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超越梦想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387
于兆文

  母亲,是他最初的引路人,也是他一生的泪点和痛点

  初见孙炳良,是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长顺建设集团总部大楼里。

  那时,春节即将临近,作为一家3000精英、数万员工的集团公司的掌门人,一大堆事等着他处理。1个小时不到,接见了十几拨人,他似乎是在时光的夹缝中抽空与我见了一面。

  浓眉之下,一双明眸大眼,直逼人心的目光里透出坚毅和睿智。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个头不高,留着板寸头的他,一看就知道是个干练精明的人。举手投足间,清爽阳光,颇有绅士风度。不苟言笑的他,给人的第一感觉:这是一个不易接近的老板。

  我因为是路过苏州,返程票上车的时间要到,他也要出差去外地,我与他简短交谈后,便匆匆告别。我俩约定:春节期间,家庭组团去沙巴海岛度假,我们好好地聊一聊。

  正月初七,我们如约飞赴沙巴。

  这是赤道附近一方岛屿,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处于“水深火热”中,因为四季都是夏季。冰火两重天,上飞机前国内还是冬天,下飞机就进入夏天,早已热汗淋漓。

  我们所住的香格里拉酒店就在海边,冲浪和游泳是基本活动项目。我时常看到孙炳良带着他的家人,在畅游嬉戏,不时地帮老婆、孩子提拎衣物,照顾得格外细心。

  在他外刚内强的秉性背后,原来还潜藏着一颗纤细的心,有着一方不易与人诉说的柔软空间。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随后的几天里,他的高管团队及其家人们都出去游玩,他却留下来陪我在房间茗茶叙谈。

  那天谈完,他通过微信发来一份文档。这是他为母亲张文珍去世所作的悼词。细细读来,不觉泪水洇湿了眼圈。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朋戚友:

  这一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苍天流泪。

  我慈祥善良的母亲——张文珍,因年老疾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不幸于2018年10月24日3时30分,老人家带着对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对亲朋好友的深切留念,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9岁。

  此刻,各位带着思念和缅怀的心,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前来为我的母亲送行。首先,我代表我们全家向各位表达我们内心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地来到此地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感谢大家对我们全家的帮忙、照顾和关心!在母亲住院病重期间,家门亲戚、公司员工、垸邻右舍等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探望、慰问,给了母亲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心存感激。母亲去世后,大家都纷纷前来凭吊。在此,我们再一次由衷地表示感谢!

  叫一声我的母亲,一生您最辛劳。母亲一生勤劳善良。我们的每一步成长,身后总有母亲辛劳的背影。我们兄妹3个先后出生在一个艰苦的年代,父亲又去世的早,为了家里的衣食住行,油盐柴米,您吃尽了千辛万苦,一年365天,您总是起早贪黑,不分日夜做工赚钱,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支撑着我们这个家,养育着我们。您舍不得穿,要让我们穿整齐;您舍不得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各自成家立业后,您生怕额外增添儿女的半点负担,还是闲不住每一天操持家务。娘啊娘!您老人家一生为了我们儿女长大成人,吃的是草,奉献给我们的是奶和血,您是我们登天的梯,您是我们拉车的牛,您老人家一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太多太多了……

  叫一声我的娘,一生您最慈善。您几十年如一日,早起晚睡,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奔波劳碌。您的一个膝盖就是因为走路太多受损了,您是一个要强闲不住的人,所以您要求换膝盖,哪怕要经历再大的疼痛,之后您又动了两次大手术,在7年时间里,您忍受大大小小的痛苦折磨,您从来没有想到放弃,那是因为您期望自己的病能好起来,能一直陪伴着我们。娘啊,您是一位坚强的母亲,为母则刚被您很好的诠释了…

  娘啊,想想您这一生,您6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留下柔弱的母亲,所以您小小年纪就得撑起这个家,您带着自己的弟弟、又是姐姐又是媽妈,有时还要四处借米过活……后来,儿子长大了,在您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有了一定的成绩,经济条件也可以了,本想我命苦的亲娘可以享享福了,可是我的亲娘啊,您从小的艰苦生活已经把您养成了一个太节俭的想不开的顽固老太太,给您的钱您舍不得花,每一分钱都仔细花用心省,娘啊,您让我太心疼了……

  在您去世前的那天,赶去看您时,您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儿啊,救救你娘”……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从不轻易流泪的我,眼泪像决堤似的倾泻而下……亲娘啊,儿子好心痛,儿子已经是拼尽了全力,可还是没有能把您留住,儿子的心在滴血……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妈妈,您就这样丢下我们走了,走得很远很远……从今往后,我们在这个世上就成了没有妈妈的草了啊!我们再也得不到您无私的母爱,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脸,再也牵不到您温暖的双手!

