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山流水结金兰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871
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列子?汤问》(战国)

  战国时期,“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千古轶事,演绎为著名成语“高山流水”的典故。

  由此,我又想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二位文豪同年遭贬,一为通州司马,一为江州司马,两人时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友谊弥深。后又历经患难,命运休戚相关,友情更加深厚。世称“元白之谊”。

  再上溯到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与鲍叔牙在年轻时代就结下深情厚谊,鲍叔牙谦让大度,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齐国国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二人友谊佳话至今盛传,世称“管鲍之交”。

  这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的友谊佳话典故。但在当今,“高山流水”、“元白之谊”和“管鲍之交”实乃难寻。然而,在燕赵邢襄大地,就有这么两位称得上是金兰之交的一对好友、挚友、战友、同乡。

  他倆就是韩凤鹏和董海林二先生。

  韩先生若谓伯牙,董先生即为子期。韩先生如谓白居易,董先生则为元稹。韩先生若谓管仲,董先生即为鲍叔牙。

  这样穿越历史的比拟,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诞和不当,而他俩的笃深友谊,却有巍巍太行和许多身边的乡亲同事为之作证。

  2019年3月,董海林先生历经八年精心研究和创作的《凤鸣朝阳——韩凤鹏新闻理论与实践评述》一书正式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融入了董海林对学习感悟韩凤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成果所倾注的心血与汗水,承载着韩凤鹏对董海林的无限信任和衷心支持。二先生一唱一和,琴瑟和鸣,心灵相通,彼此共生。这本书更是他们二人近半个世纪真挚友谊的历史见证!

  相见未晚

  1974年4月9日,董海林从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京字930部队)调到邢台军分区工作。

  他刚到宿舍安置好行李和铺盖卷,就想到院子里观赏大院的全貌。就在他走出楼门口的时候,他碰到了比自己大六岁的韩凤鹏。韩凤鹏当时有1米7多的个头,腰板挺拔,儒雅不凡,年轻英俊,风华正茂,是邢台军分区政治部新闻干事。当他看到董海林这个新面孔年轻人时,不由地问了一句:“你是?”董海林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口齿清晰地答道:“我是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调过来的,我叫董海林。”

  “哦——”韩凤鹏目不转睛地审视着眼前这位朝气蓬勃的青年。

  “你老家是哪里?”韩凤鹏又接着问道,语气温和许多。

  “邢台县白岸公社尚家庄村。”董海林答道。

  “哦,那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啊!我是邢台县北小庄公社鲍家庄村的。”韩凤鹏脸上露出笑意,是那样朴实憨厚。

  “韩干事,还请您以后多多指教!”董海林依然那样恭敬,目不转睛地看着韩凤鹏的双眼,似乎有些什么期待。

  “好,好!咱都是老乡,如今又成了战友,你有空多找我。”韩凤鹏依然微笑着说,边说边缓缓走进楼去。

  董海林默默看着他的背影,仿佛自己的老兄走过,心中油然升起几分温暖。

  这样的战友,这样的老乡,怎么不让我们更早相识呢?董海林心里默念着。

  董海林当时在军分区三楼的电台值班,休息室也在隔壁。刚到这里工作不久,批林批孔运动渐入高潮。军分区组成了一个由韩凤鹏先生等人参加的大批判写作组,办公室设在三楼的中厅里。屋里正中间摆着几张桌子,满桌子满地都是书籍和报刊。他们三四个人每夜都工作到凌晨,有时到天泛鱼肚白了才回去休息,就这样一直鏖战了两三个月。

  那段时间,每当董海林后半夜值班时,总要插空去看看他们,因为那里有他的老乡韩凤鹏。每次到中厅办公室,给他倒倒水,说说话,心里就觉得莫名的充实。

  记得有一次凌晨三点多了,董海林刚走进三楼中厅,就看见韩凤鹏弓着腰趴到桌子底下,不知做甚。董海林便走近详查,发现他原来是在捡烟头,便上前劝说,别老抽啦!韩凤鹏不以为然,不行,太困了。此时,董海林其实也困倦不堪,他跑到厕所用冷水洗了一把脸,顿时就精神许多。他重又跑回中厅,只见一股股烟雾在韩凤鹏的头上不停地升腾起来,他已熟练地把一个个烟头剥开,用废旧稿纸把烟丝卷起一支完整的香烟,大口大口过瘾地抽起来。只见他右手执笔,倦意全消,继续埋头伏案写作。

