋师傅,你的服务态度确实好,真的是名不虚传。”宋春玉后来体会到,一个微笑,足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2012年夏天,早上高峰期,当他驾驶着车行至南坊派出所站点,乘务员报站停车后无人反应,而当车辆起步到了电子监控下,就要驶上沂河大桥了。后座的一家三口却要求停车下车。这个地方停车是属于违章的,因此他没停。谁知那个男的上来就照着乘务员腿踢了一脚。乘务员是一个1.8米刚毕业的青年,宋春玉怕青年控制不了自己,造成事态扩大,于是就善意地对那位乘客说:“老同志,咱有话好好说,不能打人。”谁知他话音刚落,那位乘客竟然直奔过来,狠狠抓住他的肩膀说:“我现在就打你一顿,再让公司开除你!”。此时正值汛期,桥下河水湍急,桥上高峰期车流量又大,又不准停车,万一出现危险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宋春玉微笑着安抚这位乘客的情绪:“这位老同志,请您冷静冷静,车现在行驶在桥上,是非常危险的,为了车上乘客的安全,等过了桥我再停,到时您对我打骂都行,您再坐回去,您看可以吗?”那位乘客不再准备动手打他,但依然谩骂不止。过了桥车辆靠站后,宋春玉拿票钱给那位乘客,说您再坐回去,我个人补偿您的损失。但那位乘客不要,却突然要求宋春玉从路口掉头,再把他们一家三口送回去。这下惹怒了所有乘客,有严肃批评的,有厉声责骂的,还有几个青年早已按耐不住上去推推搡桑。到这时,一家三口早已底气不足,失去了“英雄气概”。宋春玉考虑万一动手伤到谁都不好,边劝说制止边顺势打开后门,一家三口趁机在一片责骂声中灰溜溜的下车而去。
这年秋天,一位60多岁的老上访户,上车后不买票,宋春玉对他说,“老同志,请您买票。”那位上访户气哼哼地说,“买票?笑话!我坐车从来不买票!”宋春玉就耐心解释公司票务管理制度,这位乘客才在极不情愿中买了票,但是一路上却骂声不止。宋春玉什么都没说,只是报之一笑,心里却告诉自己冷静是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也许这位老人真的很困难。再遇到这位乘客坐车时,就微笑着对他说:“大爷您没零钱,我替你刷卡买上票吧。”接连拉了他几次,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就主动投币买票了。一元钱不算什么,却能换来自己一天的愉快心情和安全驾驶,宋春玉觉得这么做很值!
2013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晚班,从独树头社区上来一位去市里的年龄稍大的男乘客,按规定应该购买两元的车票,可他只投一元,说没零钱了,并说只坐一元的路。一看就是个无赖。到了补票站点,宋春玉微笑着问他是下车还是补票,那乘客竟气势汹汹的从后面走到前面,把五元钱摔到工作台上,“你给我找钱!”宋春玉又一次微笑着解释说:“对不起,我们公司有严格的票务管理规定,驾驶员是严禁接触钱币、严禁找零钱的,您看看哪位同志给您帮忙把钱换开,我没有权利给您免票的,实在不行我给您刷卡。”这时车上就有乘客开始指责那位乘客,更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说:“人家公司有规定不找零钱,师傅还要保证一车人的安全。没零钱又想坐车,你把钱直接投票箱里啊!说完走到前面,拿起那五元钱就投入了票箱。这下那人不得了了:厉声说:“开车的,你抓紧给我找钱!我就是独树头的,不然往后我天天在路上拦着你要钱!”他的话激起了众怒,几个人齐声朝他说:“独树头的怎么了!这车上许多都是独树头的,你别给独树头人丢脸!”那人还是强词夺理,车厢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宋春玉担心一旦引起冲突,势必影响一车人的安全。于是从自己包里拿出五元钱,让一位乘客传给了那位不讲理的乘客。那人自知理亏,再也没说话。