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邯郸驿思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生。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从古至今,乡愁是游子和家乡的亲人心中永远的痛。而每年的春节前后40天左右,中国就会出现30多亿人次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移,相当于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流动人口。只是在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养家糊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求学。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家乡太贫瘠,就业机会少,赚不到钱才远走故土、流落他方,过着候鸟一样的生活。家乡的落后,成为永远回不去的家。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思乡之情狠狠啃噬。
但是,如果有了商机和就业机会,可以在家门口赚到钱,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早在千年前的唐宋时期,就有来自中亚及其他地区的商人、宗教人士到此居住。元代时,这里逐渐形成穆斯林群体,到了明代他们在此建造了清真寺教坊。南关清真大寺就是当时最早的清真寺。明末清初,又建立了7个清真寺,形成了八座教坊。于是“八坊”与“河州”同时成了临夏的别称。而在此生活的人们,围寺而建房屋,自然形成了十三条狭窄的巷道。八坊十三巷由此而得名。
昔日的八坊人,是临夏“低收入人群”的代名词,是有名的“城中村”。如今的八坊十三巷,经过倾力打造,华丽转身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临夏民族风情古街区、甘肃省的新地标。游客慕名纷至沓来,贸易空前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众多商机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吸引了游子返乡创业。他们当中有的客居他乡多年,回到临夏重操就业;有的坚守祖先的手艺,在传承中大胆创新;有的外出深造,毕业后重返家园。总之他们再也不用忍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折磨了。
八坊的蜕变
临夏自古至今,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羌戎、狄、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蒙古等民族先后在此居住。元、明以后,经战争、商贸、屯戍,这一地区的民族分布不断产生着变化。目前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和谐交融。他们多信仰共存、教派门宦分立而团结。多民族共同创造了这块土地灿烂的文明。这里商贸云集,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唐蕃古道的要塞,又是茶马互市的中心,有“河湟雄镇”之称。
武则天时期,这里是军粮供给地。《资治通鉴》中记载: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陇右指的就是河州,有着辉煌的历史。只是到了宋朝,随着人口西迁北移、军民屯垦,才逐渐形成了“举目四望,赤野焦土”的局面。清末,陕西总督左宗棠率兵途径定西,当时看到“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的局面,他不禁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
八坊十三巷占地面积0.41公里,是临夏典型的回族聚居区,这里居住着近2000户,约万人。改造前,这里近40%的居民属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是城市里的贫困区、“老大难”。这里的年轻人娶媳妇、嫁闺女,若问是哪里的,都难以启齿。
八坊十三巷管理局的的工作人员海丽告诉我:
当时考上公务员,被分到街道办上班,都不知道街道办是在这么破的巷子里面,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好容易才找到了。2014-2015年年底上班的时候,巷子里都是土路,刮风的时候很脏,下雨的时候从小巷走过,鞋被泥全给糊上了,都迈不动腿。在人们的意识中,这里道路坑洼不平、污水横流、杂乱不堪,就是贫困的代名词,没人去的破旮旯。后来分到社区上班,每天早上到了单位取暖还得生炉子,感觉特别原始。
临夏州不仅农村贫困情况不容乐观,城市贫困问题也很严峻。州委下决心彻底改造这种局面。他们创新思路、深入研究,果断采取一手抓农村、一手抓城市贫困的战略,走快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而八坊十三巷被政府定为“城中村”改造的抓手。
城市改造、建设历来存在诸多弊端,如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需要有创新、有魄力,但也需要慎重。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中原农区向高原牧区、中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的过渡地带。西南部与藏区牧场比邻,东南与中原腹地接壤,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地。这两处无论在经济类型、民族背景、文化领域、生产生活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造就了八坊人经贸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的多元性格。
照以前来说,这里的人文化程度不高,而这样的生存格局,在某种意义上还形成了一种“封闭式文化”。
“我们八坊没有什么特产,也没有地,主要搞些商业、做些尕买卖,吃着个肚子,围着自己的教门转。”这是八坊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评价。
八坊人喜欢做生意。但这里几年前几乎没有商业。
临夏主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先去参观了三坊七巷、宽窄巷等一些民俗商业街的成功范例。它们大部分是做了最大可能的商业开发,让居民全部搬走。
八坊十三巷不能一味模仿。它的改造有着特殊性。长期以来,这里的原住民经济条件差,而且有“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信仰和生活需求,搬离可能会引发矛盾,同时也会失去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何赶超他们,做出自己的风格?
他们决定要把传统文化挖掘出来,用民族特色吸引游客。打造出适合本土、独具特色的东西。
于是“文化为先、利民为本”的思路首先确定了。商业和文化冲突的时候,文化为先;商业利益和群众利益冲突的时候,选择利民为本。本着“不拆一间房、不搬迁一户群众、不让群众出一分钱”的原则,在综合保护、科学开发的基础上,彻底改变破旧的面貌。
2015年,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和改造項目正式启动。
办事处第一次召开了居民大会,征求老百姓的意见。没想到支持开店铺的只有二、三家。开工的时候也不到十户。
即便是不开业,也要打造安居乐业的小区!
市长亲自督查,先从改善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下手。他们首先把八坊十三巷的下水、电力管线埋到了地下。一些有预见性的居民看到以后,开始报名了。
海丽亲眼目睹了那个艰难的过程,现在说起来她还心有余悸:
其实还有一些老百姓希望开发商来改造,这样他们就可以住上楼房了。如今的改造思路和他们的想法是相违背的。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老百姓来吵。他们觉得房子翻新改造就没有拆迁的可能了,这使他们感觉很气愤。
那时候办事处的领导经常晚上十一、二点还在处理纠纷。铜雕刚安上,就有人来投诉,说早上孩子上学看到会害怕,要求撤走。
在这样的阻挠和纠纷中,我们一边安抚一边建造。2016年10月份,大旮巷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了。居民们在默默的观望中心情平复下来,他们觉得房子、道路修得很漂亮,也慢慢喜欢上了。居民的态度从极力反对到接受,再到大力支持,我亲历了“质”的飞跃。
开始李主任还差点被人打了,后来居民送来了锦旗酬谢。一个服装店的女老板,最初坚决不同意改造,改造后,她的商铺成功地租出去了,当收到第一笔房租的时候,她拿着5万元去找李主任,一进门就在办公室里大哭起来,连说感谢,太感谢了!她说家里生活很困难,好久都没有看到这么多钱了。
好多人翻身了,这样的转变太震撼了,没想到这种土旮旯的地方还能生钱。沿街的店铺要么自己经营、要么租出去。在外地打工的,自己家开店了也会回来创业。
路面平整了,照明亮化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居民看着也开心。吃完饭在巷子里溜达溜达,在自家门口坐一坐,晒着太阳,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多么惬意……
八坊十三巷的改造牢记“利民、便民、近民”,在改造中善于“舍得”。盖碗茶广场就是拆掉了一个院落得到的。
如何让游客能在700米长的大旮巷里呆足一小时?他们在文化内涵上做足了文章:在狭窄的小巷里布局老照片和摄影雕塑,找寻八坊记忆;在童趣巷安装一些滚鐵环、跳皮筋的儿童塑像,诉说一些古老的寓言故事…..
