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饥饿记忆
饥饿,对于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那是一段不能忘却、挥之不去的灰色记忆;那是一个饱受饥饿、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
茹振钢最初的记忆里,最清晰、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就是闹饥荒、受饥饿,现在回想起那段饥饿的日子,他的肚里还会泛起咕咕噜噜饥饿的条件反射。
1958年12月,茹振钢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三岁的时候,全国遭受了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冰雹水涝,大旱蝗虫,大风肆虐,粮食颗粒无收,水果虫咬腐烂,引发了罕见的全国式大饥荒。
1962年4月,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原大地的小麦开始返青拔节,正当人们满怀期待的时候,先是一场特大的冰雹,突然从天而降,把返青拔节的小麦砸得杆折叶掉;接着由于连续两个月干旱无雨,引发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突袭而来,在低空盘旋飞舞,一哄而起,所到之处虫过绿光,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一扫而光,一棵棵刚刚吐出新枝的树木被吃的干干净净,就连田地里的野菜也被食光吃尽。
茹振钢的家里也难免其灾,春季来临,全家早已没有一粒粮食,父亲茹法礼就跑到附近太行山上,寻找榆树皮、野菜、黄干土充饥度日,全家八口人个个饿的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浑身无力,在饥饿的生死线上挣扎……
那年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茹振钢八岁的二哥茹振升,因长期吃糠咽菜,刨吃黄土,造成严重营养不良,便秘干结,每次排便二哥都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蹲上几个小时,急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痛苦的躺倒在地滾来滚去……
母亲沈荣枝急的团团转,含着泪说:“孩子吃进去的糠土,咋能拉出屎呢……”
无奈,沈荣枝就用手在肛门处一点点往外抠,有时一个星期也排不了一次大便,茹振升肚子鼓的圆圆的,用手拍拍像一个皮鼓咚咚直响。后来,二哥茹振升因排便不畅,内火旺盛,引起了发烧,高烧达39度,迷糊中喊叫着“我饿……我饿……肚子疼!”
母亲沈荣枝为了挽救二哥的生命,跑到娘家讨要了一升小米,回家熬了几顿米粥,把漂浮在米粥上面、最有营养的“小米油”舀出来,喂给二哥,然后再加上一大锅水,放进野菜让全家人吃顿饱餐。
然而,饱饱一餐“小米油”,并没有缓解二哥的痛疼,当晚深夜,高烧继续上升,父母急急忙忙送到了县城关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脑膜炎。
当时乡镇医院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二哥的一位同学在前几天感染上脑膜炎,治疗无效,突然病故。母亲沈荣枝听说后更是提心吊胆,着急的嚎啕大哭。
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二哥茹振升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家庭生活差,二哥营养跟不上,体质太虚弱,连续注射过量的黄连素等药物,产生巨大的副作用,使他双耳失去了听力,双腿也站立不起来,造成了终生残疾。
几十年来,茹振钢每次返回沁阳县南关村的老家,见到一直仰躺在轮椅上,已经聋哑多年的二哥,内心就会充满着酸楚,那段无奈的饥饿记忆便会油然而生。
茹振升是那个时代因饥饿留下的伤疤,也是医疗水平落后留下的人生缺憾和不幸。
每当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茹振钢就会潸然泪下,哽咽不止。
沁阳县是古代怀庆府所在地,北靠太行,南邻黄河,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域。从清朝乾隆年间到解放前,自然灾害多达100多次,黄河决口洪水肆虐泛滥,太行山洪滚滚而下横冲直闯,蝗虫恶鸟等病虫害经常袭扰,素有“十年九灾”之称。
解放前,每当灾害来临,老百姓土地被淹,房屋倒塌,常常粮食绝收,饥荒不断,因此当地人过着衣不着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悲惨的日子。
1942年,沁阳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引发大饥饿、大逃荒,一夜之间沦落到悲惨的世界。
年初大旱,罕见地连续三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水,但在雨水季节,凶猛的黄河洪水漫过大堤,疯狂的扑向粮田和房屋,人们的田地被淹,房屋被冲垮,粮食颗粒无收,很多人饿的骨瘦如柴,像幽灵一般轻飘飘、晃悠悠行走在路上,步履缓慢,目光呆痴,遇见亲戚也无精打采地打个招呼,有的走着走着就被石头绊倒,再也没有起来……
茹振钢的家虽然没有被洪水吞没,但仅有的几亩土地被洪水冲得沟壑纵横,乱七八糟,期盼着秋季收获的玉米,也被无情的洪水卷走。
“啥都没有了,咱得活命,出去讨口饭吧!”茹振钢的奶奶茹任氏是个利落干脆的农家妇女,也是茹家的当家人。
面对着整个村庄被淹,县城被冲,仿佛整个世界被饥饿、恐慌、死亡所笼罩,大人孩子在饥饿中纷纷倒下,活着的人也纷纷出去逃命逃荒,讨食要饭。茹任氏把茹家老老小小喊到一起,痛心地说:“赶快逃命吧!哪里没受灾,咱就往哪里跑。”
她对茹振钢的父亲茹法礼说:“你是男人应该守在家里,照顾好这个家……”说完,她拉着茹振钢的两个姑姑,拄着拐杖走出家门,茹任氏一路向西,到济源、洛阳、三门峡,沿途她看到饥饿的人群,成群结队,见什么吃什么,能吃不能吃的野菜野果、树皮树叶统统被挖光吃尽,遇到大户人家就干点农活,讨要上几个玉米馍馍,混上几口饭吃。
晚上她们拖着沉重的双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旁树林里睡一觉,茹任氏隔一会儿就摸摸两个女儿的头,呼唤着她们的名字,生怕尚未成年的女儿一觉睡过去……最后,他们落脚到陕西临潼,给一家地主当起长工,一干就是三年。
三年后,茹任氏听说河南年景稍好一点,就慌不择路地返回了沁阳老家,谁知当年又发生了自然灾害,再加上日本鬼子侵略,已经到了最后的疯狂,家里的粮食被抢,土地被毁,年轻人被抓去充军当壮丁,害得人们东藏西躲,担惊受怕,忍饥受饿。
那年冬天,茹家人躲藏在太行山神农洞里,距离家有20多公里,两个多月来,父亲茹法礼白天去山里寻找采挖一些干枯的野果、山药等食物,晚上给孩子们煮吃熬汤。
神农山,是沁阳苦难农民的救命山,也是茹振钢家族的福山。每当沁阳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乱时,沁阳的老百姓就会躲到神农山寻找食物、寻求庇护。
进入腊月,太行山上的野果、山药、野土豆等能吃的东西,被躲藏在山上的人们,采挖的一干二净,茹法礼已好天没有找到食物了,三岁的大哥茹振中饿的哇哇直哭。无奈,天刚蒙蒙发亮,茹法礼就又上山,攀岩绝壁寻找食物,好不容易在一处悬崖上,找到一株野山药,拼命挖出后,跑回山洞准备给茹振中煮吃。谁知他刚到洞口,就听到里面突如其来传出一片哭声,年仅三岁的茹振中,被活活饿死了……
后来茹振钢的奶奶茹任氏讲,全家人掩埋茹振中的时候,看到他手中还紧紧攥握着五粒小麦种子……
当然,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悲剧,茹振钢只是从奶奶口中得知,他也未曾与大哥谋面,因为当时条件有限,茹振中也没留下照片。
因此,大哥的形象和相貌全凭茹振钢想象,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大哥茹振中临死时,手中攥握着那五粒小麦种子,这个记忆一直定格在茹振钢的脑海之中,这也是他一辈子孜孜以求,探索研究小麦种子最内在的、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最本能的原始基点。
“不仅是为了苦难中的茹家,因饥饿夭折的大哥,而是为了那个年代因粮食丧失人性,因饥饿失去生命的人们。我要研究出稳产高产,能抗击自然灾害的小麦,不让老百姓因自然灾害而饱受饥饿,不因粮食短缺而饱受悲苦。”
茹振钢在回忆那段因饥饿饱受苦难历史的时候,内心充满着悲凉和痛苦,他反复地讲,粮食是国家和人类生存的命脉和基础。
茹振钢对神农山最初的记忆,是成长到15岁那年,他和父亲茹法礼进了一趟山,沿着陡峭山坡,越过千刃绝壁,爬上了神农山,探寻神农洞,祭拜神农坛。他还第一次听父亲讲了很多神农、炎帝的故事。
神农山是南太行山一座颇有人气的名山,这里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山间云雾缭绕,茂密深林散发出馥郁香气,景色诱人,美到极致。
神农山相传是炎帝部落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演绎了女娲、伏羲、农人与粮食有关的传说故事。
据《太平环宇》一书中记载:“太行山,一名皇母,一名女娲。”王伯厚的《地理通释》书中记载,“河北名山太行,在怀州河内县(今沁阳市)西北……其上有女娲祠。”
据《拾遗记》一书中描述,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的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那时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处,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品尝,一个一个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菽、黍、麦、稷、稻等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炎帝部落在神农洞旁设置神农坛,设坛祭天,纪念神农氏缔造农耕文明,曾在这里尝百草,辨五谷,因此,后人称之為高山祭祀的“华夏第一坛”。
据《沁阳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
神农山,现已经成为国家级旅游胜地,建设了山地广场,修筑了水泥、沥青路,架设了空中索道,游人从云阳山谷进山,经一线天,登白松岭,瞻祭神农坛,拜谒神农殿、三清殿、伏羲殿等。每年阴历三月三,都要举行祭礼神农的大型活动,如登山比赛,诗歌朗诵等。
“当我在小麦育种中,受到挫折,遇到难题,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坐在麦地的田埂上,反复像过电影一样,脑海里回放着哥哥临死前的画面,也常去拜谒炎帝、神农祭坛”。
如今,被农人百姓誉为“当代神农”“麦神”“中国BNS型杂交小麦之父”的茹振钢,在小麦育种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的时候,再次登上神农祭坛,思绪万千,倍加感慨,他是对神农神话寓意的现实化、创新版,是无限延伸的神农神话故事的另一种版本。
茹振钢把大哥、二哥的因饥饿造成的意外,化成研究小麦的精神动力,灵魂深处的血脉延续。
茹振钢在六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大哥茹振中三岁时被饿死,二哥茹振升因饥饿引起疾病而终身残疾,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分别叫茹玉兰、茹玉琴、茹振方。
茹振钢出身贫寒,家庭的遭遇和不幸,让家里每个成员都养成了珍惜粮食、勤俭持家的好家风、好传统。
奶奶茹任氏是一个能计划、会操持家务的好家长;母亲沈荣枝是个一个坚强利落、乐观持家的好帮手。大哥、二哥的事情,沈荣枝从来没有给几个孩子讲过,只是给孩子们传递一种正能量,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勤俭节约,如何健康成长。
“一个家庭有一个好家长,能操持家务,会计算着过日子,这个家就会慢慢兴旺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直到茹振钢上高中后,奶奶去世当天发生的事,他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年夏天,茹振钢刚刚考上沁阳县一中。
有一天,茹振钢听说年已86岁高龄的奶奶茹任氏突然病重,便从学校冒着大雨跑回家中,为的是见上一面令他尊敬的奶奶。茹任氏弥留之际,深知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就把全家人喊到一起,郑重地将一串钥匙交给了茹振钢的母亲沈荣枝,这串用红绳子栓挂着的三把钥匙,一把是箱子上的钥匙,里面放着小麦、玉米种子,这是绝对不能动用的,是全家人救命的种粮,是全家人来年的希望,豫北人有句“宁愿饿死,不吃种子”的谚语,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另一把是大柜子上的钥匙,那里放着小米、玉米、小麦等口粮,供全家全年食用;还有一把是锁抽屉的钥匙,里面放着家里仅有的几块钱和一些粮票、布票、糖票等。
那串钥匙平时拴挂在茹任氏的腰间,像“守护神”那样庇护着它、维系着它、呵护着它,那是茹家一个大家庭的权力象征,攸关茹家生活生存和性命的延续。
茹任氏嫁到茹家60多年来,靠着农村妇女那种特有的睿智,操持管理着整个大家族,延续着茹家的香火,日子渐渐地红火起来。
这天深知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茹任氏要把这串寄托着茹家希望的钥匙,虔诚地交出来了。
这种交代后事的仪式感,在河南农村广泛流传,即将归天的老人,对家族的兴旺有种托付和嘱托,对家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延续寄予期许和传承。
茹任氏也沿用了这种仪式,她把儿媳沈荣枝喊到跟前,用微弱的声音说:“荣枝,这串钥匙交给你了,生活上要精打细算,过日子要忙里忙外,你管这个家我放心。”
“钱要有计划的花,粮食每月吃多少你心里要有数,冬天、开春不能断粮食,家里再困难也不能吃种粮,你千万要记住啊!要把孩子们养大,这个家全靠你了。”
说完,茹任氏的头轻轻一歪,安详地走了……
当年,茹振钢已经17岁了,由一个不明事理的孩子已经转变成一个懂事的成人了。在他脑海里经常出现奶奶交代后事的场景,也常常浮现大哥被饿死的情景,那时他非常困惑不解,全家全村那么多土地,老百姓为什么缺粮断顿闹饥荒,吃不上白馍,喝不饱玉米粥呢?为什么肥沃的田地里,小麦只能收获不足50公斤呢?