路上有乘客问,宋师傅,你为什么自己拿钱给乘客,宋春玉微笑着说:“五元钱算不了什么,大家都赶着上班,别因为五元钱坏了大家一天的好心情。”许多乘客纷纷夸奖他职业道德高尚,更有五位乘客担心那人再无理取闹投诉,给他留下了联系电话,说如果需要,大家会随时为他作证。这让宋春玉很感动。后来再遇到这位乘客时,他会尽量把车停到他跟前,然后微笑着对他说:“您好!”刚开始的几次他同样是不理不睬的。这人啊,最怕的就是真诚,人心换人心,时间久了,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后来只要他坐车,都会热情主动地和宋春玉打招呼。
第四章 忠孝难以两全
在宋春玉的内心深处,始终觉得亏欠父母和妻儿的,太多了太多了。
和许许多多做父母一样,宋克忠老人和老伴是非常疼爱儿子的,他们知道儿子做公交车驾驶员辛苦,但也希望他能常回家看看,就像那首歌里唱的,不图儿子多么孝敬给自己带什么好东西,就图儿子能常回家来,一起吃个饭,拉拉呱。但儿子常常让他们老两口失望。可做父母的,心是系在儿子身上的,所以每逢传统节日,宋克忠就常常在村口等候儿子的到来,但他却总是以失望而告终,直到夕阳西下,也没见到儿子的影子。一次,他又在村口等候,宋春玉的堂哥走过来问;“叔,大兄弟还没回来?”等得不耐烦的宋克忠气咻咻地说:“他没这个家!”
不不,宋春玉有这个家,他是儿子,是丈夫,也是父亲,他是有着浓浓丰富情感的人,可职业和敬业精神让他顾不过家来,无暇顾及父母妻儿。19年来,公司规定每月可以休息4天,但他休息的次数屈指可数,越是节假日,越是他们最忙的。
父母年龄都七十多了,多次生病住院,他却不能在病床前尽孝,他知道,忠孝不能两全。19年来,伺候老人、照顾孩子和五亩耕地繁重的农活及家务,全都压在妻子刘效梅柔弱的肩膀上,而他却不能分担。他知道,只有公司这个大家庭发展壮大,才有我们小家庭的幸福温馨。
2017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多病的母亲走了。在省城最好的医院住了六天的母亲,专家医生也已无力回天,说回去准备后事吧。看着奄奄一息的母亲,他知道属于母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宋春玉心如刀绞。办完出院手续,租了辆急救车,买了最贵的药在车上给母亲打着点滴,其实他知道,那仅仅是给自己和弟弟们心灵上的一点慰藉。宋春玉和刘效梅,还有两个弟弟守护着母亲一起回家。到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众乡亲都聚在他家里,这也许是大家和老人最后的告別。晚上九点半,老人永远闭上了眼睛。跪在母亲面前,宋春玉嚎啕大哭,他为自己和弟弟们失去母爱而哭,为自己没能好好的尽孝而哭......
2018年的母亲节,宋春玉在微信上发了一段文字,附的那张照片,是他那冷清的老家院落......
“妈在,家就在。妈走了,家也就显得特冷清。妈去世的半年里,记不清来回老家多少次了,有时候是休班,有时候是晚上下了班。其实许多时候回老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回老家看看,只是想看看妈用过的那些老物件。每次回老家,都会把每间屋子都打开,然后房前屋后转一遍,总感觉妈并没走远,或许正在家里收拾家务,洗衣做饭,或许正在门前的小菜园里耕种劳作。多想在推开院门的那一刻,妈就在家里啊!半年里,就像梦里一样,妈!没了。过去的母亲节,在我的记忆里没感觉有什么特殊,依然是上班下班,都是家属会为我妈买些礼物,有时候受条件限制,哪怕是一双普通的鞋子,妈也会特别高兴。其实,妈哪里是在乎吃穿用,妈的心里永远都在牵挂着她的子孙,妈只是想着我们能常回家看看而已。今天又是母亲节,早在许多天之前,我就一次次翻看日历,看看哪天是母亲节。唉,年年岁岁节还在,只是妈没有了!每次回老家,在父老乡亲的言语中,甚至是在他们看我的眼神里,就能感觉到我们已经成了没妈的孩子了。”
这情真意切的话语,凝结着他对母亲的歉疚和怀念,也凝结着母亲对儿孙的牵挂......
