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仰望愚公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277
陈洪胜

  

  

  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

  与其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还不如称作是预料之中的降临。2019年正月初九,河南济源市思礼镇,下午两点刚过,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迎风飘舞。以天空与大地为舞台,漫天飞雪正在进行一场盛装演出,呈现出别样的壮美姿态,应验着天气预报的精准。

  风雪裹挟着尚未散去的年味,驰而不息,有着非凡的韧劲。不到一小时,遍地积雪,满目洁莹。

  空气悠然间变得更为清新、冰冷起来,这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虽是春节,但冬天留下的严寒尚未远去。一处由职业高中旧校区简装、改建的建设项目部驻地,完全沉浸在雪的世界中。

  1

  夜晚,院内,灯火闪烁,时常有人小心翼翼地低头走动,也有人按捺不住在雪地里奔跑、撒欢。这座并不起眼的项目部院落,其实与一项意义非凡的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距离项目部不远处,一条起自山西阳城、由北向南、穿越太行山脉的隧道群正在不断延伸。如同一条遨游群山的蛟龙,飞快地跳跃于崇山峻岭间,一头扎进深山,穿山而过,破洞而出,直扑中原大地的怀抱。

  窗外的大雪一阵紧似一阵。屋内热气腾腾,正在组织召开春节后复工会的项目经理赵慧君,不经意间将视线转向窗外。

  围坐在身边的人时常将目光投向赵慧君,流露着求战若渴的神情。

  2016年9月,河南济源至山西阳城高速河南段开工兴建。负责1标段建设的中交一公局集团,抽调具有丰富隧道施工及管理经验的赵慧君担任项目经理。

  参加工作以来,赵慧君养成一个习惯,每到达一个地方,都特别尊重并努力探寻当地的文化根源。今天的思礼镇,为唐代诗人卢仝故里。每次经过卢仝文化广场,高高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的“贤才公诗与日月同辉、德泽润野使荟草争妍”诗句,让赵慧君如沐春风,心生庄严。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群常年走南闯北、风风火火的筑路汉子,其实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一腔滚热的人文情怀。在每一个建功立业的地方,找到工程与文化的结合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

  “能在人杰地灵的济源修建高速公路,经历人文洗礼,真是三生有幸!”赵慧君不禁感叹。

  转瞬来到济源已是两年有余,赵慧君时常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如同现今一次次行驶或步行在隧道群内一般。全线有隧道七座,每穿过一座隧道,赵慧君都有满满的归属感、成就感。

  “隧道路面在加紧施工的同时,也要确保架梁通道的畅通!剩余90片T梁就从隧道群内运。”赵慧君将思绪拉回眼前,把内心酝酿已久的施工计划向大家和盘托出,一起探讨交流。

  为数不多的T梁通过业已贯通的隧道群内运载,再也不用绕行在崎岖险峻的便道上,这是大伙内心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施工组织方式。

  人在北京,心在济阳。对于下一阶段的施工部署,赵慧君其实在家里过春节的时候就一直琢磨,依然与同事保持着紧密联系,一起谋划每一个环节,甚至具体到个别细节。大年初七一早,赵慧君就赶到了项目部,是全体休假职工中最早到达的一个。

  没过两天,大伙纷纷回到了项目部。看到分别十来天的他们,赵慧君一下子觉得又回到了以往熟悉紧张的施工状态中。

  “老林,你那边张河隧道二衬怎么安排的?”赵慧君问负责张河隧道二衬施工的林贤风。

  参加今天会议的不只是项目部管理人员,还有协作队伍负责人。“别看外面气温达零下,洞内温度满足施工没问题。我们明天就可以干,左洞剩下的一百多米二次衬砌抓紧干完!”昨天才从老家福建开车赶到工地的林贤风,自打15岁就跟着亲戚出来打工,转眼间已经51岁了。

  其实,在年前一个多月,赵慧君和他的团队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18年12月2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爆”的轰然巨响,他们承建的济阳高速隧道群实现全面顺利贯通。

  当隧道真正贯通的那一刻来临,大伙的表情各异。有人喜笑颜开,打电话奔走着向家人、朋友相告。有人欣喜之余,想着可以向领导请假了,回去看一看,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也有人看似心如止水,其实也是偷着乐,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每个人的艰辛付出,都很重要,凝聚成冲破重山阻隔、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七座隧道,折合成单洞全长21.7公里,每一米的延伸,都是坚韧意志、创新智造的精神展示。

  随着隧道群贯通,主体工程也只剩下一百多米衔接段的二次衬砌、路面施工,以及赵慧君刚才提到的架梁任务。

  “要不是他们拖了我们后腿,我们年前就把二衬干完了!”林贤风紧跟了一句,话语中有些不痛快。终点的张河隧道由两个标段对打,年前,他一直在等待友邻施工单位施工至分界桩号,足足观望了一个月。结果等到的那一天,离春节也只有几天时间了,干脆让工人们先回家过年。

  回家過年,是每个常年在外的人内心最滚烫的主题。再忙再累,回家的诱惑像一道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撩拨着原本平静的内心。

