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文学新隆起的山峦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151
李炳银

  文化传承,文学发展,总是在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发生成长着。文学的创新变化,也总是在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满足人们新的渴望中探索推进的。任何一种文学对象,其存在表现和改变,都不完全地依赖作家的爱好和主观取舍,而取决于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上对于时代的适应程度。在时代文体和作家之间,也有一个相互选择适应的关系。在我们中国,自《诗经》、先秦散文之后,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的话剧、电影等很多种生动精彩的文体萌生演变情形,出现过很多伟大的作家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体对象上出现了伟大的文学高峰现象,为我们的文化积存和灿烂表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这个漫长的文化文学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每一次明显重要的文体出现,都给文学创作以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影响。文体形式,作为一种富含自己个性特点的体式出现,往往会给文学创作带来一种新的表达空间和很大的可能性,是一种带有地域疆土开拓建设般的创新行动。所以,文体创新建设,是有力推动发展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基础工程。中国的文学历史,正是在不断的开创新的文体过程中实现发展和辉煌的。最近,围绕新中国建国70年为话题,人们从各个方面回顾总结70年历史道路上的收获及经验教训情形,非常重要和有益。在70年的历史中,当代中国文学获得了很多的成就,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家作品,这是已经被人们认识和认可的事实。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种崭新的写实文体——报告文学的生长、成熟和初现繁荣的事实存在,却似乎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重视。而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茁壮成长,恰恰是70年中国文学创作中最鲜活、最个性、最具有现实生命活力的文学存在,是超越了某一个单独地作家作品收获的伟大历史创新成就。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体茁壮生长和强势表现,应当是70年间最值得人们看重和欣喜的一种收获,必将在中华文化历史上留下清晰痕迹,重大的影响促进中国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

  看花莫待花枝老

  作为一种文体,报告文学是在百年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德国萌生出发的。那时,因为纷乱和剧烈变化的战争环境,诗人、作家不能够安心地坐在家里的案头优雅的创作,而战争中出现的许多真实的矛盾冲突消息和生动人物故事又非常精彩,也足以满足人们的了解渴望。这时就有作家、记者亲临现场,将书写的笔触投向了这些自己真实面对的对象,以独特个性的发现和生动形象地表达书写出来。报刊在发布这些既有新闻事实真实特点,又具有文学表达感受技巧,并是在新闻和虚构文学创作中间地带生长的真实内容,艺术报告的新型作品时,就冠以报告文学的名义刊发出来。报告文学由此而不断走向热点、敏捷、开阔、厚重和伟大,成为继诗歌、小说、戏剧之后的一种崭新的,富有时代生命力量的文体存在。

  中国是在1930年前后开始由日本中介接触报告文学的。期间,当时的文学团体“左联”和袁殊、周立波、茅盾、夏衍、阿英等文学团体及作家都对报告文学在中国的生长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是由新闻报纸业作为生长平台并滋生的对象,最早多被新闻报纸和记者所运用。因此,当时其新闻的个性非常突出明显。以至于在很长的时间内,报告文学被不少以诗歌、小说为文学正宗的人们推拒而不得入文学的殿堂。这样顽固偏颇的意识观念,即使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失。但是,报告文学来到中国之后,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主要是由作家接受和积极响应使用的,报告文学在自觉保留其新闻因素的同时,更多的吸收了文学独立发现感受和生动形象表达的个性手段。所以,报告文学一开始就具有了中国自己的特点和作为表现。例如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萧乾的《流民图》等等作品,就是作家在面对民族危难时候用报告文学的表达手段,对真实社会生活存在对象的描绘。而这些作品中的现实社会参与精神和独立文学表达态度,在那个危难和纷乱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很大的个性力量。