尤其,那次登山祭拜农神祭坛后,茹振钢内心感到无比的困惑,百思不得其意,神农氏教农民种五谷、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而如今,却面对自然灾害束手无策,肥沃的土地就是不长庄稼?……他经常问父母这一连串的问题,但目不识丁的父母却摇摇头,难以解答。
……
饥饿,笼罩着他幼小的心灵,笼罩着全村人,也笼罩整个中华民族;饥饿,在他脑海里深深打上了烙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饿”便是当时每个人的生存状态。“那时候,每个人的肚子里,整天都是饿的咕咕叫,看见吃的恨不得抢过来。”
在茹振钢懵懵懂懂的记忆中:“能吃饱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时,茹振钢家里擀面条,总是在黑面外薄薄地包上一层白面,“看着好看,也不会把面擀烂”,家中姊妹若是谁生了病,母亲就把靠近擀面杖边缘的白面掰下来一小坨,做成一小碗辣子面条。
茹振钢至今想起来,仍会咂着嘴说:“在那个年代,谁中午要是端着一小碗白面条,如果再配上点香油和香菜,那香味儿,老远都能闻到,那时候人们都觉得,谁家能吃上白馍馍、白面条,谁家就是地主。”
粮食奇缺,种植艰难,总是让农村的孩子更有毅力和决心背负起远大的理想。彼时,农民尽管是中国社会的脊梁,但却还是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在还没有高考的年代,农家孩子想要有好的出路,一是当兵,二是当教师。
而在以“投身国家建设”为思想主导的那个年代,洋溢着少年热血激情的茹振钢,也在时代主旋律的感染下,梦想着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事情,贡献自我青春的力量。
从那时起,茹振钢就琢磨着,为什么不能研究出一种能抗击自然灾害、麦穗饱满的小麦品种,让全家人、老百姓都能吃上白面馍馍、小麦面条?从而免受饥饿困扰,免受颠沛流离,免受逃荒要饭之苦。
这也许是茹振钢,后来成为小麦育种专家的原始动力吧!
带着这个问题,我曾多次向茹振钢教授求证,得到了真实的印证。他说,除了那个饥饿的时代,大哥、二哥的遭遇,让他报考农业院校,从事小麦研究的还有一个人。
那就是高树义,他高中的班主任、物理教师。
“我读高中时,高树义老师目光深远,开启了我选择学农之门……”
那是1978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沁阳一中的上课铃声又悠扬地响起,一个衣着破旧、农民模样的人,走上了茹振钢所在的沁阳一中高二毕业班的讲台。
这个“农民”,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当他睁大眼睛后,双眸中便闪射出晶亮的光,那是一种颇具穿透性的光芒,这便是高树义老师。
“你们就要毕业了!”他的目光敏锐地扫过了全班,富有诗意地说:“像小鹰长硬了翅膀,要腾身青云、展翅九霄了。这节课就说说出巢之鹰怎么飞的问题。”
“一个青年要胸怀鸿鹄之志,要攀登科学的珠穆朗玛峰,要当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在这些学科领域中,确实还有很多的空白,需要人去填补,但是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死盯在这儿,这些领域山高路窄,人太拥挤。”
“还有一个人类最需要,终生离不开的领域,这里的科技水平最低,还有许多国家空白、世界空白需要去填补。许多人认为研究这个领域的问题,价值不大,厌弃这个领域,甚于厌弃一堆破烂儿。正因为这样,使得数以亿计的人们仍在忍饥挨饿、忍受贫困。”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域,你们心里难道还不清楚吗?”
高树义老师说到这里来,突然停顿下来,课堂上出现了一阵阵嗡嗡的议论声、争吵声。
接着高树义老师又提高了嗓门,激动地说:“世界上第一大难题是土地的荒漠化,如果谁能让沙漠变绿洲,再变成良田长出庄稼,那简直就太伟大、太了不起了。”
“第二大难题是粮食产量上不去。谁能把小麦产量提高到八九百斤,谁就是英雄;提高到一千斤以上,谁就是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谁就是大英雄。我们沁阳是神农、炎帝的部落,是炎黄子孙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是传说中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希望我们班能出这样的大英雄,出一个当代神农!”
高树义老师的话音刚落,课堂上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茹振钢也被深深感动了,心中如一泓清泉涓涓溪流,直抵心田,激动得流出了眼泪,那正是自己的梦想,那是以后自己孜孜不懈的追求……猶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他,让他选择了学农的道路,内心不由萌生了“让土地生金,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梦想。
1978年,茹振钢高考后,毫不犹豫地在高考志愿填上:中牟农业学校。
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家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社会。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在家庭、在学校,因饥饿萌发了茹振钢的远大理想。
一个人高远的世界观为茹振钢播种下了心灵的种子,这粒种子在以后的岁月里,使亿万老百姓免受饥饿,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一粒种子的力量,引领着全人类的小麦发展方向。
当然,茹振钢在探求神秘未知的一粒种子奥秘中,有曲折、有失败、还有无数个阴差阳错。那些探索过程,也是历史赋予的代价和成本,那些成本也会变成一种智慧的力量。
2、短暂军旅
高考之后,茹振钢自认为高考发挥得不错,应该稳操胜券,榜上有名,他非常渴望自己能考上大学,跳出贫穷的农门,为茹家三代的农民家庭,添上一点鲤鱼跳龙门的喜庆。
茹振钢在漫长地等待着,热切期盼被大学录取的喜事祥降,那段时间,他心神不安,如坐针毡,每天坐在村口老槐树下,煎熬地等待邮递员送来喜讯,然而,默默的等待却是失望……
眼看大学就要开学了,茹振钢的通知书却杳无音讯。他心烦气燥地跑到学校,找到班主任高树义,焦急地询问:“我怎么还没收到通知书?是不是落榜了?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呀?”
高树义看他忐忑不安、垂头丧气的样子,从内心讲也替他有几分惋惜,但高考录取讲究的是程序和规则,于是就把他拉到办公室,倒杯开水安慰说:“别着急,学校参加高考800多人,现在只有11名同学拿到了通知书,你是学校里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班主任高树义的话让他轻松了许多,增添了信心。
回到家中,已是夜幕降临,茹振钢坐在房屋后那块花岗岩石头上,仰望着蔚蓝的天空,注视着充满遐想的夜色,那一颗颗遥不可及的星星,一闪一闪似乎向他招手微笑。
茹振钢愁眉苦脸,没有兴致欣赏这醉人的夜空,只是闷闷不乐地静静地坐着,想想自己一旦落榜将来怎么办?人生的路该如何走?
想到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茹振钢又立刻烦躁起来,情绪低落,心情降到了冰点。
正当他郁郁寡欢、苦闷至极的时候,驻扎在村子附近的部队,一位解放军战士悄悄地坐到旁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说:“振钢,怎么了?看你无精打采的样子,是高考落榜了吗?”茹振钢默不吭声,轻轻地点点头。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没考上大学就去当兵,部队也需要你这样的高中生。现在征兵开始了,到县武装部报名吧!”
這名解放军战士把茹振钢从巨石上拉起来,动情地说:“男子汉就要到火热的军营,到部队的大熔炉里淬火锻造,你将来考上军校,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茹振钢家的隔壁住着一支部队,是解放军序列里威震四海“铁军”的拳头部队。他从小仰慕军人,经常到部队营区玩耍,看到那威武帅气的解放军叔叔,走起路来甩开臂膀,雄赳赳、气昂昂,有一股虎虎生威、威风凛凛的气势,尤其战士们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口号喊的震天响,有朝气、有血性、有灵魂,让他惊叹不已,仰视羡慕。
他也曾梦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然而经过父母权衡思量后,还是希望他考大学,严厉的父亲不容他辩解,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里干农活,就连茹振钢梦想上一所农校,立志去研究农业,现在看来很可能是空中楼阁,希望破灭了。
随着大学陆续开学,茹振钢仍然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高考落榜搅得他心灰意冷。这位战士的鼓动,又激起茹振钢参军入伍的心中梦想,燃烧起从军报国的冲动和激情。
那晚茹振钢毫无睡意,辗转难眠,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思考着前途和未来。
他想:“既然上帝关上了这道门,却又在旁边开了扇窗。”当兵到部队锻炼不就是开启的那扇窗吗?人生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念,都可以通过部队这扇窗,通向大千世界,到部队广阔的天地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天,天刚蒙蒙发亮,茹振钢就急不可耐地起床,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跑到县城的人民武装部。
“好男儿志在四方”“军营是所大学校”“热血青年到军营,实现男儿一个梦”。
茹振钢走在路上,铺天盖地的征兵横幅,广播里充满魅力的宣传,让他激情彭拜,心跳如鼓,他站在如蛇行一般的长长的报名队伍里,有一种神圣的自豪感。
茹振钢咨询后,领了一张报名表,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认真地填了起来……
那年,沁阳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参军热”,适龄青年怀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激荡着每一个青年的热血和灵魂。血气方刚的茹振钢仿佛置身于火一般的燃烧中,让他热血滚滚,激情四射,毫不犹豫地到县人民武装部报名参军。
1978年12月22日,经过体检、政审、家访等程序后,茹振钢如愿以偿的穿上了绿色军装,登上了闷罐列车。
那天是冬至,母亲沈荣枝早早起床到集市上,买了一斤猪肉剁成馅,包了顿饺子,茹振钢吃了满满一大碗,含着热泪穿上军装,戴着红花,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出门了,母亲沈荣枝拉着他的手,边走边唠叨,一再叮嘱:“咱家穷,在家你吃不好,穿不暖,到部队听党的话,要吃饱饭。”
母子俩一直步行到县城,母亲沈荣枝送儿登上了汽车。
父亲茹法礼反对茹振钢去当兵,因此,父子闹了不少别扭,父亲蹲在家院里,没去出门送他。
其实,父亲茹法礼等他出门后,就一直偷偷跟着车队,送到60公里外的焦作月山火车站。当然,这是茹振钢36天后,拿到大学通知书,返回家乡准备上大学时,姑姑才告诉了茹振钢这一真相。
茹振钢登上闷罐列车,从焦枝线月山火车站出发,列车开到哪里?到哪个部队?他一概不知,也没敢多问。
三天后,他被拉到了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军区一座兵营里,开始了短暂的军旅生活。
茹振钢刚刚走下火车,一股冷飕飕的寒风吹打着脸颊,放远望去,眼前简直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白色世界,房屋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几排营房的瓦砾檐上也粘满了长长的冰挂,营区仅有的几个树,树枝上也挂满了冰雪。
“风萧萧,雪茫茫。冰河环带,银山俊俏,天地尽妖娆……”茹振钢脑海里突然闪显出诗意的火花,仿佛要融化这个绚丽的冰雪世界。
茹振钢感到十分地新鲜好奇,瞪大双眼环视了一遍营区,看得他心灰意冷,茫然不知所措。
这是哪里?这么个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简直是雪的世界,冷的天地,风的故乡。
茹振钢出生在中原腹地,冬天家乡虽然经常下雪,但从来未见过一尺多厚的积雪。晚饭后,走在训练场上,刚迈出几步腿脚就如灌铅一般,笨重而又吃力,但他顽强地艰难向前走着,身后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这时,茹振钢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像掉到冰窟窿里,寒冷悲凉而又无可奈何。原本一腔热血,怀着携笔从戎为国家效力、为茹家争光信念,然而却阴差阳错地来到这冰天雪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边塞部队。
据老兵们讲,部队驻地是一个风水宝地,这里距北京七百里,承德三百里,名叫塞罕坝。
塞罕是蒙古语,美丽的意思;坝是汉语,亦即高原。
据《围场厅志》记载,辽金以前这里只资游牧,自元迄明终未垦辟。康熙皇帝“立马一望,天开地坼,千峰万峰俱在足下”。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宝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岁次辛酉)三月二十日,玄烨奉太皇太后出紫禁城东华门,驾幸遵化温泉。四月七日,他率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出喜峰口,沿瀑河北上巡视蒙古。
早春天气,康熙来到坝上,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迷醉于眼前这原生状态的自然风光,不禁赞道:“诚诸讲武之奥区也”。于是,“木兰围场”从而设立。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围场指的是皇家狩猎。
木兰围场包括山峦、峡谷、平原、湖泊,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塞罕坝森林草原。
从此,木兰围场成为历代皇帝狩猎打鸟的禁苑,每年夏季前来赏景避暑;秋季皇家子弟就来这里围猎练兵,取乐玩耍;冬天看雪滑冰,欣赏北国风光的冰雪美景。
……
老兵们讲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初来乍到的新兵们个个听得内心激荡,心怀憧憬,期待着冰雪融化,春天到来,幻想着自己骑着骏马驰骋在茫茫草原……
茹振钢被这逶迤绚丽的景色所吸引,也被老兵的乐观豁达、富于想象的描绘所折服。
“既来之,则安之。选择当兵就注定要吃苦奉獻,选择部队就意味着四海为家,处处为家。”当晚,茹振钢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一辈子都难忘的文字。
初到部队,一切都是新鲜的,除了冰雪、火炕外,还有整内务、唱军歌等军营活动。每位战士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似的有角有楞,点面规整;每个班的牙缸牙刷放在一起,摆成一条直线,走路时也要甩开手臂,两人成排,三人成行。
在茹振钢印象中,感受最深的是部队管理有纪律,政治有规矩,行为有规范,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有整齐划一的作风,彰显着军人那种阳刚之气,整齐之美。
新兵连开始,从起步、正步、跑步三大步伐练起,在白雪茫茫的训练场上,拉开了军事训练的帷幕,茹振钢被分配到新兵一连一排,每天迎着刺骨罡风,踏着厚厚积雪,随着新兵班长的“一二一”响亮口号声,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练着齐步、正步、跑步走的动作……
时值下午,晴朗的天空飘起了雪花,而且越下越大,随后又刮起狂风,寒风呼啸着挟裹着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如万丈白纱自天而降,雪花随风旋转摇摆,疯狂肆虐地拍打在战士们红扑扑的脸上。
茹振钢裹着毛皮大衣,穿着毛皮鞋,站在训练场上,脸上被狂风刺得生疼,双手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有的新兵受不了恶劣的气候,嚷嚷着要返回宿舍。
“军队是个大熔炉,不仅要守纪律、懂规矩、能吃苦、讲奉献,更重要的是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今天是零下18度,你们就怕冷怕苦了,战争不讲天气和气候,不讲寒冷暖热,战争讲的是国家利益,人民的安全……”
连长看到有人怕冷退缩,动摇军心,拿出了军人的威严和气魄,给战友们上了军旅生涯的第一课。
茹振钢听得豪情万丈,热血奔腾,内心升腾起对连长的起敬和仰慕,对部队纪律的敬畏和尊崇。
冬天的清晨,在白茫茫的雪层远处,有一丝暗紫色亮光,沿着银白色的地平线缓缓升起,渐渐变为红色,接着成了淡黄色,最后太阳的脸颊鱼跃而跳,喷薄而出。
起伏的山峦沟壑,立刻像是被积雪填充起来,那些沟沟壑壑的褶皱似乎变得平坦了,富有魅力的山坡草原,阵阵狂风把沉积的雪花弧形般卷起,肆无忌惮地摔打在雪原上,在高耸的山峦下堆砌,形成叠嶂,彰显出高大山峦如士兵一般威武不屈、挺拔屹立的模样。
……
第一周的军事训练很快结束了,茹振钢的悟性很高,不到一周就掌握了三大步伐的动作要领,每天训练都给战友们做示范、当标杆,把在同一起跑线上战友们甩出一大截,令战友们羡慕不已。
在部队里有一个传统,每到周末,连队战士轮流到厨房帮厨,一是增进班排战士与炊事员的情感;二是让炊事班战士进行轮休。
茹振钢主动请缨去帮厨,炊事班长安排他跟着两名老兵去取冰拉水,融水做饭。
拉冰?这是怎么回事呢?
