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一个经历过无数生活艰辛的人,一个要用一抹“善光”去照亮一片天地的人,肩负起沉甸甸的中国养老事业,奇迹般地创办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老人院。
聆听她的一个个充满世上最爱、最善、最美的故事,是一次情感净化和灵魂洗礼的过程。
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的伟大,在于她具有博大的人间之爱、人性的本真之善、行为的自然之美!
她创办的事业,与国家本质、政府担当、社会责任、生存权利、制度进步、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她已经和正在做的事业,正是党和政府已经或正想提倡做的。
她的故事,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特别的引领意义、特别的褒奖意义!
人之将老,人皆会老。现实社会缺乏“老之所依”、缺少“老之所靠”、缺失“老之所安”。她,以个人单薄之力,做社会“补缺”之事,值得大歌大颂。
我要把她的故事,讲给全社会听。我坚信,进入她故事的幸运之人,一定会点赞;即将进入老年的未老年人,一定会祈盼在本地也出现更多的“她”,续写美丽的故事!
她,把“善心、善意”布撒在遥远的北疆,把“善根、善良”植播于大地。
善行无疆。
她的名字叫马莉。
—— 采访手记
不想讲的故事
中国有个著名的温泉之乡林甸,林甸有个著名的温泉老人院。
马莉院长不太爱讲她的老人院故事,可我还是听见和看见了她的老人院故事。
她一直不讲,好像是不屑于讲。她越不想讲,我越想听她讲。一个下乡知青,一个下岗工人,赤手空拳,艰苦创业,竟然干起了红红火火的老人院,竟然走过了风风雨雨12年,她肯定有故事。生活能把人逼疯,生活也能把人逼精,苦难能摧残人,苦难能造就人。马莉就是在苦难中脱颖而出的天使,马莉就是从磨难中修炼修行成的菩萨。
40多年前我就认识马莉,那时她是一个下乡知青,一群还不满18岁的热血青年来到了我们那个荒蛮野俗的西苇塘——老鸭场。一个白皙白嫩的18岁的毛丫头,一个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弱女子,经历了知青的风风雨雨,走过了知青的坎坎坷坷,奠基了奮进的人生,磨砺了创业的豪气。她本来是个很优秀的乡村教师,教着教着知青返城了;她本来是个很优秀的工程师,干着干着企业黄摊了。一个一个梦想破灭了,一条一条道路堵死了。青春靓丽的花季转瞬即逝,半老徐娘的季节悄然而至。
2006年那年,徐娘半老的马莉,突然想换一种活法,卖掉住宅楼房,寻归田园生活,体验世外桃源,重新设计人生。她在城郊花12万元购置了108平米三间大砖房,前后大园子,东西南北道,阳光灿烂,田园茂盛,青枝绿叶,生机盎然。新活法带来新思维,这期间,马莉的妈妈和爷爷先后瘫痪在床,妈妈患的是脑梗塞脑萎缩加痴呆;爷爷患的是骨癌转移肺癌,那期间,她伺候完妈妈再去伺候爷爷,轮番轮流吃尽苦累,每天起早贪黑往来于妈妈爷爷之间,直到把两位老人安然地送进了人生后花园。由此,她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利用现有的田园空间,拿出伺候母亲和爷爷这份真情真心,办一个社会化专业化老年公寓,专门受理不能自理的老弱病残。马莉最初的设想并没有多高的起点和境界,她只是想开发利用自身年富力强的人力资源,通过护理服务老弱病残人的目的,赚点微薄收入维持田园生活。
万事开头难,她敢问路在何方。本应该好好考察考察再下决心,可是,林甸没有她设计想象的这种托老模式,她是第一家;另一家是专门收养能够自理的老人,不能自理的一律不收。于是她斗胆创新,你们不收,我收,专收不能自理的老弱病残,办起林甸县第一个托老雏形的温泉老人院。
她不想讲的故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讲不完的故事