  在伟大的民族抗日战争中,在后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社会建设中,报告文学都在以其个性的表现作用始终存在着。至今依然被人们不断提起的司马文森的《英雄的十月》,林韦的《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懷司令员》,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魏钢焰的《红桃是怎么开的》,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旗》,徐迟的《祁连山下》,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作品,就都在推动和不断成熟着报告文学的生长,虽然其中也曾经历曲折和艰难,有过惨痛的经历,但物质不灭,生命永存。

  1976年中国社会开始的重大改变,是对潜藏于人们内心激情、渴望、智慧和能量的巨大释放。报告文学也在这种释放中开始了新的出发。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是最为响亮的号角和鲜明的旗帜,是中国的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成就自己荣誉地位,书写自己伟大辉煌存在的先声。《哥德巴赫猜想》在关注社会热点、独立表达现实生活观察态度、生动形象地表现真实生活人物等方面,全面地发挥了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个性优势,使人们在已经长久习惯了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之外,突然有一种新颖特别的发现和爱好。还因为徐迟《哥德巴赫猜想》的引领,迅速出现的很多参与社会反思和追寻建设发展的作品,如黄宗英的《大雁情》,理由的《扬眉剑出鞘》、《痴情》,刘宾雁的《人妖之间》,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张书绅《正气歌》,王晨、张天来的《划破夜幕的陨星》,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柯岩的《奇异的书简》、《船长》,程树榛的《励精图治》,杨匡满、郭宝臣的《命运》等等报告文学作品的发表,因为真实事件人物对象和命运的文学表达,使报告文学的个性力量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给读者强烈的冲击和印象,从而也使报告文学这种新的文体形式得到了社会读者的广泛喜欢和看重。一时间,报告文学之风甚烈,气势若虹,占领文学舞台的中心,成为主角,各地到处都有报告文学的活动在开展!正是基于报告文学的这种轰轰烈烈开展的局面,鉴于报告文学的空前收获,1982年,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将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奖与诗歌、小说等评奖活动并列进行。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张光年先生,1983年3月在《人民日报》撰文郑重宣称:“由于我国报告文学作家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报告文学这一生动活泼的文学品种,已经由附庸蔚为大国。”这是宣示报告文学伟大成就的举动,是宣告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完成的公告。从此,报告文学结束了在新闻与文学之间被人为推拒而游离不静的局面,以庄严进取和不断胜利的姿态活跃在文学的天地间。

  一身能擘两雕弧

  任何一种新型文体的萌生和成熟,都是有一个过程。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文体,当然也不会例外。报告文学是在有效地吸收新闻的客观敏锐、事实真实、现实表达特性又融合文学艺术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段,在新闻因为急速、简洁、短小不能够过多顾及很多真实社会人生内容,小说等文学写作又是因为在虚构基础上创作而不会直接面对表现很多事实真实对象的广大空间地带,成功地寻找开辟出自己的活动天地,认真搭台出演的一种如今这个时代最具有社会观察和选择思考行动能力的,并有宽广丰富表达方式和强盛作用力量的新型文体。报告文学是机敏地在新闻和虚构文学之间找到自己活动天地,从而树旗扎营的文学开创建设活动。这种分别吸收新闻和诗歌、小说等形象艺术表现的特长,成就为一种新型文体的实践,是一种智慧的发现开辟,是一种适应时代社会现实需要自觉改变进取的成功努力。所以,它不是在玩概念,耍手段。更不是人为地制造空中楼阁,沙滩积塔,制造风景。有人因为中国的《史记》等文学作品中已经有写实笔法,就认为报告文学在中国是古已有之,这是简单和随意的。报告文学的特性中是有明显的写实内容,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写实传统有沟通联系,但这种传统的写实更侧重于记史,与报告文学更强调跟踪现实事实,及时参与社会变革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简单地将报告文学的生成时间向前延伸,也是缺乏事实支持的随意行为。