茹振钢疑惑不解,但他知道新兵的规矩,便跟着老兵默默地拉着板车,在厚厚的冰雪上缓缓地走着。距离营区一公里外有一个水池,每到冬季水池就会变成冰窟,战士吃喝用水只能靠人推车拉了。
冬季官兵的饮用水来源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雪水、井水、河水是官兵三大水源。部队尽管打了几眼机井,但有的机井离驻地较远,雪深路远,冬天水管被冻坏,吃水取水是一个难题。起初官兵靠积雪化水,现在天空下的雪都被工厂污染,各项指标超标不能饮用了,就连附近牧民和牲畜也遭遇了饮水难题。
茹振钢学着老兵用钢钎在坚硬的冰池上凿冰取块,抱在车上。谁知他缺乏凿冰经验,用手刚握住钢钎,还没来得及干活,双手就被冰冷的钢钎冻住了,粘在一起,他用劲猛然一拉,手上脱下了一层皮,疼得他蹲坐在冰上喊叫起来。
一位老兵急忙從自己手上取下毛皮手套递给茹振钢,开玩笑说:“新兵同志,没上战场就‘挂彩了,以后得跟着老兵学学烧火做饭,砸冰取水啊!”
中午时分,他们装了满满当当一车冰块返回连队。
后来茹振钢专门到连队图书室借了一本《高寒地区防寒防冻手册》,认真研读起来,并给班里战友讲解如何防寒防冻。
茹振钢在部队适应能力很强,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政治学习,他都严肃认真,走在前头当标杆做表率,连长、指导员都非常喜欢他、欣赏他。
半月后,茹振钢当上了新兵连的副班长。
然而,正当茹振钢怀揣梦想,准备在部队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他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从而改变了人生方向,又把他推向了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
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刮着一丝丝微风。茹振钢正在操场上伴随着“一二三”口号声,热火朝天地训练着,他所在团的政委突然来到新兵连,点名要见他,连长急忙从操场上把他拉了回来。
茹振钢忐忑不安地跑步来到政委面前,敬礼后大声喊道:“报告首长,新兵茹振钢前来报到”。
看到眼前淳朴憨厚,稍显紧张的茹振钢,政委和蔼可亲地说:“小茹,你是哪里人?啥学毕业?”
“报告首长,我老家在河南沁阳县,今年高考落榜后参军到部队。”茹振钢用那“豫版”的普通话大声地回答。
“你报考哪所学校?怎么知道落榜了?”政委笑眯眯问道。
“我报考的中牟农校,学校早已开学,我没收到入学通知书”。
团政委为了慎重起见,绕了一个很大圈,最后才把入学通知书递给了茹振钢。
茹振钢得知自己被中牟农校录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揉揉眼睛,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装在信封里的通知书。
茹振钢同学:
你已被河南省中牟农牧学校录取,请你速来报到……
此时的茹振钢百感交集,不知所措,热泪顺着脸颊流下。
政委看到他既惊奇又兴奋的样子,关切地问:“你打算怎么办?回去上学,还是继续留在部队?这关系到你一生的前途,你要好好考虑。”
接着政委就像父辈关心孩子一样,语重心长地帮他分析两个不同选择的利弊,并说:“按照部队有关规定,你还不算严格意义的上军人,你有选择的机会……”
那晚,茹振钢一夜未眠,矛盾纠结,犹豫不决。
他想:“虽然仅仅穿了一个多月的军装,但在部队学到了很多东西,部队教会了他自立自强、顽强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还有敢打硬拼、不懈努力、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他不想离开部队,但是上大学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也不想放弃这次人生转折的机会。”
第二天,茹振钢敲开了连长办公室,犹犹豫豫地说:“我不想离开部队,但又不想放弃这次上学机会,我愿听从组织安排……”
后来团里专门召开了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鉴于茹振钢考上大学,不能耽误前途,送他回家上学。并以党委名义发函到学校,介绍他在部队的学习训练情况。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茹振钢服从组织安排,再一次体会到了军营的“人情味”,组织怀抱中的温暖,次日团里派车把他送到火车站,踏上了返乡列车。
这天是1979年1月27日。农历除夕。
时至今日,茹振钢回忆起那仅有36天的军营生活,依然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虽然我在部队仅仅生活了36天,但却让我受益终生,永生难忘。当我在科研中遇到瓶颈,失去信心的时候,一想起那段短暂的军旅生涯,就会倍增勇气,增添坚持下去的信心。”
茹振钢短短的36天军旅生涯,为他的人生信仰打下了深深烙印,成为了他一生的无价财富,也成就了一位小麦育种专家的人生传奇。
3、再步农门
1979年2月17日,茹振钢背着铺盖卷,穿着绿军装,挎着军用挎包,怀揣着梦想,心情激动地走进了河南省中牟农牧学校。
“报告,茹振钢前来报到。”
当他敲开学校办公室屋门的时候,班主任王芳忠显得一脸的惊奇!
“不用喊报告,这里不是部队,大学不讲究这些条条框框,部队的函我们收到了,虽然你在部队只待了一个多月,进步还蛮快的。”说完,王芳忠老师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1979年,是中国前进道路中,国家前途命运即将出现大转折,政治经济形势大翻转的一年。中国正式拉开改革开放的帷幕;中美正式建交;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这一年也是中国人才真正青黄不接的时候,一是在农学学科领域里存在着农业科技人员青黄不接;二是农作物良种培育的青黄不接。要想填补这两项空白,历史性的重任落在茹振钢他们这一代青年学子身上。
茹振钢被分配到农业系小麦专业。这时学生已经开学很长时间,为了把耽误的课程补上,他负箧曳屣,日夜耕读,时常累的两眼发黑,昏昏沉沉。但他为了心中的梦想,仍然锲而不舍,拼命攻读。
那段时间,茹振钢简直像个学习的疯子,饱满的活力迸发出无限的冲击力,一头撞进了书本里,在知识的海洋里展翅遨游,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找到了无限的快乐和兴趣。
茹振钢刚刚到部队吃了几天饱饭,却又回到学校,由于超负荷的刻苦钻研和思考,消耗他大量的体力,常常累的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学生每月补助的20多斤粮票、饭票,远远不够他吃,只有每天勒着腰带节食俭省,但每到月底还是成了“月光族”“月欠族”,吃饭成了他的“计划经济”。
长期的节食缩食,吃顿饱饭成了他奢望。有一天,茹振钢突发奇想豁了出去,将菜票全部兑换成主食,一次买了八个馒头,品尝一下吃饱撑肚的感觉。结果这种“自暴自弃”式的体验,带来的恶果却是一个月剩下来的日子,只有用开水放盐来充饥,没过几日由于缺乏营养,全身浮肿成了“茹大胖”。
后来老师和同学们看到茹振钢这样长期下去,担心会弄垮身体,拖累学业,于是就悄悄凑了22元钱,放在他的被窝里,并写了一张纸条:“别问是谁给的钱,你要爱惜身体……”顿时,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茹振钢真正体悟到了师生情谊、同学之情。
茹振鋼生性老实,言语不多,不善表达,也不聚堆闲聊,每天穿着那套军装,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透出他憨厚老实、朴实真诚的品行,透出军人那种特有的气质和意志,在校园里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茹振钢入校后,身上背负着多重的责任和压力。离家前,父母反复叮咛,意味深长地说:“咱茹家三代就出你这个大学生,鲤鱼一定要跳出农门,好好读书混出个名堂,为茹家光宗耀祖,撑门顶户,当咱家的顶梁柱啊!”
离开部队时,首长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一直萦绕于耳,缭绕于怀。团政委说:“你的情况在团的历史上未有先例,特批你上大学,说明部队也讲人性化,也有人情味,也讲以人为本,你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干出一番事业,才能报答部队对你的‘照顾和‘特批。”
还有高中时代的高树义老师所讲的让沙漠变绿洲,让小麦每亩地能产500公斤,这样类似于天方夜谭,神话一般的“画饼”和目标,时时刻刻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激励着他。
这些家事国是,重重压在茹振钢臂膀上,但冷静思考之后,他想,如果要报答,就应该有报答的资本,只有把心存感激藏于心里,做好当前学习,努力刻苦攻读,多读书、多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才有资本和能力来回报大家的希望与期许。
茹振钢一方面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尤其有关土壤肥力、农作物育种栽培等专业课程,另外还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小麦论文和相关知识,弄不懂的地方,反复查找资料,一到周末就跑到小麦实验基地,帮助赵尚志、王芳忠老师育种。
茹振钢那种“久旱不雨,终遇甘露”的学习劲头,深受班主任王芳忠的关注和喜爱。后来王芳忠老师给他列了个长长的书单,内容涵盖国内外与小麦有关的书籍和材料,茹振钢利用寒暑假到郑州、开封、新乡、开封等地图书馆“借读”,面对着卷帙浩繁,烟波浩渺的知识海洋,他如饥食渴,博览群书,一呆就是一天,有时借阅抄写,直到读懂弄通。
回校后,他立刻整理消化抄来的资料,每天晚上12点才恋恋不舍返回宿舍,早上睁开眼睛就跑到教室学习,简直到了手不释卷、茶饭不思的痴迷程度。
从小麦的起源,到当今小麦的发展。一本书接着一本书钻研,一个章节接着一个章节研究,不到两年就记下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我在茹振钢教授家里,翻开了一本破旧发黄,承载着他刻苦钻研印记的读书笔记,那密密麻麻勾满着红蓝笔划,空白处填满批注的笔记本,记载着小麦发展的文明历史。
我认真地查阅了茹振钢的《小麦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笔记,并略有整理,形成这些了文字——
小麦,麸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早熟禾亚科。
《本草纲目》之《拾遗》的章节称:麦、苗并归为一。释名,来。许氏《说文》云∶天降瑞麦,一来二,象芒刺之形,天所来也。如足行来,故麦字从来。音绥,足行也。《诗》云∶“贻我来牟是矣。”又云∶“来象其实,象其根。”
小麦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起源于中亚、西亚的新月沃地带,考古发现的最早小麦遗存距今有9000年历史,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穗、籽粒,炭化麦粒、麦穗和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大约5000年前,小麦经新疆传入中国,随后沿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迅速蔓延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
究竟小麦何时传入中国?通过哪条途径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后又是如何发展?一些专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有关专家的论文和资料,大致可分为三条路线:一是从古代文化交流通道,世界最大的欧亚草原,经蒙古高原,东到呼伦贝尔草原,然后进入中原;二是沿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进入关中,再传入中华文明的核心区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三是沿着南亚和东南亚海岸线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内陆。
小麦作为一种优良的粮食作物,传入中原后,对原有的主体粮食作物粟和黍两种米谷产生巨大冲击,逐步取代小米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
事实上,就整个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小麦替代小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可以说是一场农业革命。
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面,小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小麦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由于南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妥当,就可以岁收谷麦两熟,在秋季收稻后种麦,夏季收麦后插秧,同一块田地一年可以两熟。
南宋庄季裕在《鸡肋编》中说:“此时一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北。”
根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的估计来推算,当时小麦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这虽是一个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看出,小麦在明代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
后来古人把麦粒磨成面粉做成食用的“粉食”,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把小麦面加工成馕、水饺、馄饨和各种面食点心,并将面食制饼技术传入了中原,丰富了中原人的饮食生活。
尽管我们不能说小麦在西汉以后才传入中国,但面食的确是在西汉的中国就开始流行,繁衍出面食文化。
与此同时,每年人们将一部分小麦做成各种各样面食后,还要专门留下一些颗粒饱满、果子坚硬、颜色纯正的麦子,用一层层纺织布匹包裹起来,挂在干燥处或封闭在墙体内,等待仲秋时节,把麦种放入一大盆盐水中,沉入水底即可当作麦种耕作,浮起来的自己食用。
西汉末年的农学家氾胜之就曾用“麦饭状”来形容经过溲种处理过的种子。《齐民要术》中,也提到经过“劁麦”处理过的小麦,可以经夏不生虫,但不能作种子使用,“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
小麦文明无论是农耕文明、面食文化,演绎和促成了人与种子,人与土地、人与面食文化的友善温和,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全球久远持续的传播,而且直接拉低了人与人、族与族、寨与寨、国与国的战争频率,并推动全球以地理划分的国家观念的诞生。
……
我在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茹振钢反复强调:“班主任王芳忠是一个知识渊博、敬业乐善的老师,指导我从了解小麦历史的进程开始。”
茹振钢很喜欢和王芳忠老师交流,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王芳忠教会了他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小麦。
茹振钢没课的时候,就跑到位于中牟县城郊的小麦培育基地,协助王芳忠老师培育“035-4”小麦品种,这个品种耗费了老师10年的精力和智慧,但仍然未能“滤尽糟粕见醇醪”。
王芳忠老师身材微胖敦实,个子不高,刚过“知天命”之年,但已呈现出盛年不再的迹象,头发完全谢顶,残留在周围的稀疏毛发已白如霜雪,饱经风霜藜黑的脸上,布满了老年黑斑。
他原不该如此未老先衰,这是因为超负荷劳作造成,他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在培育一种名为“035-4”的小麦品种。
虽然如此,王芳忠老师对这个品种,却仍然充满着挚爱和希冀。白天观察分析,夜晚借着月色泡在那块试验田,与茹振钢研究探讨到深夜三更。有时刮风下雨,惊雷响起,王芳忠就立马起床,叫醒茹振钢:“咱们到试验田里去看看,下这么大的雨别把麦苗给淹了。”王芳忠生怕摧残女儿般的麦苗……
试验田,还是试验田,王芳忠老师简直把试验田变成了第二生命,为保护试验田里的那些宝贝,他已经心痴神迷到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地步。
因为试验田里装着王芳忠的抱负,他的希望、他的梦想、他的价值、他的欢乐、他的荣誉、他的人生最高追求。
十年风雨试验田,失败难移赤子心。10多年的小麦育种试验耗白了他的头发,耗损了他的青春岁月……
十年间,要是搞别的研究,可能早已功成名就,但是十年育种何其难,这一块块明明白白的试验田,这一粒小小的麦种,又为什么如此神秘莫测?但是王芳忠矢志不诲,对他的“035-4”仍然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王芳忠老师如痴如醉的科研精神,痴迷执着的信念,每时每刻的感染着、打动着、影响着茹振钢,在小麦育种的海洋里,树立起了一座灯塔和航标。
在上学期间,王芳忠老师还在改良试种“郑引一号”,虽然这个品种能达到亩产350公斤,但她耐肥而不抗倒伏,穗大而数量少,粒多而个儿小。
但没别的好种,只好试种“郑引一号”,把试验田当成练兵场,深挖土壤,细平细耘,精选种子,细播密盖;出苗后锄草松土,施肥浇水,观察苗情,治理病害;成熟收割,脱粒过秤。结果:第一年收获时,亩产达390公斤;第二年加大了肥水,亩产只有300公斤;第三年采取保守措施,才勉强达到了亩产400公斤。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阳春四月,茹振钢蹲坐在小麦试验田,正在饬弄着分蘖拔节的小麦,千倾麦垄青绿绿的小麦在争力生长,他仿佛听到小麦拔节的声音,闻到了春意盎然土地的芳香。
“振钢同学,你观察到了什么?”王芳忠老师喊叫几声,才把茹振钢从令人迷醉的芳香中,拉回到现实。
茹振钢尴尬地笑笑说:“我正在观察小麦分蘖拔节,今年的小麦长势很喜人,不知道收成咋样?”