经过大规模的改建后,原本破烂不堪的老房子,在“复古复原、修旧如旧”中焕发出了生机。原有的文化特质不仅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还在细节上做了强调。例如临夏的砖雕,2006年就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说大公馆里的砖雕算是历史悠久的话,那么在大旮巷里,长9米,宽9米的巨型砖雕“八坊十三巷鸟瞰图”,历时9个月打造而成,堪称全国之最。
滨水休闲区、院落休闲区、原生风貌观光区、创意工坊区、文化博览区、民俗风情区等八个功能区的布局,不仅没有影响八坊十三巷的地理格局和原本的人文风貌,反而使这里的民居区增添了现代的气息和装扮,使民族风情中的个性化更加凸显。
2016年国庆节,八坊十三巷迎来了大量的游客。700多米的大旮巷是《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和改造项目》中的样板。它的正式运营纳客,直接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那些临街开了商铺的吃上了丰盛的“旅游饭”。如此一来,其他居民纷纷要求打开院墙开店铺。此时临夏市委市政府却对此喊了叫停,同时设立了反腐机制:从书记带头,绝对不再批一个铺面。因为他们预计,每年的牡丹节,人山人海的游人会骤增,如果小巷里做买卖的太多了,势必会造成拥堵。
八坊十三巷管理局局长马旭告诉我:
如果后院全部打开,大家都开铺面就乱了章法,不好管理了。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4A景区,而不是商业街。商业街比比皆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不能过度商业化。要做到“商铺进院、景观上墙、文化进巷”,不能占道经营。我们的原则是,改造以前如果铺面存在,可以继续经营,改造后景观墙已经做好了,绝对不允许一户再敲墙砸洞做铺面。想做生意可以,我们鼓励居民打开自己的院落迎接客人。例如后来开张的76号特色小吃、酱牛肉,都是在自家小院开的店铺。
2017年1月8日,临夏请来钢琴家郎朗开了慈善音乐会;5月请了若干明星来演出;9月,张学友的第101场个人巡回演唱会,吸引了35000名观众,其中70%来自省外。临夏火了!八坊十三巷这个悬念被揭开,口口相传……
如今的八坊十三巷,寸土寸金,房价涨了至少5倍,八坊人的腰板硬实了,在这里如果有个院落,相当于家里有了存款。
贾海兰以前是旅行社的导游。那时候的临夏市,没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城市里连旅游大巴车都没有,有好多外地导游带团来临夏,当地从来不做地接业务。她常常会带着本地的游客去青海湖、宁夏、兰州玩。如今她从旅游的角度见证了临夏的从无到有,可玩的地方太多了:八坊十三巷、东公馆、东郊公园、枹罕山庄、临夏万寿观……
如今贾海兰经过考试,已经成为八坊十三巷的管理人员了。那天下午,她给我和孙明星老师做向导,我们一起在巷子里感受八坊十三巷的魅力。我看到每个巷子的墙上都有一些图片,那是改造前和改造后小巷面貌的对比。原来它们都是这个小姑娘的杰作。
海丽是八坊十三巷最早的讲解员。当时有固定的解说词,但她总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增加很多内容。她为八坊十三巷感到自豪,她觉得自己的激情,源自热爱。如今她负责商铺招商工作。面对新的岗位,她觉得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看到八坊十三巷越来越红火,老百姓的生活指数越来越高,她开心地打了个比方:
如果说八坊十三巷刚开始改造时像个婴儿,那么现在他已经是个蹒跚学步的小孩了。将来他要成为文人还是商人,需要引导。文人要以文化为主,商人要以商铺为主,要怎么走需要去引导他。如果有一天他成年了,变强大了,不需要引导了,也许我们会比较难过,但也会为他开心吧。
巷子里有个孤寡老奶奶很喜欢海丽。有些公益组织来看她时会给她买些好吃的,奶奶不舍得吃,常常给海丽存着。海丽经过她的门口热情地叫奶奶,瘦瘦小小的奶奶就会跑出来塞个水果给她。有时候海丽出去办事,她没看到,就担心她是不是不舒服,见面就会嘘寒问暖。她说海丽啊,你结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奶奶,奶奶要参加你的婚礼。2018年,奶奶去世了。管理局的人给她举行了葬礼,海丽也去了。
“如今走到那里再也看不见奶奶的身影了,特别想念她。她没有亲人,把我们当亲人了,可惜我的婚礼她去不了了。”海丽眼圈红了。
八坊十三巷的管理工作温暖入心,与居民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他们坚持文化为先,把没文化变成有文化,把失去的文化变成了传承的文化。老百姓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得到了熏陶。自开张以来,从没出现游客与原住民发生矛盾的现象。
二期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时他们强调“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样。”要求一条巷子一条巷子地改造,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布置,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态巷、溯源巷、八坊味道巷……还有手工艺坊、小剧场、八坊书院……
临夏成为回藏风情线上的中转站和旅游目的地,享有彩陶之乡、牡丹之乡、花儿之乡的美誉。如今的八坊十三巷,被称为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清真餐饮文化相融合的地方,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截止到2018年7月份,游客人数达到了3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7亿元,同步增长107%。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81%。
八坊十三巷的成功改造,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基础生活条件改善了,房价上涨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实最受益的还是居民。
大旮巷路口有个喜报,那是2018年11月19日发布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通报中对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表扬,其中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开创旅游产业新局面的创新举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如今从空中俯瞰临夏,一座座清真寺林立在各种建筑当中,无论雄伟壮丽的清真大寺,还是山边路旁的尕寺,都没有任何的矫饰和做作。细细的塔尖上,一轮弯弯的新月,永远呈现出肃穆与宁静。