  报告文学这个概念虽然萌生于百年前的德国,似乎是一种外来“物种”。但是这种“物种”进入中国之后,因为地域辽阔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个性影响,逐渐地就开始了很大的变异和新生。例如,早先西方的报告文学,多为新闻记者所采用,像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报告文学开创者之一的捷克作家埃贡?埃尔温?基希的作品,就非常地注重新闻性。但报告文学开始在中国被接受的时候,却是更多在文学家的范围进行着。所以,像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作品,就很注意文学的艺术形象性表现。也更多地看重对人物的记述和形象描写。再后来因徐迟、刘宾雁、黄宗英、理由、柯岩等等作家的很好文学表达,中国报告文学的特性和文学风貌就更加突出了。在我看来,报告文学:是一种出于现实文明社会建设目标,通过走向事实人物真实真相以文学艺术手段独立表达的文体。这种文体既不等同于客观简洁的新闻表达,也明显区别于立足虚构基础上的故事情感艺术描绘。报告文学包容新闻基础的真实性和诗歌、小说的形象艺术性,具有整合发挥新闻和文学的新优势,沟通了社会真实生活与文学表达之间的渠道,使自己更加的富有立足影响社会现实生活的存在必要性。“一身能擘两雕弧”,强力尽显!最初,因为报告文学的这些个性特点还未相对充分的展现,人们的接触感受还比较清淡,不认可其文学地位,可以理解。但今天,在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已经如山般巍峨地矗立在眼前的时候,还试图将报告文学排斥于文学舞台之侧,甚至置于文学史叙述之外,就是无视,无知和愚蠢可悲的行为,必将成为历史的笑柄!正像一种智慧的表达中国存在所言的那样,对于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表现,你承认,它在这儿;你不承认,它依然还在这儿!

  文章体制本天生

  “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清人张问陶的这首《论文》诗,很多人是知道的。虽然这诗说的是作文要自由通脱的道理,但对于我们认识理解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文体的生成存在也是很有启发的。文学作为一种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手段,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沟通联系。社会生活对于文学的表现方式其实也是有默默的要求左右的,那些锐敏和机智的作家时常可以在这些需要改变的时候,勇于探索和出发。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像屈原、三曹对于诗歌的影响、初唐四杰对唐诗繁荣的推动、范仲淹、苏轼对宋词风格的影响等等,都是有很大的文体建设作用的。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文体的茁壮生长和繁荣,也是社会现实生活对文学表达的一种期待、选择和接受。伴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日渐纷纭复杂和丰富,这个时候,社会生活非常需要一种,直达现场,真实清晰,生动形象的述说;快速改变的生活存在也很需要真实历史的传递与记录。这些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恰恰给报告文学这种注重现实观察反映、真实艺术表达的文体提供了机会,提出了要求。报告文学适时地抓住和呼应了时代社会的这个需求。在人们因为耳闻目睹范围的扩大和自主判断力增强,对于作家一般简单的虚构表达兴趣减退,反而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真相存在内容非常的渴望知晓。是因为这种基础与真实社会现实生活事实的内容,对于人们感知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对于人们面对解决自己的生活选择行动以至调整命运机会等,都可能会有借鉴参照价值。所以,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在中国生成壮大,完全是一种时代呼唤和报告文学作家积极响应并努力实践的结果。

