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月16日的夜里,我第一次走进临夏市八坊十三巷。这时距离我来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市还不到三小时。
作为《中国报告文学》知名作家采风团的一员,从我走进西北城市临夏市的那一刻起,所见所闻已经完全颠覆了我此前对大西北的所有想象和认知。寒冬腊月,天气很冷,夜里气温降低,更是寒气凛冽。酒店距我们要去的八坊十三巷还有点路程,市里安排了公务用车以行。汽车在宽广洁净的马路上慢慢行驶着,两旁高楼林立,万家灯火。路上车水马龙……陪我乘车同行的临夏市李宏源副市长,是甘肃省委宣传部下派挂职临夏市的领导,他在省委宣传部负责的是文化产业开发,来临夏后又分管文化旅游工作,业务精,情况熟,一路上他的热情介绍,使我明白了我们此行采风的“八坊十三巷”是历史上对河州也就是今临夏城外南关一带回族聚居区的泛称,也是临夏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通过棚户区改造而打造出的一处留存有悠悠岁月中八坊先民厚重历史文化气息的古街民居建筑群,四A级旅游景区。2016年,由央视《还看今朝》、甘肃省融媒体等共同发起的“喜迎十九大、寻找甘肃新地标”网络投票活动中,八坊十三巷荣登榜首,被誉为“甘肃新地标”;2018年,八坊十三巷因旧貌变新颜、“城中村”变身“新地标”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汽車缓缓地停下,抬眼望去,一座高大的古色古香的牌楼展现在我的眼前,在五彩绚丽的灯光点缀下,“八坊十三巷·大旮巷”几个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走进大旮巷,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巷道上,金色的彩灯装饰着古老的建筑,柔和的灯光辉映着古朴的照壁。古色古香的门廊院落,砖墙黛瓦、青砖雕花、彩绘栏木……闪闪烁烁,如梦如幻!我仿佛进入到一个童话世界,又仿佛穿越进了沧桑的历史空间,远离了喧嚣,远离了烦扰,远离了寒冬,从心底里涌上的是一种暖暖的温馨。
八坊十三巷,我真的被震撼了!
注魂:利民为本
临夏古称河州,这个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交接地带的城市,东临洮河,北濒黄河,与黄土高原的定西和兰州相接;西倚积石山,南靠太子山,又与位于青藏高原东段的青海、南段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比邻,处于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之间,是汉文化和藏文化的交融点。唐王朝时期,河州地处丝绸之路南路的要冲,沿丝绸之路进入和途经河州的大食、波斯穆斯林商人因种种原因或暂住或留居不归,成为河州回族最早的先民。从元代到清朝早期,他们在河州南关一带先后建起了南关大寺、王寺、华寺、城角寺、北寺、祁寺、西寺、上二社寺等八所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回民们围寺而坊,围坊而居,曲折相通,又形成了横向六条、纵向七条的十三条街巷:大旮巷、拥政巷、坝口巷、铁家巷、王寺巷、细巷、石桥巷、北巷、小南巷、大南巷、沙尕楞巷、仁义巷、专员巷等。“八坊十三巷”之名由此而来。
八坊十三巷居住着包括回、汉、东乡等8个民族的群众,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占98%。多年以来区域内的各民族群众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各种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交流融合,“河州八坊人”是他们自己也是河州社会对他们的共称。然而,独特恢宏的古典建筑,秀丽壮观的古朴风貌,叙说的不仅仅是昔日的荣耀光鲜,也有世事沧桑、灾祸苦难。
且不说宋、辽、金时期的频繁战乱,也不讲民国17年那场火烧八坊的灭顶之灾,即便是五年前的八坊,有几人不是掩鼻而过?烂泥窝、臭水河,0.41平方公里居住的近2000户约一万名居民,占37%的群众吃低保,“临夏低收入群体聚居区”就是这里的代名称。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临夏东城区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
2015年10月,党中央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战斗号角。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施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如何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临夏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深感肩头担子的沉重。市委主要领导把目光聚焦到了“八坊十三巷”。
调研的结果有喜有忧。
喜的是,自2007年以来,临夏市的决策者们数次到八坊陋巷深宅走访调研;临夏市两级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积极呼吁改造建设八坊十三巷,破解多年来积压在临夏群众心头的难题。几年来,先后进行了南栅门民居保护试点工程,大旮巷改造第一期工程。特别是在2013年曹正民出任临夏市委书记之后,主持的大旮巷改造工程,为“八坊十三巷”的整体改造树立了样板,使“八坊十三巷”的建设改造现出了一线曙光!
