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走进大塘屯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1125
大新县桃城镇大岭村东的大塘屯,是我的故乡。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屯前有个大潭,100多亩的水面;微风吹来,碧池荡漾,风景秀丽绝美;一排排楼房屹立潭边、倒影水中,美轮美奂。

  2018年4月10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应屯长黄贻干的邀请,我回到故乡大塘屯。不论是世代安居在那里的父老乡亲,还是在外工作的兄弟姊妹,或是外出打工谋生的年轻后生,总忘不了故乡的山水、风物,忘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说起故乡,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从村头至村尾,有百年的大叶榕、小叶榕、秋枫树、唛侣树、龙眼树、木棉树等,挺拔冲天。这些古树,是一个地方的标识,它见证着一段历史,传载着一个故事,展示着一种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品味。尤其是村头的三株古树,排列成一条线,两头是大叶榕,中间是小叶榕。记得小时我去大岭完小读书,每天都走过大榕与小榕中间通往村外的道路,那时是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可好了,是5米宽的水泥路。每次回故乡我都仰望着大榕树与小榕树枝蔓相连,犹如一个拱门。村里老人说,大叶榕是青龙,小叶榕是凤凰,是先祖种下的,寓于龙凤吉祥的象征。

  遗憾的是,2016年4月10日,一场罕见的台风冰雹,把小叶榕的杆枝打断成残了,树枝树叶缺乏阳光和养料而枯死,留下躯杆;但它仍挺直着,树木是有灵气的。

  那天,我跟黄贻干屯长商量,建议要补种小叶榕,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嘛。不久,他组织几位村民,从山脚挖来一株小叶榕,种在原地的枯榕根旁,祈望它快快长大,重现“大榕小榕携手古村拱门”的奇观。

  村头这棵大榕已有几百年树龄,状如巨伞,树荫可以覆盖300平方米;另一棵大叶榕也有百年树龄;一大一小,浓郁葱嵘。大榕树有个特点,终年苍绿,不见开花,却结出细小的黄色果实。记得孩时,我爱用弹弓在榕树下候鸟,斑鸠、八哥都爱吃榕树的细果,成群结队地飞来叮着细果。自然,弹弓打不着它们,是因为榕树高大,是因为榕树绿叶太密绸,只是满足一种打鸟的童趣罢了。

  屯子后面是一座海拔600多米高的大山,形似一条龙,村民称为青龙山,面朝龙潭水。四面环山,左右相通,龙眼树、竹子拥簇着全村。原先,屯子四周古树葱天,尤其是背山,有两棵挺大的青松,三人才合抱。站在潭坝上,举目眺望后山,便看得见青松竖在山脚。村里老人每天起床点燃开火煮饭,少不了用松针叶燃火。经常有老人到松树根下,捡飘落下来枯松针来作点火燃料,很管用。儿时我跟着奶奶到后山脚捡松针,装满泥箕抬回家燃火时用。令人惋惜的是,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古树老树被乱砍滥伐,两棵青松也被砍了,老树也稀少了。

  后山左侧山脚有3口山泉,夏凉冬暖,长年涌流不停,汇成了一潭水。据《大新县志》记载:大塘,宋朝(1279年)建屯,至今有740年历史。据老人口口相传,大塘屯的先祖是山东白马县人,因兵荒马乱,躲避战争,逃难来大塘居住。仅几个人,他们开垦荒地,建房扎寨,一代又一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因村四周长有野果,叫“唛侣”,故名。又因村前有一口大潭,解放后更名为大塘屯,沿用至今。

  大塘村现有120户、600多人口,姓赵姓黄两大家族。赵姓是山东来的,黄姓是宝新村那弄屯迁来定居的。赵黄不是同姓,但亲如同姓,犹如一家人。大凡哪家有婚丧红白喜事,各家各户主人总提着鸡鸭、封上红包,带上三五斤大米前往,表示祝贺和哀悼;同时每家都出来一人帮忙,如劈柴、煮饭、洗菜、洗碗、摆桌端菜等活儿。老人说,此风俗习惯已沿袭 300多年的历史。

  故乡的潭,是大新第二个大水库,能灌溉受益的有大岭街、柴屯等地数千亩农田,乡亲们再不担心受旱灾之苦。100余亩潭面,水深2米,水清见底,游鱼可见,是游泳嬉水的好去处。除堤坝之外,潭的三面都生长着芦苇,一丛连着一丛,一片连着一片,构成一条绿带。水面有飞来的野鸭,成群结队,漂游戏玩,寻觅食物;也有白鹤飞来,择栖在芦苇顶上,绿与白色成了一个个亮点。