走在八坊十三巷,路边偶有老者经过,穿着民族服装,庄重、简朴、素雅、面容慈祥,与我的眼神相视时,露出友善的笑容。巷子里路面平整干净,与商业闹市那样的巷子相比,没有喧嚣浮躁、没有拥挤和嘈杂、没有叫卖,更没有车流攒动。一进入此地,整个人自然而然会安静下来,慢慢地游走、静静地感受,间或走入一户小院,可以尝到正宗的清真美食:河州包子、东乡手抓、筒子肉、发子面肠、牛杂割、酿皮子、凉粉、甜麦子、白斩鸡、油香、酿皮子,手抓羊肉也来一盘,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面食馓子、果果、锅盔、老炒面、炮仗面、牛肉面、搅团、散饭……
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赶上旺季,很多店铺不开张,据说有的店主出去旅游或者去南方度假了,但依然能够吃到一些特色小吃。
中午,我们在大旮巷11号的“回味?家”吃午饭。因为室外气温低,一进门主人就招呼脱鞋上炕暖和,随即端来一盘刚出锅的绿色花卷,大家迫不及待地拿起来撕着往嘴里放,因为太热,我们不断地边吃边用嘴吹着气。菜还没上,主人一点也不怠慢,手里拿着把大铜壶,给客人沏上一碗“三炮台”。桂圆、大枣、清茶、枸杞、玫瑰花、冰糖,客人可随意搭配取用。酒要满,茶要浅的规矩,不能用在这里,因为三炮台是例外的。手里的茶刚喝一小口,主人的铜壶马上就到了,再斟满,以示尊敬。
不远处一个小院门口摆了一些弯弯曲曲地盘在一起的馓子和层层叠叠的油果果,黄澄澄、油亮亮地。我忍不住仔细端详,果果上盖着透明的塑料布,但摊位前没有人。我走进小院,敲了敲门。正屋炕上坐着个笑吟吟的奶奶,看见我进来,拿起一个绿油油的水果塞到我的手心里。得知我要买点心,她跟着我走出去,拿起一块蝴蝶形状的让我品尝,嫩黄酥脆,非常好吃。点心有很多种,我示意各种都要几个,她抓完了,还专门多放了一把正方形的,她的话我听不懂,大概就是这种很好吃,也是刚做的。我提着点心往外走,回头看时,奶奶正朝着我挥手……
漫步在八坊十三巷里,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与艺术在对话,感觉到这些从远古走来的文化元素给我的回应。在小巷里转,时而觉得进入了巷道里的博物馆,又仿佛置身民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气势宏伟的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民族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秀丽壮观。
这里的民居多以四面合围、對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这种四合院讲究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建房方位,有大有小,依主人的经济实力而定。小院修有三间正房,两侧各修有耳房,中间那间是凹进去的。院子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厢房三间,实际上是一明两暗,中为阳,两旁为阴,也有修南房的。非常讲究。
条件好的人家盖的是瓦房,式样有“一挑檐”和“两滴水”;卷棚则用阴阳瓦,顶不是圆的,向前后延伸。屋脊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拱脊式,一种是棱脊式,以青砖灰瓦砌成。屋檐作为房屋的眉眼,是必须要雕梁画栋的。大门多开在东南或西南,门扇大多用木质,漆成黑色或者赭色,上钉铜铸的门环。
古巷里这样传统的四合院鳞次栉比。与北京的四合院很相似,但八坊的四合院有它的独特之处。仔细品味,质朴雅致中带着绵远的古韵。虽然当年没有统一规划,但各家四合院风格基本一致。虽然各自独立,但相对统一,看起来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默契。
过去的八坊十三巷,简直就是个迷宫,路盲的人可能都要走不少冤枉路,如今,个个路口都有鲜明的路标和地图,上面有二维码,扫一下,就会知道这条街上有什么风景,可以吃到什么美食。
“砖雕上了墙,彩绘走房梁,家家都好客,盖碗子端上炕。”这是对八坊十三巷最好的写照。这里多民族文化融合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漫步在小巷中,红水河自西向东流淌穿行,八坊十三巷因为有水则灵。河水清澈见底、水中荷花朵朵盛开,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人家,如同走入了江南水乡一般。
夜晚走向街灯深处,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下雨了,来八坊十三巷听雨吧,美好又浪漫。如果人生需要不断地向前,或许你会在这里放慢脚步,做点期待、等等自己。
在这里,吃一顿正宗的手抓羊肉,时光的锐角也会磨钝了。在这样的静谧里,时光缓缓走过。记忆深处那久违的记忆被唤醒,掸掉那些心上的灰尘,不费吹灰之力。一切世间的纠葛仿佛瞬间都释然了。
旅行,如果说,去很广阔的地方,是向外行走。那么来八坊十三巷就是一场向内行走,是一场回归。在这里你会找到悠久的文化、灿烂的民俗、回归人性的本真。你的心会变得更加柔软,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爱上自己。
八坊十三巷成就了我
初次见到杨星国是参观茶马古市仿古街的时候,一进入他的“蛋雕艺术馆”,就立刻被这些大大小小的蛋壳所吸引。鹌鹑蛋、鹅蛋、孔雀蛋、鸭蛋、鸽子蛋、鸵鸟蛋……栩栩如生的人物、活灵活现的花鸟,在这些蛋壳上生动地呈现。
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雕出精美绝伦的图案,他是怎么完成的呢?这让人很想了解个究竟。
“是八坊十三巷成就了我”。杨星国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他是从八坊十三巷“发家”的,他是从这里正式走上了他的艺术之路。
临夏州级以上的非遗项目有119项,而八坊十三巷把他们的艺术元素巧妙地隐含其中,成为非遗项目的集结地。在八坊十三巷,抬头凝望、仔细品味,你总能与它们不期而遇。
杨星国是甘肃省临夏人。父母是青藏公路的第一代建设者。1978年,他出生在青海省格尔木。
他动手能力特别强,从小就痴迷于手工艺品的制作。小时候在格尔木,生活比较艰苦,没有玩具,他就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做一些小玩意。那时候他的手工作品经常在学校获奖。而他自己本身悟性也很高,数学学得特别好,一些几何类的题目一看就会。他的比例感很强,镂空雕刻与几何有很大的关系,这就为他以后成为“蛋雕大师”埋下了伏笔。
这是不是应了一句俗语:从小看大呢!