忧的是其它多条巷子,烂泥窝窝,尕巷道,没硬化的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晴天一刮风飞沙垃圾扑头盖脸满天飞,雨天一泡糟,泥泞难行。天上电线横拉竖扯似蜘蛛网,紧傍八坊的那条红水河污水横流、臭气喧天,活生生的一条“龙须沟”。走进巷道里的人家,大多数住户房子又老又旧,院子又窄又小又拥挤,一些土木结构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更是破破烂烂,阴暗潮湿。如果再不建设改造,不仅人民群众距离幸福美好的生活会越来越远,而且,老祖宗留下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41座古旧院落和109座仿古民宅也将毁于一旦。
调研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农村扶贫与城市扶贫两个扶贫工作一肩挑,将八坊十三巷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并将其纳入扶贫攻坚的总体战略,以“文化为先、利民为本”为宗旨,既让八坊十三巷成为展示民族文化、实现文旅融合的旅游新星,又把她建成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据地”。同时把八坊十三巷建设改造工程定为向临夏回族自治州建州六十周年的献礼项目。
大局定,方向明!八坊十三巷改造建设工程,犹如一幕大戏在拉开幕帘之后,就紧锣密鼓地开演了。
问卷百姓,全面了解八坊居民对历史、文化、民居、饮食等诸方面的价值认同;
网络寻策,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如何实现“文化为先”的初衷,增强文化内涵;
学习考察,学习云南丽江、成都宽窄巷、福州三坊七巷等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确定自身定位。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做足功课,让临夏市的决策者们找准了最适合八坊十三巷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理念和“亲民、利民、近民”的原则,确定了“不拆一户房、不搬迁一户居民、不让群众出一分钱、不搞商业开发、一条巷子一条巷子改造,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建设”的改造总思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国家顶尖设计部门设计绘制的八坊十三巷《历史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发展蓝图出炉,当红水河污水治理工程铲下第一锹土,当砖雕壁画在修整一新的墙面嵌下第一块砖,当装修一新的院落食府升起第一缕炊烟,历史注定要从这个时刻改写!
塑型:文化为先
三年过去了,三年弹指一挥间,三年旧貌换新颜!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临夏市的主政决策者、八坊十三巷的建设者、一万多名“八坊人”,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硬是用心血和汗水,凝聚成了这历史和现实交融、文化与旅游联姻的甘肃新地标,临夏民族民俗文化的新名片!
走在十三巷那曲曲拐拐、旮旮旯旯、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巷道里,踏着那洁净闪亮的青石板,欣赏那一幅幅精致的砖雕、铜雕壁画和一组组记载着河州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雕塑,曹正民心里感慨万千!
主政临夏市的头一年,曹正民即启动了八坊十三巷大旮巷改造工程。他力主自主改造,杜绝商业开发,为的就是把改造建设的主动权拿在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让那些老板来搞商业开发,我要搞文化,人家要卖茶叶,你怎么办?当州委提出把八坊十三巷改造建设纳入扶贫攻坚的总体布局、农村城市扶贫两手一起抓的方略时,他坚决拥护并带领市委一班人全力实施。为了拿出一个好的切合八坊十三巷实际的改造开发建设规划,他马不停蹄、劳碌奔波。云南丽江,城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甚至还有北京的南锣鼓巷,南方的那些水乡古镇,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知道,八坊十三巷与这些古镇名巷并没有可比性,人家有冰心、有茅盾、有沈万三,八坊没有;即便是保存尚还完好的古老建筑、古朴风貌,举目神州大地,这还少吗?