  1000米长的潭坝,东西两头有古老秋枫树,3-5人才合抱,中间有大榕树和老木棉樹,4棵古树形成一条线,守卫着潭坝,很壮观。堤坝上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通往德立村、三联村。路上行人在老树根下乘凉歇息,观赏潭中青龙山倒影,一幅美丽山水画,充满乡村的诗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限制,产粮不多,生存艰难,社员吃的是木薯红薯,住的是泥墙瓦房和茅房,点灯是火油或桐油灯,穷得叮当响,成为生产靠贷款,吃饭靠统销,穿衣靠救济的“三靠队”。乡间有人歌谣:“大塘,大塘,有水无粮,木薯当口粮,住的是泥墙房,家有闺女莫嫁大塘郎”。那时我回老家,童年伙伴黄啟会请我到他家喝酒聊天,喝的是大新糖厂酿的糖泡酒,一碟炒玉米,一碗雷公根汤,拌着一碗小虾,就算美味佳肴了。

  有句俗话:60年风水轮流转。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实行分田到户,结束了农民“工分吃饭”的历史,农村走向脱贫致富的春天。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回乡探亲,吃饭下酒的菜有鸡肉、鸭肉、猪肉等,比以前丰富多了,证明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90年代中期,我再回故乡,看到同龄的小学同学赵大华。他家先前的泥墙瓦房已改造成楼房,厅堂上摆放着电视机、冰箱、大沙发等家用电器,生活水平与城镇里生活相差不大。

  进入新时代,故乡变化更大。村里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车通“五通”了。有98%的农户建起了2至3层的楼房,厨房、饭厅、客厅,卫生间,家家通了自来水,楼上楼下电灯亮;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热水器、空调、电脑、手机很普遍;全村有大小汽车32辆,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干净整洁的村道,连通环绕于各家各户……屯长黄贻干告诉我,村民们很讲卫生了,各户每天早晨就拿起扫把打扫门前门后,发现烟头、纸屑就捡起来放进垃圾桶。现村内人行道全是水泥路,干净宽敞。村前有条水泥路通往县城,十来分钟车程便到县城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文化生活也跟着上来。2013年春,村里集资200多万元,兴建了2层楼的文化中心、露天舞台、灯光球场、老人健身场等项目当年底竣工。

  2014年农历正月初八,好日子,阳光普照山庄。上午10点举行文化中心落成开放仪式和文艺汇演活动,张灯结彩,气氛浓烈。舞台背景挂上一幅大塘风景;活动主题“舞动和谐旋律,共建美丽家园”。那天,我从县城赶回去参加盛典,才8点多钟,父老乡亲就成排坐在舞台下等候;周边的德立、三联、宝新、宝山等村文艺队,也赶来参加汇演。演出的节目有舞蹈、小品、相声等,内容丰富多彩,搏得观众阵阵掌声。汇演结束后,各文艺队演员与大塘村民共进午餐,畅谈改革开放带来的收获感,幸福感,安全感,气氛甚浓……

  有了文化娱乐场所,村民们乐开了,工余时间,有的到文化中心楼看书看报,有的打球,有的唱山歌,有的跳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了。他们成立了一支业余文艺队,逢年过节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还应邀参加邻村举办文艺晚会演出呢。

  在采访中,我特地去看望80岁老人赵如芳,与他聊天,谈到农村教育。赵老说,在改革开放前,吃饭都成问题,何谈送子女上学读书?加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读书的人不多。恢复高考制度后,村民开始重视子女读书了。我家两个孙子,一个考上广西医科大学,一个考上广西水利电力学院。20多年来,全村考上大学就有16人,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故乡今非比,乡间就有人出来唱歌谣:“大塘,大塘,有粮又有糖,旧房变楼房,电灯亮堂堂;大塘,大塘,山水出人才,考上大学16个;大塘,大塘,公路通县城,出门有车坐;大塘,大塘,山青水秀好地方,外地姑娘愿嫁大塘郎。”这首新民谣的意思是:大塘不仅产粮食多,而且把2000多亩的垌坪岭,开垦种上原料甘蔗变成了白糖,发了甘蔗财,生活富裕了,外面的姑娘纷纷看上大塘青年小伙子。屯长黄贻干说,远的姑娘有江西、贵州、广东,近的有桂林、梧州等地,嫁来大塘当媳妇的就有25对。

  屯长黄贻干当过兵,为人厚道,工作踏实。他说,有党的好政策,加上勤劳,种什么能赚到钱,他们心里很清楚的。村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种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还发展芭蕉、沃柑、蜜桔柑等水果生产,加上劳务输出收入,每年总收入300多万元。2018年底,全屯摘帽脱贫了,走上小康之路。已有10户到县城买楼房,享受城市生活,再过几年到城里买房更多,他们口袋里有了钱……