  当时,董海林对韩凤鹏并不了解。后来他从战友那里得知韩凤鹏之前的经历时,不禁肃然起敬。韩凤鹏1969年9月在会宁中学入党,同年10月参军。1970年至1972年,作为一名普通战士,三年内在报刊连连发表了多篇稿件,且第一篇关于“读书学习”的评论文章发表在《河北日报》的头版。短文、时评和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文章相继发表。其中,《1分灵感+99分血汗》充满思考和感悟,同时又是对他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他凭借自己的“灵感”和不惜汗水的努力写作,引起《邢台日报》的关注,该报派通联部门的负责人专程到部队看望他,赠书约稿,鼓励激励。邢台军分区政治部的宣传部门更是对他不间断地加以培养,每年都抽调他到新闻报道培训班参加培训。他正是靠着自己对新闻的敏感和勤奋努力,发表了大量稿件,引起军分区领导和大家的关注,成为大名鼎鼎的“笔杆子”。随着一纸命令,他被任命为邢台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部门的新闻干事。

  军分区要召开“批林批孔”大会,安排董海林作为战士代表发言。那时,董海林刚刚开始学写新闻报道和大批判文章,文字还很稚嫩。他于是带着写好的初稿来找韩凤鹏,向他请教把关。韩凤鹏本就对这位小老乡战友十分欣赏,对他的稿子更是用心,仔细阅读,一字一句地加以修改。董海林按照韩凤鹏修改过的稿子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一时引起广泛赞誉。从分区首长到各位战士,都为他叫好。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董海林在青年时期就酷爱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他参军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他通过这本书了解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调至邢台军分区之后,他从新华书店购买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和一本列宁《论帝国主义》的小册子,爱不释手,日日研读,夜夜苦思。碰到琢磨不透的理论观点和哲学概念,他就去问韩凤鹏,探讨交流一番,其专心用心程度,真到了痴迷状态。后来,他又陆续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马列著作。这都为他日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相同的信仰、共同的理想、不懈的追求,使他俩文墨相吸,志同道合,不由地成为挚友。

  有人形容董海林与韩凤鹏“相见恨晚”,可董海林却说,我俩虽未“恰同学少年”作伴,但也青年相识、军营为伍,有同乡之情、战友之谊,机缘不浅,可谓之“相见未晚”。董海林总是这么豁达,从积极乐观的层面去看待问题。

  在韩凤鹏先生的帮助和激励下,董海林开始走上新闻和理论写作道路,他连连写出了多篇新闻报道和大批判文章并正式发表,光荣地被军报和地方报聘为通讯员。

  董海林成长为军分区优秀的写作人才,韩凤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对董海林这位青年人才,真实爱之惜之,恨不得直接纳入自己麾下。可他又胸怀仁达,即使自己没有人事权,无法实现意愿,仍要向领导大力荐才举贤,让他朝着更好地方向进步和发展。于是,他主动向政治部推荐董海林,说董海林有才,潜力很大,可以培养。

  政治部主任欣然接受了韩凤鹏的建议,因为他也对董海林有所了解。可就在此时,董海林却接到了部队司令部决定他复员的通知。政治部主任出差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连夜给董海林打电话,说要想办法把他留下来,调到政治部工作。可董海林并没有当即应承,他沉思片刻说道:“不给首长添麻烦了。”就这样一句话婉拒了主任的挽留。其实,他何尝不想留在政治部工作呢?但是,他的内心是纯净无暇的,他就是这么一个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即使在关乎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时刻,宁愿凭着自己的抉择毅然决然地选择一条艰难之路,也不愿给别人添任何麻烦,凭借各方关系去偷取一条捷径。这样的思想和品质在当今看来,可能就是所谓的太行山里人独有的“老山筋”的“犟劲”,九头牛都拉不回啊!