王芳忠老师没有接过他的话茬,而是给他介绍说:“我是陪黄光正教授到咱试验田里转转,随便给你点拨点拨。”
茹振钢这才发现旁边站着一位身材高大,和蔼可亲的老师,于是,急忙上前,憨憨一笑说:“黄教授好!”
其实茹振钢也未曾与黄教授谋过面,只是听王芳忠老师多次讲过,黄光正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
这是茹振钢和黄光正教授第一次相见,也是合作配合的开始,他是茹振钢人生的导师,小麦育种的恩师……
黄光正是全国凤毛麟角的农业科学家,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这次专程从100多公里外的辉县百泉农专,到学校想找一名助手,王芳忠老师推荐了茹振钢。
“他是班长、团支部书记,学校的‘五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5名。关键是他痴迷于小麦研究,有种不服输、爱钻研、干事执着的科研品质……”
黄光正听到这里,眼前一亮,严肃的神色里透出丝丝微笑。心想:“咱去试验田里转转,看看茹振钢究竟是不是搞小麦科研的料儿”。
那天黄光正教授蹲坐在实验田的田埂上与茹振钢攀谈很久,从人生理想到家庭情况,从小麦研究到未来发展……俩人谈兴甚浓,一直谈到太阳西下,红彤彤霞光燃烧着一天里最后的辉煌。
此时,黄光正教授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黄土,幽默略带神秘地说:“小茹可塑,来日方长啊!”
其实茹振鋼并不知晓黄教授这次来的真正用意,王芳忠老师也信守承诺,守口如瓶。
直到半年后,王芳忠老师才揭开了这个谜底。
毕业分配时,系里王芳忠老师找茹振钢进行了一次人生谈话,征求他的分配意向。茹振钢说:“一是不要离家太远,因为这样就不能对父母尽孝;二是不能离家太近,不然家里三天两头有事,没法甩开膀子干工作。”
后来,王芳忠老师透露,学校为茹振钢安排了两个去向,一是去河南省农牧厅当公务员;二是到百泉农专搞小麦育种。
茹振钢毅然选择了后者,这时王芳忠老师笑眯眯地说:“上次面试,黄教授说你是个好苗子,三番五次到学校要求你去当他的助手,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现在该恭喜你了,这道选择题你答对了……”
此时,茹振钢才恍然大悟,不由羞涩地笑了起来……
4、八条遗嘱
1981年深秋,中原大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处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民在专属于自己的土地里,第一次品尝到玉米丰收的喜悦,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充盈着甜蜜的气息,陶醉于中国农村改革给予的丰收和实惠。
茹振钢从中牟搭乘着客车路过黄河,转车到新乡,然后坐车颠簸着到了20多公里的辉县,之后背着沉甸甸的行李,沿着一条乡村小道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位于郊外的百泉农专。
一路走来,目睹着农民玉米丰收景色,有些心急的农民早早收割完玉米,耕田耙地,准备寒露过后播撒麦种……
见到黄光正教授,茹振钢心中再一次燃烧起熊熊火焰,渴望跟随着黄教授,探索小麦种子的无限奥秘,探究那五彩斑斓的小麦世界。
黄光正教授的名字对于河南老百姓来说家喻户晓、农人皆知,他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农业科学家、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而且在全国排名第二。
20世纪60年代,他育成的“百农221”小麦品种,随解放军进入了西藏,在高寒冻土之上不断繁衍,成为高寒地区的优质粮食品种。如今,在西藏、贵州毕节、顺安等地区仍独占鳌头。
茹振钢当助手时,黄光正刚刚育成了“百农3217”小麦品种,而且再次蜚声黄淮流域的各小麦产区。这一品种的产量使原来每亩250公斤小麦,一跃提升为每亩400公斤。从此,老百姓告别了吃红薯干的年代,饭碗里多盛了白馍、面条。
百农3217小麦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湖北等黄淮麦区,每年种植面积都超过3500多万亩。1983年,这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对于恩师黄光正的成就,如今茹振钢扳着指头,如数家珍,了然于怀……
百泉农专,源自1939年始建于延安的一所农校,后几经沿革成为如今的河南科技学院,尽管学校名声显赫,号称育种界的“黄埔军校”,1990年前,全国的小麦育种专家有70%在河南,而百泉农专造就了像黄光正这样的中国顶级的科学家。
当时学校教学条件依然简陋,房屋破旧不堪,实验室仪器设备破损严重,大多数是自制的原始型器械;图书馆资料少得可怜,而且残缺不全;围墙外的试验田,虽然阡麦纵横,生机盎然,但育种环境差异很大,长势参差不齐。
起初,黄光正教授并未给茹振钢安排太繁重的研究任务,而是让他在农学系当遗传育种实验室实验员、资料员,帮助他做一些教学实验辅助性的工作,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但是特意给他安排了一项额外任务——到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
“缘何去图书馆当管理员?”茹振钢懵懵懂懂想了许久,不知缘由,但是只要是黄教授安排的工作,他都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去干好、去完成。
茹振钢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嘀嗒、嘀嗒地丈量着一天的每时每刻。每天他都被各种各样的工作塞得满满当当,从宿舍到教室,从实验室到实验田,从资料室到图書馆,凭仗着年轻的热情和充沛精力,跑步在点与点,面与面之间径直的轨迹中,每一项工作几乎都需要跑步完成,有时中午就简单买些东西在图书管里一边吃着一边看书。
俗话说,人生有四急:狗撵羊、雨瓢场、孩掉井、火着房。茹振钢当时每天的行走状态就像这样,在繁杂的工作中,练就出来走路飞快的习惯。
茹振钢整天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全身疲惫不堪,极度困乏,但是晚上还得去图书馆整理图书、登记借书,还要为采编的新书编号、入库、上架……
临别,他还要到馆长办公室,拿上准备好的书单,每天书单的内容都不一样,有植物学、化学、汉语言文学,甚至还有《资本论》《论持久战》等,门类繁杂、科目齐全。
茹振钢找到所划的内容,负箧曳屣,秉烛苦读,将这些内容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周末要当面为馆长讲解,畅谈学习感悟。
“我是黄光正教授的助理,为何图书馆长给我层层加码?布置这么多课外作业?”茹振钢有时累的疲惫不堪,闷闷不乐,有些烦躁。
有一天,茹振钢委婉地对馆长说:“图书馆有专门管理人员,我干嘛天天来此加班帮忙?”
馆长看着他满脸疑惑的样子,只是轻描淡写,微微一笑说:“小茹,帮帮忙。”
几个月过去了,馆长列出书单上的篇目越来越少了,茹振钢感到读的不过瘾,然后自己拿几本与科研有关的书籍,边读书边研究,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夜深人静读书时,细嚼品读知其味”。
夏日的凌晨,茹振钢坐在宿舍的灯光下,呼吸着清新空气,伴随着校园蛙声鸟鸣声,全神贯注地在书本上勾勾画画,不时地还刷刷地做着笔记。
黄光正教授静静地在身后站了很久,茹振钢长时间的读书,似乎坐累了,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扭头一看发现了黄光正教授,急忙抱歉地说:“我太专心了,没发现老师。”
黄光正教授投去赞许的目光,深情地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像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华罗庚、陈景润等很多的大人物、科学家都是从图书馆走出来的,图书馆长对你要求很严格,让你也读了不少书籍,收获很大嘛……”
育种先育人,育人先育其心智。望着黄教授的背影,茹振钢豁然顿悟,茅塞顿开,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黄光正有句口头禅:“育种者是人与植物的对话,小麦也有情感。”
他多次要求茹振钢多到育种试验田观察小麦,记清几百个小麦品种生长特点,各个品种之间各不相同的根系、麦叶、灌浆、生长拔节等细节,与小麦建立情感交流和沟通。
与小麦对话?茹振钢尽管懵懵懂懂的不理解,但是一有时间,他就跑到试验田里,仔细观察,抚摸着绿茵茵麦苗,默默地辨认着、思考着,学着黄教授的样子,与小麦对话,然而没过多久,这单调枯燥的工作,反而让他茫然起来。
茹振钢看了很多涉及国内外的资料和书籍,也按照黄教授要求与小麦面对面对话沟通,时间一长反而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方向,整个人像悬空似的,眼前一片迷茫,脚下如临深渊,与小麦沟通对话的诀窍在哪儿?
茹振钢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自信,仿佛走不出遥远黑暗的时光隧道,梦寐渴求的育种理想,渐渐倾斜动摇了:“搞小麦育种能成功吗?一辈子能有出息吗?”
茹振钢内心的波动和疑虑,被黄光正教授一眼洞察。
那天下班后,平时不苟言笑,一向严厉的黄光正教授邀请茹振钢到自己家吃饭,并亲自下厨炒了四个菜,拿出了一瓶珍藏已久的五粮液。
茹振钢受惊若宠,有些拘谨,黄光正拧开一瓶酒,动情地说:“你当我助手后,还没招待过你,今天咱吃家宴,喝着好酒,这可是招待客人的最高规格呀!”说完,与茹振钢碰了一杯,自己先喝了下去。
茹振钢激动不已,眼圈湿润,连连道歉说:“老师我错了,这段时间,我有些浮躁迷茫,也很郁闷,没了方向感。”
黄光正教授笑笑说:“你人品好,不怕吃苦,人也聪明。但是光凭着这些,一辈子也育不出个好的品种,搞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有股傻子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到底,一个好的小麦品种往往是熬出来的……”
黄光正的话醍醐灌顶,一下震醒了梦中的茹振钢。那天他俩一杯杯相碰,当晚都喝醉了,这是茹振钢第一次喝这么好的酒,这么多的酒……
从读书到搞科研,从做人做事到育种制种,黄光正教授的每一句都发自肺腑,入心入脑,敲击着他内心深处的灵魂,化作一股股内生动力,激发起奋发努力的精神力量。
从此,茹振钢又恢复了往日的青春活力和激情,真正从思想上走进了小麦世界,经过黄光正教授的精心点拨,手把手教导,他的视野更开阔了,脚步走的更加坚定踏实。
那段时间,茹振钢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缺失,就去旁听生物统计、生理生化等多门课程,遇到田间试验技术问题,就虚心向专家、教授反复请教……
在黄光正教授的介绍和引领下,1984年茹振钢不仅入了党,而且进入了小麦育种这一交叉学科的新天地,并在《百泉农专学报》上发表了《小麦生态育种刍议》一文,引起关注。
在当时的“潜规则”里,助手就是助手,无论如何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但黄光正教授为让茹振钢充分发挥年轻人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势,在科学地安排科研与工作时,自己只完成70%,剩余30%由茹振钢自由发挥,自主创新。
茹振钢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纵横翱翔,他常常出其不意,奇谈怪想,创新创造,当然有时也连连碰壁,惨遭失败。但是黄光正教授在他疯狂的想象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科学研究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胆识,这种想法在时间的雕琢下,逐渐演变为未来的科研方向。
对于黄光正给予的空间和自由,茹振钢报以最大的感恩。他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人讲,要想成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读书五苦干。这话听起来像在讲玄学,但细想之下还是很有些道理:贵人相助即为命,機遇便是运,天时地利人和就是‘风水,想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得读书,要想成功必须苦干。”
“我命好,在成长过程中,我既得到黄教授的帮助,他也给我了成长成材的空间和机会。”
追忆那段时光,茹振钢给我讲述一个自己久久不能释然,终生难忘,恩师黄教授唯一发过脾气的一段往事。
在那个时代,研究小麦的专家们,对小麦都有着一种特殊情感,可以说情有独钟,惜麦如金,可茹振钢偏偏在此犯了禁忌,闹出一出乌龙的“毁麦事件”。
五月初夏,炽热的太阳普照着大地,小麦在阳光照耀下滋滋生长,仿佛能听得到小麦“啪啪”拔节的声音,抽穗开花的小麦敞开翠绿的胸怀,贪婪地吸汲着阳光养份,深情地为麦田奉上一片浓浓墨绿。
茹振钢在试验田里拔草浇水,观察新品种抽穗的细节,在一垄垄麦地田埂上,长出参差不齐,只开花不结果的残次小麦、荞麦,影响着新品种的实验。
茹振钢就带着几个学生,把田埂上残次小麦、荞麦薅起来集中在一起,扔到校园的围墙外,谁知他弄巧成拙,惹来是非。
此时,一位老教授正路过此地,看到一堆堆的小麦被毁,当场容不得他们解释和辩解,劈头盖脑地批评一通后,气哄哄找到校长要求严肃处理。
学校校长、书记跑到了试验田,黄光正教授听说后,赶紧也赶到现场,大发雷霆,气愤地质问茹振钢:“怎么把小麦都毁掉了?谁给你的权利?谁给你的胆量?”