“找魂、塑型、注魂。”
“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再现历史的繁荣风貌,精心打造出一个独特的自我,一个不可替代复制的八坊十三巷,这才是关键所在。”
所以,曹正民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提出,八坊十三巷改造必须坚持“文化为先”的理念,其途径就是“文化上墙、景观进巷”。
作为古丝绸路上的一个节点城市,临夏古河州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特征,而作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点,临夏河州文化又具有多元化和独特性。但是,历史的文脉在哪里?如何画卷式地勾勒出一幅活的“回族生活画卷”、一幅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图”?这是每个八坊十三巷的主政者和建设者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他们想到了“河州三绝”:木雕、砖雕和彩绘;想到了河州的名人和工匠,更想到了堪与洛阳媲美的河州牡丹。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早在800年前,河州就有栽培牡丹的历史记载。河州牡丹品种繁多,有河州粉、姚黄、魏紫、雪花梨、朱砂红、玛瑙盘、玉壶冰心、金花状元等180多种。近年经民间花艺师以及农艺栽培的科学育植,新品种更是层出不穷,俏奇名称即便两鬓斑白的资深老花师也是“搜肠刮肚无言辞”了。河州人钟情于牡丹,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牡丹。走进河州人家,不论城乡,不管贫富,不拘大小,庭院中总能看到牡丹的身姿。花开时节,河州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牡丹花的醉人花香。
河州牡丹因花瓣基部有紅、紫、黑的放射斑,又叫紫斑牡丹。紫斑牡丹自古就在河州大地繁衍生息,她既象活化石一样昭示着河州人培育牡丹的悠久历史,又是河州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寄托,传递着河州人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和迷人神韵。自2012年始,临夏市秉承总书记“绿水青山”新理念,建设依山傍水生态园林新临夏。十里百亩牡丹长廊,百余家牡丹园,雨后春笋般兴起的牡丹产业,连续五年举办的牡丹文化节如一幅幅花团锦簇的牡丹画卷,不仅为“绿水青山”的新临夏添上了一笔笔浓墨重彩,更是使临夏人爱牡丹、种牡丹、赏牡丹、唱牡丹、雕牡丹、画牡丹蔚然成风。
寒冬腊月里,马路两边的牡丹花树挺着枯枝在寒风中屹立,我们遗憾错过了花季,思想看到那紫斑牡丹盛开繁花似锦的盛景,闻到那弥漫在空间、渗透在河州人血液中那醉人的花香,也许只能在梦里了。料想不到的是,当我们踏入八坊十三巷,巷口的一幅砖雕“牡丹迎客图”,却使我们美梦成真。接下来,在八坊十三巷的砖雕影壁、彩绘长廊和玲珑满目地葫芦雕上,在庭院人家的木刻挂幅、条几器具的木刻中,我都看到了娇妍绽放的牡丹。牡丹与芙蓉、牡丹与长春花、牡丹与海棠……种种组合,象征着“富贵长春”,寓意着“福寿临门”,表达着八坊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似乎有点理解曹正民和他的战友们“铸魂塑形”的文化初心了。
让牡丹在砖雕上绽放,这不能说是临夏决策者和八坊建设者们的原创,但绝对可以说是他们对河州传统文化最杰出的弘扬和传承。临夏砖雕2006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无论是东公馆天井东二门那尊以半浮雕和镂空手法精细刀工刻成的牡丹花瓶即“二品牡丹门”,还是北巷青真北寺门前那一幢“龙凤呈祥”的砖雕影壁,无疑都是临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让这些遗产复活,把他们嫁接在八坊十三巷……他们的眼前豁然一亮。
于是,八坊十三巷的墙壁上,巷道中就有了160幅大大小小的砖雕、铜雕和50组讲述八坊人烤羊肉、炸油馃、盖碗茶、跑马帮等鲜活生活的雕塑。
在大旮巷进口拐弯处,偌大的一个墙面上展示着一幅长九米宽九米,堪称全国砖雕之最的巨形砖雕作品——八坊十三巷鸟瞰图。这幅图以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建筑景观,展示了八坊十三巷民俗文化的全景,同时,对周边的“积石雄关、临夏新区、黄河大坝、牡丹长廊、松鸣岩”等“河州新八景”也一并展现。奇巧的构思,精细的雕工,让生动的画面与传神的意趣融为一体,令人称绝!完成这幅作品,几位砖雕艺术工匠协力合作,花了九个月时间。
巷道里的砖雕作品远不止这一幅,《葡萄攀援图》、《茶马互市》、《回族人擀毡》等等生动逼真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都在默默传承和延续着八坊先人们的传统文化根脉。
在十七日上午的采风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临夏州彩陶博物馆,那马家窑、马厂、辛店等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作品,令我们震撼。下午的采风活动中,我惊喜的发现,在八坊十三巷的坝口巷,我又一次领略了彩陶文化对我的震撼和冲击。那一面面装饰镶嵌着马家窑、马厂、辛店等不同文化类型的纹锦:蛙形纹、波浪纹、大鲵纹、网形纹、菱形纹等经典图案的砖墙、土墙,那些用各种碎陶片拼出来的创意景观小品,使我溯源寻根,仿佛在彩陶的河里漂流,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漫步。
注魂塑形永远都是一个整体。八坊十三巷改造建设,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保存原貌”,留存历史记忆,延续文化根脉,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采用民俗馆、博物馆、文化街巷的保护开发模式,打造出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清真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聚落和文化旅游景区。所以,必须要在系统挖掘和梳理回族民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针对居民的实际需求,采取政府引导,多元化设计,一户一策,共商共建的方式,多方着手,定形塑身。
大旮巷是八坊十三巷改造的样板巷,巷中利用原来的80号、64号院分别建成了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和回廊广场等特色景观。同样,其他几条街巷也必须依据巷道的自然肌理,相互的网络联系,现有的经营形态,进行功能定位。所以,八坊十三巷的建设者们把所有巷子都进行了功能定位,有八坊印巷、回儒文化巷、八坊味道巷、丝路回商风情巷、八坊童趣巷、红水河映巷、河州溯源巷、人文生态巷、八坊创意巷等等。最后建造的成果表明,“文化上墙、景观入巷”,再加上“商贸进院”,展示出的迥异风格,使“八坊十三巷”,确实“巷巷不一样”。曹正民憧憬的“让游客看了这一巷,还想看另一巷”设想基本实现了!