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杨星国初中没毕业就不上学了,他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踏入社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和哥哥一起去新疆淘金。那时候哥俩运气特别好,二十天的时间里,每人挣了1万多。那个年代,成为万元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年他才15岁,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钱太好挣了!挣钱的感觉多好啊!
第二年,他和哥哥又去了。这一次他们因为尝到了甜头,所以加大了投入,雇了三十多个人,干了4个月,管这些人吃住,给他们发工资。结果事与愿违,他们在租的地里没有淘到金子,惨赔了11万元。
爱迪生说,失败带给我的经验与收获,在于我已经知道这样做不会成功,下一次我就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了。
这一次,哥俩痛定思痛,决定不再赚侥幸得来的钱,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他们买了辆车,跑运输拉货。没想到这一跑,在青藏线上奔波了12年。
杨星国喜欢临夏,这里是他的老家。所有的亲戚都在这里,他们每年都会回来。记忆中以前临夏很穷,人们的生活质量不高,吃的用的都不行。他出去买菜就感觉很明显,卖家1毛钱都不会让。在格尔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挣钱相对轻松,这样的现象是不会有的。临夏虽然生活不富裕,但在这里感受到的真诚和温暖是大不一样的。和临夏人打交道,杨星国的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舒服。
他喜欢临夏人,觉得父母老了会叶落归根,索性就在临夏安家吧!于是他找了个当地的姑娘结婚,在临夏开始了新生活。为了生计,杨星国开了一个烤吧,他是回民,不喝酒,烤吧只卖烤肉。不卖酒的烤吧不到一年就经营不下去了。老家就业很难,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赚不到钱怎么养家糊口呢?他带着媳妇回到了格尔木。
杨星国和哥哥继续跑运输。说到青藏线上的见闻,杨星国无比陶醉,那是他和青藏公路结下的缘:
那时候,看到可可西里真的是太美了,路上没有一根电线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会让你深深地感动,藏羚羊有时候会在车的左右撒着欢地跑,有时候还跑到前面挡着去路,仰着脸看着我们。那里像是个过滤器一样,如果带着坏心情进去,出来的时候,一定是神清气爽的。你会把世间所有的烦恼都忘记……
如果不发生那场意外,哥俩说不定依然过着这样的日子。总之,人生的轨迹总是随着一些突发事件儿发生转折。
在一次跑运输的路上,哥哥开着车,因为极度疲劳,他开着开着走神了,上坡的时候,速度没跟上,车在弯道的地方突然翻了。车伤得很重,几乎报废了,还好人无大碍,哥哥皮外伤,而杨星国断了锁骨。想到家里姊妹7个,只有他们弟兄2个。他俩觉得这活不能再干了。
不跑运输了,有时间了,他决定研究一下蛋雕。
记得有一次去拉萨送货,途中间歇,杨星国去网吧上网,他无意中看到了一串雕刻在鹅蛋上的葡萄,那是一件国外艺人制作的蛋雕艺术品。他怎么也想不到一枚小小的蛋壳,竟然能在手指间演变成如此令人叫绝的艺术品。那以后,他总惦记这件事。
蛋雕是在飞禽类的蛋壳上刻琢成画。其实在蛋壳上“做文章”。早在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中道:“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镂,递相饷遗,或置盘俎”。民国初期,在婚娶、祝寿、得子时,人们会把鸡蛋染上红色,寓意吉庆。
后来,有人发现在深色的蛋壳表面刻画会有白色的线条出现,而且根据力度的不同,颜色也会有变化。人们在此基礎上探索,形成了蛋雕艺术的雏形。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玲珑镂鸡子,宛转彩毬花。”“镂鸡子”即为蛋雕。也有人认为蛋雕源于六世纪的复活节彩蛋……
杨星国对此展开了研究。那时蛋雕很少有人知道,会做的人更是少而又少,他能查到的相关知识寥寥无几。凭着对蛋雕艺术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热爱,他越弄越上瘾。
他在家里尝试在蛋壳上雕刻。一支铅笔、一把刻刀、一个蛋壳,材料再朴素不过,但要想在鸡蛋壳上雕刻图案,简直比登天还难。蛋壳的平均厚度只有0.2毫米,完成作品后最薄处甚至不到0.1毫米;蛋壳又脆又薄,没有一点韧性,操作时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用力不当就会刻透,前功尽弃。
失败了再来!他在每一次失败中获得经验,去揣摩技法。
牛顿说,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哪怕跌倒了100次,也要101次地站起来”的精神,促使他向着成功逼近。
初期,杨星国的成功率很低,他需要大量的蛋壳用来练手。从挑蛋到雕刻,每一步他都要倍加小心。鸡蛋挑选好后,要先在蛋壳底部打一个黄豆大的小孔,用针管把空气注射进去,用压力把蛋液推出来,再清洗并做防腐处理。那时候家里每天要吃不少鸡蛋,孩子们都吃腻了。他就把蛋液送给左邻右舍。
刻蛋雕声音很大,而且经常会在半夜工作,这不仅会影响孩子学习,还会影响家人休息。杨星国很苦恼,技术方面的难题解决不了,家人也不理解。杨星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他不想放弃。
他是从雕刻花草开始的,有了一些基础以后,他尝试着雕刻人物肖像。他觉得非常难。因为肖像雕刻首先要有比较好的绘画功底和素描基础,不但要考虑人物身体各器官的比例,还要考虑面部表情的真实。不仅要讲究形似,还要讲究神似。要想使刻刀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就要对人物有深入的感知和洞察。他第一次的成功作品是按照姐姐的照片雕刻的,家里人看到后都说非常像,这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杨星国觉得自己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挣不到钱,家人们经常说他不干正事,蛋雕不能当饭吃。他感觉有些苦恼。
杨星国有个手工QQ群,里面有好多爱好手工制作的朋友。一天有个人加进来,说自己研究蛋雕十年了,杨星国很兴奋,希望跟着他拜师学艺,但遭到了拒绝。杨星国随即撂了一句狠话: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会超过你!接下来的三个月,他没日没夜地闷在屋子里研究,三个月后,当他把一件涵盖镂空、浮雕、影刻等多项技艺的蛋雕作品照片发到QQ群里时,所有人都服了。那位朋友也表示佩服。后来两人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切磋技艺。
2013年,杨星国成功地做了一套十二生肖蛋雕,卖了两千元。他欣喜万分,觉得完全可以用它来养家糊口,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发展。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个贤惠的女人。“他干啥我就跟着。”媳妇索菲亚笑着说:“他实诚得很,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会坚持到底。但那个时候,毕竟老人、小孩要吃饭,他一直不挣钱,当时我也是反对的。现在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经过这些年,他真的成功了,生活也有了改善。”