不想讲的故事,一旦讲起来就没完没了。
她遇到的第一个老弱病残,是县水产系统家属的一个73岁的佟姓老人,一个地地道道的从头到脚脏透顶了的老者,形容起来简直就像一头刚从农家猪圈里拉来的“瘦克朗”。她清醒地告戒自己:检验自己能否迈开创业的第一步,就从这个老者开始。她把那个脱光的老者像给猪退毛一样,将他掺扶进澡盆里,顷刻间,老者的双腿、腋窝、脖颈、屁股、脚背等浑身上下的灰垢,像黑木耳一样一张一张地往下掉,洗下来的脏水黑的一塌糊涂。脏味儿臭水四处弥漫,闻不闻,吐不吐,读者可想而知。马莉的第一次自我考验就是这样战胜自己的。
第二次经受考验的是护理林齐岛的一个杨姓植物人。该患者在哈尔滨出院回到林齐岛,听说林甸县城城郊有个老年公寓专门受理不能自理的病残人,于是花了每月1200元钱天价,赶紧甩手给了马莉。患者因长时间卧床不起护理不到位,身上着床的主体部位的肉全都没有了,屁股蛋子,腚尖子、两侧大腿骨、后脊背,全都露着白森森清凉凉的白骨头。瘦的抽了裆的屁股眼子塞着一块拳头大的屎橛橛硬的像块砖头子,肛门堵得蹬蹬的,没法上开塞露,就得用螺丝刀子铁签铁锤躲着肛门边缘小心翼翼地往下硬翘硬抠。当病人喝下甘露醇以后,强大的体内压力竟然能把硬硬的屎橛子喷出两米多远。
2006年6月,她的老年公寓一开张就送来了7个不能自理的老弱病残。到2009年,有效的空间只能接受13人,尽管民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准挂牌营业,批评老年公寓不够规模(必须够30人才允许挂牌营业),她不挂牌,不张扬,不听邪,她不听什么标准规模道理,护理老弱残就是硬道理。她只身一人独撑公寓,屋里屋外,锅上锅下,自己动手,拳打脚踢。她拿出当年伺候母亲和爷爷的真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洁白的被单天天漂洗,生病的老人天天擦拭。活的,让他们活的舒心;死的,让他们去的安然。那几年,她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她好像才找到一点自我人生价值。前来预约想进老年公寓的客户天天都有,他们看见马莉的阳光明媚老年公寓,感受着清新亮丽的舒适环境,啧啧惊叹,赞不绝口。有的人家苦苦哀求给个指标,天天追问啥时候能倒出床位,恨不得把家里的病残老人一下甩给马莉他们才能解脱。
暂时的成功,给马莉带来的是自信自豪,也给马莉带来了野心和膨胀,同时也把马莉逼上了绝境。
逼上绝境的故事
2010年3月28日,她贷款100万元购买了530平米兴龙泉4号楼,然后连借带赊带抬,又抬了26万元装修费,开启了温泉老人院的新篇章。
忙碌到2013年,贷款3年期限到期,连本带息160万元。新开业的老人院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么顺水顺风,按照设计的规模化、服务化、专业化的配套服务设想,并没达到心想事成。效果不好,利息翻番,银行追债,法院传票,马莉转眼之间陷入了债主逼门四面楚歌之境地,能借的亲朋好友全都借遍,面对法院传票只能硬挺硬赖。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马莉才理解为什么有人躲债跳楼;白天走路的时候看见一个小水洼子,她甚至都幻想着扎进去一走了之。不敢见人,不敢接电话;银行要,她就躲;法院判,她就挺;亲友抱怨,她已经麻木了;债主挖苦,她已经赖户了。什么尊严,什么名誉,她全都不顾了。2011年8月老年公寓一连死了5个老人,马莉急火攻身得了蛇盘疮,吃了5个月大米饭泡水、大白菜蘸酱。2014年银行法院再次起诉她的“赖账”,一股急火又得了腰间盘突出,下肢麻木没有知觉,两条大腿肉像刀拉似地整天干疼。拄双拐,坐轮椅,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顶着精神崩溃的极限,还得治病还得还债,负重前进,自作自受。尽管如此,她的托老事业从没放弃,她的创业精神没有倒下。她学会抽烟,学会喝酒,睡不着觉,胡思乱想。亲友借遍了,贷款黑户了,找政府?没有政策!走下去,钱在何方?