  故乡大塘,沧桑巨变,我不禁感慨万千。

  大塘是一本书,一本深沉厚重的书。这本书,让她的子民不离不弃,时时阅读,天天翻新。现在,屯里十分重视故乡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和正在科学规划乡村旅游景点的大文章,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乡村振兴——

  坐落在村头西南潭边右侧的那座独秀峰(也叫文笔山),山拔600米高,在山腰有一处十来米宽的平台,可建一个瞭望台与六角亭,为每年农历“9?9”重阳节人们登山观赏大塘湖全景与广阔的田野,尽收眼底,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的诗意。

  100余亩大塘水面可以充分利用,设置几艘飞船,为游客游山玩水,坐在飞船观赏大塘村背靠青龙山的全景,吸纳龙脉之精气而聪明也。潭边宽广,可设置几处钓鱼台,供钓鱼爱好者与老年人悠闲钓鱼养生。

  屯东面左侧砂浓(壮话山)100余亩枫树林。阳春三月,枫树长出嫩嫩叶子,香味朴鼻,成了绿色海洋。每年农历“三月三”节,村民们摘枫树叶煮成染料,是蒸五色糯米饭染料之一,蒸出来的糯米饭颜色黑黑的。它性属中药,食用利于保健。枫树林到了秋冬季节,却是枫叶正红时,放眼望去,满山染红,蔚为壮观,尽赏红叶之美!

  砂浓(山的土名)脚下,有一口天然山泉,水常年流淌不息,且夏凉冬暖。严寒下雪时,泉水冒出一团团热气雾,不用烧火烧水直接洗脸暖暖的。相传在古时,天宫七仙女空降漠沙泉沐浴,享受人间情趣的故事。在此泉下层可建一个游泳池,供游客取乐。

  昔日的垌坪岭,如今变成飘香芭蕉林,成了千亩的绿色生态产业基地。修路建凉亭,让它变成香蕉公园,成一个芭蕉海洋观赏的乐园。

  在开发利用乡土文化方面,主打历史悠久的“三古”文化牌:

  一是“古鼓”。这是1993年10月22日出土的东汉铜鼓文物。鼓面直径64厘米,鼓高47厘米,腰围173.5厘米,重29公斤(现铜鼓藏于大新县博物馆)。

  二是“古舞”。这里是麒麟舞的发祥地,有诗词为证:

  正月麒麟贺新年,拜到家中福禄全。人寿年丰多康泰,爆竹声声辞旧年。

  二月麒麟贺新年,春色满园更鲜艳。春意盎然万物醒,农活百种齐下田。

  三月麒麟贺新年,阳春正合好种田。早晨施肥忙插秧,插到太阳落天边。……

  麒麟舞唱,是一年十二个月诗词,歌调优美动听,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舞唱艺术。旧时大塘麒麟舞唱队很受村民欢迎,纷纷邀请去舞唱。俗话说,去到山头唱山歌。麒麟舞唱队凡应邀去舞唱时,舞师根据人文地理就应时作诗词给队员,一般是赞扬歌颂该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邻里和谐相爱。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春节期间在本地区村屯巡回演唱,远到崇左县(今崇左市江州区)的左州、驮卢等地演出,到了农历二月底返来过“三月三”节休演。平时邻村有重大庆典祭拜活动应邀去演唱,是乡村民俗文化活动。

  三是“古碑”。这块《头驮碑记》,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岁次甲辰孟秋月丙子毂且监立的,记载了乾隆年间官民合力治水的事迹,现在竖立在村头西南潭坝古秋枫树根下的一处空地。碑文如下:

  盖闻前人无是事而后人作之者谓之创前人有是事而后人修之者謂之继桥何以头驮名万阳白□新息啓疆侣村之塘原是田亩迨以明朝中叶年高阳恩主始筑障为塘鱼漂水定□上架木为桥人物往来数百余年矣自来约十年外輙屺崩重修力多而功少者况木经久必朽故也兹门逢执余之岁村内老少人等和议乐捐彼多此寡务要共济永久计纲砌以石以图长策以垂不朽虽然谋始虑终昔人明训恐年久塘水泛溢以渐骞崩亦可未料愿有嗣予者重修以资冥福

  我充分相信,大塘这个神秘的村落,有“三古”文化的底蕴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指导下,经过奋斗,一定会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作者简介:

  赵子荣,广西自治区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特约作家,中华文学签约作家;主任编辑职称。发表各类文体作品300余万字;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获过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