  花落逢春可再开。妈妈啊,您这一去就永远不再回来!您叫我们如何舍得啊!我们再多的泪水也留不住您,我们再多的呼唤也喊不醒您!可是不得不分离!

  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敬爱的母亲,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我们必须铭记您生前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堂堂正正做事,照顾好家中大小,搞好兄妹关系,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以优秀的业绩来告慰您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妈妈您看见了吗?这么多的亲人朋友都来送您了,送您这最后一程,您高兴吗?

  天国里没有病痛,安息吧,妈妈!您这一去永无消息!您要明白啊,儿女们时刻都会想念您!您要是寂寞了,就幻化成天上的一颗星星,我们就会明白,那是您思念我们的一滴泪水!我们就会把流泪的星星温暖在心里!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爱您的儿女们,泣上

  2018年10月27日

  从形式上来看,它是一份悼词,从内容上来看,它是一封儿子写给天堂母亲的信,只不过,阴阳永隔,万劫不复。

  长顺建设集团行政人事总监刘芳女士告诉我,也正是在那次追悼会现场,大家看到了这位铁汉子不为人知的侠骨柔情的一面。他读着悼词,哭喊着妈妈,字字含泪,声声痛悔。在场的人都潸然泪下。

  孙炳良,现在将公司做成注册资金30亿元、固定资产达100亿元、年产值200亿元的集团公司,可以说正值如日中天之时。可是,他与我交流的时候,常常责备自己没有在母亲病榻前陪伴尽孝,最终没有挽回母亲的生命。这是他心头挥之不去、无法抹平的痛点。

  他告诉我,母亲,是他走上生意场的最初的引路人。

  孙炳良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东浦县合心村的一个寻常人家,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母亲是个苦命的人,6岁的时候就没了父亲,他18岁的时候,母亲又失去了丈夫。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妹三人拉扯大的。为了养活一家人,母亲在田垅阡陌劳作的同时,被逼去做买卖艰难谋生。从卖鸡蛋鸭蛋做起,直至炒作黄金生意,最后“非法所得”被作为“投机倒把”充公,血本无归。

  也就是在那样的境地里,母亲做生意常常带着年幼的他风里来雨里去,四处奔波。上学后,每逢礼拜天、寒暑假,孙炳良主动帮着母亲学做生意。耳濡目染,他学会了算账,对数字特别敏感。常常母亲在一边将货物称重,他便将价钱一口报出。母亲觉得“三子”是个经商的料,便格外细心地教他生意上的一些门道和诀窍,天资聪颖的他一一记在心里。

  是母亲教会了从商做生意,也是母亲教会了他做人。

  母亲常常教诲他做生意不要坑人,要对得起良心,不要赚昧心钱;做人做事一定要实诚,日久见人心,这样大家就会信任你,就会有真心朋友帮你……

  母亲的话,孙炳良一直记在心里,奉为行事做人的“道德经”,贯穿于他经营管理、为人之道的点滴之中。

  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品德,让他在创业之初,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

  五百元起家,一辆破自行车,每天骑行100多里,屁股都磨出泡来

  成功的企业家对于人生的第一桶金,往往刻骨铭心。孙炳良亦然。

  他伸出左手,我发现他的无名指少了一截。

  他坦然一笑:这是我木工学徒时,在刨床上,一不小心,被削掉的。

  他初中毕业就到了绍兴第三建筑公司做学徒工。这次“流血事件”,他是用半截断指交了“学费”,不仅给他肉体上带来痛苦,也给他思想上一次痛击:做大事者,胆大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心细,这是成功者的基本素养。

  从此后,他做事格外认真,一丝不苟,公司领导很是满意,看他可塑性强,便公派送他去杭州城建学院学习工民建专业。

  1989年,这是他一生永远记取的年份。

  这一年,他19岁,学成归来,并在项目工地上成了小头头;也是这一年,他看透了体制内国企的各种积弊,却无力改变,最终决定选择独自离开。

  为这,一家人和他大吵了一次。可是,孙炳良就是孙炳良,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去奋斗去闯荡,哪怕粉身碎骨。