漫步在八坊十三巷,太多的景观确实令我目不暇接。临夏州级以上非遗文化项目有119项,如今,八坊十三巷的建设者们已把这些文化点通过砖雕、铜雕、彩绘、塑像巧妙地分布在十三巷内,不仅重塑出古色古香的乡愁情思,而且赋予新意如诗如画:四月开花的牡丹在砖雕上四季绽放,脚户马帮的马蹄声在古巷里经年回响;细巷里的木球铜环寻回了童趣情怀;百年尚书柳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院落的保护建设也独具特色。那天夜里,我第一次进入大旮巷80号院,也就是现在的“八坊民俗馆”。这座旧称“大公馆”的院落,原是马占鳌之孙,马安良之子的马廷勷私宅。经过那甬道、那影壁,跨过高高的大门槛,進入大院,逼人的华丽与富贵,使我感觉到历史的沉重。清末建造的这座“大公馆”就建成了占地十分宽阔的四进式四合院,其建筑仿照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雕、藏族彩绘和山西等地方的建筑文化元素,成为了独具临夏风格的建筑物。据说,原来的大公馆有正院四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建筑群四周有高大围楼及哨楼,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可惜的是,几经战火和人为损毁,大公馆现存建筑,不及原有建筑的十分之一。修缮后的“大公馆”建筑主要由正房(北房)东西耳楼、东西厢房、厅堂、游廊、花园组成。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宏大威严、典雅肃穆。现存院落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数第二和第三两个院落。第二院落庭式回廊配承砖雕影壁,和蝴蝶池一气呵成,而这似为蝴蝶翅膀的两个水池前后弧形交错,仿佛近百年来,这只蝴蝶就这样一直在这庭院里翩翩起舞,好不别致!第三院落是原来主人居住的院子,房子较大,院子中间用石子铺设出了一个大大的福字。然而在这座院落改造之前,作为公租房,这里居住着18户100多名八坊居民,这些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居民,生活条件远没有沾上那庭院中间“福”字的半点福气。现今,政府利用保障房政策,对这18户居民给予廉租房实物配租安置,他们终于住上了水、电、暖、气齐全的楼房。彻底改善八坊十三巷的弱势群体居民的居住环境,圆满完成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有效保护古建筑古院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如今的“大公馆”,经改造被建设成“八坊民俗馆”。展厅内,以古今生活、商贸、民俗、八坊居民为主题,集中“复原”了八坊的民俗文化和八坊人家的传统生活。传统的家庭陈设,喝盖碗茶、吃油馃馃待客之礼、茶马互市中捏手指议价、小货郎、脚户、牛帮商队……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印记,从历史的沧桑中一起向我走来!
正在进行的第三期工程,八坊十三巷还将打造“河州书院、非遗文化馆、博物馆、茶马司和八坊小剧院”五大院落。工程完成后,八坊十三巷将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式体验,凸显临夏的厚重文化底蕴。在河洲书院建设工地,我看到了一座轮廓基本显现但尚未完工的雕塑,那捧书静读的形象令我不由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意料不到的是,曹正民当晚会见我们,他也谈到了河州书院的建设,谈到了那座尚未完工的雕塑,他说:我们设想建设的这座书院,就是想让人们在一种没有喧嚣十分安静优美的环境里,捧上一本书,喝着我们回族的盖碗茶,静静的读书、思考,使我们也体验一把当年鲁迅先生三味书屋那样的意境……”说这话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向往,我的心一下子与他的心相通了。
对于八坊小剧院的建设,我也同样充满了憧憬。那天晚上八坊十三巷有一场非遗文化项目河州宴席曲的展演活动,由于没有剧院,演出安排在八坊回廊广场举行。临夏的夜晚气温已是零下十多度,但广场上的气氛却十分热烈,欢乐的锣鼓,优美的唱曲,生动的词调,足以驱退和融化寒冬的冰冷。
在河州,婚庆喜宴、欢聚的时节,回族群众都要演唱一种家曲小调,被称为“宴席曲”,又叫“家曲儿”。宴席曲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对唱、合唱、随唱、说唱,有时还一人表演,多人伴唱,欢快活泼,百花齐放。宴席曲唱词的内容也堪称丰富,贺歌、赞歌、劝喻歌、人文历史歌,伴以民间的打莲花词,打调等,表达回族群众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那晚的演出在韵味独特的“进门曲”中拉开帷幕,尤其是“恭喜曲”用悠长的小调,通俗的歌词,原汁原味的民族唱法将八坊十三巷的美景以及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唱出来,使现场高潮频起,掌声雷动!