天无绝人之路,也算柳暗花明,善心善为,善有善报。2017年,面对人口老龄化进展加速的严峻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银行通知马莉,根据上级政策,如果现在能还上30万元本金,银行由此贷款滚动的利息可一次免掉。一个电话,驱散乌云,马莉望着窗外的蓝天,感叹圣人至理名言:“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苍天有眼,必有福报!亲戚朋友都替马莉高兴,还是党和政府好啊!县民政局一个主管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也替马莉高兴,他曾主动拿出自己仅有几万元存款帮助还贷。马莉的精神解放了,老人院的前途大有希望了。
亲眼看见的故事
不想講的故事还是讲了,剩下的故事就不用马莉讲了。
普通的善念,简单的善愿,使她找到了养老事业的定位:规模化、专业化、商业化、服务化,路子走对了就别无选择地走下去。我的84岁的继母娘突发腔隙性脑梗塞,最佳抢救期不见效果,才有了零距离地接触马莉的机会。160多斤体重的老太太床拉床尿人周人放,瘫在床上死沉死沉的,不差钱,不差营养,不差孝心,差的是伺候不了陪伴不起,马莉的老人院顺利地接了过去,人家就专门受理这样的老人去那里安度余生。走进她家的老人院,看见的听见的都是马莉的故事和老人院的故事,楼上楼下东倒西歪的三十五六个老弱病残有一多半是不能自理的,老的90多岁,小的不到40岁,脑残,脑瘫,精神病,脑白痴,胡喊乱叫,毛骨悚然;拄拐的,挎筐的,大呼小嚎的,胡言乱语的,走进这个世界,看看那一双双呆滞的目光,听听那一声声苍老的呼喊,令人恐怖,令人发憷。这个世界里的人们,已经淡化了男女性别差异,一室一厕,光洁通透,没有羞丑的概念,想拉就拉,想尿就尿,无遮无拦,裸身裸心;老小孩,小小孩,病残人的羞丑概念早就消失殆尽了。在病残人面前,从院长到护工,就像幼儿园里的教师,连嘿呼带哄劝,那些残疾人嘴里发出的语音,别人听不清楚,她却听得清晰,你想听他说什么,你就叫院长护工给你当翻译。有个60多岁的张淑清护工,个头不足一米五,身子瘦得皮包骨,带着一个驼背的丈夫在此当护工,驼背的丈夫猫着腰低着头力所能及的帮她烧水拖地,在马莉的老人院里,他们夫妻俩已经度过了七个除夕之夜。名义上她是这些老小孩病残人的服务员,其实她是这些人的佣人保姆老妈子苦奴隶。每天要给这些病残人擦屎,刮尿,喂饭,吃药;二楼的残疾病人,哪个该拉屎,哪个该尿尿,哪个该喂饭了,哪个该吃药了,她都心中有数。有些打粑粑腻的窝吃窝拉的,她不嫌不弃,不急不怨,不慌不忙,不声不响,就那么一个接一个地处理,一个接一个地收拾。有些耍熊耍贱的故意骂人整事儿的,她一走进那些人跟前,那些人就都老老实实地听话不闹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马莉和张淑清就是这些人的一个伟大的母亲!
老人院是检验人性的地方,包括院长护工和儿女们。
一个40岁的大小伙子,1米80的大个儿,长得标标溜直的,脑袋做过手术留下后遗症,不知羞丑,大脑空白,有时就把屎便在裤裆里,有时就把屎拉在走廊里。那个张淑清就默默地擦来擦去,不言不语。一个45岁的肇源新站大小伙子,34岁脑出血,媳妇十年前离婚出走转一圈跟别人生个孩子再回来,带着两个孩子无法伺候病人,把丈夫送到这里来享受人周人放人喂的特级护理,一顿吃三个大馒头还闹着骂着没吃饱,瘫在床上一拉一大滩,恶臭恶臭的污秽令人不寒而栗,那个张淑清就那么默默地擦来擦去,把一个45岁的大小伙子像秃噜毛猪一样,翻来调去的浑身清洗。这些职业上的检验,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墙壁上规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一个依安县的半身不遂的老人,脑袋顶上的头皮屑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厚的脏垢和污屑,用木梳梳头发,头发里的污屑直塞梳缝,木梳被头皮屑塞涨得走不动道,马莉没有人指教,只凭感觉,看见浴池搓澡的人往身上浇醋,凭着主观想象她也试着蘸醋梳洗,经过一个多月的米醋洗浴调理,竟然把一个烂头皮赖头发的病人洗好了。