  这就是孙炳良,一个认准了目标、八头牛都拉不回的孙炳良。

  当时离开家的时候,他的怀里只有500元钱,这是他做工积攒下来的,也是他全部的本钱。

  去哪里?那几天,他寝食难安。最终,逡巡的目光瞄准了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和苏南。在他看来,这个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地区,也是无数淘金者的乐园。

  他首先来到了昆山,这是苏州与上海的交接点,当时是一个半城半乡的地方,他想在这里一试身手。

  他从老家带来了一辆自行车,经车行师傅稍作捯饬,便成了他的坐骑。就骑着这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骑100多里找活干,屁股都磨出泡來。

  “一天吃4碗饭,没菜的时候,就用酱油泡饭吃,早晚各1碗,中午2碗,晚上住小旅馆,1元钱一夜的那种旅社。”提起刚到昆山的日子,孙炳良一肚子的辛酸。

  他四处打听收集信息,跑交通城建部门,跑七所八站,就想揽一点“小工程”来做。

  他几乎是挨个乡镇去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寒冬腊月,天还没亮,他就站到人家门口,陪人家走路上班,一路聊着项目的事情;炎炎夏日,顶着酷暑,他到人家单位,买来冰棒矿泉水,散给大伙消暑。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但是依然没有人相信他。

  一没有资质,二没有队伍,人家怎么可能轻易把工程给他做?

  屡屡碰壁的他,有点心灰意冷。

  有一天,他又一次来到了一个小镇上的建管所。所长老王和他一来二去,也渐渐熟识了孙炳良的为人,两人聊得投缘。孙炳良和老王刚刚工作的儿子同龄,都是19岁。看到19岁的孙炳良独自闯荡江湖,加上他身上的那股拼劲和为人的实诚,老王格外喜欢。

  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老王相信了这个年轻的后生,认为他是个人才,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那次项目讨论会上,老王力排众议,说服了大伙,最终把乡里一条7公里的砂石路交给孙炳良做。

  终于拿到了人生的第一单!那天夜里,孙炳良彻夜无眠。他心想:老王和我非亲非故,人家是看中了我这个人,相信我,才把工程给我做,我一定得做好,才对得起人家,也对得起自己。

  他立即回到家乡绍兴招兵买马,拉来了20多个老乡,组成了“亲友团”,大伙团结一心吃辛受苦干了1年,终于完成7公里的砂石路面铺筑任务。当时没有什么本钱,石子黄沙类的建筑材料,都是孙炳良从当地小镇上砂石厂水泥厂赊欠的,不知怎的,人家看他一脸的淳朴真诚,加上老王的介绍,都相信了他。

  那一年,他衣兜里起家的500元,变成了20000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他收获了第一桶金,也收获了贵人的支持,收获了大家的信任。当他去老王府上要“表示表示”时,老王一脸严肃:我帮你,是看中你这个人,是舍不得你,你从小没有父亲,又和我儿子一般大,这么小在外闯荡不容易,不是图你什么回报,要回报你就好好做工程回报社会!

  质朴无华的话,落地有声,一直回荡在孙炳良的脑海和心坎上。

  “老爷子现在70多岁了,我俩亲如父子,每年春节我都带家人去拜年,只许我带上两瓶酒去或者两条烟,爷俩和家人一起当场‘分享掉,其乐融融。”

  无数人在创业之初遭遇一次次失败,慨叹生不逢时,或者怨天尤人。孙炳良是幸运的,遇到了老王。但有一点,老天终究是公平的,因为老天垂青奋斗者,亲睐苦心人。正如人说,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他的努力。

  第一次尝到创业成功的甜头,这更坚定了孙炳良“爱拼才会赢”的执着。

  他带着他的“亲友团”从交通道路到水利工程,不分昼夜,四处征战,不到3年,他的财富从20000元,涨到200000元。

  那时候,孙炳良在家乡的同龄人中,一举成名。

  山穷水尽,濒临破产,他几陷“滑铁卢”,企业在涅槃重生中螺旋式上升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上世纪90年代初,孙炳良只算一个小包工头。

  他参加招投标的资质,还是用的杭州一家公司的资质。行业内人都知道,这样的挂靠一是要上交管理费,二是业绩都是人家的,等于一直为别人作嫁衣。

  特别是一次濒临绝境的打击,让他睡狮猛醒。

  1994年的秋天,他接下了一个厂区水泥路面的铺设工程。铺设完成后,经检测,因使用的水泥不达标,路面跑沙,达不到标准。孙炳良看着厂区数万平方的路面,心一阵阵地绞痛。

  怎么辦?全部返工重做!