  很快,董海林含泪告别军营,与战友分别的前夜,1978年5月23日晚,他写下一首感人的歌词《战友分别歌》,表达了对部队的无限深情和深深依恋。

  斩不开的流水淘不干的泉,

  战友的情谊扯不断。

  怎能忘,你千里迢迢把我接,

  舍不下,你又亲又严的兄长面。

  昨日接过你手中枪,

  明天我也要交班。

  啊!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

  战士永远是青年。

  斩不开的流水淘不干的泉,

  战友的情谊扯不断。

  怎能忘,你言传身教做表率,

  舍不下,你知寒知暖心一片。

  战友虽走作风在,

  营里营外心相连。

  啊!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

  革命传统代代传!

  伴随着这首歌词的诞生,他离开了部队,离开了军分区,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好战友,离开了推心置腹的同乡好友韩凤鹏。

  韩凤鹏对董海林的知遇之情,虽未玉成,但董海林却永久铭记在心。

  他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征途,一路前行不回头。他复员回到了邢台冶金轧辊厂,又回到了他参加工作的原点。

  久别重逢

  董海林自幼聪慧,敢作敢当。1969年5月,不满14岁的他就从平乡县乞村独自报名,离家去邢台冶金厂当工人。他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他的岗位是天车工。

  他回到冶金厂天车工的岗位,正可谓老本行,重操旧业,熟门熟路。第一天上车,老师傅说带着他上吧,他却说我自己来。结果一上去几分钟内就熟悉了操作规程。大车、小车纵横奔驰于钢梁之间,大钩、小钩上下起沉于货厢之中,驾驶技术十分规范,操作自如娴熟。

  在繁忙的工作中,董海林很快从低沉情绪中走出来了,忘记了烦恼,他干这个老本行深感幸福、快活。

  此时,他并没有扔掉笔杆子,上班开天车,下班搞写作。他给厂广播站写了一篇文章《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此文随即广播,厂区大喇叭连播了两天,引起很大轰动。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篇反映锅炉班先进事迹的文章《十三年无次品》发表在《邢台日报》。当时正赶上全国开展工业抓质量活动,这个锅炉班因为这篇文章一下子出名了,成为全国冶金战线的学习典型,锅炉班班长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群英会。董海林因这篇文章被上级选中,立即被调入新成立的厂党委办公室,成为万人大厂“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党委文字秘书。

  董海林31岁那年,被选拔为共青团邢台市委书记。时年,他风华正茂,青春正当时。他带领一帮年轻人轰轰烈烈地大干起来。此时,韩凤鹏早已转业到新创刊的《邢台晨报》社工作,担任经济科科长。很巧的是,他俩又在一个楼上办公。

  时过境迁,时隔九年,他俩再次相逢,如若当年在军分区一样。虽不是同一个单位,但毕竟同在一个楼宇办公,此次重逢,也许天意。二人又可以经常见面了,真是不亦樂乎。

  从此,董海林经常来到晨报社,向韩凤鹏请教一些问题。韩凤鹏有时找他喝酒,谈古论今,谈天说地,纵横捭阖,高山流水。《凤鸣朝阳》中的许多报道和文章,都是那时董韩二人聊出来的话题和碰撞出来的火花。

  1991年6月,董海林从团市委书记的岗位转任市委副秘书长,负责市委文字工作,其中包括市委重大活动报道的审稿,在一些重大新闻报道上与韩凤鹏合作更多,更加直接。1991年1月15日,韩凤鹏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第二天上了《人民日报》光荣榜,当年全国评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只有300多名。董海林为韩凤鹏所取得如此高的荣誉而深感高兴,也想为他祝贺一番,可他并没有急于祝贺,直到他熟悉了新的工作之后,很快就向市委领导郑重地推荐了韩凤鹏,说韩是新闻大才、奇才,应予关注和重用,让他发挥更大作用。不久,韩凤鹏被任命为市广电局副局长。他着手创办了《广播电视报》,兼任总编辑。他有了自己办的报纸,硬是把一个地方小报办出了大名气,办出了大名堂,获得了一大批大奖,很快在全国成为有影响的新闻理论家。