他发现,似乎是一夜之间,父亲显得更老了,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在孩子们面前,父亲显得坚强。但有一天深夜,他听到父亲在被窝里“呜呜”地大哭。老伴,老伴,老来伴啊,可老伴走了,留给自己的,是长长的孤独的日子;留给孩子的,是没有了母爱的家庭。
听着父亲的哭声,宋春玉的心,针扎似的,很疼很疼。
父亲七八年前得过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小脑萎缩,平时基本都是呆在家里和床上。自母亲去世后,他想多给父亲一点爱,一点慰藉,尽可能地多陪陪老人。一天休班,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出去走走吧。其实宋春玉是想利用这个难得的休息日,带父亲出去看看,吃点好东西,尽尽孝心。父亲点头答应。一家人出了门,父亲走得很慢,从家里到一个景点,不到两公里,他拉着父亲的手,慢慢地走了一个半小时。看着父亲步履蹒跚的样子,宋春玉的眼泪在眼窝里打转......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位伟大的妻子。宋春玉虽谈不上是多么成功的男人,但他却称得上是位社会的默默奉献者,而他的妻子刘效梅却是这样一位普通但却是伟大的女性!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她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种植五亩庄稼和照顾多病公婆的重任,她付出了多少,也许只有她自己和丈夫宋春玉知道。有时候宋春玉休班,想帮着刘效梅干点农活。刘效梅说,你好不容易休个班,还是在家休息休息吧,明天还得开车。
这就是刘效梅!一位知冷知热、全身心爱着丈夫的女人!
其实,刘效梅何尝不想让他多帮着自己干些活?但他心疼丈夫,她知道他太累了,只有好的精力,才能保证乘客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2017年中秋那天,早晨宋春玉出车的时候,对刘效梅说,按今天的班次,我可以早回来陪你和咱爸过个团圆节。妻子期盼似地说,你得兑现承诺啊。宋春玉信誓旦旦地说,放心,我今天一定兑现!但当他跑完最后一班车可以下班的时候,看到同事,他知道那位同事父母年龄大了,还有孩子,就对同事说,我替你再跑一趟吧。同事说,宋哥,你家里也有老人、老婆啊。他不由分说地说:别说了,你家里更需要你。同事对他感激有加,无言地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他替同事又跑了一个来回。等回到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他一进家门就要给妻子解释,刘效梅作了一个“打住”的手势,轻轻地叹口气说,唉,我就知道你兑现不了。
宋春玉不光亏欠父母、妻子,也亏欠儿子。2011年临沂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上高中的儿子宋健打球不慎手臂骨折,他是在车刚到站牌时接到刘效梅告急电话的,听着妻子着急的话语,他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但此时他正载着满满一车人,无论转乘还是停运,都会影响乘客的出行和情绪,也会影响创城工作。说心里话,当时他心里真的很矛盾,那可是自己的孩子啊!可又想,家事国事天下事,乘客安全出行是大事,创城验收更是大事,看全市上下都在紧锣密鼓,自己这点问题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继续开车。到终点站,他给刘效梅打电话,说这几天我实在不能离开,只能辛苦你了。
直到创城工作完成后,他才休班回家看望儿子。看着打着石膏吊着手臂的儿子,他内疚万分。从这以后,他就给家人约法三章:一是上班时不准打电话,有事发信息;二是要报喜不报忧。可他也知道,家里出了事,刘效梅不找他找谁?再说,哪有那么多的喜事可报?