马莉受到启发来了灵感,她把另外几个类似的患者全都用米醋洗好了。有一天,一个老太太看见马莉走过来,她站在那儿不走,就看着马莉一个劲地笑。马莉问她你笑啥?她说,你真有办法,我的头顶老舒服了。还有一个80岁的老人,1976年小腿上就长着一块烂肉,流脓淌水40多年了,那块病灶上的烂肉又腥又臭又痒又疼,老人的两只脏手不管不顾地瞎挠,别说动手给他治,有人看一眼就忍不住要吐。马莉接手以后,试着用盐水米醋给洗洗,然后再碘酒消毒水擦洗,然后再把痢特灵赶成药面给他敷上包上,没请医生专家指导,就那么凭着主观想象,凭着善心普度的土办法,一个多月竟然把一个40多年的烂腿给护理好了。你说她不神?她简直就是一个神医圣马莉了。
2014年春节前夕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天,有人送来一个酒魔。据家人介绍,病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酒魔病了。由于长期酗酒,病人骨瘦如柴,1米50个头的小患者好像练过什么神功,躺在地上得四个大小伙子才能把他抬起来,病人狂躁不安连喊带叫,每时每刻都在做着没有层次的自选快功动作,功夫神速敏捷猝不及防,空手爬墙,神跳窗台,耍起来跟猴子飞人一样灵敏,令人可笑可悲。老人院和其它单位及家庭一样,都在快节奏地忙着迎接新年。马莉的丈夫、妹妹、朋友、老人院的护工们都害怕马莉收留这个病人。有几个在老人院过年的老男老女们,大声地喊着:马院长,这人你可不能收啊!这人你要是收留下来我们这个年可咋过啊!面对这个怪人怪病,马莉感到好奇:一个年纪轻轻的大活人怎么能变成这样一个怪人呢?收不收留无所谓,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病人如此状态她倒很想研究研究。她在想,如果真能把他调理成自食其力的好人或许还能积累一些经验。思维决定成败,马莉来了犟劲,她想试一试,不试怎么能知道“梨子什么滋味”呢!
于是,马莉不听家人亲友劝阻,腾出一个房间把病人收留下来。每天吃饭的时候,马莉和病人坐一张桌,吃一盘菜,陪着他吃,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40来岁风华正茂的大小伙子,活到这个程度,真令人不可思议。大小便得马莉陪着;满口牙齿都没了,吃饭得马莉喂,每次喂饭时,他高兴了就往下咽,不高兴了就猝不及防地破口喷吐,把事先为他拌好(没有牙齿就得吃拌饭)的粥饭喷得马莉满脸都是。实在没办法了,马莉就人性化地将他绑在椅子上,一勺一勺地从侧面往嘴里喂,防止他把饭菜再次喷到自己的脸上。喂完饭了再喂水,因为病人身体里缺水,必须让病人的体内用水滋润起来,他才能恢复健康。为了让病人感觉到别人不嫌弃他,年三十儿晚上,马莉给他倒半杯酒,自己也倒半杯酒,跟他俩酒杯碰酒杯一起喝酒。老人院的护工们背地里议论马院长:一个酒鬼,她怎么还敢叫他喝酒,那不是越喝越魔吗?马莉说:多少年了,他在别人眼里就是个酒鬼,没人尊重他。今天我要让他知道,人世间还有人格和尊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马莉找到了该人的病根。她说:这个人的病根不在酒上,而是在心上。等到病人安静的时候,马莉就和他唠家常,推心置腹,语重心长,从根到梢,顺藤摸瓜,渐渐地就找到了病因。原来这个年轻的酒魔心里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她早年丧妻,扔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女孩儿,他的身体状况不佳,生活窘迫,失去了生活信心和勇气,自暴自弃,极度消沉,借酒消愁,以酒麻木。渐渐地就变成了一个村头村尾的酒鬼酒魔,变成了一个二十多年都不醒酒的酒徒。马莉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每次跟马莉述说他的苦闷的时候,马莉都尽力排除干扰,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同情地、静静地倾听。经过三个月的调理,病人的精神恢复正常,脸色红润了,眼睛放光了,瞅人的眼神也温柔了。