  鉴于他的成绩,邢台市政府多次给他记功或记大功奖励,并给他晋级奖励。市委授予他“优秀知识分子”称号。市委宣传部发通报表彰,特授予他“为宣传邢台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记者”称号。1995年11月25日,他被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聘为兼职教授。1997年他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管优秀专家,后又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取得如此成就者,在邢台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1995年春,董海林已调任桥东区长两年有余,他正在构思开展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此,他一直倾心思虑,是开一次大会,还是构思一篇大文章?他马上去找韩凤鹏商议。韩凤鹏点燃一支烟,抽了几口后,说道:“写一篇重磅文章。”这恰与董海林的原来想法不谋而合,他兴奋不已,便连抽几天固定时间,与韩凤鹏一起研究,最后定夺下来文章的思路、主题、框架和风格。随后,在全市范围内展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由董海林执笔起草。

  他担任区长,白天需要处理繁杂的日常政务,没有时间写作。他每次都是在晚饭后八九点钟开始动笔,他如同当年韩凤鹏写大批判文章时的情景一样,地上、桌上铺满了报刊。当年韩凤鹏是边抽烟边写,而董海林却不同,他边听着轻音乐边写。每次都是写到第二天清晨太阳升起时才收笔,草草吃口饭就去上班。当他写到“科技立市论”一章时,遇到瓶颈,头脑混沌,语言干瘪,深感“江郎才尽”,踌躇一夜,竟写不出一个完整的段落来,实在写不动了。第二天,他找到韩凤鹏,羞涩地道出原委,韩凤鹏二话没说,与他共同探讨一下思路后,便连夜亲自执笔开始写作。那一夜,董海林一直陪伴左右,为他沏茶倒水,递烟点烟,依然放着音乐。韩凤鹏就在这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中,奋战了一整夜,一篇文笔犀利的精彩华章一气呵成,伴着朝阳诞生了。那真是歌声甜蜜,文笔犀利,朝阳升起,轻松撂笔!这不正是一曲新时代的“高山流水”么!

  自韩凤鹏亲自执笔完成这个章节之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董海林写完一篇,韩凤鹏修改一篇,一边写还一边在《邢台广播电视报》上连载,一连刊发八期,将近五万字。他俩商量署名为寒冬雷,意为寒冬时节一声惊雷,此文乃是为唤醒沉睡的人们,迎来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春天的檄文。这篇名为《牛城冲击波——向觉醒和奋起的牛城人进言》,真像一道“冲击波”,在全邢台迅速引发巨大震动和强烈反响,人们争相传阅《邢台广播电视报》,一时“洛阳纸贵”,一报难求!为了满足读者需要,报纸不得不连续加印。不料,该文又被传播到了外地市,引起共鸣。全市各界大会小会、大街小巷,无不谈议和讨论该文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还相互争论不休,抒写评论,邮寄给报社。《邢台广播电视报》专门开辟专栏登载了40多篇评论文章。《中原经济报》总编辑闻讯专程赶来拜访,分四次进行了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引发的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真的就像一声春雷响彻牛城大地,产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影响,至今让人难忘。

  久别又重逢,本来就欢喜有加。

  他俩的创作又可谓久旱逢甘霖,携手结硕果,真是喜上加喜啊!