茹振钢一肚委屈、怯生生地说:“田埂上残次品的荞麦、小麦,影响着实验田新品种的生长,在美国、德国都是这样处理残次品的。”
“这是在中国,中国最缺的就是粮食,这里每一粒小麦都侵染了学校教授的心血,现在你毁掉了,整天劳作在田地里的老师、教授怎么不心疼,周围群众怎么看?”黄光正不依不饶地批评着说。
尽管茹振钢心里很不服气,但是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无法挽回,声誉难收,黄光正教授从未有过这样的严厉批评,让他谨记一生,终生难忘。
时至今日,提起这件事,茹振钢仍然懊悔不已。
黄光正在生活上对他不尽关切与呵护;在科研上,既严谨严厉而又不失宽容和包涵。
有这样一件事,至今让茹振钢心存感激,记忆犹新。
过去学校搞作物育种,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每到收麦季节,割麦、打麦全靠人工,“五六十亩地要收割、捆扎、运输、脱粒,几个人一个月都干不完。”
当时茹振钢带着几个学生,每天割麦打麦,一天下来鼻子、嘴里全是污物,浑身上下沾满泥土。中午去食堂吃饭,很多学生看见他们灰头土脑,都退避三舍,远远躲着;有时正在吃饭,身上灰土掉落下来影响别人食欲,晚上不能洗澡,一身臭烘烘的汗味自然也影响到了同事们的心情和休息。
茹振钢就找到黄光正教授说:“能不能安排一间单人宿舍,面积小点无所谓,中午回去洗漱一下,换身干净衣服……”
然而他却遭到黄光正的严厉训斥:“你是一名党员,就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果需要什么,也是由组织考虑的,自己不准提任何条件和要求。”
茹振钢碰壁后,虽然心里隐隐难过,但不敢冒犯恩师,只好自己偷偷到学校后勤处协调。让他料想不到的是,他刚刚走到后勤处,工作人员就笑呵呵地说:“黄老师已经讲过,我会尽快安排。”
那瞬间,茹振钢倍受感动,泪水唰的从眼眶涌出。
黄光正教授的人格魅力震撼了他:“遇到这样好导师,你能不安安心心、兢兢业业地工作吗?”
回想起和恩师黄光正在一起的时光,茹振钢依旧会闪现出敬重的目光,露出幸福的微笑。
黄光正教授是一个科研上严谨,生活上乐观的小麦科学家,有时因一个创意灵感,激动的彻夜难眠;有时因一个小小发现,高兴地手舞足蹈。
有一天凌晨三点多,黄光正教授在试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穗长粒满、形态奇异的小麦,急忙敲开茹振钢的门,像孩童似的高兴地喊叫着:“振钢,快去看看,这株小麦怎么这么优秀?”当晚,他们在田地里研究讨论、仔细观察了一夜。
无数个节假日,他们一起在实验室加班,在小麦田间摸爬滚打,从思想到科研、从猜想到现实、从讨论到试验,他们师徒的思想在不断碰撞与交融,共鸣与升华。
然而正当茹振钢跟随着黄光正教授研发试验,推广一个个新品种的时候,黄光正却遭受了人生最大的病灾,熄灭了他红遍全国的生命之灯。
1988年3月,黄光正感觉浑身无力,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因正在培育百农62小麦新品种,而没有时间到医院检查,这次乘到北京开会之际,期间去协和医院检查一下身体,谁知结果出来已是肝癌晚期,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的领导们连夜安排他住院治疗。
4月28日,茹振钢获悉后,立即乘火车赶赴北京,看到病床上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黄教授,心疼的痛哭起来。
黄光正教授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拭去他的泪水说:“振钢,百农62这个新品种,开始抽穗了吗?这个时候试验田才是你的战场,我已经没有精力和机会在战场上拼杀了,你担子会更重,科研道路更艰难,你应该回到试验田,不能因我有病,而把小麦试验停下来,你等会儿就返回新乡,切记。”
在黄光正教授的反复催促下,茹振钢挥泪告别恩师,回到学校的实验室,连夜把新品种百农64小麦育种的组合方案拟定出来。
谁知第二天就接到黄光正教授的病危消息,他和副校长景祥兆赶到北京,此时,黄光正已深陷昏迷,随后被转院到郑州治疗,在返回途中,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
“他把科学研究的发展看得最大,而单单把个人生命看得最小。”黄光正教授清醒的时候,就拉着茹振钢的手,气脉微弱地说:“振钢,我的时间不多了,你要接过我的研究课题,一直坚持下去。育种是个复杂繁重又十分枯燥的工作,有的人辛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搞出什么名堂,搞科研贵在坚持,不管多难,经历多少次失败,都要坚持……”
说完,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信纸,上面歪歪扭扭,用圆珠笔写得密密麻麻、难以辨认的文字,茹振钢知道这是黄光正教授用生命书写的力量,写下了他的八条科研方向和意见,以及给茹振钢的建议。
茹振钢铺开信纸,噙着泪水看完了那八条意见和建议:
1、小麦育种很艰难,你一定要注意身体,身體是革命的本钱。
2、遇到困难要学会依靠组织,找领导解决问题。
3、你年轻有为,但缺乏经验,要多向老教授学习请教。
4、百农62在抗倒伏、病虫害方面有缺陷,需要改良。
……
望着黄光正教授写下的八点遗嘱,茹振钢心如刀绞,泪洒满面,他多么希望上天能留住他的科研、人生和精神导师啊!
然而,苍天无情,泪尽归去。1988年5月5日,黄光正教授溘然长逝,生命定格在56岁的年轮……
5、怒找省长
遮阴大树顷刻倾倒,背靠大山轰然坍塌。
茹振钢送走恩师那段时间,仿佛天塌下来一般,失去了依靠,缺乏了依赖,没有了教诲,内心空空荡荡,灵魂像抽空似的无处安放。
茹振钢走进黄光正教授的办公室,把桌子、茶台、书柜上覆盖着的灰尘轻轻弹去,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倒上一杯浓浓的绿茶,轻轻地关上门……
多少个日夜,茹振钢重复着那悲怅的寄情,那是对恩师的心灵寄托和尊重。
那段时间是茹振钢人生最悲戚、最无助的日子,由于过度悲伤,他精神颓废,无精打采,暂停了小麦试验,试验田地里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三个月后的某天下午,阳光照耀着绿色的田野,一阵微风轻拂而过,摇曳着低垂的杨柳,跳跃着曼妙的舞姿。
茹振钢来到学校围墙外的小麦试验田,黄光正教授培育的小麦已经收割,种上其他老师新培育的玉米品种,黄教授的骨灰和黄色泥土融粘在一起,孕育着土地和植物的精灵。
按照黄光正教授意愿,他的骨灰一半葬埋在学校背后的太行山坡上,一半撒在倾其一生的小麦试验田里,用灵魂浇注着麦田,延续着小麦的生命。
茹振钢每当心情郁闷、情绪低落的时候,他就会到这片属于黄光正教授倾心耕种的麦田,仿佛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动力。
那天中午,茹振钢闷闷不乐,喝完酒后迷迷糊糊,于是就又情不自禁地来到这里,与黄光正恩师说说话,聊聊天,诉说悲情。
茹振钢静静地坐在经常与老师盘腿相坐的田埂上,喃喃诉说着苦闷和烦恼,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做了个混沌离奇的梦——
黄光正教授挽着裤腿,弓着腰,抚摸长满金灿灿麦穗的小麦,招呼着:“振钢,快来看看,今年这个品种收成多好啊!麦穗长、颗粒大,麦秆粗……咱这个品种成功了。”
茹振钢看到恩师挂满笑容,慈祥和蔼,急忙走上前,谁知恍惚之间,成熟结果的小麦瞬间不翼而飞,黄光正教授失望地痛哭起来:“我的小麦呢?那是我一生的心血啊!振钢,你快点给我找回来……”
茹振钢突然被自己的哭声震醒了,原来是场梦。
茹振钢醒后,在田埂上思考很久,黄光正教授走后,自己一味地沉湎在泣泣悲痛之中,放弃科研,放弃工作,忘记了恩师的谆谆嘱咐。
离奇的梦境中,黄教授的喜悦和惊呼,仿佛点拨了他……茹振钢如梦初醒般地想:“纪念恩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延续黄教授科研和小麦育种的生命……”
茹振钢站起来拍打着身上的泥土,面对着试验田地,深深鞠躬说:“恩师,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了,我一定接过你的生命接力棒,去完成你的心愿,完成你对农民兄弟的承诺。”
第二天,茹振钢特意去理了理发,刮刮胡须,穿上一套新衣服,走进实验室,将前一段收获的小麦种子,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新品种构成细胞成熟的情况,探寻百农62小麦品种生长的新机理、新规律。
自从1981年到学校,茹振钢就一直协助黄教授培育百农系列小麦品种。1984年,他们为了培育更优质小麦品种,先后穿梭于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之间,寻找小麦“母系伴侣”,根据黄淮流域的土壤气候,经过一次次失败,一年年培育,耗费很大财力和精力,探索研究出了百农62小麦品种,就在接近定型的时候,黄光正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鲜活的生命。
“那时候,我一没有名望,二有没人脉,三没有单独科研经验。面对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着急的彻夜难眠,寝食难安。”
茹振钢在追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时,仍然苦笑着摇摇头,一脸的无奈和悲情。
黄光正正在研究培育,尚未定型的百农62小麦品种该怎么办?经过与学校领导商量,茹振钢接过黄教授接力棒,继续完成恩师的科研事业。
那几天,茹振钢安顿好实验室、试验田的工作后,重拾自我,背起行囊,以黄教授事业继承人的身份,先后到北京、郑州拜访曾经与恩师关系密切的领导和科研人员,到与恩师协作育种的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公司、湖南农学院等单位走访,向专家、教授汇报自己的育种想法和计划,虚心求教,请求帮助。
一个月后,茹振钢回来,立刻全身心地扑进了试验室,继续进行百农62的科研试验。
然而,正当茹振钢如火如荼,不舍昼夜地在试验田、实验室,担当起命名为百农62小麦新品种研究使命的时候,却面临着经费严重短缺的局面,项目研究工作陷入困境。省里有关部门不担当、不作为,就连黄光正教授去世之前申请的科研经费,也被莫名其妙地停拨了……
黄光正留下的20万元小麦研究专项经费,除购买科研试验用品、生产资料后也已告罄,学校从科研经费中,挤出来的10万元也即将用完。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怎么办?茹振钢如针坐毡,着急上火。
年仅28岁的茹振钢,过去“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道咋做难”,在黄光正教授双翼下,每天无忧无虑,一门心思协助黄教授搞科研、抓教学,如今他单独带领一个科研团队,从柴米油盐到租车种地,每项工作都事必躬亲,安排得有条有理,妥妥当当,有时还得四处求人,筹措经费。
茹振钢无奈地坐着汽车跑到郑州,分别去了省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请求帮助,一个单位接着一个单位跑,敲开了一个个处长办公室,这些领导面对着陌生的茹振钢,不是摇摇头苦笑,就是客客气气地倒茶聊天,一提到科研经费,他们就言有苦衷,支支吾吾……
茹振钢如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在郑州死缠烂磨一个星期,每到上班,他就跑到办公室帮科长、处长们沏茶倒水、打扫卫生,后来,这些处长们远远看见茹振钢就像躲瘟神似的,逃走躲避,他深深感到农业科研人员的卑微和屈辱。
茹振钢坚信黄教授那句遗嘱:“有困难找组织”。难道这些业务部门不是组织吗?他们为何连一点点可怜经费都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处长不行,找厅长。”茹振钢的脾气十分固执和执着,有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他真的不敢相信,百农62、百农64小麦新品种研究是省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严重不足,难道这些业务部门就会袖手旁观吗?
茹振钢一个个敲开主管副厅长的门,陪着笑脸说明来意,好话说了一箩筐,但是没有打动这些厅长处长们,一星期过去了,他仍然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那晚,茹振钢走出省政府大院,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心灰意冷,孤立無援。他独自走进附近的饭店,买了一瓶白酒,坐在紫荆山公园的金水河畔,咕咕咚咚一饮而尽,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委屈的泪水喷涌而出……
茹振钢脾气倔犟,性格耿直,怎么也想不通:“搞个科研咋就这么难呢?难道是自己错了吗?”
“虽然自己现在没有名气、没有成果、没有人脉,但年轻是资本,激情是优势,一腔热血天地可鉴啊!”
茹振钢年轻气盛,越想越生气,气得浑身颤抖,躺在草坪上一言不发。从那时起,他发誓一定要争口气,在小麦育种世界里弄出名堂,来证明自我的内在实力。
“厅长不行找省长!”茹振钢在昏暗的灯光中,痛苦思索着:“在郑州一周时间,拜访各个部门有关领导,到头来两手空空返回学校,如何与学校、与同事们交代?”
一阵微风而过,茹振钢清醒了许多,他决定怀揣一线希望再找省长,也许会柳暗花明,出现转机。
他简直不敢相信,在“科技就是生产力”口号喊得震天响,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年代,中国农民无比渴望高产稳产小麦种子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位领导和机关支持他、帮助他,难道自己真的走入绝境,无路可走了吗?
茹振钢走进省政府大院,敲开了主管农业范镰副省长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范副省长到各地市调研农业,三天后返回郑州。
“等,一定要见到范副省长。”
茹振钢横下决心,这次到郑州一定要有个结果,无论这个结果好与坏,他都要等,等待也是一种诚恳。俗话说:“心诚则灵”。他是带着诚心诚意,找省长讨要经费和尊重,这是对学校负责,也是给去世的恩师有个说法。
三天后,茹振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如约来到范副省长办公室。
“报告!”茹振钢退伍后,一直保持着军人那种特有的工作作风和冲锋姿势。
“进来!”范副省长打开门,一看是个依着朴素的毛头小伙子,心里有点不悦,慈祥的面孔透出一丝威严,茹振钢内心紧张,浑身直冒虚汗,心想:“省长冷面相对,这次肯定没戏。”
范副省长面无表情地说:“我很忙,给你十分钟时间,有什么问题,快点说吧!”