杨星国的妈妈在高原生活久了,得了高原病。2016年2月,他们举家返回临夏。回来后他开了个玩具店,空闲的时候就在店里刻蛋雕。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有人从这里经过,发现了他的蛋雕手艺,邀请他参加了2016年5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成就展”。没想到在这次展览上,他的作品获得了雕刻类的二等奖。这是他在蛋雕方面获得的第一个奖。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恩人”临夏市委书记曹正民。当时打造八坊十三巷这一旅游景点,他们正在寻找非遗项目。
10月,杨星国在八坊十三巷拥有了自己的免费工作室。从此以后,蛋雕正式从他的兴趣爱好,变成了他的终身事业。与此同时,他的一款鹅蛋镂空作品被选为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纪念品。2016年12月,杨星国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把他雕刻鸵鸟蛋的过程,拍摄做成了春节宣传片。
八坊十三巷的工作室比较小,白天要接待游客,好奇的人们围在他的工作桌周围,要了解蛋雕的制作过程。刻蛋雕是个精密的工作,这样嘈杂的环境想出好作品根本不可能。
每天深夜,杨星国总是埋首案前,以刀代笔,他全神贯注地在薄卵上刻画着属于自己的天地。此时他已经不满足于只在鸡蛋壳上创作了。他开始搜集火鸡蛋、孔雀蛋、鸵鸟蛋等各种各样的蛋壳作尝试。他仿佛被赋予了使命,拿着手中的刻刀,一次次完成蛋壳上的芭蕾,实现今生最美的邂逅。在这期间,他创作出了诸多了不起的佳作。然而,才不到两年的时间,杨星国的头发就白了很多。人们都说,他被累老了。
杨星国在蛋壳这个特殊的艺术载体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他每完成一个作品,蛋壳就会在他手中凤凰涅槃一般,重生了新的艺术生命。
蛋雕是融合绘画与雕刻的艺术,他尝试使用各种手法: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
《牡丹亭》就是融合了多种蛋雕技法创作而成。在2018年5月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上,这个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创作这个作品,杨星国付出了半年的心血,那是他无数次挑战的成果。《牡丹亭》外层的“亭”是将非洲鸵鸟蛋壳切成片,然后一点点打磨成“瓦片”,再将300片“瓦片”贴成牡丹亭的样子;他发现澳洲鸸鹋蛋壳颜色非常丰富,而且还分层,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颜色。他就用鸸鹋蛋壳刻牡丹,层层雕刻,第一层是白色的,第二层是淡绿色、第三层是墨绿色、第四层是深墨色,层层递进,一朵朵立体的牡丹横空出世,他欣喜万分。当杨星国完成最后一个步骤时,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历经多少次失败和沮丧,终于获得成功,蛋壳那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也深深地感动着他自己。
楊星国做蛋雕虽然已经很有经验了,但鉴于蛋壳不仅薄脆,有时候也有厚薄不匀的情况,工艺复杂的作品稍有不慎更容易前功尽弃。当他在抖音上亲手捏碎将要完工的作品时,网友们大呼舍不得。而杨星国认为,既然要做一件特别的事,就不能妥协,不能折中,不能退而求其次。再难也不能放弃,再累也要坚持。
在这样的历练中,杨星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有人建议他批量生产,就可以赚大钱了,而他认为不可取,每一个蛋壳的大小、弧度都不同,要扫描、定点、刻图案,使用模具是不可行的,也会更加麻烦。他认为纯粹的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批量生产,也不能开网店。
2018年10月,作为河州蛋雕艺术的创始人,杨星国蛋雕艺术馆被临夏州总工会命名为“河州工匠工作室”。在这之前,他已经是世界蛋艺术协会特邀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的会员。12月3日,临夏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河州蛋雕位列其中。
杨星国了解到,目前国内把蛋雕当做事业来做的可能都不到50人,他们的作品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他的平台是最好的,他已经做成了临夏的名片。八坊十三巷和茶马古市的免费工作室,都是政府提供的。
“我从一个蛋雕爱好者,变成了人们眼里的‘大师,走到今天一切都来之不易,除了坚持,还是八坊十三巷成就了我。”他总是这么说。
临夏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八坊十三巷正在不断引进各类非遗项目,以展示、留存和传播。在大旮巷64号手工艺馆里,我们可以看到铜壶馆、蛋雕馆、泥塑馆、微雕馆、葫芦馆……并且为了开发一些项目,茶马古市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开发平台,很多非遗项目都在此设立了工作室。在这里不仅可以听到非遗传人讲解本土的手工艺特色,还能感受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一代代老艺人走过时留下的回声。
杨星国想到了与这座城市互相成就,反哺这里的老乡们。遇有大的订单,会产生很多蛋液,他就在朋友圈发布通知,让需要的人来取。有人建议他卖给饭店或者蛋糕店,他最终决定捐给福利院。
杨星国雕刻的内容不仅限于花鸟鱼虫、人物肖像,他开始研究以马家窑文化为图案元素,借鉴临夏砖雕、木雕、葫芦雕的技法、工艺乃至题材,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呈现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他要将河州蛋雕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认识临夏。河州蛋雕不仅要成为临夏的一张名片,他本人也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者。
杨星国崇尚工匠精神,那是手艺人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理念。他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扬工匠精神,传承民间艺术。
金红宾很赞成这个观点。他认为艺术最终修炼的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有文化才会有市场。他是温州人,曾经是个电力公司的职员,那时候白天工作,晚上做蛋雕。与杨星国在群里结识,来到临夏一下子就爱上了,于是果断辞职留在了这里,成为杨星国最好的合作伙伴。他学习能力极强,自学考出了英语六级,并经常做英语电影配音。他酷爱研究国学,自己蛋雕作品上出现的人生感悟,很多来自他的文化积淀。金红宾在朋友圈留言:条件艰苦,咱不含糊,只为兄弟,更为艺术。