  黄山买履

  1995年夏,董海林和韩凤鹏结伴到黄山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学习之余,他俩携手一起登黄山、观日出。登山前,韩凤鹏的鞋底已经开胶,裂开了半扎长的口子。海林见了,不禁为之唏嘘担心,鞋子坏了,哪里还能登山,即使登顶成功,返程时恐难以维系。他二话不说,跑到黄山脚下的一个商店里,为韩凤鹏购买了一双新皮鞋。新鞋往往不很合脚,即使尺码合脚也总因鞋底、鞋帮太硬实而不舒适。董海林心细得很,他怕韩凤鹏穿着新鞋登山硌出水泡来,索性自己就穿上了新鞋,把脱下来的旧鞋给韩凤鹏来穿,待登顶黄山,喜悦地观看日出美景之后,下山至半山腰时,董海林和韩凤鹏坐在山路的石阶上,在畅聊叙谈中歇脚。此时,董海林已经感觉到脚上的这对新鞋已经被磨练地“温柔”了许多,他便脱下来,又与韩凤鹏交换着穿。韩凤鹏穿着这双新鞋下了山,回到培训班驻地,回到故乡。当时,董海林要把韩凤鹏的旧鞋扔到垃圾桶里,可韩凤鹏执意不肯,用塑料袋包住后装进了背包里。韩凤鹏当时说:“回去修一修,还能穿。”之后,韩凤鹏每当早晨初醒或晚上入睡时,只要在床头穿鞋、脱鞋时,就不由想起这件难忘的轶事。

  第二年,同样一个夏季。韩凤鹏又想及此事,他实在按耐不住心头长久的挂念,提笔作诗一首,并赠与这位青年时应征入伍的战友——董海林。诗名曰《信仰》:

  品读黄山未能忘,低头见鞋寄衷肠。

  戎马并非关边处,结交亦比刘关张。

  赏目华章登榜时,乐颜著树飞墨香。

  彩云最爱共明月,同志连心守信仰。

  这首诗,董海林至今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每每谈及此事、此诗,两人都仿佛回到了那千里之外的黄山,在云涛松壑之间,相携神游,彼此笑逐颜开,激动不已。随后,又回归于默默无语的短暂沉默,两人眼睛都被泪水湿润,迷蒙,紧紧拥抱在一起。这首《信仰》在董海林的心底永久珍藏。他把这首诗直接誉为“董韩之交”,是二位真挚友谊的历史见证。

  2000年1月初,随着省委组织部的一纸决定,董海林交流到邯郸市大名县任职。临行前,董海林邀约韩凤鹏一起吃顿饭,算是辞别。韩凤鹏事先并不知何事,在酒桌上突然得知因由,竟一時哽咽无语。对于董海林来说,交流到大名县工作,是省委对青年干部的关心,是进一步得到锻炼的好事。可毕竟又要离开邢台,以后的见面机会会少很多。韩凤鹏想着这些事,又喜又忧,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很愿意和希望自己的这位挚友兄弟董海林能在自己身边长期工作和生活下去,隔三差五地相互一聚,谈天论地,读书论道,其乐无穷。可事实就在眼前,董海林真的要离开自己了。

  时值寒冬腊月,虽然屋子里的空调在呼呼地制热,可韩凤鹏始终未脱下那件有些褪色的大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不知不觉,韩凤鹏那天饮了很多酒,足有八两之多。他是个很难掩饰内心的实诚人,充满离愁的心绪直白地写在脸上。在道过了了几句祝福之后,多数是在唏嘘慨叹,惜别依依,恋恋不舍。于是,这场酒真成了饯行酒,他把心中的愁苦都融进了酒杯之中,只要一端就一口喝干。

  第二天,韩凤鹏酒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董海林写下一首七言律诗《星砣友情》:

  莲花峰高路障多,铁鞋踏碎登山魔。

  千篇诗文见德心,七地司职功绩卓。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杆银星知重砣。

  送友暗泪口无声,谁知金兰契厚薄。

  此诗是对董海林人生阅历和韩董二位金兰之交的深深回味。董海林曾在七个地方工作,而且做出了公认的不凡业绩。毋庸讳言,韩凤鹏取“莲花峰”之意象,实乃为赞董海林洁身自持,踏石留痕,坚忍不拔,敢于登攀的精神。董海林看到此诗后,自愧不敢承当,他把此诗权当作韩兄对自己的鞭策和鼓励。最后两句实为“诗眼”,送别之际,悄悄流泪,默默不言,都知道他俩友情深厚,可又有谁知道他俩交情到底有多深呢?只有他们二人内心自知啊。立德,立功,立言。合道相谋,志趣相投,文心相近。这些都是缔造和成就“董韩之交”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时光如梭,一晃十几年过去了。2013年1月23日晚,董海林在书房翻阅资料时,不经意间看到了韩凤鹏的这两首诗的手稿,纸笺微黄,笔迹清晰。他拿着手稿来到书桌前,打开台灯,反复品读,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韩凤鹏向他赠诗的情景不断在脑海浮现,仿佛昨日,历历在目。沉思良久,他执笔写下一首和诗《重读凤鹏友〈信仰〉〈星砣友情〉感怀》:

  昔登黄山未能忘,星砣友情乃平常。

  万千石阶踩脚下,滴滴汗水透衣裳。

  叙旧夜半三更寒,一观神日东方亮。

  相互勉励攀天都,赖我同志守信仰。

  此诗有感而发,一挥而就,与韩凤鹏前二首诗呼应唱和,妙手天成。平仄吟咏间,前后这三首诗词恰似那双见证两人高谊的皮履,依然成为二位心照神交的见证,流淌着芝兰清风的别韵。

  念念在兹,永世不忘。

  凤鸣朝阳

  董海林凭着一双慧眼,长期将韩凤鹏作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绝非偶然。

  1998年1月,董海林任邢台市桥东区区委书记,后辗转大名、峰峰矿区,在县(区)委书记的岗位工作多年。2005年8月,董海林由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书记调任邯郸学院党委副书记,自此便走上了大学的领导岗位。他为人厚道,耿直友善,开朗幽默。他勤政善思,开拓创新,充满着时代精神和豪迈情怀。他广交朋友,热爱文化,通晓太极,是一位难得的文化杂家。

  早在2004年秋天,邯郸市文联作家、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李春雷专程到峰峰拜会董海林,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遂成莫逆。董海林到高校工作后,于2008年5月建议党委调李春雷先生任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并在学校设立李春雷创作室,为他编辑出版了短篇报告文学精选集《朋友》,还撰写多篇评论文章宣传李春雷。在邯郸学院期间,李春雷创作发表了《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赶考》《朋友》等多个名篇,蝉联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两次荣获鲁迅文学奖,被誉为“中国短篇报告文学之王”。如今,李春雷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报告文学大家,连续两届当选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董海林虽年逾花甲,退居林下,可他俩的关系丝毫没有疏远,永结挚交,传为佳话。

  2010年夏,董海林调任邯郸学院任职五周年,恰逢他和李广教授主编的《邯郸文化脉系》刚刚出版。他建议学院聘任一批文化学者为客座教授,提升学院人文学科教学实力和整体文化软实力。韩凤鹏经他推荐,成为邯郸市以外唯一被聘任的一位大家。自此,他开始着手系统深入研究韩凤鹏的新闻学术成就,探析他的成功轨迹,以资为邯郸学院的学子们提供学习借鉴。

  至2015年秋季,董海林在邯郸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繁忙的政务之余,笔耕不辍,基本完成了《凤鸣朝阳》的初稿。

  《凤鸣朝阳》在书名的定夺中,还有些许周折,的确费了一番心机。董海林虚心接受邯郸学院原党委书记杨金廷教授的建议,撰写了一篇关于韩凤鹏的传记,全面介绍和反映韩凤鹏的新闻创作历程和取得的杰出成就。使读者充分领略韩凤鹏作为一位新闻奇人,其产生和成长过程具有典型性、逻辑性、时代性和必然性。同时,把这篇传记收入本书,并提炼其题目为书名,极大地增强了这部书的可读性。

  传记和书名都得益于杨金廷教授的建议,董海林心存感激。他熟知杨教授还善写书法,于是便又请杨教授为本书题名,杨教授欣然应允。“凤鸣朝阳”四个隶书大字,洒脱飘逸,文气十足,与本书内容相映生辉,怡然契合。邯郸学院原校长马计斌教授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现任邯郸市毛泽东思想学会会长,董海林诚请他作序,他高屋建瓴,气度不凡,充满激情,在序言中称赞此书确为一部马克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好教材。马校长还把董韩二人的深情厚谊和此书的成书过程誉为“董韩之交”。