  腊月二十左右,项目开始陆续放假。忙碌了一年,终于启程回家,众多人兴高采烈。阔别已久的家,是寒冬里最温暖的一缕阳光。

  对于总经济师张小波来说,这个春节别有滋味。年前,项目部确定留守人员时,他主动向赵慧君请缨留守,“你们安心回去过年吧,工地上有我呢!”并和同样在项目部工作的妻子赵丽平商量,将年幼的儿子、女儿都接到项目上过年。

  工作11年,张小波有四个春节是在工地上度过的。从江苏到山西,再到河南,前后去过有七八个项目。和他同在哈尔滨铁道学院就读的妻子,自毕业后就一直与他一起走南闯北。在一项项建设任务的锤炼、洗礼下成长成熟,身后留下一长串坚实的人生足迹,收获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正月初七下午,项目书记刘心胜也赶回了项目部。不到两天时间,近百人的管理团队从四面八方齐聚项目,快速投入新一轮施工谋划、任务推进。

  其时,浓浓的年味依然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尽管有万般不舍,离开团聚才半月左右的家人,可为了早日完成剩余的工程建设任务,大家还是毅然踏上归程。

  这是属于一个优秀团队的行动自觉,在过去的若干年间,无数的筑路人在家与企业、舍与得、短暂与长远之间都会面临抉择。尽管有些无奈、矛盾,但正是这样复杂的情感,才会构成他们独特深切的感受和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

  2016年10月,第一任项目党支部书记刘红杰,由公司机关调至济阳项目,初到项目时,就被项目的艰难程度所困扰,社会依托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管理力量弱等诸多难题摆在项目领导班子面前。刘红杰书记和赵经理是首度合作,班子里大部分成员也相对不熟悉,但他心里一直犯嘀咕自己到底能行不?会不会有辱使命,辜负领导重托,多个念头从脑海里不时闪现。细心的赵慧君经理好像看出了什么,主动找红杰书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赵经理的鼓励中,红杰书记像是上满了弦,“万事开头难”,作为项目书记深知责任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就这样一条条便道被打通,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忆过往,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与项目行政领导拧成一股绳,正如地方政府相关领导所言,党政同心,其利断金。同时印证了一个亦师亦友的最好的写照,工作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开展劳动竞赛、周一升旗讲话、组织职工集体拓展、开办项目工程学院、创建职工超市、定期廉政教育,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经理的大力支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当我们还是孩提时,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时此刻,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我们互相团结,团结无处不在。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前一天,赵慧君就和刘心胜商量,“虽然我们不过洋节,但现在还没过正月十五,都是咱们中国人的新春佳节期间。马上要开工啦,我们以项目班子的名义给工地上的每名女职工,都送束花吧!”

  58岁的刘心胜在项目职工中年龄最大,平时班子其他成员都尊称他为“大哥”。一听送花这个建议,刘心胜忍不住给赵慧君点了个赞。在他内心深处,总是觉得赵慧君等一批年轻的项目领导思路清、能力强、作风实。在各种艰巨繁重的施工任务锤炼下能抗压、有定力,接受新思维快、成长进步迅速。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明天一早我先上山,在工地等你!花带上后,咱们先给老杜家嫂子送!”赵慧君所说的老杜名叫杜兴田,是常年驻守在一线的一名材料员。他的妻子名叫韩素梅,也是一名材料员,夫妻俩夫唱妇随,兢兢业业,是大家公认的模范夫妻职工。

  一束在冰雪天里绽放的鲜花、一个温暖友爱的举动,折射的却是一个项目大家庭的团结和谐。

  驾驶员李志强是济源当地人,头天晚上托朋友问了几家花店,好不容易才确定下来。第二天一大早,他一丢下饭碗,就沿着冰雪路开车去市里去拿花。

  从项目部到杜兴田夫妇所在的四工区,以往20来分钟的路程,今天却异常艰难,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到。

  沿着崎岖不堪的冰雪路,坐在摇晃不已的越野车里,刘心胜一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鲜花,一手拿着手机告诉早就等在工地的赵慧君,“快到了!快到了!”

  尽管到项目只有两天时间,复工前的所有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率先展开作业面的是张河隧道左洞二次衬砌施工。材料员韩素梅和丈夫杜兴田早已盘点好库存,提前准备好满足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物资材料需要,并根据项目总体部署,对整个工程收尾阶段的采购计划有了初步的安排。

  济阳隧道群,上阵夫妻兵。平时,韩素梅负责油料供应,杜兴田主要负责地材、钢筋、水泥等主材料,是大伙公认的“红管家”。虽说全线只有12.5公里,可隧道作业面多达16个,大小材料数十种,都需要物资设备部门第一时间安排配送,无论是深夜、周末假日,还是烈日、暴雨天气,不论距离多远,夫妻俩从无怨言,随叫随到,保证物资供应及时有序。

  张河隧道进口,雪花飞舞,气温低达零下5摄氏度。可大伙儿心里暖洋洋的,他们围城一个心形圆圈。从赵慧君手中接过鲜花后,杜兴田满脸喜悦,在大伙的欢呼下,略显紧张、腼腆地单膝跪地,将鲜花递给与他在工地相濡以沫达28个年头的妻子韩素梅。