他对儿子的学习帮不上任何忙,就连开家长会,都是妻子的“职责”。但他却想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他提供一个做人和奉献社会的机会。2012年春运期间,他对假期里的儿子说:“儿子,想不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子问:“什么有意义的事?”他说,“你现在不是放假没事么,你上车帮我打扫卫生不是很有意义吗?”儿子点头说:“嗯,老爸的主意好,我明天就去。”让宋春玉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儿子竟带了6个同学,义务为他所在的11路打扫卫生,且一干就是好几天,这让同事们大加赞赏:“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宋春玉“嘿嘿”地笑着。这样做,既减轻了同事们的劳动,也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力,增加了孩子对社会的认识。
第五章 无私是人生的境界
有人说,纯粹大公无私的人,在这个社会中,可能是不多的。但当你了解了宋春玉这几件事,你会有何感受呢?你会不会对自己的怀疑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011年底,公司给了11路队一个转正名额,这让许多驾驶员人瞪大了眼睛!是啊,谁不想成为公司一名正式员工啊,这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呢。要论工作表现和综合测评,宋春玉得分都是最高的,从公司领导、路队长到所有驾驶员,都确定了这个名额是他的。想想自己辛辛苦苦那么多年,他确实盼望着能成为公司正式的员工!可是他知道,同事老王年龄正处在线上,根据当时公司的规定,过了年他就超龄了,就再也没有机会转正了。他想,我是班长,是一名老驾驶员,大家都看着我呢。思前想后,他决定把转正名额让给老王。但他当时没表态,他需要做通妻子的工作。晚上,宋春玉回到家,把自己的想法给刘效梅说了。刘效梅想不通,说这样的好事难得遇上一次,将来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宋春玉说,即使将来没有机会,这次我也想把名额让给老王,他要是失去,就再也沒有机会了。在宋春玉的劝说下,刘效梅说,我知道你是对的,你自己确定吧。最终,把这个转正名额让给了老王。许多同事都不能理解:“老宋,你真傻啊,你是共产党员吗?为什么这样无私?”他说:“我现在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共产党永远是我心中最鲜艳的那面旗帜!”这不是他的豪言壮语,是发自肺腑的。四年后的2015年,当他在党旗前举起拳头宣誓的那一刻,他说,那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
2014年底,总公司四星级驾驶员评选活动中,他依然以最高分当选,可他找到领导再次把名额让了出去,许多同事又是一个不理解,要知道一个星一月补助一百元,一年就是1200啊!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也是不算小的数目,但他回答说:“我是党员,我是班长,四星级名额让给其他同志,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更好地干好工作。”
2013年起,公司领导考虑他工作表现突出,年龄偏大,几次动员他离开一线驾驶员工作,去从事管理。但他却谢绝了领导的好意,有许多同事问:“老宋你是怎么了?有些人想方设法不开车上后勤,这样的机会丢了不是太可惜吗?”是啊,在大多数人眼里都觉得可惜,可他却不这么认为。他知道一线更缺有经验的驾驶员,而他早已习惯了一线的工作环境,离不开朝夕相处的同事,离不开和谐相处的乘客。他认为自己继续在一线工作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能更好地带动同事做好公交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9年来他每天迎来送往着不同的乘客,重复起步、停车、疏导乘客等平凡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平凡里,他用自己的真诚、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乘客至上,服务为本”的宗旨,用奉献诠释着人生的真谛。把汗水洒在车厢,把关爱献给乘客,成为最受乘客好评的驾驶员,他的名字也成为临沂公交的一张名片。19年来,每年出车率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行驶总里程120万公里,累计运送乘客230万人次,实现了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
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无私为大私。”他真的是深有感触。是啊,19年来,是临沂公交成就了他的多彩人生,是临沂公交为他梦想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他多次被公司评为“星级驾驶员”“优秀驾驶员”“最优秀的驾驶员讲师”;2011年,被评为临沂市“百名文明驾驶员”;2013年被评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获得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琅琊新闻网授予“最美临沂面孔”;2015年在山东省城市公交企业安全检查人员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总成绩第四名,被山东省交通工会、山东省城市公交企业工会联席会授予“安全技能标兵”;2015年被授予“临沂好司机”;2016年被评为临沂市“爱岗敬业”驾驶员标兵;2016年被山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评为“诚信服务标兵”;2017年被选举为临沂市党代表;2018年被评为临沂市劳动模范……
我问宋春玉,今后呢?
他说,既然确定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
作者简介:
朱卫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著有散文集《故土的馈赠》、《乡城》、《夜潮地》、诗集《故土的情韵》、长篇报告文学《辉瑞梦 兰陵情》(合著),另有部分中短篇小说见于报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