杨星国最开心的是教孩子们玩这近乎不花钱的艺术,让孩子们用刻刀把自己眼中的美好事物表现出来。他开设了蛋雕艺术培训班,每周为孩子们上蛋雕艺术体验课。他对有雕刻天分、喜欢蛋雕的学生重点培养,并带动周围有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从而将蛋雕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8年12月18日,杨星国给新华小学六年级上了一个半小时的蛋雕体验课,下课时,很多学生做出了满意的作品,他们刻的内容都不相同:Love、妈妈、乐、新年快乐、马、平安……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孩子们对蛋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雕刻技法和力度也有了初步的掌握。他们年龄小,这么短的时间,达到这个效果,杨星国已经很满意了。
做蛋雕心情要绝对平静才能专注,只有专注了手才能稳,手稳了才不会有失误。做蛋雕这些年来,他觉得自己的脾气都变好了。他发现,在上蛋雕课的时候,80多个学生的教室里鸦雀无声,伴随着他们均匀的呼吸,发丝般的线条呈现眼前。同样一个作品,每个人的理解和表现都不相同,他们感受到了蛋雕的魅力。来上课的学员最小的才4岁,他拿着一把钢刀,在只有0.2毫米的的鸡蛋壳上作画,需要很大的耐力和控制力。他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养成专注做事情的好习惯,对他们将来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
关于研学和传承,目前在学校里掀起了新高潮。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让孩子们从校园里走出来,了解临夏本土的非遗,感受临夏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文化素养。
为了实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临夏想了很多办法,泥塑、刻葫芦、蛋雕、彩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几乎天天都有。
临夏州州级非遗泥塑传承人常天平认为,后继乏人,依然是他所担忧的。他认为用研学的方式让孩子们来了解泥塑,学习泥塑,是个很直接高效的办法。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从娃娃抓起。
2018年12月28日,常天平入选甘肃“改革开放?40年40人”,去兰州歌剧院参加颁奖典礼。他深深地感觉到了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民间手工艺。他在這个行当坚守了30多年,收了17名徒弟,90年代中末期传统文化和非遗没有发展起来,有些人看不到民间手艺的希望,熬不住清贫,纷纷放弃泥塑去经商或者务农,他感到非常可惜。
“前几年研学或者传习,几乎是空白,这两年掀起一阵学习传统文化、弘扬非遗文化的新高潮,如同刮来了一场春风,我们要把灿烂的传统文化,用研学的方式传承下去。”常天平非常有信心。
张作良是临夏县河西乡人,自幼爱好绘画,高中毕业后自学葫芦雕刻技艺。他融合传统的绘画手法,成功总结出自己的绘画雕刻创作经验,在上海、南京、北京、敦煌从事葫芦雕刻事业。2006年葫芦雕刻被确定为甘肃省非遗后,作为传承人的张作良回到了临夏,要为葫芦雕刻的传承和保护做贡献。他觉得葫芦在临夏已经发展了40年,至今也没有形成产业,是因为大部分人只把它当做爱好,当做事业来做的很少,也很难。如今刻葫芦的人平均年龄比较大,年轻人很少。继承和发扬非遗项目,迫在眉睫。
乡音未改,我心依旧
2019年1月18日,八坊十三巷盖碗广场热闹极了,这里搭了戏台正在举办回族“迎新春宴席曲展演”。
演出在韵味独特的《进门曲》中拉开帷幕。马克麻、马福明领唱,12名演员集体出场演唱。
罗文英是这个演出团的团长。他和妥马利克演出的剧目是《数麻雀》。他们幽默诙谐的歌词、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很多老年观众们大呼过瘾,说好多年没有看到了。有的观众入了戏,眼眶里泛起了泪花;有些年轻人从没看过,但通俗易懂的歌词、悠长活泼的小调,也使他们捧腹大笑。整个广场呈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贺词赞歌、劝喻歌、人文历史歌、打莲花、打调,令人大开眼界,他们的演出得到了现场观众强烈的共鸣。
我在朋友圈发了他们的演出盛况,有去过西北的文学界朋友问我是不是“花儿”,因为看到他们的衣服很像。
说到临夏的戏曲,大家自然会想到“花儿”。因为“花儿”以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为最,它曲目浩繁,风格迴异,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其实花儿和宴席曲的曲调很相似,被当地人称作是“姊妹戏”,或者“姐妹篇”。但是二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花儿”唱的大部分是情歌,内容比较开放,只能在野外唱,当地的回民是不准在家里、村庄里唱的。宴席曲与“花儿”却刚好相反。西北回族人民把有喜事俗称为“有宴席”,把在宴席上进行演唱的歌曲通常称为“宴席曲”,又称“家曲儿”。“家曲”是专门在家里、村庄里演唱的歌曲。
宴席曲在回族婚庆喜宴上最常见。载歌载舞的演唱,会为婚礼增添不少热闹而隆重的喜庆气氛。
宴席曲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流传了500多年,据说有九十余种曲调。从演唱风格和内容上可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五类。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各个方面的习俗和生活习惯。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被称为全景式地表现回族各个时期历史的“音乐史诗”,为我们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特色以及艺术表达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回族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是纯粹的回族戏曲。在临夏,由于民间的交往和通婚,撒拉、保安、东乡族人民在结婚时也有演唱宴席曲的习俗,只是他们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做了一些调整,独具风貌。回族的宴席曲受习俗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它的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边歌边舞。依然保留着我国元、明、清时代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小曲的古老风貌,是对民族音乐的一大贡献。
此时的八坊十三巷正处于“三九”严寒天气,零下15度的低温里,演员们顶着寒风演出了7个剧目,前后近2个小时。观众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看戏的人只增不减,越来越多。
走下台来的罗文英,脸色红润、笑意盈盈,显然还沉浸在刚才演唱曲目的喜悦里。
唱罢间歇,一个演员上场,貌似单口相声。他用浓重的方言且说且吟,出口成章、即兴发挥,妙语连珠引得听众笑声不断。原来这是打调,给《绣荷包》打调的叫拜忠贤,他是个老演员,喜欢宴席曲20多年了。问他的感受,他告诉我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个中的滋味他自己最有体会吧!