  “其实这是我家老杜第一次给我送鲜花,居然还不是他自个掏腰包买的!但我还是很开心,感谢项目领导的关心,我和我的丈夫会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一向不善言辞的韩素梅接过鲜花,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从1992年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以来,杜兴田、韩素梅夫妻俩一起当过机械操作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早已将家庭的幸福梦想与项目发展大局紧紧相连,是无数个工地夫妻中比较朴实恩爱的一对。28年来,他俩心心相印,携手在7个省、近20个项目一起同甘共苦。其间,将女儿委托给韩素梅姐姐、妹妹及远在山西的杜兴田父亲那边,采取轮流看管抚养。只是到了暑假,女儿也会来到工地与父母團聚。去年底,杜兴田、韩素梅夫妇被评为项目“最美夫妻职工”。

  雪依然在下。愚公故里,太行山脉深处,因了一对工地夫妻在雪地里送鲜花的互动,这个春天的故事令人动容。

  2

  济源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

  她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济源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上古时期,济源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济源因“轵邑”富庶而闻名。

  到济阳高速项目两年多了,赵慧君时常觉得有个叫“愚公”的老人总是在默默注视着他。

  那个外表清瘦、内心倔强的老人,有时就在不远处的山头,时而停下手头的劳作,一手拄着镐头,一手用毛巾擦汗,转身凝望着自己。目光亲切慈祥,默然不语,却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时候,“愚公”还会潜入梦乡,与他对话。有时候,他离开工地去北京开会的时候,猛地转身,甚至会恍若发现愚公在目送着他,轻轻地挥手告别。

  就这样,愚公无处不在,形成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默契,也让他时刻感到一份责任、激起一股力量。

  这份美妙的感觉,一直伴随着赵慧君,让他有种精神“靠山”的感觉。

  两年多前,赵慧君一到济源,就向济阳高速指挥部报到。由于种种原因,济阳高速河南段的施工建设被搁置了一段时间。看到施工单位来了,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喜出望外,立即拉着赵慧君等人就往工地上跑。

  沿着曲曲弯弯的山路,从标头跑到标尾,时而对着初设图纸,只能猜想、眺望隧道群大概的走势和粗略的洞口位置。

  尽管以前在陕西、江西、青海等地区,参与过沙漠地区、高原雪山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可如今面对眼前即将展开的隧道群施工,赵慧君还是不由得眉头紧锁。

  全线线位较高,起终点高差达314米。20个隧道掘进面,其中16个位于陡峭半坡处,洞口距地面最大高差52m,全线便道尤其洞口便道如何展开线路?

  部分工点10公里范围内无稳定水源,施工、生活用水如何保证?无通讯网络和网络覆盖,如何保证施工最前线与项目部管理后台联络畅通?

  临时用电地势偏僻,所有工点附近均无网电覆盖。加之附近农网容量不足,既有线路需长距离改造,网电架设极为困难,势必会带来施工成本居高不下,工期进度压力山大。

  这些都是施工之初,萦绕在赵慧君等人脑海深处的问题,也是必须一一破解、快速打开施工局面的基础性难题。

  没有水,项目部通过水车运输和紧急开挖600多米的钻井,快速实现工地上有了清凉的用水。没有信号,天天缠着当地电信部门,几乎就要生拉硬拽着技术工人往工地上跑。一个礼拜后,赵慧君兴冲冲地站在半山腰,向远在北京的公司领导打出了第一个电话,声音大得吓人。

  无数次踏勘、设计优化、方案论证之后,全长38.8公里的6条S形便道渐次展开,迂回曲折,星罗棋布,充满力量与渴望,顽强地冲破壁垒,围绕隧道群连接成网,实现互联互通,沉寂多年的大山深处绘出了一幅战天斗地的施工路线图。

  半年时间内,四百多根电线杆通过机车运吊、人背畜驮,稳稳地插在山坡上。随着那晚的第一缕灯光照耀星空,大伙激动得大呼小叫。10千伏动力用电的开通,成为工地日夜轰鸣的“兴奋剂”。

  一切基础性前期准备工作都在快速推进,有序运转。

  考验远远不止这些。全线桥隧比高达93.4%,其中隧道占比也有86.7%。全线几乎无路基过渡,属于高密集型隧道群施工局面。梁场、拌合站、钢筋加工厂等场站位置怎么选?管理人员和工人生活区怎么建?

  作业、生活空间严重受限,给施工组织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这是中交一公局集团特长隧道群施工史上罕见的“硬骨头”工程,上级领导、专家组高度重视,集中技术力量予以现场指导,共同研究对策,对打造精品工程寄予重望。

  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赵慧君和他的团队唯有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这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的政治担当和使命追求。赵慧君带领项目团队充分考虑隧道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个地质单元,且部分洞口处于峭壁位置或松散坡积体,进洞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实际,采取“大管棚跟管钻进”“桥台进隧”等工艺工法和方案优化,最大程度保持山体稳定,减少了开挖量,保持原地形地貌,实现环保高效。

  难能可贵的是,短短几个月内实现布点、开局、进洞,是无数人为之殚精竭虑、日夜奋战的最好回报。在紧急开辟便道,挺进核心施工区的过程中,测量组组长李乐民起初带着王建敏等人,每天都爬行在山坡上反复量测,至少都要走上二十多公里。有时连对讲机都没有信号,只能通过大声喊叫,让司机来回开车口头传话。