茹振钢没有观察范副省长的表情变化,把心中的苦闷和委屈一咕噜全都倒了出来,从跟随黄光正抓教学、搞科研到现在的尴尬处境,经费枯竭,科研无奈;从河南小麦种植到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自己小麦育种思路到农民对小麦品种的渴望,他滔滔不绝,娓娓道来,讲的有根有据,说的有条有理。
范副省长认真地听着,不时还站起来,为他添加茶水。茹振钢全然不顾省长的态度和表情,就是想把憋在心里的话,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古脑儿的倒出来,这是一次机遇,也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范副省长越听越有兴趣,态度越来越热情,不停地点头点赞,还不时插话询问。
“四点有个会,大家都到齐了,就等您参加。”秘书一直提醒省长。“会议推迟一会儿,让我把小茹的问题弄清楚,解决好。”范副省长对秘书说。
……
下午五点半,范副省长看看表抱歉地说:“小茹,会议已经推迟一个半小时了,你的问题我全部解决。”
说完,在茹振钢的专题报告上,作了批示:“请省发改委、科技厅、教育厅一定重视百农62、百农64的小麦育种推广工作,这是省里的重点科研项目,在科研经费、政策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小茹,明天我就给他们安排,你就放心的去搞科研,河南小麦的增产稳产还得靠你们这些科研人员啊!以后凡涉及到小麦育种推广的事,直接来找我……”
范副省长一直把他送到电梯口,握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很年轻,很有思想,看问题有独到见解,小麦育种研究方向很好,大有潜力啊!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因为我们是朋友啊!”说着,轻轻拍了拍茹振钢的肩膀。
茹振钢拿着批示,带着微笑,欢欢喜喜地走出省政府大门。
茹振钢仰望蓝天长长出了口气,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太阳光线斜照在脸上,温暖而又惬意,现在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充满着微笑和希望,几天前心里的阴霾和郁闷,一扫而光。
范副省长也是个农业迷,深知研究小麦的艰难和不易,后来无论他的岗位如何变化,都一直在关注和帮助着茹振钢的小麦育种……
二、麦痴
1、另一种生命
人们说,死是生的开始,灵魂以另一种生命呈现。
1988年10月,一场秋雨过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水稻、谷类在秋风摇曳中垂下成熟的穗子,枣树上缀满了红红的果实,姹紫嫣红的花儿开始飘落凋零,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茹振钢在苍茫的大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他带领着学生手攥着犁耙,紧锣密鼓地在试验田里,按照设计的小麦播种七个步骤,一环套一环、一步又一步,有条不紊地实施着。
第一步:施肥。学生们把从农户购买的农家肥,一铲铲地均匀撒在田地里,薄薄地覆盖在地的表层;第二步:犁地。茹振钢亲自开着小型拖拉机,一垄垄、一行行地耕田犁地;第三步:耙地。他们在新耕的土地上,进行纵横交错的两次平整耕耙,将新土耕耙的平平展展,细土墒湿;第四步:砌埂。他们按照用米尺划的一畦畦试验地块,从两侧进行刮土,堆积成一条条窄窄的土埂,并平整成一条线;第五步:划行点眼。他们根据确定的株距、行距,用木棍轻轻划过一条直线,方便点播植株;第六步:播种。根据划线点眼标识,进行一一点播。第七步:平整压步。对于播种过程中出现的高低不平和点种行线进行平整步压。
茹振钢按照黄光正教授发明的“七步法”,井井有条地在试验田辛劳耕作,这是一次不同寻常耕耙播种的准备过程,他想把对黄教授的思念、感情和希望,一犁一耙耕作到蕴藏着情感和温度的土壤里,等待着来年的丰腴结果,等待着另一种生命的诞生。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種麦正当时。”这是一句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流传的小麦生产农谚。
播种时节,茹振钢带着几位学生,把夏季收获的百农62小麦制种,进行精挑细选,然后把颗粒饱满、光泽明亮的麦种,小心翼翼地播种在试验田里。
麦粒,在温润的土壤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沐浴着冬日阳光在发芽生长,清油油麦芽钻出泥土,包裹着生命的气息,顽强地挣扎着与寒风抗争,与冬日共生。
茹振钢几乎每天都到试验田里,仔细观察,陪伴生长,生怕娇嫩的麦苗,承受不了冰雪严寒的蹂躏。
按照常理,种子试验期间,农业科技人员除了正常的浇水、施肥、拔草、人工授粉等之外,一般不去耗费太多精力,去过度地呵护和保养,目的是让小麦经过严寒冬日的磨砺,春天地理阳光的滋养而“疯长”,这样才能获得真实数据,探索实际的成长过程,推广时才会摸准生长规律,显现真实效果。
茹振钢懂得这样的道理,而这一次小麦播种越冬,无论从感情上或是从思想上,他对这些刚刚长出的百农62小麦幼苗,格外珍视,分外用心,那是黄教授的生命与大地孕育后,又与他融合对接的另一种生命样本,只有把这种生命样本与自己的血脉精气相通相融,经过天地日月、冬寒春暖的滋养滋润,收获成颗粒饱满、充满灵性的种子,让这种带着恩师体温的小麦精灵,撒向农民渴望高产丰收的农田。
冬寒来袭之前,茹振钢就为80多亩的试验田浇水封冻,还从学校拉来稻草,严严实实铺盖在麦苗上,防止黄教授仅仅留下几十斤的百农62的小麦种子,成长出来的“宠儿”惨遭意外……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试验田里的麦苗开始返青、分蘖,茹振钢干脆在试验田里搭起了一个草棚,日夜守候,精心照看,麦苗在春风里,生机勃勃地茁壮生长……
月亮夜空高悬,春风吹醉夜晚。月光铺洒在绿茵茵的大地上,茹振钢仿佛听到了小麦分蘖、拔节、滋滋生长的声音,看到了小麦开花、抽穗、结粒、缔造生命的瞬间,他守候着黄教授的另一种生命,守候着亿万农民翘首期盼的希望……
茹振钢望着眼前金麦灿灿,浸透着恩师生命气息的小麦,内心充满着潮涌般的激情,脸上挂满了幸福自信的笑靥。
麦收时节,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百农62小麦品种,不负众望喜获丰收,在学校试验田里,每亩地达到了530多公斤,在河南、安徽、河北等地部署的12个试验站,测定亩产均达到450-550公斤。
而且观察分析,百农62这个品种非常适合河南省北部、中部种植,不仅稳产高产、抗病抗旱、分蘖速度快,而且耐晚播、灌浆高峰早、颗粒早熟饱满。
茹振钢细细挑选了56株穗长杆粗、颗粒饱满,象征着恩师56个年轮的小麦,跑到黄光正教授墓碑前,长跪祭拜,向恩师报喜。
1989年6月,在黄光正教授去世一周年的时候,百农62小麦品种基本定型推广。寄托着恩师的百农62小麦品种试验定型,也为茹振钢小麦研发增添了信心,赢得了掌声,他再一次准备积蓄力量,扬帆启航。
1990年春节刚过,豫北大地下了一场厚厚的积雪,麦苗在冰雪覆盖的世界里,借着大地的体温,享受着地理春天给予的生命力量。
按照小麦新品种定型推广程序,虽然新的品种基本定型后,可以在大田推广,但小麦新的品种正式定型,还需要省级农作物委员会进行审定,期间在大田耕种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良完善。
茹振钢十分担心正在改良完善的百农62小麦,这异常的气候和极端天气,稚嫩麦苗能不能承受这么残酷的蹂躏,会不会影响小麦健康生长。他深一脚浅一脚踏着积雪,来到试验田蹲坐在田埂上,用手挖开冰冻的土地,摘下眼镜细细查看墒情,默默观察着小麦返青时叶片随着气温变化的规律。
当地一位老农,远远看到茹振鋼在田地里如痴如醉,眉头紧锁,时而走来走去,时而蹲坐起立,时而薅起一株小麦拨拣根系,感到惊奇不已,就跑过来找他侃大山,聊着聊着,老农得知他是一位研究小麦的专家,突然哑然失声,长时间沉默,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茹振钢收起目光,有点疑惑不解,便笑着问:“大爷,咱俩聊得正欢呢!你怎么突然唉声叹气啊!”
老农迟疑一会儿说:“你是研究小麦的专家,咋不能解决俺家小麦和棉花套种的问题呢?让俺收完小麦,还能种棉花。”
茹振钢跟着老农沿着高低不平的田埂,到附近村庄的田地,老农指着光秃秃的土地说:“每年十月份棉花收获后,到明天四月棉花播种,好几个月土地都白白空闲,你能不能别让土地空着,种上小麦多好,人还挨着饿呢!”
老农的愿望,是对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良知的拷问和讥讽。
其实,一粒种子被沃土滋润240天,历经深秋、隆冬、暖春、初夏,最终到了收获季节,虽然茹振钢早就有此想法,这是时代赋予的天职,然而这几年穷尽苦思,想尽办法,但始终没有打开这扇神秘的大门;虽然正在研究推广的百农62小麦品种,具有早熟晚播的品质,但仍然未达到麦棉套种、错茬植播、一年两收的理想状态。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由于气候干旱少雨,日夜温差差异小,大部分地区沿袭着古老的种植棉花习惯,在老百姓眼中,吃和穿同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由于棉花生长周期较长,每年十月棉花收割后,就面对着漫长的冬季、短暂的春季,没有其他农作物适合生长,无法间种其他粮食,因而导致大段时间土地闲置,如果再能种上一季小麦,而不影响四五月份套种棉花,那是农民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得靠茹振钢和他们这些农业科学工作者来实现。
这些年,茹振钢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找到有关文献。靠自己研发,何其难啊!
怎么办?茹振钢苦苦寻觅,不得其解。
为了寻找小麦和棉花的“契合点”,了解棉花的特性和生长规律,茹振钢在郑州、新乡等图书馆借来了50多本相关书籍,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拼命啃嚼,在书香中品味出棉香的味道,在狭小的实验室里,在长满棉花的田地里,常常看到他手不释卷,目光呆呆望着远方,忘记了地理和时空……
从深奥的理论书籍中寻找开启小麦、棉花的智慧和钥匙,在他山之石的实践中,品嚼到麦芽的清香,体验到棉花的温暖,渴望着黄光正给予他精神上的“点化”。
茹振钢跑到安阳一家国家级棉花研究所,找到棉花专家请教,开阔思路,拓宽研究路径,然而研究探索如何缩短棉花生长周期,也是棉花专家困惑多年的难题。
棉花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要想实现麦棉两收,错茬种植,必须在自己熟悉的小麦领域思考,专注于小麦研究,在缩短小麦的生长周期上做文章。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小麦与棉花为何不能错茬,一年两收?茹振钢查阅了中棉所35棉花品种的资料,它的生长期在黄河流域为130天,如果小麦早熟、棉花晚播就可以实施套种或错茬播种。
而冬小麦在中原地带生长周期是240天,加上前期平整土地需要10多天时间。茹振钢皱起眉头,掐着指头算算时间,横下一条心,融入百农62小麦品种的特性中,着力研究小麦早熟晚播的循环周期,哪怕生长周期能缩短10天也行,为老百姓腾出收割耕种的时间。
如果小麦能早熟10多天,就意味着小麦在棉花的幼苗期收割,不会损坏棉花杆株,不会影响棉花生长;如果能早熟20天,在棉花苗没有拱出土地之前,而收割小麦就会更加理想。
当然,改良百农62小麦早熟,绝对不能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茹振钢展开思维的翅膀,不停地在研究思索……
黄教授走后,茹振钢第一次“单飞”,他像初出鸟巢的海燕,毫无畏惧地在蔚蓝的天空尽情飞翔;他的大脑如开天窗一般,智慧的源泉喷涌而出,显得特别灵敏,内心充满着无限生机。
一个个灵感闪耀脑海,他日夜苦思冥想,仿佛被灵感所控制,如走火入魔一般,在广博深邃的小小麦子硬壳世界里,思绪奔狂,试图找到一个能撬开麦壳的利器,找到一把能解开小麦与棉花之间无数个“?”的神奇密码或钥匙。
麦套棉花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在实验室里,茹振钢反反复复研究推敲,打破了习惯性思维模式,分别采取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法,根据百农62小麦优势,兼顾中棉所35棉花品种的特性,一次次在显微镜下分析试验,重新组合百农62小麦品种的样本,并通过改变小麦细胞核、分子结构、生长基因等方法,先后拟定了5组方案,实施优化组合,用尽心思为当地农民解决麦棉两收的难题。
新的组合出来后,正值麦播季节,茹振钢迫不及待的深挖耕土,细平细耘,精播密盖,并故意推迟了10天百农62小麦品种播种时间,那时天气渐冷,树木落叶,田地里早晨落下了薄薄一层霜,为确保成活率,他还在试验田铺上一垄垄塑料地膜,保持地温和湿度。
第二年春天,春回大地,绿油油麦苗又焕发了活力,沐浴着暖暖柔和的阳光,在温暖的田地里拔节生长……
茹振钢又开始新一年的忙绿,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在试验田里锄草松土,抓虫驱病,观察苗情。
正是小麦分蘖拔节、扬花抽穗的时节,也是小麦种子培育的关键一环。茹振钢一动不动蹲在试验田里,一丝不苟地观察麦花、麦叶、麦穗的变化,适时地施肥浇水、分蘖打岔、雌蕊授粉、小心饬弄着娇嫩的麦苗,生怕节外生枝,发生意外。
茹振钢把全部精力投注到了试验田里,尽管日夜劳作,过度疲惫,也挡不住内心的沸腾,满腔的热情。20多亩育种试验田,变成了小麦种子狂想、狂育、疯长的世界、实现梦想的舞台,他感到这里培育的小麦每一个麦叶细节,每一个麦花雌蕊,每一个部位都是那样的金光闪闪,熠熠光彩。
一轮又一轮的呕心沥血,一年又一年的轮回试验收种。第一年,茹振钢将百农62小麦品种故意晚播;第二年他又故意提前播种;第三年春天实施小麦与棉花套种;第四年……茹振钢试图在实践经验中找到理论依据。
经过五年的研究實践,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在河南棉区麦棉错茬套种的新一代百农62小麦种子,早熟晚播的时间相隔20天左右。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也就是说,每年农民十月播种上小麦,到第二年农历四月下旬,农民们可在小麦地里套种棉花,既不影响五月份小麦收割,又不影响十月份棉花的采摘。
茹振钢望着农民们在自己土地上,第一次割麦种棉的喜悦,顺利实现了麦棉间的错茬种植和套种愿望,而且每亩地增产到400多公斤小麦,茹振钢惴惴不安的心终于落地了。
百农62小麦新品种从1989年试验基本定型,到1995年通过省级审定,经过了65次试验改良,不仅完善了缺陷,而且实现了麦棉套种、错茬种植的目标,为农民解决了一大难题。六年间,这个品种已累计种植1000万亩,增产小麦约2.5亿公斤。
1996年5月25日,初夏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麦农们开始收割着成熟的小麦。百泉农专的试验田里,迎来了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专家,对百农62小麦品种进行审定。
这天小麦试验田里彩旗飘扬、人头攒动,一排临时搭建的评审台上摆满了省专家、学校领导的座签。