病好了之后他自己觉得也该回去养点猪干点啥了,不能年纪轻轻地整天在老人院里呆着。他先后几次给家人打电话要求家人接他出院回家,两个女儿和两个姑爷谁都不敢接他回家。以前来给他送物品的时候,从来不敢进屋见他本人,都是在门外把东西交给马院长急忙走人,家人们吓的根本不敢往回接他。最后还是马院长亲自给他女儿们掛电话,说明了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他们才半信半疑地来到老人院把他接走。临走的时候,他曾信誓旦旦地跟马院长许愿,发誓,马莉院长长出一口粗气,心想: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我终于用我的善愿善心,拯救了一个精神颓废穷困潦倒等待死亡的年轻人。
三合乡的一个86岁的姚姓老头,有两个健康漂亮的女儿,一个在吉林一个在齐齐哈尔,据说还有三个儿子,住院期间没有一个儿子前来看他。老爷子脑梗塞加冠心病,背弯腿瘸,头昏眼花,糊涂巴嘟的管自己姑娘叫妈,拖着椅子在走廊里胡骂乱喊,两个女儿从外地回来陪老人家过的年,过完年女儿们一走他便想得狂躁不安,一宿一宿地呼喊着骂人打人。马莉嚎唠一声站在他的面前:我就是你闺女,骂吧打吧,我捆不住你的嘴我能捆住你的手!马莉把视频发给他的女儿们看看,女儿们十分理解地建议马莉:不行就把脚再给他绑上吧。
有人说,伺候人的行业不好干,人不像猪,人,太好挑毛病,他要想挑你毛病总能挑你几点不满意的地方。马莉说,还是你没干好,只要你用心了,别三心二意,你就是错了,人家也能理解。人家挑出你的毛病,你认真检查自己修改自己的过错,别人也能理解。就是因为马莉有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她从容不迫,面对现实,面对各种老人和家属,赢得了那些容易挑剔的老人家属和顾客的真心点赞。有一个老太太,脾气古怪,老来变性,一帮孝顺儿女谁也靠不跟前,老年公寓住了好几个都不顺她心都住不长。儿女们听说马莉有爱心有耐心,就送到马莉的老人院交给马莉来管,马莉看看老人的神态,老人翻楞翻楞眼睛不像是友好的神态。马莉的第一印象是:这个老太太肯定是个事儿多不好管的老太太。她没有把握能做到让老太太百分之百满意,但她有信心能做到百分之百地真心、百分之百的真情,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满不满意顺其自然吧。没想到老太太住了一段时间以后,竟然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马莉了。头疼脑热地有点毛病就喊马莉,马莉还偏偏就有这个耐性,随叫随到,手到病除,按摩到位,包你满意。从此,不吵了,不闹了,不作了,不叫了。有时儿女们让老太太回家住几天,想不到老太太没住几天就大呼小叫地闹着要走,要回马莉家去。于是儿女们就得立刻往回送,老太太疑心太重,生怕儿女们糊弄她,走在马路上,左顾右盼,前后相看,一旦发现不是去马莉老人院的路段,当时就在大街上撒泼喊叫,直到进了马莉的老人院,看见马莉了才能扬起笑脸露出笑容。老太太病危临终之前,几乎一步也离不开马莉了,由于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老人没法躺在枕头上,就只好半躺在马莉的怀里,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时刻。就在老人临要入殓之前也还要麻烦马莉一下,四个大小伙子从老人院二楼把老太太抬到楼外的棺材跟前,正要往棺材里放进去的关键时刻,一个人没拽住褥子角,老太太骨碌一下子扣了过去,盖在脸上的黄纸哗啦一下掉了下来,老太太脸朝下趴在了地上,本来就胆战心惊地咧咧勾勾地几个大小伙子,看见死人扣斗子了,谁也不敢伸手上前,儿女们一个个乍着俩手看着马莉。马莉看看几个可怜可笑的小青年,心想:你这个老太太,临走之前也不忘记给我找点麻烦。她走上前去,把褥子很有经验地叠好塞进老人身子底下,轻轻地将老太太扳平放实,捡起黄纸再把脸盖好把褥子抻好,命令小伙子们重新将老太太安放在棺材里边,全家人这才把老人安然地送上西南大路。