  根据复杂特殊的地形地貌,科学定路线、精确算方量、严谨出图纸,只为修建出最经济、便捷、安全的便道。

  对于便道上几处数十米的高边坡,有人起初想简化、甚至回避。安全总监曾洁坚持己见,必须一次性放坡到位。

  着眼长远安全,才能最大程度化解日后潜在隐患。充分考虑运输车辆负载标准、运输安全因素,项目决定将原有的3米宽的路面,拓宽至6米,所有的弯度、坡度得到最大程度优化,便于今后实际施工运输需要。

  自2016年11月投入第一条便道施工以来,于2017年3月全部修好。便道大捷,如同打通主线的“任督二脉”。

  随着主线施工的展开,意想不到的难题接踵而至。

  隧道群便道最大纵坡达17.5%,交叉施工点多,有效作业面极为狭窄。加之塌方体密布,暴雨、风雪极端天气较多,安全风险、施工瓶颈无处不在。

  济阳高速是河南省在建项目中地质条件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建设格局自不平凡。

  李樂民体重一直在190斤左右,平日喜欢打篮球。测量时经常翻山越岭,身手敏捷,是大家公认的“灵活的胖子”。在导线复测、确定控制网点时,他时常是扛着仪器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个。

  每天早上7点左右出发,中午通常是以面包、火腿肠就着矿泉水对付,直到晚上天黑才返回项目部。

  全线有35个坐标点,每一个点的精确定位都非常重要。太行山脉山大树密,障碍物多。李乐民等人首先选择较为空旷的地方,尽量避开树多叶茂之处。

  山区GPS卫星信号不好,为确保精度,李乐民时常要反复量测四遍以上。一个洞口接着一个洞口过一遍,反复核准定位,防止偏移,直到将误差控制在几毫米范围内。而在平原只需要一两遍即可。

  李乐民和一帮小伙伴们,逐渐总结推广“模拟贯通测量法”,实现与GPS精度高度吻合,满足规范要求。

  大山深处,人迹罕至。为防止迷路,李乐民让测量组成员以红布为记号,界定出一条进出路线。攀爬陡坡处,有时必须相互携手同行方能闯过难关。有时还能惊奇的发现野猪的脚印,幸好没有遇见。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有时必须走在最前面、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测量。一爆破完,就得冲上去,接近掌子面量测。

  随着主线施工的展开,难题接踵而至。

  受地形限制,便道仍然弯急坡陡,材料无法正常满载运输,加之受雨雪天气影响,给物资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隧道群便道最大纵坡达17.5%,交叉施工点多,作业空间极为受限。加之隧道洞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安全风险、施工瓶颈无处不在。

  太行隧道全长3079米,是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项目运梁通道上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大伙起初信心满满,在开挖左洞进口时,没曾想洞口风化严重,极为破碎。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赵慧君和总工富志强尝试在隧道群施工中引进BIM技术,并利用BIM进行三维技术交底。通过形象直观的对隧道结构、施工工序的衔接和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通病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有效提高了技术人员和二线人员对设计和施工的理解能力。

  这是先进技术手段的魅力,让传统的隧道施工格局发生“颠覆性的改變”。

  洞里的世界,谁也无法预知。正是有着不可预见性,才会导致诸多意想不到的建设难题。

  隧道超欠挖始终是困扰建设者的难题,稍有管理不当,都会对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带来严重影响。

  多年的隧道施工经历,让赵慧君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隧道施工的行家里手。他曾荣获全国公路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英才”“隧道优秀工程师”等一大串荣誉,也是中交一公局集团为数不多的隧道特级专家。

  每一项工程,都是对建设才华和初心使命的深刻检验。济阳高速隧道群,是赵慧君参加工作以来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硬骨头任务。带领技术骨干不断引进新工艺,积极进行创新攻关,是他加强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并根据各隧道围岩情况,对症下药,通过引进专用水袋加工设备和专用炮泥制作设备,针对性进行水压爆破提高超欠挖控制效果。

  很多不了解隧道施工的普通人也许很难理解水压爆破的原理。其实仅从字眼上,就能有所了解。它是利用在水中传播的爆破应力波对水的不可压缩性,使爆炸能量经过水传递到炮眼围岩中几乎无损失的特点,利于岩石破碎,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技术部门负责人告诉我们,水在爆炸气体膨胀作用下产生的“水楔”效应有利于岩石进一步破碎,爆破后岩面更圆顺,超欠挖得到有效控制。炮眼中有水可以起到雾化降尘作用,大大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也是大伙集中智慧后形成最有效的施工方案。除此之外,项目特别注重成本管控,将隧道超挖导致的喷射混凝土超耗,作为重大的浪费源和经营风险点来把控。为加强队伍管理,项目采用“专业化+模块化”施工组织模式,通过核算分析,在药量大小控制、起爆方式上下功夫,实现精准爆破,同时引进、添加木质纤维素形成高效速凝剂,增强粘稠度,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实现少挖降耗,提质增效。

  3

  济阳高速河南段从晋豫交界的济源市牛角洞出发,一路向南经焦树坪大桥、焦树坪隧道、营盘河大桥、太行隧道、张庄隧道、桃园岭1号隧道、桃园岭2号隧道、前庄大桥、秦岭山隧道、张河隧道,穿越茫茫太行,进入中原腹地。