八坊十三巷管理局马旭局长告诉我:河州宴席曲是甘肃省非遗文化保护项目。为保护传承河州宴席曲,其传承人马兆义先生,筹资50万元,组织分散在各地的河州宴席曲民间艺人以及热爱河州宴席曲的新秀二十多人,组建演艺公司,挖掘整理河州宴席曲曲调40多首,同时创作了不少颂扬新生活的新词,准备打造八坊十三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向游客展示表演。早前,他们已在八坊民居馆进行了试演。将来,八坊小剧院落成后,马兆义和他的伙伴们将驻点剧院,为游客定时表演。
马局长还告诉我:文化是旅游之魂!文旅融合,景区必须启动和加强与游客互动的环节,这目前还是他们的短板。但他们会努力构筑互动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与游客互动。回到北京后,果然,八坊十三巷开展各类活动的图片和信息,就从紫墨(贾海兰)的微信中源源不断传来:
元月二十二日,“寻拼团、赢大奖”活动正在进行,八坊十三巷邀您来寻宝;
元月二十三日,八坊十三巷举行马家庄乡村文化旅游节“一出秀”活动,中青年组预赛、旗袍秀、汉服秀、时装秀、创意环保秀、民族服装秀,异彩纷呈,群芳争艳;
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八坊十三巷“迎新春”厨艺大赛在“大旮巷”开赛;
元月二十九日,八坊十三巷携手海伦教育开展第一届“迎新春”知识竞赛,将课堂搬进八坊十三巷……
翘首窗外,仍是严冬,但我的心里却感到了春意盎然!
美哉:八坊人
今天的八坊十三巷,占地1.2平方公里,居住着四个社区14000多人。八个民族中,回民占了98%。然而,无论是回族、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八坊人。多民族融合的八坊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无论是苦难,还是荣耀,八坊人都共同承受、共同担当!1928年的那场大火,几乎使八坊毁灭殆尽,但八坊人硬是在废墟上站立起来,重建家园。所以,八坊的精气神才得以弘扬传承,八坊才有了今天的荣耀和光鲜!
八坊人很纯朴、很善良、很敬业。也很普通,但正是这些纯朴、善良、敬业、普通的八坊人,创造和书写了八坊的历史。
十三巷的巷道里有一座“八坊人物故事馆”。故事馆的展厅里张挂和摆放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都在向我讲述着八坊的人杰地灵、群英荟萃!骁勇善战的回族将领、华夏扬名的天下廉官,被誉为“半壁长城”的王明德;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坚持真理、不畏强暴、爱国爱教的马国珍;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清废除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参与600多名应试举人联名上书(史称“公车上书”),且一生热衷于民族教育、民族团结、热心兴办实业,为政清廉崇俭的嗽世俊……这八坊的一个个名人志士令我万分崇敬,钦佩不已!
在八坊的名人中,我尤其注意到了两个人,两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如果把他们放在大的历史框架中来比量,他们既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他们的事迹堪称平凡。可恰恰正是这平凡却又深深地打动了我,觉得很有必要在我的拙文中浓抹重彩一笔。
马效融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个如今仍活跃在临夏大地的作家。但资料显示,2003年他就已经离我们而远逝。在我带回的资料中,《临夏好故事》收有马效融作品3篇;在另一部《八坊印记》的残本中,也辑有他的7篇作品。这些写八坊十三巷的作品,既有八坊的起源来历和沧桑变更,又有八坊人的生活起居和风俗礼仪,几乎包揽了八坊的商贸、文化、宗教、建筑、形制、风土人情的方方面面。而令我惊奇的是,他的身份并不是作家,他的“临夏州原政协副主席”或许也只是一个兼职,他真正为之奋斗并奉献了毕生才华和精力的是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马效融出身于一个旧的官僚家庭,1948年,马效融从兰州大学法学院毕业,随即被父亲安排到宁夏国民军马鸿逵部当差。由于他在大学读书期间,曾接受过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全国解放前夕欣然随马鸿逵部起义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后,他转业回到临夏,开始被分配在粮食局工作。但他早年就立志当一名教师,因此主动请调先后到临夏中学、临夏师范当了一名教师。任教期间,他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勤奋写作,先后在《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历史教学教具》、《地理知识快速记忆法》等文章,在甘肃教育系统和临夏地区声名大震。然而由于出身不好,且有在旧军队任职的一段历史,加之有些心胸狭隘的同事嫉才妒能,他在当年的“肃反运动”中被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而被开除公职,下放劳动改造。1978年9月,马效融冤案平反,他恢复公职被组织安排到临夏回民中学任教。1980年10月,在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马效融受命担任临夏回民中学校长。从1980年至1987年他光荣离休,七年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他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使一个制度缺失、管理缺乏、教育滞后的学校走上了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凡的教学业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州教育战线先进集体,连续三年捧回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奖杯。