“百农62小麦新品种,现在开始收麦鉴定。”随着学校领导一声令下,茹振钢和他的学生们拿着磨得明亮的镰刀,下地唰唰地开始收割小麦,那些经过干旱大风等恶劣气候侵蚀的小麦,那些经历过冬藏春化历练的百农62,株株麦穗金灿灿沉甸甸,散发出熟稔的麦香。
原本划定一亩试验田的小麦很快收割完毕,茹振钢将一束束百农62小麦摆在专家面前,专家们站立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对黄光正教授的怀念和尊重。
接下来,专家们按照程序逐一审定,先是看麦穗、再看麦秆,然后当场进行人工脱粒,当他们看到那一个个充盈饱满、色泽温润、大小均匀的麦粒时,眼睛里闪现出一道道光亮,不禁惊讶!专家们进行审角质化、称千粒重;询问亩粒数、每株分蘖数,计算理论亩产量,称重实际亩产量。
茹振钢躲开人群悄悄地蹲坐在田埂上,内心七上八下,毕竟百农62小麦新品种是黄教授的心血和未尽的心愿,毕竟是茹振钢所经历的第一次“过关斩将”的大考。
现场的学校领导、学生们屏住呼吸,神色紧张地注视着专家们的审定,关注着计算出的各种数据,专家们鉴定完毕后,到一个荫凉的地方进行合议、认真讨论,最后一个个签字。
“由黄光正、茹振钢研发的百农62小麦品种,理论亩产518公斤,实际亩产482公斤,这是河南省小麦历史性突破,而且百农62小麦品种,实现了麦棉错茬种植,农民们终于可以一年两收了,为中原农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是茹振钢对河南农民的一大贡献。我荣幸地宣布,百农62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当专家组长宣布这一结果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育出“中国麦”
清晨,太阳透过薄薄的窗帘,轻轻地斜射进办公室,茹振钢蜷缩着身体,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浑身酸痛,身心倦怠,他真想这样一直躺着睡着,避开人们的烦扰,忘记那些焦躁和挫折,屡屡科研失败让他如霜打般的茄子,毫无精气神色。
茹振钢目光游离,神情恍惚,最后定格在办公室的墙壁上,这里悬挂着书法家题写的马克思一句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看到这句名言,他内心泛起复杂而又酸楚的滋味。
这句名言,印记着茹振钢小麦育种过程中艰难行走的轨迹,印记着所遭受布满坎坷的挫折和失败。无论如漫漫长夜地探索在麦种世界里,还是千锤百炼的捶打和撞击,他每天都要默默地念读这句藏在心中已久的“圣经”,念读可以注入小麦育种的激情和力量,念读可以燃烧起重新站立的信念和勇气。
这一次,茹振钢真有一种失蹄断骨,伤折羽翼,一蹶不振的感觉。
百农64小麦品种是恩师黄光正教授的思想和理念,想把这个品种打造成能与“洋种子”抗衡的优良品种,谁知恩师没来得及完成最基础工作,就撒手人寰,想到这里,茹振钢内心升腾起一种深深的无助感。
茹振钢从沙发上缓缓坐起,简单地洗把脸,提着工具箱又出发了,他独自来到位于学校围墙外的小麦实验基地,想静静地思考和剖析这次失败的原因。
百农64小麦品种是黄教授和茹振钢反复思考、反复讨论,而且是实验室正在研发的小麦新品种。他们认为:如果实验成功,百农64小麦是一个性能良好的理想品种,可以在黄淮地区或者中原地带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完全可以用“中国麦”取代种植在中国土地上的“洋种子”。
茹振钢清楚地记得,刚到百泉农专的时候,黄光正教授指着那一块块试验田里的十多个小麦品种,涨红着脸、无奈地说:“播种在这里的阿夫、阿勃、矮粒多等小麦品种,都是引进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的品种,还有很多意大利的品种,看着他们洋洋得意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是一个小麦育种专家,这是我们的耻辱啊!但是我们毫无办法,因为我们没有研究出来出类拔萃的小麦品种……”
“这里只有百农3217小麦是自主研发的品种,但是她存在很多缺陷,我们一定要研究出一个优良的小麦品种与‘洋种子抗衡,逐渐将‘洋种子驱赶出中国的土地,驱赶出黄淮地区、中原地带……”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思想观念僵化,不少农业科学家内心弥漫着“文革”味道,没有研发出出色的小麦良种,大江南北的农民满地里种植着“洋种子”,进口麦种一统天下,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的品种占据着国内小麦种子80%的市场,生产出的面粉霸气占据着老百姓的餐桌。
在中原地区引以为豪,红极一时,大面积种植的“郑引一号”,也是来自意大利,从罗马尼亚转口引进改良的“洋种子”。
想到“中国麦”,茹振钢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起来,这些出身豪门庭院,娇贵的“洋种子”总是昂首挺胸,骄傲地在中国农民土地里疯狂生长,但这些“洋种子”远过重洋后,不服中原水土,不适应中国贫瘠干旱的土壤,经不起风霜吹打,很难结出沉甸甸的果实,那是他心中永远的一个痛。
茹振钢难以置信,一个古老的东方农业大国,却在转用意大利的“洋种子”维系生产,霸占着老百姓餐桌……靠这样的“洋种子”,怎么能让中国小麦的产量腾飞?咋能捂住自己的粮袋子?
茹振钢面对着一垄垄、一行行、一块块种满“洋种子”的小麦田地,心如针扎,脸如被抽,受到莫大的屈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升腾而起,点燃了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火焰,他许下诺言,打破洋品牌的垄断,让历史悠久的小麦文明再现光芒。
“绝不能让自家的麦地种满外国种子,挤掉洋品牌,种上‘中国麦,让农民种上自己当家做主的小麦品種,让中国人饭碗里端上民族品牌的粮食。”
黄光正教授带着茹振钢开始研究百农64小麦的时候,最原始的初衷,就是研究一种适合黄淮地区或者中原地带的小麦种子,取代不可一世的“洋种子”。
谁知,黄教授英年早逝;谁知,茹振钢接过接力棒后,又惨遭这样的失败和打击。那种研发“中国麦”,赶走“洋种子”的锐气和浩气,被这一次次的失败,消磨殆尽、毁为一旦。
尽管说恩师走后,茹振钢对百农64小麦品种进行了10多次试验试种,每次都比较成功,为何品种定型后,会出现意外呢?
六月的初夏,豫北大地一望无际的麦田,泛起了黄绿色的波浪,麦芒擎举着,闪现出金黄的颜色,渐渐充盈饱满,彰显着成熟的魅惑,一垄垄麦子,一块块麦田,仿佛一夜之间,麦芒指向了天空,淡淡的花粒缀在麦穗上,整个田野被裹在一场壮丽的芬芳里,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伴随着微风翩翩若舞……
然而,在这即将收获的季节,小麦实验基地的百农64小麦品种,却让人焦虑不安,大失所望。50多亩的百农64试验田地里,整个小麦绿叶卷缩,软塌塌地向两边垂下,叶面上显现出一道道黄色印痕,如铁锈一般的醒目;麦秆枯褐,麦穗萎缩枯黄,又短又瘪,大多数小麦没有抽穗,或抽出的是枯黄小穗,即使外观看起来完整的穗子,剥开一看也是籽粒干瘪。而且麦穗上伴有白色或粉红色的霉,有的麦根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使全株枯死。
在外地开会的茹振钢听到这个消息,心如急焚地赶到试验田,看到这一景象,惊呆了,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麦穗,麦穗上有明显的突起感,手指上沾满了红黑色的霉。
他痛心疾首地说:“这是典型的赤霉病,我念念不忘等着试种成功,在黄淮流域进行推广,这下完了,辛辛苦苦几年的试验又失败了,我还准备拿这个品种赶走‘洋种子,农民们还满怀希望等着我们的种子啊!”
茹振钢沮丧地抱着头蹲坐在田埂上,伤心至极,欲哭无泪……
自从茹振钢进入小麦育种这个行当,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经历了无数次艰难和痛苦,但这一次的失败绝无仅有,失败的意义不同往常,失败的原因让人莫名其妙。
黄教授对百农64小麦品种,呕心沥血,寄予厚望,因此,茹振钢才带领团队不余遗力,将“半成品”百农64进行重新组合,完善改良,反复试验,完成恩师赶走“洋种子”的遗愿,也是对恩师科研生命的延续。
茹振钢感觉失败的有点不甘心,那天他在办公室独自喝酒喝到酩酊大醉,开始自我触及灵魂的反思……
然而,失败后还得挣扎着站立起来。茹振钢醉酒清醒之后,悄悄地独自一人来到试验田,拔起一株株小麦,反复思考起来,结合当年的气候特点、每天现场记录小麦生长的资料,从实验室组合、耕地播种、施肥浇水、锄草打药,到小麦返青、拔节、扬花、抽穗、根系变化等反复推演推测,反复回放着小麦试种期间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
……
中午时分,茹振钢的学生、助手在校园、实验室找遍了每一个角落,没有找到他。
他们知道,这一次试验的失败,对于茹振钢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失败,学校一些老教授、老教师对于让一个只有30来岁、初生牛犊般的年轻人,担当起黄光正教授小麦育种项目这副重担,颇有微词,所以,这次失败让处在风口浪尖的茹振钢老师摔翻跌倒得很重……
学生们看到老师在炙热的阳光下,佝偻着身子,趴在干枯的小麦上,用放大镜对着不忍卒视的麦穗,反反复复着,内心充满着敬意、怜悯和酸楚。
“茹老师,你歇歇吧!失败了可以重头再来,我们相信会成功的……”学生们跑过去围拢着他、宽慰着他。
他应声抬起头,看看围着一圈的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双眼噙满泪水,祈求老师重新振作起来。
茹振钢慢慢地站立起来,微笑着说:“我没那么脆弱,沒那么矫情。其实科研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知道剖析原因,不知道总结教训。”
接着,茹振钢从地上捡起一株干枯的小麦,给学生们仔仔细细分析起来——
从百农64麦种的理论研究到小麦的构造原理肯定没错,运用分子结构、母本基因没有问题,采集的麦粒样本是优秀的。那么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出在实践操作、试种试验和气候的外在因素上。
什么是外在因素?那是施浇水肥、打药授粉、还有气候影响等。
茹振钢像剥玉米一样一层层地剥开,一项项分析,抹去心中的疑虑,解开各种疑团。他分析道:“小麦生长过程中,最怕的是三病三虫,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尤其是分蘖期、扬花期、灌浆期,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从试验田里的现场记录、气候资料看,三月份是小麦返青时节,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这是条锈病的症状,春天我来到基地,看到麦苗枯萎,病泱泱的小麦毫无生色,无精打采,就是这个原因。
尽管后来打了农药,但是并没有治理彻底,春季的时候,中原地带的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小麦灌浆抽穗期间,还连续降了几场小雨,气候湿润连阴,这样就会引起了苗枯穗腐、茎秆腐,出现了赤霉病……
茹振钢拿起小剪刀蹲到一株麦穗下,拉过麦穗,一刀刀小心翼翼将麦穗剖开,再用镊子一粒粒将麦粒钳出,一颗颗麦粒被剖开,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捏住麦粒出来,让一个个学生观看那干瘪籽粒、内外壳呈现不规则的粉红色和白色的霉病。
原因就出在气候异常潮湿、地表温度较高,返青时灭虫打药不彻底,造成抽穗灌浆时赤霉病蔓延,试验品种毁灭性失败。
经历了这次失败,茹振钢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小麦育种之路上,必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曲折和沟沟坎坎,必然会遇到不可抗拒的破坏力量。
虽然祈望自己的研发道路平平坦坦、顺风顺水。然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幸福、快乐、艰辛、苦涩、曲折……而其中最能锻造人、考验人的当属于失败的磨难。
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尽1000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劝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000多次了,成功还是很渺茫,放弃吧!”但爱迪生却乐观地说:“我至少发现有1000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终他实验6000多次终于成功了。
日本一位药物学家,为发明一种专治梅毒的药物,连续经历过605次挫折和失败,但他并没有气馁,直到第606次才试制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药物称为“606”。
古人祖冲之,在极其简陋的一片片竹简上,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演算着海量复杂的数据,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能思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茹振钢翻动着学生们用字条写下的励志故事,深受感动,也深知其用意。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摇曳着初夏的微风,拔掉病虫浸透的小麦茬株,经历伤痛的愈合,小麦育种信念再一次启航,茹振钢愿做一个有梦想的麦者,有追求的思想者,真正做农民田野的守望者。
“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即使依然是山重水复,看不到柳暗花明,但那种坚持的信念守候在心中,种出“中国麦”,赶走“洋种子”的决心一直在燃烧。
茹振钢怀揣远大理想和抱负,在小麦育种的海洋里遨游,在小麦试验田里不停耕耘,仿佛把中国民族的浩气与骨气,栽植在芊芊的小麦田地里。
1992年的夏天,茹振钢下定决心,重新捡拾起百农64小麦品种的研究,当时小麦育种界普遍认为,小麦高产不抗病,抗病不高产。然而茹振钢心目中的理想种子,既耐旱又耐湿,既抗低温又抗高温,既可早播又可晚播,既抗病又高产。
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戴月披星,栉风沐雨,没日没夜地泡在试验田里,那种精神痴迷已到草木皆兵、废寝忘食的地步。
为了给十几亩地的每一棵小麦植株建立档案,观察并记录其成长的变化,研究作物形状、高产以及生产的关系,把耐旱和耐肥水的品种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精心选优。
他像铁匠师傅给锻件淬火一样,像大国工匠制造一个小小部件一样,精细缜密,反复修补,精心打磨。
第一年,他在高肥水的田里进行试验;第二年在旱地里进行试验……
在这琐碎的反复繁重试验中,茹振钢常常累得腰痛腿酸,头晕眼花,站不稳他就干脆跪坐,坐不住就匍匐在冰凉的土地上,摸爬滚抓,浑身泥土,也全然不顾。
那年他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累的清瘦无比,像“日出耕作,日落而归”的老农,整个人像患病一样,恹恹孱弱,不禁风霜,即使这样在失败中耗费无数精力,也不敢稍存懈怠,有半点含糊。