  这次,一下子损失200万元,这让他“一夜回到解放前”。几年的辛苦全部化为泡影。

  痛定思痛,说到底还是管理上的漏洞,一是没有严把进货关,二是没有严把检测关,内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到位。

  几乎破产的他,采取了返工重做这一壮士断臂的做法,又一次赢得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信任和口碑。建设单位愿意和他这样的人打交道,他手下的200个员工愿意跟他走。大伙不要工钱,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从零开始、从头做起。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可以含着眼泪向前跑。孙炳良带着一帮人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大决战”。

  风雨驰骋,刚毅柔韧,两年之后,孙炳良起死回生。

  2003年,这是个永久载入长顺人记忆的一年。昆山长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长风破浪,顺势而谋,长于思,顺于行,是谓长顺。孙炳良有了自己的公司,长顺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

  2004年,成立自己的混凝土公司,为长顺建设之路安装上了动力引擎。

  2005年,成立置业公司,和昆山市政府合作开发昆山城南首个地标社区“顺城名湾”,标志着长顺正式拉开进军房地产的序幕。

  2006年,长顺建设集团正式成立。

  2008年,长顺获得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2010年,长顺获得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

  那时候,正是全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长顺顺势而为、财富激增的时期。

  2011年,房地产行业形势逆转,孙炳良遭遇“滑铁卢”。

  现在看来,那时候在房地产行业声名鹊起的孙炳良,头脑还是有点不够冷静。楼盘开发销售环节定位太高,市场疲软,高成本开发,资金回笼慢。孙炳良果断决策降价促销,从每平方米11800元一降再降,最低价7980,“割肉”卖出一部分楼盘,确保现金流。同时严控各类开支成本,开源节流,共度难关。

  屋漏偏遇连绵雨。楼盘销售不景气,1个多亿的银行贷款眼看到期,一旦还贷不了,就会被银行列入失信名单,与银行的合作就会受限;今后连锁反应,就会借贷无门,就意味着资金链断裂。

  焦虑不安,急火攻心,孙炳良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

  他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日子,有过荣耀,有过成功,有过挫折,有过失败,但他一次次过关斩将、逢凶化吉。这一次,难道真的会陷入“僵局”?他想着公司两三千员工,他又不甘心就此沉沦。

  国营企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民营企业,往往原始资金投入不足,主要靠贷款维持,再加上企业快速扩张,在经营中抽出过多的资金而发生资金流转困难。遇到这样的难处,没人管,民营企业就像后娘养的私生子。

  孙炳良几乎一夜白头。他去找银行行长,去找政府领导,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银行有银行的游戏规则,政府有政府的管理权限。但大伙十分理解孙炳良的难处,于是一场良心、人情、规则的拉锯之后,大家答应共同想办法,全力帮助孙炳良从民间渠道融资。

  1个月之后,银行还贷成功,资信没有问题,可以履行续贷手续。缘分与福分最终还是青睐执着奋斗的人。没过多久,长三角地区特别是苏州、上海房地产市场回暧,楼盘销售直线上升。孙炳良再次绝处逢生。

  2013,长顺获得国家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其后,长顺集团先后成为AAA资信企业、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江苏省最佳企业、江苏省建筑业30强,并顺利通过ISO体系认证。

  历经16年发展壮大,长顺已成为一家集“公路与市政工程建设、地产、沥青混凝土产销、商品混凝土产销、金融投资、运输服务、电力工程、新能源产品产销”8大板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回望过去,失误也好,失败也罢,在孙炳良的记忆里,这样的反复和起伏有过好多次。创业之初的1994年、创业中期的2011年,这两次尤其让他刻骨铭心。

  他的企业就这么在涅槃重生中,呈螺旋式上升。

  有人说,从面相上看,孙炳良注定是个有福之人,他有富贵之身。这样的说法未免有点迷信,但有一点勿庸置疑,他是以一种特立独行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待人以真、相交以诚的人格魅力征服别人,救赎了自己。