离休后的马效融并没有“船到码头车靠站”,而是“皓首犹作新春蚕”!1988年,他多方奔走申办,请州政协牵头,联合临夏市各民主党派,筹办了临夏州第一所民办分助学校——河州民族联合学校,并應聘出任校长。1992年5月,年逾古稀的马效融当选为临夏州政协副主席,但仍然坚持笔耕不辍。他主编出版了地方文史资料《河州史话》一书,我看到的那十余篇写八坊十三巷的作品也正是他这个时期的杰作。他为临夏地方的民族文化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直到呕尽了心血,吐尽了蚕丝。
喇震洲更普通。说到底,他就是八坊的一个鞋匠,而且,他家祖辈五代都是鞋匠。
1949年8月22日,喇震洲14岁那年,王震将军带领解放军部队解放了河州。令他难忘的是,因为父亲喇继贤曾帮助共产党地下组织做过事的缘故,解放军警卫连当晚就住宿在他家。战士们自带干粮面袋,自己动手生火做饭。不仅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而且时时处处尊重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让人备感亲切,也在他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抗美援朝期间,父亲作为临夏工业联合会会长,不仅组织发动手工业者为志愿军募捐,自己带头捐款,而且还用祖传手艺做了90双“老乡鞋”,缝制了28个黄帆布背包,绣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寄到了前方。父亲一生拥军,即便是临终弥留之际,叮嘱他的最后遗言也是:“爱国拥军要永世不忘。”他决心继承父亲爱国拥军的遗志。
1994年“五一”清晨,喇震洲从电视里收看到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国旗卫士们那威武高大的雄姿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浮现,他觉得应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做点什么。于是他根据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大致身高,估算出大小五种鞋的尺码,挑选最好的材料,用自己的拿手绝活,日以继夜地忙,整整花了四个多月,赶制出了36双皮鞋。临夏距北京千里之遥,喇震洲担心皮鞋在路途上颠簸挤压会受损,便一双一双鞋的分类包装,整整装了五个大纸箱。9月26日,天刚蒙蒙亮,他和儿子租来一辆货车装鞋,翻山越岭赶到兰州,又马不停蹄的买车票,办理托运手续,直到坐上兰州开往北京的列车。1994年国庆节前,喇震洲终于赶到北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拥军鞋”送到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战士们的手中。
至此之后,从1996年至2003年期间,喇震洲又先后三次带着亲手制作的防潮轻便鞋慰问国旗卫士们;先后数次辗转千里,将“拥军鞋”送到了驻港驻澳部队和总政歌舞团战士们的手中。2003年“八一”前夕,他不顾年迈,还背着20双棉皮鞋,100双棉鞋垫和家乡的土特产,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赶到青藏高原深处的唐古拉山五道梁兵站,慰问解放军战士。
喇震洲爱国拥军的感人事迹,从太子山下、大夏河畔的临夏八坊十三巷,传遍千里陇原,传颂于绿色军营。党和政府授予了他爱国拥军的各种荣誉称号,广大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拥军鞋匠”。
走出“八坊人物故事馆”,我感慨万分。老八坊人的故事已经沉淀成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新八坊人呢,每天仍在这十三巷里演绎着新的故事。
他叫白正兵,临夏葫芦雕刻非遗文化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白正兵的葫芦雕刻工作室就在“八坊人物故事馆”的斜对门,他工作室正对门是“八坊手工艺馆”。手工艺馆里展示的是体现临夏非遗文化魅力的铜器,砖雕、蛋雕、葫芦雕等传统手工艺品,同时也设有这些非遗传承人们的工作室。不过,前不久临夏市委市政府为着力推进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给临夏的绿水青山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茶马古道的呦呦嘶鸣与古河州浓厚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再现“河湟雄镇”的雄风,又新建了“茶马古市文化一条街”,建成了“临夏十大非遗文化馆”,非遗传承人中的不少人把他们的工作室搬到了茶马古市文化街。但白正兵却没有搬,他在“八坊十三巷”坚守。