  《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新闻媒体决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恩格斯这句极具概括力的话,内涵十分丰富,既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和现代等层面的内容和意义,又涵盖新闻学知识体系层面的内容和意义。韩凤鹏当了三十年的地方报刊记者和小报总编辑。他以恩格斯“媒体,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他紧扣时代脉搏,从新闻写作的创新一路走向新闻理论的创新。他的作品和文章,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和伟大实践,很接地气;更注重对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及重大新闻的理论探索,追求真理。可谓“顶天立地”,非同凡响!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他给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思考和多视角的借鉴,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宝库。

  《凤鸣朝阳——韩凤鹏新闻理论与实践评述》一书的出版,是对韩凤鹏先生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综合研究和梳理,不仅是邯郸学院喜爱新闻创作和研究的学子们的优秀教材,更是整个新闻界工作者值得阅读和研学的生动读本。同时,它也为新闻晚辈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料和成果。

  《鳳鸣朝阳》以对韩凤鹏新闻理论进行探析和综述为主,又生动刻画了韩凤鹏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勤勉敬业,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楷模形象。董海林笔下还真实记录着两人的笃厚友情和莫逆之交的故事,读后更是撼人心魄,感人肺腑,浸润心田。看当今世态众生,又有多少如其二人交情者?更有多少如其二人志同道合,携手著书立说者?少矣!甚少矣!

  捧读此书,掩卷长思。不禁为其二人同频共振,高蹈欢呼,为董韩二位先生深感幸福和自豪!

  更为幸福的是,我与二位先生熟识认知多年且为忘年好友。虽不至金兰之交,但友情亦深。韩凤鹏先生处事低调,性格内敛。我们相识与上世纪90年代,是从拜读他的作品开始的,且从始至今,常有来往。他就像一位至亲长者,常与我推心置腹地聊谈文学和创作,关切我的工作与生活,使我深感温暖,给我力量。他在我眼中的地位至今未变,我在心中一直奉他为恩师。他是我身边的一座“高山”,令我仰望和敬慕,他是一位令我打内心敬佩之至的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专家和文学大儒。

  与董海林先生相识,正值他担任桥东区委书记期间。那时我在企业工作,也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算来相识久矣。由于他后来到邯郸任职多年,见面渐少。近几年,经韩老师联络,每当董先生回到故乡邢台时,都要邀我同聚,遂相见增多,友情笃深。董先生已退休,双鬓略显斑白,但当年英姿勃发、稳重睿智的形象始终保持未变。每次相聚,总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欢愉之感,一桌人总要开怀畅饮,而董韩二位先生仍是宝刀不老,喝得很多却无醉意。每当此时,二位双颊微红,憨态可掬,聊谈甚欢,恰到妙处。二位在席间豪气荡荡、蓬勃盎然的状态,无人媲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凤鸣朝阳》恰如董韩两先生近半个世纪友谊的真实见证,亦如两先生倾注一生友情结出的沉甸饱硕的秋果,弥漫着馨雅迷人的芳香,吸引众多亲朋好友和万千读者快来把它采撷和打开,看那华美的凤凰向朝阳彩霞展翅飞翔,看那醇厚馥郁的文字铸就当代金兰佳话!

  作者简介:

  高玉昆,1976年3月生,河北柏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散文百家》主编、邢台市文联秘书长、邢台市作协常务副主席、邢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邢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曾出版短篇小说集《醉情》、长篇历史小说《大清国相魏裔介》、长篇纪实文学《幸福播撒太行山——李保国在太行山区扶贫纪事》、《洪殇—— 一个村庄的抗洪实录》等。曾获得中国作协“2016中国报告专项工程”扶持并召开作品专题研讨会,短篇报告文学《永做太行一棵树——追记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文艺报》等,选编录入中国作家协会主编的《2016中国报告》,荣获第33届河北新闻奖一等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