  在孙炳良的笔记本上,我看到他摘录的这样一段话:

  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路上,首须看远,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地长大。

  抢抓机遇,顺势而谋,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三次大手笔,三次大转型

  长顺建设集团总部会议室的墙上,一句话,令每个到访者肃然起敬:超越,是一种境界。

  孙炳良从离开家乡独自闯荡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在不断超越中求生的人。

  超越,就是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否定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

  睿智的孙炳良,有着常人不及的悟性和灵性。他深知,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唯一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必须不断汲取知识营养,方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自主与自力更生,世上没有救世主,商海搏击还得有智慧。

  从2002年起,在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等一批著名院校的SMBA、MBA、EMBA等等课程班上,常常都会有孙炳良的身影。

  “而且,我还做过其中一两个班的班长。”孙炳良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

  他如饥似渴地充电学习,与各路精英“指点江山”、“华山论剑”。

  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来,长顺集团,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一路坎坷一路歌;进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像长顺这样一大批民营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单打独斗,举步维艰,资金瓶颈,科学化管理难上正轨,企业品牌软实力无从谈起。

  一次次“头脑风暴”之后,孙炳良冷静地审视着这个时代,他感觉到,现在不再是步鑫生、马胜利的时代了。这个时代不再是单靠勤奋,或靠投机就可以一夜暴富的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已然进入智慧经济时代;这个时代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而是已进入“虎狼结亲”的团队合作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做产品、做工程就能取胜的时代,而是依靠核心企业文化无形胜有形的时代。

  长风破浪,顺势而谋,长于思,顺于行,这是长顺的核心要义。孙炳良意识到,这个时代不是等靠要的时代,机会稍纵即逝,谁抓住机遇,率先而为,善于先发制人,谁就赢得先机、掌握市场主动权、话语权。他在全集团响亮提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以“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他顺势而为的最为精彩的大手笔,当属3次抢先转型。

  大手笔之一,房地产开发从商住地产向工业地产转型。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约20万亿元左右,是全国的近1/4,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2018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提出,将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孙炳良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在强手如林的饱和竞争中,地产要想做大做强做长,必须借助长三角工业优势,从传统的商住地产转型布局绿色工业地产。

  考察、谈判、签约,一切程序似乎是以读秒的速度在推进。

  2018年12月1日,张家港长顺创谷项目破土动工。这是长顺集团致力于工业地产创新的开山之作。

  60万平米工业综合体项目打破江苏省固有的工业地产模式,所开发厂房具有自由分割的独立产权,银行最高可做7成按揭贷款,还可为企业量身定制;长顺不仅做工业地产的开发商,还做工业地产的专业运营商,秉承“为工业造城,为企业造家”的宗旨,将园区打造成全方位、多功能智造中心,分别划分为机械装备区、五金医疗区、精密加工区、新型建材区,提供一个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制造转变的升级平台。在园区内设置邻里中心、中央食堂、员工宿舍、产业孵化器、人才中心、金融服务网点、现代化智能安防系统等多功能配套,让入园企业安心生产的同时,又能让企业主和员工享受到城市化生活。

  长顺创谷项目开工之日楼盘就被预定三分之一,竣工之前70%楼盘就已销售一空。长顺创谷项目一举成功。

  有人说,2019年,是长顺“绿色工业地产年”。孙炳良踌躇满志,开始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镇江、泰兴、南通等周边地区为半径,全面布局工业地产。

  长顺地产新征程,由此发轫。

  大手笔之二,从单一做工程项目向平台化运作转型。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潮流。

  长顺拥有国家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国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房地产开发二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等一系列资质。

  可是,孙炳良审视反思后诘问大家,一直以来,长顺竟然是顶着“金饭碗”在要饭吃!

  为什么这么说?

  像长顺这样的草根民营企业,国内比比皆是,这些企业做工程项目经常受限于人,因为项目收款难,贷款难,到处借钱,导致成本加大,企业时常陷入不良循环,举步维艰。

  仅以2016为例,长顺在全国一举拿下17个政府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在当地选择企業承包建设,由于这些企业挂靠长顺,管理不规范,资金不雄厚,政府一旦不能按期付款,就会停工误工,形成“半拉子”工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