  自北向南一路下坡,必须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对坡度的严格要求,根据设计走向,只能在半山腰掘进开挖打洞。

  根据施工统一部署,在全面分析运距、方量的基础上,赵慧君和项目领导班子反复研讨,排兵布阵,在全线设有三个大型拌合站和一个梁场。其中,一号拌合站供应一工区,二号拌合站保证二三工区,三号拌合站保证四工区施工需要。

  连接前庄大桥和秦岭山隧道进口的,是总长近320米的路基。正是利用这仅有的一段较长路基段中的约200米的挖方路基段,打造了全线唯一的梁场。

  二工区主任姬建兵一看就是比较能吃苦的人。2017年9月到工地报到时,就来到距离项目部较远的工地,在副经理李威的带领下,负责张庄隧道出口、桃园1号隧道进口的施工组织任务。

  根据施工安排部署,工区就他和两名年轻的大学生技术员。平时都是姬建兵做饭,无论多忙多累,总是要做饭吃的,也不管味道做得怎么样。隔上三五天,项目部会给他们送上一次菜。

  进出工区的便道坡陡弯急,姬建兵特别担心重型运输车、罐车在雨天时运送物资材料了。有好多次,都是他带着装载机、钢丝绳冒雨抢运,化解一次次险情。

  李威也是一位曾经修建过青海高海拔隧道拉脊山隧道的内行人,2017年11月的一天中午,张庄隧道左洞出口掘进至五百多米处时,突发塌方涌水,水柱裹挟着泥石,工人们纷纷都撤了出来。

  解决隧道涌水,一般宜排不宜堵。李威向项目部领导汇报后,决定待涌水自然流泻,山体趋于稳定后再行观察施策。

  静观其变,相时而动。经过大家紧急商定,决定将以往拉运出的洞渣反压回填至掌子面,以达到稳定掌子面围岩和兼做施工处理平台的作用,再注浆凝固。等过了六到七小时后,再开挖再支护。

  这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技术处置、安全管控措施。待严密的措施闭合,趋于稳定后,大伙利用小导管注浆,相继攻克局部几米涌水段,突破了暗流涌动的大断层。

  其实在那一天发生险情时,李威提前一天敏锐地发现岩层变差,预感不妙。一大早就到掌子面查看究竟,发现局部有石块脱落,现场就命令停工,第一时间避免了潜在险情。

  2018年12月中旬,桃园1号隧道贯通。李威、姬建兵和两名年轻的技术员结束了“孤岛”生活,骄傲地从自己打通的隧道里穿越而过,搬到四工区开始了大集体生活。

  起初挖洞架桥,工人们又发现许多半山腰的陡壁上根本站不下庞大的施工队伍。以赵慧君为首的项目技术团队又向上级单位提出“反出洞”:先在山谷搭个平台,挖一个隧道,然后挖到山中间,再横打一个洞,从中间再往山两端挖出另一条隧道。

  这是现实的地形山势给他们的极大考验,也是他们在极端施工难题面前冥思苦想、不断推演论证所形成的最佳施工方案。正是采用了这个方案,确保了焦树坪隧道左线顺利施工。

  张河隧道是最早进行组织施工的隧道,却是最迟贯通的一座。山体地质条件、围岩级别变幻莫测,围岩风化严重,地下水极其发育,极易发生坍塌涌水,加之为反坡进洞,施工难度极大,副经理乔飞介绍道,这位有着14年从业经历的“老马路”,对自己负责的管段,如数家珍。

  四工区主管李肃一直在张河隧道,在最初开挖洞口时,发现原设计图纸里标注的地质岩层情况与现实相距甚远。

  进口左右洞地质情况不一,右洞更为复杂,且洞口所处位置边坡为多年堆积体,极为破碎。超前大管棚支护采用34根直径为10.8厘米的无缝钢管,但按常规工艺施工时,孔内很快发生垮塌,造成堵管,一时难以成孔。

  赵慧君苦思良策,引进专用凿岩机,边钻边跟管,及时注水泥浆,在特制钢管内提前设置梅花形的孔,38米、间距30公分,形成保护圈。一天下来,顽强成形三至四孔。

  然而,洞口勉强成型后,接下来的岩层还是难题不断,涌水不断,开挖出来的岩层遇水成泥,支护极为困难。

  赵慧君带领总工富志强每天都往工地跑,反復研讨,果断调整施工方案,严格控制进尺,采取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将“全断面”改成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才勉强实现工序有效衔接。

  历尽艰险的延伸,尽管异常艰难,但终究是不断向前。

  施工区域原本就捉襟见肘,满足全线材料加工的钢筋加工厂起初在哪里建也是个难题?