我问罗文英哪年出生的,他说那得看身份证,他记不住了。父母去世早,他自己没上过学,只知道自己属猴。我算了一下,是1968年的。他给我讲了他的悲苦身世:
罗文英出生刚6个月妈妈就去世了,4岁那年爸爸也离开了人间。他跟着爷爷奶奶勉强度日。懂事的罗文英小小年纪就知道帮着爷爷打理家里的四亩庄稼。但不幸的是,奶奶在他14岁那年撒手人寰,2年后他又失去了爷爷。可怜的罗文英年仅16岁,还没成年就举目无亲了。他只能给别人帮忙做点零工填饱肚子。那时候,村子里来了唱宴席曲的,他随乡亲们去凑热闹,没想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找到马师傅说:“我也唱一下吧!”师傅没有答复他。
罗文英18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那时候挖沙子、做装卸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一天下来可以拿到7块钱。3年后他21岁返回家乡,但家里找不到出路,他正发愁,师傅又到村里来演戏。他诚恳地和师傅长谈了一次,表达了要学艺的愿望。善良的马师傅为他的身世留下了同情的眼泪,他表示会用心教他,带着他去演出。
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傅去演出的时候,他在婚宴上饱吃一顿。那是他长这么大吃的最丰盛的一顿饭……
“那时候学戏,师傅对我要求很严格。一天要足足唱上4个小时,每一句词都要对应一个动作和表情。特别感谢我的恩师,他当年那样用心教我,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现在我认了两个徒弟,我也像当年师傅教我那样教我的徒弟。他们年轻、有文化,歌词记得很准,但是眼神、动作还差得远,我会耐心教他们的。”说到自己的爱徒,罗文英很高兴,觉得宴席曲后继有人了。
罗文英的宴席曲团队里一共有12个演员。年轻的时候,师傅带他去唱“花儿”,在会场遇到会唱宴席曲的爱好者,问他能不能唱宴席曲,他开心地说当然能了!于是大家约定有演出一起去。当时有4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后來发展到了11人。
二十多年过去了,你一定会想到这11人的去向,是否去留或者更换。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从加入那天就没有一个人离开。目前的12人是最近加入了一个小徒弟。他们虽然收入甚微,但他们觉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活力无法估量。为了生存,他们在没有演出的时候忙着五花八门的生计:有的挖虫草、有的记账、有的开车,有的务农……但周日他们会凑在一起排练,风雨无阻。
我们感情很深,同甘共苦。但我们彼此尊重和支持,有演出一接到通知,他们就会放下自己的事情赶过来。他们也很信任我。我是穷人出身,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每次演出完拿到演出费,我会分文不留地平均分给大家。如果是多拿了一分钱,我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亲生父母,对不起良心,那是大家的血汗钱。
正月里是演出旺季,罗文英他们唱了23场。演出地点多分布在临夏康乐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和政县,还去青海省平安县演出了2场。
但是到了淡季演出少,他们只能零打碎敲挣个辛苦钱,靠唱宴席曲养家糊口根本不可能。罗文英说,家里的房子还没修好,刚把土墙换成了砖墙,有条件再一点一点改善。为了传承宴席曲,不能计较,再苦也不能放弃。但无论多难也要供孩子上学,学文化太重要了。
他认为,在这么多年的演出生涯中,观众的认可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去年他们去青海演出,因为来回要租车,路费比较高,主办方就提出,每人只能给100元,罗文英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考虑,一方面是朋友介绍的在年轻人的婚礼上演出,去贺喜祝福是喜庆的事情;另一方面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宴席曲,并了解唱得好的回族宴席曲,他希望更多的人欣赏它。
那次演出不出所料地大获成功,但意外的是,在演出结束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村民们自发地表达心意,你30元,他20元,不久就凑出了厚厚的一摞钱,一数3300元。他们还不断地说,你们唱得太好了!罗文英和团员们感动极了。演员最大的幸福不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吗?
罗文英很敬重他的恩师,演出回来经常会买上水果去拜见师傅。师傅也很欣赏这个爱徒,把自己的绝活和演唱技巧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如今81岁的马师傅,希望爱徒能够好好唱,努力传承。当得知他们又要出去演出了,师傅给他发了个红包,让他买水、买饭,不要太委屈自己。
罗文英觉得永远不能忘了师傅的恩情,保持宴席曲的原有风格,努力传承带徒弟,就是对师傅最好的报答。他觉得不仅要把戏传承下去,更要把前辈为艺术现身的精神传承下去。流传了500年的戏不能在自己这里断代了。
回来后,我和罗文英通了电话,他告诉我一件非常感动的事情:临夏州文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前些日子给了他们1万元扶持基金,他给每人置办了2套戏服,剩余的作为演出费和交通费了。他说以前那么难都在坚持,现在更不会放弃。
罗文英还告诉我,过完年他要出去打工3个月,6月份必须要回来。原来,在甘肃,不论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里的妇女,或是河里的筏工、行路的脚户哥,都会信口漫上几首心上的花儿。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会自发地举行盛大的民间花儿歌手赛歌大会,临近省县的花儿唱家也会打擂献歌。他要回来参加花儿会,目前他要参加的场次有农历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五,五月初十、五月十五、六月二十六,还有些别的演出,秋天还有九月初九……
宴席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可惜的是,它的发源、传承至今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仅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留存延续。罗文英希望我能详细了解宴席曲,挖掘它的渊源和艺术价值,让宴席曲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的痕迹。罗文英热情地邀请我到他的家乡去,让我记住他的地址: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新营乡三坪村。
他还给我讲了不少宴席曲的演唱特点,希望我也能成为戏迷,他随口就唱起了《高山上打围》:
高山上打围的韩三郎,
沟底里担水的小姨娘。
头一担水啦洗了个脸,
第二担水啦梳了个头。
前面梳上个鹦哥的嘴,
后面梳上个凤凰的尾。
前面梳上个两条龙,
中间里梳上个一座城。
黑丝的头发乌墨啦染,
金絲的包头缠三转。
眉毛弯弯的两条线,
杏胡的大眼睛上下翻。
……
说到宴席曲还有个人很重要,那得从刺绣说起。