葫芦谐音“福禄”,国人都视她为吉祥物,古时即有“宝葫芦”之称。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欣赏、收藏葫芦雕刻艺术品,素来是文人雅士们的首选酷爱。临夏葫芦雕刻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题材多样,雅俗共赏,已成为临夏特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2006年,被首批列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正兵的微信昵称就叫“福禄”,可见他对葫芦雕刻的至爱,对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已渗入血液透入骨髓。
白正兵是土生土长的临夏人,1976年2月出生的他,自幼酷爱雕刻,初中毕业后即和哥哥一道外出打工,曾在北京、河北、西安等地从事牛角、竹木、石器等多种材料的雕刻工作。开始从事葫芦雕刻后,他注意从其他雕刻技艺中吸取丰富的艺术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他的作品刀法拙而不滞,线条流畅俊秀。人物、花鸟、动物、山水,经过他的艺术创新,都赋予了全新的雕刻绘画语言,成为精美的艺术品。二十余年来,白正兵先后在葫芦上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又被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代表作品《一百罗汉图》、《八仙过海图》等先后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十二届、十三届的“制作技艺”一等奖。2018年,白正兵作为民间艺术家,应邀到俄罗斯进行艺术交流,他的作品《中俄友谊长存》、《中俄好兄弟》被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和国立学院永久收藏并给他颁发了收藏证和感谢信。当下,白正兵除了致力于葫芦雕刻的艺术创新,他最注重的是临夏葫芦雕刻的传承和推广。他和临夏葫芦雕刻的另一名非遺文化传承人张作良先生一道,通过给中小学进行研、学、游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目前,甘肃读者集团授予白正兵的葫芦雕刻工作室为研学基地,并聘任他为甘肃读者研学旅行专家顾问,临夏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聘请他为课外辅导老师。他带了许多的徒弟。他的工作室里,几个做工精致的博古架和玻璃柜台里都摆满了玲珑精巧的各种葫芦雕刻,墙上也挂满了烙画、剪纸等美术作品,他告诉我说,这大多是他徒弟们的作品。
在白正兵葫芦雕刻工作室的紧隔壁,有一所“折翼天使手工坊”。隔着窗户玻璃,我看到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屋里精心地雕刻着葫芦、剪着剪纸……白正兵告诉我,这手工坊是葫芦雕刻师喇玉祥和临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办的。屋里那些看似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实际上是那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这些从偏远乡村走出来的孩子。或失聪或失明或肢残,多多少少有点残疾。身体的残疾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厚重的阴影,即便是进了特殊教育学校,他们也不知自己的前途在何方。五年前,喇玉祥他们开办了这个手工坊,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他们手把手地教这些孩子们技艺,用艺术的蜜汁浇灌这些曾被风雨摧残的花朵,一件件的葫芦雕刻、剪纸、烙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他们又联系销售,推出孩子们的艺术品。每卖出一幅作品,他们都及时地把款汇至孩子们的家长账户,让孩子和家长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快乐!
听完白正兵讲的故事,我的心里十分感动,我从心底里感谢喇玉祥他们为这些“折翼天使”们所做的一切,正是他们的作为让这些孩子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升起了幸福生活的风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孩子一个个家庭,他们拯救的是社会的一种良知一种精神!我有一个侄子,在他年幼时因注射过量链霉素造成双耳失聪而成为聋哑人,弟弟一家为把这个孩子培育成人所付出的心血,所承受的心理折磨,虽然我不能完全知晓,但也感同身受。所以,这些“折翼天使”和家长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与白正兵、喇玉祥这些“新八坊人”相比,王辉是货真价实的八坊人。他生在八坊,长在八坊,大学毕业在外地打拼几年后,他又回到八坊,开起了一家叫“凤林驿”的茶餐厅。陪我一同采访的八坊十三巷管理局工作人员贾海兰特别推荐我到“凤林驿”去看看。