有个叫王汝增的老王头,不傻不苶的一点不讲究。马莉在厨房里吃饭,他隔着厨房饭口在隔壁吃饭,吃着吃着来屎了,不管对面饭口的马院长吃饭不吃饭,搂起屁股噗嗤噗嗤拉的满屋都是。马莉二话不说撂下饭碗就去擦屎,擦完屎再回来接着吃饭,她说她的喝酒习惯就是这样练出来的。有的精神病患者来尿了不知道尿,就往裤裆里尿,走着走着脚底下就淌出了尿臊,在院长的床边坐一会儿,站起身来就是一个尿臊濡湿的合罗圈。有的精神病啥也不知道,拿着拖鞋当馒头,划拉一大堆拖鞋愣往冰柜里塞。有的精神病一转身没影了,眨眼间跑到大街上跟人家耍上了。有一次马莉陪朋友打麻将怕精神病患者跑丢,玩麻将的时候就把精神病拴在床上,我让你动不了走不了丢不了。这些个可悲可叹可怜可气的闹剧每天都在上演,不用彩排,不用导演,马莉随时随地进入角色,考验,随时随地地在等待儿女,考验,随时随地地在等待着马莉。
关于脑袋庙的故事
有一次,我跟马莉聊天,聊着聊着她很平淡地冒出一句话来,她比划着自己的胸脯拍着脑袋说:我的脑袋就是一座庙你信不信?我细问其庙为何意?她说,这十几年的老人院生活,自己见过的经历过的事情不计其数。活的,死的,残的,瘫的,她经历的难事易事坏事好事,她经历的遇事躲事解事平事,太多了太多了。就像庙门上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她说她的脑袋是个庙倒不如说她的胸怀是座庙,这就是能经天磨硬磨出来的女汉子!这就是修炼,马莉已经修炼成“佛主”了,修炼成西方“主耶稣”了。看透了社会,悟透了人生。马莉的温泉老人院,至今仍为林甸独家一树。有的老人院模仿马莉模式,走了一段就走不下去了。有的护工干着干着就撂下了,干不了走人。这时候马莉就围上围裙,走进厨房就是厨师,戴上口罩手套就是护工,擦屎刮尿,伸手就来。用她们护工的话说,穿上工作服就是护工,脱下工作服就是院长。面对老人院的前进她从来没动摇过,全县同行业的头头们都管她叫马大姐,有人说她,别人都把老人院当买卖做,唯独马大姐把老人院当事业干。让马莉最最头疼的就是各个部门的检查验收,有时面对来自方方面面检查和过关的材料软件让她感到无所适从,焦头烂额。卫生、防疫、民政、公安、消防等等部门,都有自己的行业行规要求,检查、建档、整改方案等等一些个性材料逼的她苦不堪言,好在有一些同行业的姐妹们心疼她,有些软件工作都是她的行业姐妹帮她来做。还有更叫她头疼的,她想在老人院门前做个门斗按个升降器,准备把病残老人和死亡老人通过升降器,让死亡的老人平安出行,让活着的残疾老人到户外晒晒太阳。因为老人院和住宅楼走的是一个楼道口,老人院经常死人,一死人就蒙盖着黄纸黄布楼上楼下艰难出行,常常吓的楼道里孩大佬小捂着眼睛喊着躲着。可是门斗的地基打好了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也上来了,人家不管你老人院死人不死人,也不管你晒不晒太阳,人家管的是城市规划市容市貌。马莉的痛苦和无奈不是没人同情,一任县民政局长曾经出头找城管部门协调也没好使,弄得她想找个说情的地方都找不着,一样的街面,别家的门脸可以有门斗,老人院的门脸就不可以有门斗,真让她有理无处说。为了接一个门斗,她磕头跪颅,哭求喊叫,逼得她曾经给女儿写过遗书想一死了之。她想不明白,自己投资10万元,为病残老人创造幸福咋就那么难呢!她说她的脑袋和胸怀就是一个庙,其实也包含着她面对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和无奈,就跟她面前的一个个病残老人,看着是在安度晚年,其实就是在等待死亡。人生之旅,匆匆过客,你来我往,谁来理解马莉的助老疼老爱老养老的情怀!总算苍天有眼上帝开恩,经过她的奔走呼叫,终于感动了政府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终于帮她圆上了一个美丽的梦想。那些温泉老人院二楼的病残老弱的老人们,终于可以坐着轮椅拄着拐棍扬着笑脸,坐着升降器出去晒晒太阳了,那些死去的病残老人再也不用蒙着阴森恐怖的黄纸黄布去跟居民们拥挤在一个居民楼道的楼梯了。
一片光明在未来