  整体施工本身就是一盘棋,每走一步都牵一发动全身。

  赵慧君一次发现距离工地主线不是太远的地方有一处废弃工厂。那还是几十年前“三线建设”时留下来的,赵慧君进去一看,足足有5000平米。

  当地人告诉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句口号在中国家喻户晓,与之匹配的还有“好人好马上三线”、“深挖洞、广积粮”等口号。在那股发端于1964年、延续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洪流中,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投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531兵工厂,是当时我国建设的最大火炮厂。

  据了解,531工程于1970年开始兴建,当时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内蒙古、山西等四面八方的参建人员多达10万人。那时,工地上到处张贴着“备战、备荒、为人民”、“把三线建设好,让主席睡好觉”的标语。三线建设者们以“愚公精神”,肩扛手抬,用辛勤和汗水在短时间内将531建成了村庄里的都市、兵工战线的城邦。

  70年代的531,有驻军,有工厂,有学校,有商场,有邮局,有银行,有影院,有礼堂,聚齐了工、农、兵、学、商,是浓缩的社会,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531,经过一路的坎坷和沧桑,逐渐走向衰败,许多建设者的忠骨葬在了这里,没有墓碑,更没有功德墙。当年的三线人和他们的子弟们大多出山另闯,徒留日渐苍凉的迟暮老人和破败厂房。

  531虽然已不复当年辉煌,但它留下的海纳百川、百炼成钢的度量和精神,永远存在,在深深影响激励着后来踏上这片热土的建设者们。

  赵慧君和大伙一看到这处旧厂房遗址,就下定决心开始谋篇布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经过与当地商谈,很快就达成利废兴建协议,原本废弃的厂房顿时焕发了生机。

  通过多方面考察,加工厂引进了数控弯拱机、液压联合冲剪机、钢筋网排焊机、数控龙门式(等离子)切割机、数控小导管冲孔生产线、小导管尖头成型机、全自动数控调直切断机、二氧化碳焊机等数控智能加工设备,结合工厂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智能化运转、精细化控制以及“6S”管理,赵慧君给钢筋加工厂定调。他们以此为“大本营”,向全线集中加工统一配送。

  因地制宜,精准布局,为前方施工源源不断提供成品,是钢筋加工的核心功能。大伙采用数控立式钢筋弯曲机进行钢筋加工,是广泛引进新工艺、加强技术创新的缩影之一。

  该设备具有设备使用故障率低,弯曲钢筋速度快,耗能低不损肋,噪音小、震动轻;有高效适用、运行可靠等特点。还大大确保了钢筋端面施工精度、质量以及平面的一致性,有效节省人力。

  为保证钢筋安装质量,项目部对所有T梁预制梁钢筋骨架均采用特制的胎架进行绑扎,有效保证骨架位置与钢筋间距的准确性,高度保证了施工进度。

  从2016年国庆节开始,赵慧君的妻子带着儿子先后几次来到工地。每来一次工地,大山对小孩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满山遍野地跑。项目上开展徒步拓展训练、拔河比赛、文艺晚会表演,小家伙一次活动不落下,对项目有着高度认同感、适应能力。

  有一次,赵慧君逗儿子,“啊呀,我找到接班人了!”

  “谁啊!”儿子瞪大眼睛问他。

  “你啊,以后你长大了,也到工地上班吧!”赵慧君笑眯眯地说。

  “我才不呢,平时每天放学后都看不到你!”小孩轻轻转过头去。

  一个看似平常不过的举动,让赵慧君内心五味杂陈。

  抛家弃子,扎根深山,这是众多筑路人的生活常态,也是必须接受、面对的生活现实。

  在济阳高速公路隧道群这样一个安全风险高、组织难度大、挑战性强的任务中,如何为公司培养技术人才,赵慧君心里一直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规划!项目进场之初,赵慧君就组织编制项目学院化人才培养方案,并要求项目全员参与,活动开展要坚持按需施教,秉承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着力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学院化建设的开展,三年来培养出多20余名优秀的技术骨干。赵慧君常说:我们中交一公局集团这个巨人是由优秀的人才拼凑成的,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人才的携手共进,“巨人”才能昂首从历史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每一个施工点都在有序衔接,环环相扣。

  行走在高速公路上,路旁边坡就是施工单位的一张脸面。济阳高速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四控一防一确保”的施工方案,即控制砂浆强度、控制石料表面平整度、控制石料粒径,防止空洞、确保反滤层使用功能。采用横纵向挂线加密法进行高程及线型控制。勾缝采取“凹缝工艺”,并使用卡尺精确控制凹缝深度及宽度,保证砌筑质量,实现了内实外美的效果。

  先进的技术手段,扎实的管理措施,都在为平安隧道、品质工程的全面问世奠定坚实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在隧道电缆沟盖板集中预制中,项目引进隧道电缆沟盖板浇灌振捣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具备拆装运输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确、节省人工等优点。引进定型模具进行盖板预制,加工出的预制盖板外观光洁,表面平整。

  4

  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安全是头等大事。

  这是一个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建设指标,在项目建设团队每个人的心目中重若千钧。

  各隧道口设置门禁系统、自动刷卡机,主要基于保障禁止非工作人员私自进出施工区域,以此提升对现场车辆的及时管控。并通过LED大屏幕显示隧道施工人员的信息,使管理更为先进、透明。

  有了LED大屏幕显示系统,不仅可以使洞内各区域内施工人员信息形象、直觀、一目了然的体现出来。而且,在平时可以通过大屏幕提示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充分体现隧道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上的人性化、现代化、科学化。