“白云山上雾绕哩,灵芝草有人找哩。维尕妹要手巧哩,万样的花随心者秀哩……”这段“花儿”中唱到的就是刺绣。每逢端午节来临,妇女们特别是年轻姑娘们,便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来绣荷包。端午节那天,年轻的母亲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缝在孩子的胸前背后,据说有驱邪除病的功能。而姑娘们常常把精美的荷包作为定情之物,托人交给意中人。姑娘出嫁,陪嫁的箱柜锁头上一定要挂上锁袋,那是用五彩绸缎或布料缝制的香袋,象征着幸福吉祥。
临夏刺绣因与当地民俗紧密相连,所以世代相传、绵延不绝。临夏刺绣的传承人马秀兰,是“甘肃省民间刺绣艺术之乡”尹集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她创作的刺绣作品既有古代传统刺绣的基本技法,又融合现代的美学理念、绘画书法之神韵,博彩中国名秀之长,形成了临夏刺绣的独特风格。她也成为临夏刺绣的领军人物。
1997年3月,马秀兰注册成立了临夏兆美民族刺绣文化有限公司。公司聘请民间老艺人40余名,在本县陆续培训从事刺绣加工的妇女5600多名,开发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四大类刺绣工艺品:手工绣花鞋、鞋垫类,室内床上用品类,服饰服装类,装饰挂件类等1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31项外观设计获得国家专利,多部作品被国家民委、全国妇联、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国家多部门收藏。马秀兰被评为中国杰出穆斯林企业家。
马秀兰的丈夫马兆义,在临夏县史志办工作,是临夏县1986-2005年县志编纂的副主编。2006年,“临夏回族宴席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兆义深入了解到宴席曲的魅力和价值,他们夫妻俩决定为宴席曲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做一些工作。
2007年,他们开始在临夏州范围内寻访、挖掘民间演唱艺人。2008年,在临夏市枹罕山庄邀请了临夏回族宴席曲传承人马古白等6位民间演唱艺人,并请州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做了现场调研与指导,同时邀请临夏电视台“河州揽胜”节目组拍摄了1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在临夏州电视台上多次播出,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让近乎绝迹的宴席曲重回人们的视野。
十年间,他们找到散落在民间的40多位艺人,并整理出《回族宴席曲演唱艺人现状》,抢救性地整理了诸多宴席曲的曲目。除此之外,还不断为前来调研的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提供艺人线索、安排采访,并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视频和文字资料。
2017年3月,马秀兰的刺绣馆受邀入驻八坊十三巷,使临夏最具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展示在全国各地的游客面前,加快了民间刺绣的发展。
为了使更多的人欣赏、学习宴席曲,这些年,马兆义倾力打造各类公益展演。2018年年底,马兆义组织的回族宴席曲表演队,代表八坊办事处参加了临夏市组织的临夏马家庄乡村文化旅游节“一台戏”演出,演出了八场,获得了三等奖。现场有“快手”拍摄后发在网上,点击量超过了十万人次。
这些年,马兆义和妻子在宴席曲、小调、花儿、宴席情景短剧的传承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光演员的补助、食宿、服装采购费的投资就超过了8万元。这次八坊十三巷的演出就是他们组织的。他说,实际上八坊十三巷成就了他们的刺绣,这次活动也算是感恩回馈。
如今,临夏兆美民族刺绣文化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剧团,作为第一个与八坊十三巷签约的表演团体,在即将投入使用的小剧场、盖碗广场等场地,为居民演出。
前几天,马兆义告诉我,八坊十三巷请一些专家对演员做了水平测试,对他们的表演水平全面考量,给他们评定职称,聘为长期演员。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经常性的表演,会给演员们带来相对固定的收入。我想到了罗文英,他家的房子可以修了,孩子上学也不用愁了。但愿他们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可以专心表演了。
马兆义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宴席曲:
临夏地区的乡村,以前结婚都有唱宴席曲的习俗。宴席曲的演出程序是:夜幕降临时分,男性唱把式们在大门外集体唱着《恭喜曲》进入娶親东家院内,然后由一对或者两对唱把式反穿着皮袄,面对面开唱。进到家中拉开场子后,先由曲把式头儿《表礼》致赞词,起首曲为《抬起吗头儿瞧》,接下来根据主人所点的曲目,进行一一表演。边唱边舞。宴席曲演唱到最后以一曲《谢东家》作结束。
他说,宴席曲要的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演唱,所以不配音乐。他即兴唱起了《恭喜曲》
恭喜、恭喜大恭喜,
各庄的乡亲们来讨喜。
恭喜、恭喜大恭喜,
没拿一把茶叶者空讨喜。
你打个调来者我唱个曲,
欢欢乐乐地讨上个喜!
唱得不好了不要着气,
宴席的伙伙里要和气。
恭喜、恭喜、再恭喜,
你喜、我喜、大家的喜!
……
我从小在宁夏生活,十几岁回到山东。虽然是汉族,但耳濡目染地了解了一些回族的风土人情。我的童年是与伊斯兰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阔别那段尘封的往事三十多年后,重新踏上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土地,目睹精美壮观的清真寺,吃着清真的饭菜,听着宴席曲,心中感到无比亲切,这是我与回回的缘。
这次造访,儿时的记忆成了凤毛麟角。这片黄土地上丰厚的伊斯兰文化、人们虔诚的信仰和淳朴的眼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真言、邦克声、白号帽、绿盖头、尔买里、乃玛孜….这些回民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在我看来也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临夏的文化源于唐宋,发展于元明,定型于明清,扬名于民国,发展在新中国。古老的八坊十三巷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发生着的巨变。今天,它融入了诸多现代的元素,使居民们一边沉浸在传统文化里,一边做着小生意,过着诗意、宁静的生活。
走在时而热闹、时而幽静的小巷里,你会被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所吸引,驻足观望思索。独特的宗教特色和美味小吃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人。环境改变了,游客增多了,商业繁荣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