  当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魅力在徐迟、刘宾雁、黄宗英、理由等作家的作品中强力释放之后,迅速就被很多的作家、诗人选择和使用。伴随着中国不断深入的社会变革脚步,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在中国的思想解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文化丰富、社会建设、观念更新、历史收藏、精神塑造、情感表达等等的社会生活领域尽显风流。像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黄宗英的《小木屋》,乔迈的《三门李轶闻》,孟晓云的《胡杨泪》,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海葬》、《核火》,苏晓康《最后的古都》,张敏的《神圣忧思录》,赵瑜的《强国梦》、《马家军调查》,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胡平的《中国的眸子》、《战争状态》,卢跃刚的《以人民的名义》,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李士非的《热血男儿》,杨守松的《昆山之路》,鲁光的《中国姑娘》,李鸣生的《航天七部曲》、《震中在人心》,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李春雷的《木棉花开》,邢军纪的《最后的大师》,吕雷、赵洪的《国运》,萧亦农的《毛乌素的绿色传奇》,陈启文的《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李青松的《薇甘菊》,王宏甲的《智慧风暴》、《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李发锁的《围困长春》,豐收的《西长城》,纪红建的《乡村国是》,何建明的《国家》、《浦东史诗》,徐剑的《东方哈达》、《大国重器》等等的作品,都曾经从不同的题材人物角度,真实生动地书写表达了重大的题材对象和厚重的主题,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文化文学历史上留下重要痕迹。再像陈祖芬、傅溪鹏、刘亚洲、李存葆、祖慰、张胜友、白描、袁厚春、贾宏图、张雅文、蒋巍、麦天枢、贾鲁生、邓贤、江永红、苗长水、梅洁、萧复兴、李玲修、徐志耕、张建伟、马役军、黄传会、王旭烽、杨景民、郭晓晔、董保存、董汉河、郝在今、曹岩、李忠效、沙青、沙志亮、康刚联、谭楷、杨晓升、陈歆耕、张健、杨黎光、王兆军、王光明、吴东峰、傅宁军、李迪、岳南、党益民、沙林、长江、铁流、聂还贵、杨文学、丁晓平、丁燕、任林举、许晨、徐锦庚、高建国、高洪雷、高艳国、王鸿鹏、卜谷、王立新、陈廷一、程雪莉、哲夫、鲁顺民、黄风、蒋殊、李英、丁一鹤、邢小俊、余艳、王国平、赵方新、刘国强、马娜、赵雁、张亚明、艾平、曾散、向思宇、兰宁远、王成章、陈新、李燕燕、以及研究报告文学的何西来、丁晓原、王晖、李朝全、用最丰沛的心血浇灌报告文学生长的周明、刘茵、田珍颖、陶泰忠、萧立军等等,以及更多如今激情热心耕耘于报告文学创作领域的作家,这个庞大的作家队伍及其他们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很有力地支撑了报告文学文体的存在,并展示出多彩多姿的景观。这样的现象在国外,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重大文学现象。这些作家,以报告文学写作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文名,也给这种文体建设以很大的建设作用。

  报告文学这种文体与创作葳蕤生长的情景,充分表明了这种文体的蕴含胸怀和张力性格。当报告文学以现实的接近态度与社会生活结合的时候,鲜活的社会生活就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其提供力量和支持,使得这种立足现实的文学焕发出新机和生气。最近的四十多年,是中国社会历史上起伏变化,体格面貌改变最大的时候,报告文学正是在这个时候,适时成长,御风而行,给社会以及时的呼应,在催促社会文明进程中发力,在客观地认识书写中保存时代的精神和创造业绩,成为社会历史在场的见证者和文学记录,将历史和文学很好地整合修为,功莫大焉!

  在我看来,作为一种文体存在,报告文学的演绎还仅仅是个开始。就这种文体的以现实作用力为核心的文学目标来看,从真实原则和现实行动、独特观察、艺术表达的基本特性来看,它具有很大的包含和张力。如今即使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但远没有将这种文体的特性力量充分展现出来。现今的作品,存在视角狭窄,见识浮浅,手法单一,更有简单地将记录等同于创作的明显倾向,有自我陶醉一隅的现象,有失却自我随风附和的机械操作等问题需要强力解决。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能够简单地归属于文体本身。

  陆游有诗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报告文学依然在经历着成长的过程,但这个文体的伟岸身姿和巨大的能动力量已经显现,而且,这也是世界性的现象。所以,我坚定地认为,报告文学:是中国文学新隆起的山峦。“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当真实成为一种品质,会对人构成强烈诱惑的时候,很多貌似真实的伪劣产品也随之出现。如今就有不少标着“非虚构”,可作者却拒绝为其所书事实真实性负责的作品,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希望人们不要被这些出于机巧才能制造的“非虚构”所惑!

  2019年8月2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