  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不仅于此。项目在各施工隧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洞内二衬与掌子面之间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利用视频软件及先关驱动程序及摄像机将隧道内施工情况及时通过显示屏进行反馈,让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的信息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

  随着隧道掘进不断纵深延伸,视频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项目可以及时掌握二衬至掌子面间的施工情况,从而达到随时随地及时准确地进行监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管控,为项目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安全理念。

  隧道贯通零偏差、全程施工零伤亡。这是中交一公局集团向济源人民交出的优秀答卷。

  传颂了千百年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在2018年12月26日这一天,有了生动的现实演绎。愚公故里,传奇济源,古老的太行山脉打开了一条新时代通往世界的一扇门,实现了当年愚公冀望子子孙孙接力筑路的交通梦想。

  代表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意志、坚持不懈品质的愚公精神,今天有了深刻的内涵注解:100余人建设团队与1000余名协作队伍工人并肩奋战两年有余,胜利完成七座、共10.8公里长隧道的掘进和200多万方土石方的开挖任务,建成太行山腹地桥隧比达93.4%的隧道群,比愚公及他的子子孙孙们不知提前了多少年。

  “如果说当年是愚公感动上帝,以‘上帝之手移走太行、王屋两山,而今天勇敢智慧的中交建设者,则是从历史中走到现实中来的‘新愚公”。隆冬时节,当地一位长期关注研究愚公精神、文化的学者仰望着太行隧道,感慨不已。

  寓言传说代代流传,精神始终在传承,生生不息。“决战太行山、争当新愚公”、“立下愚公移山志、誓让天堑变通途”,绵延起伏的施工沿线,中交建设者设置的醒目标语抬头可见,令你时刻体验无处不在的建设豪情。

  苍山不语,险峻突兀,高墩大垮桥梁林立,穿针引线,于山谷间串联起一座座隧道。遍布英雄传说的济源大地,同样传说着筑路英雄的故事。

  随着隧道贯通,一些代表着国内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较为精良先进的装备,悄然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从隧道内缓缓驶出。“四台湿喷机械手,取代了以往四五十人的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最重要的是效率高、质量好、安全性强。完成同样3.6米一循环的断面初期支护,湿喷机械手只需要两小时,而过去工人们需要四小时以上”。

  “针对地质岩层复杂多变的特性,利用地质雷达、地震波分别可以提前准确预测和判断30米、100米至150米的距离,就是我们在幽深隧道掘进前行过程中的千里眼”。

  隧道贯通,施工大捷,却是数百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换来的可喜成就。

  随之变得安静下来的还有大型拌合站,三三两两的工人们正在整理、归拢装备机具和构件。但我们从现场规范有序的布置中,可以依稀感受到过去两年多繁忙火热的作业场面。这座象征着为隧道群施工源源不断输送“弹药”的工厂化车间,先后集中着电缆沟盖板浇灌振捣一体化设备、数控立式钢筋弯曲机等一大批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确全配套、成体系的装备组合,是与前方激烈掘进交相辉映的后方兵工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40年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正是一代代愚公儿女、千万中华儿女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完成了惊天动地的壮举,奋战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建设战线上,为打开更多的“太行山、王屋山”接力奉献,奋斗不止吗?

  “愚公精神比任何一种宗教对人的感染力更为深远,因为它是事关社会进步、人生智慧的大文化,是中华多元文化中的一种主流思想文化。”在济源当地解读红色文化的记载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话。

  隧道群贯通,全线通车指日可待。即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的济阳高速,将与山西阳城至蟒河高速、济源至洛阳高速相连,构建起豫晋两省对接重要省际通道。世代居住在太行山、王屋山脚下的愚公传人,届时将走上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正月初八晚上,赵慧君和刘心胜觉得年后大伙差不多到齐了,晚上组织一次小聚餐。

  项目部领导班子,老中青结合,刘心胜年龄最大。平日里,赵慧君叫刘心胜大哥,称副经理韩文生为二哥,这都是按照年龄来排的。

  “大哥你就别喝酒了!我替你喝。”赵慧君一句善意的提醒,让刘心胜心头一暖:“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聊到深处忆友人”。刘书记的一句话,此时让我想起了“小刘”书记,勾起了大家的话题,文中提到的“小刘”书记,是项目前期建设时的项目书记刘红杰,也是项目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项目,但却始终关心项目的进展,时不时的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大家。说着说着,赵总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遥敬一下因工作调动的副经理王丛泉、常天琳等领导成员,钢构件集中加工厂建设、前期现场组织建设、工区生产管理、隧道顺利贯通……项目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要真诚的感谢大家,干杯!