出“白正兵葫蘆雕刻工作室”往东走,七弯八拐,在大旮巷与拥政巷交汇处,就到了“凤林驿”。古色古香的高大门楼上,“凤林驿餐厅”等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分外醒目。也许是旅游淡季,大门紧闭着。我们从旁边的饰品小店进了门。进门后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民国时期的联箱、门扇、八仙桌、三百年前的手工地毯、原始的火炕……屋内外摆放的各种老物件让我们眼前一亮。王辉在外地出差,他的姐夫也是他的合作伙伴马期元接待了我们。马期元今年四十四岁,皮肤略显黑,憨厚纯朴,典型的西北汉子形象。他热情地为我们泡了一碗盖碗茶,并邀请我们围着那八仙桌坐下。他说,王辉是他小舅子,八零后,在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深圳等地搞装潢设计七、八年。2014年回到临夏,开了一个装潢店,生意十分红火。八坊十三巷改造后,王辉敏锐地看到商机,就与自己合伙筹资50万元,把自家的小院按民族传统特色和现代美术元素相结合的理念进行装修改造,于2018年办起了这个集特色饰品、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宿馆、茶餐厅。现在开业不到一年,已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马期元告诉我们,王辉是个有追求的人,他的理念就是要在八坊十三巷做出自己的特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在保持回族传统生活形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元素,给人们的生活赋予新意。在他的特色饰品经营中,这种理念特别彰显。站在摆满各色饰品的货架前,我真的眼花缭乱了。在这里,既有精致的彩陶、葫芦雕、铜茶具、磁盖碗等回族生活气息浓郁的传统饰品和用品,也有扇画、根雕、玩偶、面具、丝绸、纱巾等传统与现代艺术交融的饰品和用品,还有各种现代工艺制成的串珠、手链、绢花等各色工艺美术制品,用玲珑满目、美轮美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虽然没有见到王辉本人,但马期元简短的介绍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他的形象在我的心里也已十分清晰,我相信,只要他按照他的理念坚持做下去,“凤林驿”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回民素有“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传统,政府“商贸入院”,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举措,让八坊人善于经商、热情待客的民风得以全面展示。在十三巷,“老马牛肉馆”、“永鑫德灌汤包”、“回味家农家院”,一个个特色小店星罗棋布,尽显河州特色餐饮文化的底蕴。在“回味家”农家院里,我们围着炕桌盘腿坐在农家火炕上,吃手抓羊肉、刮盖碗喝茶,同主人拉家常话,真正在这个高原古城过了一把“如家”的瘾。“回味家”的主人马炳山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春风乍起,马炳山在临夏开了一个风味小吃店。虽然他的烹饪技艺精湛,但在那“全面经商”的年月,开店的比顾客都多,生意惨淡,除混得个肚儿饱,基本没什么积蓄。2007年,不甘贫困的马炳山带着两个兄弟闯荡到了上海。在上海的闸北区,他们开起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开店的地点不错,对面就是上海大学;兄弟仨为人又好,待顾客如亲人。天时地利人和,小店不久即打开了局面,生意出奇地火爆。就此,他们在上海落下了脚,小店从一个到两个,一干就是八年,每年二三十万的纯收入,使他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小女儿也在那里出生、长大上了小学。2015年,马炳山回了趟临夏,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建设使他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前景,他生了回到八坊开一个农家院的念头。他的想法当然地遭到了他兄弟及家人的一致反对,但他锲而不舍,耐心细致地说服兄弟及家人们最终与他一起回到临夏,在八坊十三巷开了这家农家院。如今,马炳山的农家院开的风生水起,红火极了。古朴的装饰、如家的风格,蕴涵民族特色餐饮文化的手抓羊肉、酿皮子、银耳鸽蛋汤、河州包子、八宝饭、油馃馃等肴品,“回味家”已成为八坊十三巷展示河州特色餐饮文化的重要品牌!
冬日的八坊,十分静寂,静寂得像那段逝去的历史。只有那一扇扇朱红色的大门、一个个雕刻着奇异花纹的窗格、一片片黛青色的瓦当以及或悬挂、或镶嵌、或墙绘的老巷牌、老门牌,在四合院房屋建筑线条的衬托下,默默的向人们叙说着历史的沧桑。巷道里行人不多,除了有少数游客模样的人,如我们一样在巷道里游逛、摄照、留影外,偶尔有穿着回族服饰,用纱巾包着头遮住半边脸的青年妇女抱着小孩走过,有戴着回族小白帽的青年小伙或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在巷道里穿行。在一处洒满阳光的门廊下,有几个回族老人惬意地晒着太阳唠着嗑。浓郁的生活气息真的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回民生活的画卷,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逝去的历史中。我想,八坊人,无论是“八坊人物故事馆”里那些永载史册的历史名人,还是那些今天仍在书写八坊历史新辉煌的白正兵、喇玉祥、马炳山、王辉们以及还居住在八坊,在十三巷里自由行走、无忧无虑生活的人们,他们不都是八坊十三巷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吗?!
回到北京已多日了,我每天却仍好像沉浸在八坊十三巷那美丽的风景中。我一篇篇地认真阅读从八坊带回的资料、图片;我一遍遍地反复听着在八坊十三巷的采访录音,试着与录音中的人物一次又一次地对话。我反复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搜寻着临夏的新闻,八坊十三巷的每个活动仍深深地牵着我的心。一个真实的、生动的、辉煌的、壮美的八坊十三巷在我的心里渐渐清晰,一颗灿烂的新星冉冉升起在古城河州!八坊十三巷,在我心中永恒!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