馬莉的故事讲不完,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马莉的女儿曾经评价过马莉:干事业的人一要有智商二要有情商,三要坚强,你是一没智商二没情商,就剩下俩字:坚强。马莉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情商哪个高哪个低,反正是磕磕绊绊地走过了十二年,她相信这个路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坚不坚强都要走下去。多少年前就有专家们提出了中国养老问题的迫在眉睫,规模化社会化商业化是方向是趋势是不可雄辩的事实。一对爹妈能养活十个儿女,十个儿女却不一定能养活一对爹妈。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大地俯拾皆是。
我曾经举着酒杯挂着泪花跟马莉院长和护工们敬酒:应该我们儿女们干的事情都让你们干了,尽管花钱住老人院,我们还是要感谢你们的,感谢你们这份最伟大的爱心孝心!尽管自己把话说得冠冕堂皇还带着官腔,真正像父母呵护儿女去呵护老人那样的情感能有几次?有的儿女家在外地,一年两年的也不来一趟,冷丁来一趟,老人院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又挑护工毛病又挑院长毛病,带着一种表演意味的尽孝,三两天之后便一去不再复返,最后还是把所谓的孝心扔给护工们。有的儿女们,把老人送进来就不管了,年节时刻象征性地来看看,来到自己残疾父母跟前,就跟看两姓旁人一样,咧咧勾勾地不敢靠前,冷面冷语生怕脏气臭味熏着,看着护工给自己爹妈擦屎刮尿,扔下营养品连声谢谢都不肯说就急匆匆地赶紧走人。有一次,别人问我中午饭在哪儿吃的,我平静地告诉他我在老人院吃的。那位哥们眉头一皱:哎我的妈呀,老人院那个饭还有个咽!我心里暗想,这值得惊讶吗?现代人说不上哪天来个血瘀心梗来个栓塞脑梗,谁能预料自己未来的生命是个什么状态?老人院就是所有人类晚年生存的最终归宿,只不过是或迟或早而已。总之,在老人院,什么风景都能看见,什么故事都能听到。我感觉马莉运作的养老事业,这是真正的大善大孝!
我写这些事情无非是说明养老问题不可小视,无论是官办、私营、个体、家族的,人老了得有人养,人老了得有人管,无论什么模式,都需要社会统筹,都需要经济实力,商业养老,势在必行,专业养老,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和谐。我们的社会不是缺少老人院,而是缺少为养老全心投入的人。马莉的老人院就是全心投入、全面构成社会和谐的模式代表,谁能说她不伟大呢!有的人曾经好心好意地提醒马莉:剩下的几十万贷款何必月月偿还,再拖个三五年,说不定又有政策再给你免单,你还至于这么坚强啊!马莉就是马莉,她不坚强就不是马莉了。她说她不能丧良心,党和政府对她已经网开一面恩重如山了,马莉不能无德无赖不知感恩。她不信佛不信主,她信天地良心,她相信党和政府,她相信这个美好的社会,她相信善事善为的力量。尽管磨难重重,她不怨天尤人,相信好心好报到永远,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活着就是磨炼,悲欢总有聚散,感怀生而为人,感慨岁月冷暖”,这几句话是马莉对自己人生的理解和概括。老人院的十二年,马莉没有一天离开过那些病残老人,同吃同住同生活,从来不搞特殊化,她和护工们吃的饭菜都是和老人们一样的饭菜。亲朋好友都说她,你已经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想不想想自己的将来,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吗?马莉平淡地说:只要我的头脑清醒不糊涂,坐在轮椅上我也要指挥下去!一句朴实的话语,是她的心灵深处真实的写照,一个小小的行为都是敬老爱老的善举。马莉常说,我也60多岁了,不久的将来也要步入老人行列,要懂得老人、理解老人,要体会他们的需求,她相信,她和温泉老人院的老人们,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还会绽放出更加绚烂晚霞。她坚信,国家和社会,未来会有更多的政策和部门来关注这项事业,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好人善人参与到爱老助老疼老养老的事业中来。
我们相信马莉的温泉老人院会越办越好!
我们祝愿马莉的温泉老人院会越走越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