  在生命的长河里,既然有缘分能在一起共事几年,也是难得的情谊。面对一项共同的建设任务,当精诚团结,攻克难关。也许因为任务的完成、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家终归要各奔东西,奔赴新岗位。但既然在一起了,就要有个家的样子,有个兄弟同心的样子。相互关心、鼓励是少不了的。今后走到哪里,都希望彼此有個念想,都希望能够再有机会聚在一起诉诉衷肠,喝点小酒。

  刘心胜患有白内障,高度近视,血压也高,大伙特别关照他。去年9月,远在北京的妻子不放心,特地来项目部照顾他,哪知,刘心胜天天还是要往工地跑。

  在刘心胜眼里,一直把“70”后当弟弟看,把更为年轻的“80”后“90”后职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他时常会和他们拉家常,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像极了父与子的对话。

  这也许是刘心胜今生工作的最后一两个项目,早已习惯了常年与天南地北的同事一起并肩奋战的生活方式。当退休的那一刻真正来临,不知道他内心的不舍、无奈与彷徨,将会在心湖里荡起怎样的涟漪。

  吃饭的时候,赵慧君特地问了曾洁小孩的情况。小孩患有先天性弱视,是在2018年10月学校体检时发现的。曾洁赶紧请了假,带着4岁的儿子到1000多公里外的广州中山医院检查治疗。

  “这次过年回去没顾得上给孩子看病,医院要求三个月复查一次,我想正月一过就带他再去!”2018年5月,曾洁迎来第二个孩子降生,却没想到大儿子出现眼疾。

  年前腊月二十二,曾洁刚回到家,放下行李就往医院跑。原来父亲为了不影响他工作,前两天瞒着他去医院动了小手术。

  在医院里,曾洁陪伴照顾父亲一个礼拜后,就接上一起回来过年。

  每一个家庭都有着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每一名建设者的牺牲奉献和对家人的爱都令我们动容。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李鹏在文章中写道,在愚公故里完成了“像糖葫芦一样”把太行山串起来的梦想。

  事实上,两年多的建设过程远不是那样的轻松惬意,但胜利打通后,大家一定有着糖葫芦一般的甜蜜滋味。

  以桥隧相连、穿针引线、隧道成群的建设气象,数百个日夜的打磨,连接成一条穿越太行山脉的幸福大道,避开以往绵延起伏的绕山路段。这条最为便捷安全的现代化通行方式,是新时代广大建设者和工程师的智慧结晶、荣耀见证,他们在用品质工程向远古伟大的愚公致敬。

  愚公无处不在,愚公从来不会缺席美好的时代、伟大的创造。新时代的愚公总是在默默前行。

  总工程师富志强曾先后参与过十条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从2009年在灵山项目开始参与隧道施工,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先后参与了五个项目十余座隧道的技术管理工作,对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最合适的人放在最需要的岗位上,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这是中交一公局集团的用人导向。

  再难,也得迎难而上,冷静分析破解前进道路上的每一项技术难题,是富志强作为技术骨干所独有的特质。

  灵山项目是他迎来蜕变的第一战,他针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及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顺利穿过了煤层、粉砂等各种不良地质地段,高度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之后,他又转战到山西大同天大高速3标,主要工程为大梁山隧道。该隧道长6KM,属特长隧道,曾出现大量涌水(最大日涌水量达8000立方)、突泥、塌方等情况,施工难度很大,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突变性强。

  方案制定、技术交底,要求更加细化和有针对性。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富志强带领他的技术团队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工作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今天的济阳高速隧道群,属密集型隧道群施工,且洞口多位于深山沟谷之中,山高、坡陡、路线高、进洞条件差,且多数洞口地质条件复杂。也是富志强迄今已来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他和赵慧君带领技术人员进行隧道施工的技术攻关,在面临隧道施工围岩情况差、施工难度大的情形下,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完成了诸多令人惊叹的技术突破。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基层一线项目技术带头人,技术成果等身。据了解,他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两项并通过验收;开发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评为局优秀技术论文一次,公司论文集发表论文多次;参与编写的合理化建议获局一等奖一次;参建的抢风岭隧道于2015年被评为 “国家优质工程奖”。

  总会计师姚建强,一个在济阳项目提干、入党的年轻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跨行积极学习技术,利用每次领导带班,深入一线学习丰富充实自己,结合自己财务、成本角度为隧道群施工谏言献策。

  隧道群贯通,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一生要历经多少次大考,志在四方的建设者们从来没有顾得上思考这样的人生命题。

  参加工作以来,赵慧君总是告诫自己,绝不让工程在进展过程中留隐患,对难点险点问题处理不存留任何侥幸心理,努力不让完工项目留遗憾。

  在他看来,建设“安全优质、高效环保”工程其实也是做人的历程,因为它是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隧道当成品牌来做,与立身做人一脉相承。有人说他较真,甚至有人说他原则性太强,可赵慧君觉得,对工程本身负责,对日后无数行走在路上的老百姓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

  讲原则,不讲人情;重诚信,不重私情。“位卑未敢忘忧国”赵慧君觉得自己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同甘共苦建设出来的工程,必须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神圣感使命感,必须高高矗立于内心。

  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兢兢业业。这既是赵慧君等人的品质、品行。工程建设贵在诚信经营,如果我们在完成它的过程中,认定它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时,是不是有种庄严的感觉。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是赵慧君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在“交融天下、建者无疆”“固基修道、履方致远”“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等厚重的中交企业文化里,多次提到诚信、品牌、品质等关键词。每一个字眼都具有无穷的内涵,重要的是时刻牢记、领悟、践行,化为前进征程上的动力源。

  感谢平凡建设者的勇敢突破,铭记所有人的光荣岁月。当大路迢迢而来,车流不息,拥抱高光时刻的同时,向忠诚担当的坚定致敬,向所有平凡伟大的坚守致敬!向所有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奉献致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