经历四年的日夜寒冬,孤寂煎熬的艰难育种,“淘尽黄沙始到金”,最终从十几亩地中选出了2公斤种子。
这些种子是那样的浑圆、那样的饱满、那样的漂亮。望着她,茹振钢心花怒放、欣喜欲狂……
茹振钢饱经磨难,梦寐渴望,珍爱的种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是珍珠,是玛瑙,是从10多万茫茫麦海中,寻找出的闪闪发光的宝石,她是理想的结晶,生命的升华,是梦和诗意的表达。
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经历过几十次试验失败,浸透着茹振钢无数汗水泪水,闪耀着熠熠发光的新一代百农64小麦品种。
小麦收获的时候,茹振钢亲自动手脱粒,将一株株麦穗拿起来,先数一数分层数,用卡尺量量麦穗长度,然后将麦穗放在用柳条编织的簸箕里,用手轻轻揉搓,麦穗里的麦粒哗啦啦脱落而下,他小心翼翼地一粒一粒数着麦粒的数量,再将这些麦粒倒在一起,用秤一遍遍称重,一边过筛、一边记录,最后将试验测试的样品贴上标签标注,放进特制的保险箱里。
茹振钢认为,这是在小麦研究失败再失败中,一次次重生,一次次突破,一次次重复延续着小麦的生命,千百次重复是工作,上万次重复就是事业,一辈子一粒种子,重复成功和失败的过程,支撑着他毕生的事业。
后来在推广这个“中国麦”种子时候,茹振钢固执地把这麦种再次定为百农64,纪念恩师对这个小麦品种的钟爱和付出,纪念他曾经为这个品种所经历一次次的坎坷和失败,更重要的是纪念恩师研发的“中国麦”和他驱赶“洋种子”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麦”装着中国人的心血,百农64小麦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不仅具有极强的内力,而且比百农62小麦品种的产量更高,而且耐稀播,每亩地要比其它品种少用3公斤左右的种子。河南省7000万亩小麦,如果全用百农64新品种,就可节约2.1亿-2.8亿公斤的种子,无疑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形增产潜力。
1998年9月,茹振钢延续恩师培育改良的“中国麦”——百农64优质小麦品种,不仅适宜河南各地播种,而且在山东聊城,湖北枣阳、老河口,安徽的淮河以北,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也大放异彩。优秀的“中国麦”将骄傲的“洋种子”挤出了河南或黄淮地区,累计种植达1亿多亩,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跨省区重点推广品种,获得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中国第一麦
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喜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譬如:往往把名人、名山、名寺等著名景点、寺院,其他自然物品和建筑物,冠以天下第一、华夏第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姑且不论,这些是否真的是天下、华夏、中国第一……单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有种让人仰望崇敬,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感觉,对于这种夸张型的哗众取宠,自我标榜的表达方式,我通常是摇摇头,一笑了之,不去耗费精力深入探究。
当我第一次在媒体上看到,茹振钢研发的矮抗58小麦品种用了“黄淮第一麦”“中国第一麦”等句式来表述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也没有去追溯和考究,更没有留心留意这样的表述是否准确得体。
直到2018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和河南省文学院的郑旺盛、游磊等著名作家,在一起探讨茹振钢的矮抗58小麦,能不能用“中国第一麦”句式表达时,才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决定当场做一次民间的抽样性调查。
这是一个非常巧合和有趣的情景,在场的5位作家都是来自农村,分别来自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而且父母都在或者曾经生活在农村,耕种过土地,我们分别用电话连线,向家乡亲属求证:“自家田地里种的什么样的小麦品种?”
“要想发,种58。当然是矮抗58小麦啊!”令人惊奇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矮抗58小麦品种,而且一个个都赞不绝口:“矮抗58小麦品种,抗旱抗涝抗倒伏、高产稳产好管理,种上小麦浇两次水,就不用打理了,真是第一等的好麦种。”
我在采写这篇报告文学过程中,先后到河南的焦作、商丘、开封、安阳、河北的邯郸等地,实地采访了100多户农民、种子公司、种粮大户,他们选择的大都是矮抗58小麦品种,不仅年年播种、年年丰收,而且人人都竖起拇指,纷纷点赞。
“究竟矮抗58小麦品种如何?是不是华丽包装,宣传过度呢?”为探解实情,寻访矮抗58小麦品种的“农民口碑”,我专程拜访了中学同学马季林,他是一位经营30多年农资、种子的经销商,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称他为“土专家”。
马季林不仅自己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用来耕种小麦,还经常为当地农民的小麥“望闻问切”,几十年的耕种实践,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小麦种子拿到手里揉搓揉搓就知道品质好坏,小麦品种和收成如何。他站在田埂上,瞅一眼小麦长势就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太行山脚下的辉县市南田庄村,我找到了正在为小麦浇地的马季林。我说明来意,他满脸笑容地说:“这块地就是耕种的矮抗58小麦品种,现在正是返青拔节时节,青绿油油多招人喜欢,浇上一水就等着收获了,而且今年收成肯定能超过700公斤。”
这块土地方圆100多亩,是太行山洪水经过几千年冲击沉淀形成的肥沃土地,是一块非常难得的黑土地,土壤中含有10多种氮磷等有机物,因此马季林要把最好的种子播种到最好的土壤里。
谈到矮抗58小麦,马季林擦擦满头的汗水,立刻精神起来,眼里放出炯炯有神的亮光,急切地问:“你认识茹教授,通过关系能不能多给点矮抗58的小麦种子,我每年销售3万公斤种子,农民像哄抢似的不由纷说,一抢而空,遇到老客户、大客户急需种子时候,我还得出高价去购买,这是个全天候的小麦品种,省时省力省钱很皮实,农民播种后很少操心,种得省劲儿,也会高产稳产,秋天播撒上种子,还不耽误外出打工,麦子成熟后,小麦颗粒油光发亮、饱满品质好,还能卖出好价钱……”
同学马季林的话语,让我惊奇不已!我一直在思考矮抗58缘何深受农民青睐?为何成为农民心中第一等的好种子呢?
为解开心中的疑团,我去追溯着矮抗58的前世今生,探求魅力58的神秘密码和传奇故事。
1996年春夏之交,天气越来越热,太阳光直射照耀着大地,刚刚收割完小麦的农民,把小麦堆放在麦场上,经过一天天的毒辣辣太阳暴晒,准备石磙辗轧扬场脱粒。
麦场上,一个农民头戴草帽,脖搭毛巾,汗流浃背地用三根钢叉耙子,不停地在翻倒麦子,然后轻轻平铺麦场,等待麦穗干透后,用拖拉机套好的石磙进行一圈圈碾轧。
茹振钢路过麦场,也许是职业的习惯和敏感,也许是对小麦的情有独钟,被这种原始的打麦场景深深吸引,他缓缓停下脚步,走到老农跟前,捡起几株麦穗轻轻揉搓后,麦壳脱落露出十多颗麦粒。
茹振钢仔细观察,麦粒颜色发暗,颗粒麸纰,表面凹凸不平,用牙齿咯嘣咬碎一粒麦粒,慢慢品味,感觉品质很差。环视麦场铺垫的麦秆,本应该是金黄色麦秆麦叶,却呈现出霉色状态,有明显的倒伏捂压、折断的形态。
茹振钢抬起头,看看老农,脸上长满褶皱,黑黑脸色上布满着阴云。
“今年收成有点遭啊!是不是小麦灌浆时遇到大风,没长成熟啊!”茹振钢有点惋惜地说。
“农民最窝囊的事情是没有好种子,一遇到刮风下雨就没个好收成,辛辛苦苦冬春两季,又白忙乎了啊!”
“小麦不是收获了吗?就是品质不高、产量有点低吧!”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农民要买种子、化肥、打药、浇地,哪一样不需要钱,这还不算耕靶、锄草、收割人工费,这么算下来,还赔钱,那不是白忙乎了吗?”老农气哄哄地拜开指头,算了一笔明细账。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个好种子,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种子是俺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好种子说啥都是胡扯!”
听了老农的满腹牢骚、一番怒言,茹振钢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作为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有种无脸见江东父老的惭愧和不安。
“农民不就是需要一个好种子,能抗倒伏、抗旱抗涝、抗病虫的种子吗?这一点都难以做到,还是什么小麦育种首席专家?”
茹振钢情绪低落地返回办公室,反锁上门闭门思过,深刻反思,整整一个下午,老农的牢骚和怒气一直萦绕着耳旁,声声敲击,震耳发聩。
“我改变不了天气和气候,但是可以改变小麦种子……”
那天茹振钢发誓要研发出来一种让农民放心满意,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全天候”的小麦种子。
茹振钢反复思考,小麦育种应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呢?
尽管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等小麦种子在大面积推广,但这些种子各有所长,又各有其所短,如果在这些小麦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难免束手束脚,禁锢思维;如果摆脱这些条条框框束缚,另辟蹊径,也难免浪费资源,过多耗费精力……
中国研究小麦的专家,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品种形态的改良,而这种改良的方法可以融合,也可以平行,如果把小麦优势聚集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融合,这不就可以几何体成倍增长,形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小麦种子吗?
打一个比方,有人说双眼皮好看,有人说一米八个头帅气,有人认为高鼻梁硬朗……所以,根据结论,在人群中寻找出那个符合所有这些特质的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个完美的“美男子”。
茹振钢皱起眉头,深深思考:从小麦品种改良传统手法看,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在小麦田地里选种,那些穗大饱满丰厚,麦粒光泽温润,没有半点瑕疵,这些颗粒自然要留下当种子;那些颗粒扁平,色泽灰暗,形态略差的要加以淘汰;从形态改良上讲,就是改良株形变矮,使得茎秆变得有韧性,并利用土地的酸碱性,改变秸秆酸碱度的科学配备,利用光合作用,提升小麦的感光程度和抗逆性。
这是茹振钢最初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当然在接下来的实践和试验过程中,这些传统的思维和思路,有的进行了颠覆性的革命和重置,他的“美男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麦育种的革命,但最终找到“美男子”——矮抗58,还是依靠他全新的思维创新。
首先,茹振钢从全国1289份亲本材料中,研究筛选出最佳组配,亲本温麦6号、周麦11和郑州8960,配制温麦6号与郑州8960单交组合,种植单交F1,并以周麦11为母本,以单交F1为父本进行复交,获得复交F1的3.9公斤的原种。
1998年,茹振钢最初筛选的3.9公斤原种成为试验的起点,经过反复滚雪球的种植复交,进行全面选择,优化组合,篩选淘汰,并对复交分离世代大群体,分层次逆境选择。其中包括早播选择抗寒性和纹枯病的避病性;拔节期大肥大水,结合茎秆抗倒伏强度测定,选择抗倒性;创造田间高湿环境,多病原混合接种诱发,鉴定、选择抗病性;对产量结构进行均数平衡选择,选择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大于等于群体平均数的单株或品系。
2002年,小麦矮抗58第五代实验时,按品系种植,并采用酸碱度的水培处理法,筛选酸碱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兼性根系,观察幼穗发育节律,选择与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相吻合的优异品系。
测定光合速率和后期耐高温特性,选择耐早衰类型,最后筛选出代号为5245-5248的新品系,其系谱号为97(11)0-45-2-2,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遗传稳定,并将其命名为“百农矮抗58”。
……
几年间,茹振钢对各种品系进行反复比较试验,成功后,再进行优中选优的组合,选出最优秀的种子进行国家黄淮南片区域A/B组试验,都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9月,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
在追溯和记录这段研究过程的时候,茹振钢仿佛陷入了久远的思索和痛苦的回忆之中……
他告诉我,任何一个科研过程都是极其艰难和折磨人的过程,在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犹如一片汪洋大海,要在茫茫大海中洞察和选择为你所需的珍珠,简直是大海捞针,比登天还难,小麦育种就是如此,其他科研也是如此。
大地是小麦生命的舞台,小麦是茹振钢生命的世界。
茹振钢眼睛里只有小麦,专注地盯着那小小麦粒世界,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把他的兴衰荣辱和喜怒哀乐,都深深地嵌进了麦子的骨骼里,深入肌体、融入血脉、侵入基因、化作细小的细胞,变成一株有血性、有情感、有思想的小麦。
实验室、实验基地、客厅里、出差的高铁上、飞机上……茹振钢脑海里时刻惦记着他的小麦与种子,血脉里流淌着滚烫的小麦因子,日日夜夜,难以排遣,甚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境地之中。
从秋分到芒种,严霜、冬雪、春雨、夏阳;从播种、发芽,分蘖、拔节、扬花、灌浆、抽穗、收获,小麦一生经历了24个节气中四分之三的生命长度。
而茹振钢从早晨到夜晚,从日月星辰、阳光普照、夕阳酡红到夜色繁星,一天24小时与小麦相融相伴,在自己设定的小麦世界里,仰首云天,俯身大地,做一株纯粹的小麦,当一粒有思想的麦种。
哪怕是他的身体,随着工作任务游走在外地,行走在哪里,他的灵魂和思想依然会顺着小麦生命的田埂,闻寻麦香留下的印记,返回他寂静的麦种世界里,再度涌起对麦种生命的痴迷和探寻,凝神之间,仿佛听到小麦的呼吸,脉息的律动,
小麦矮抗58,就是茹振钢与小麦共同呼吸,同频跳动,孕育出小麦的生灵,另类的生命,
在全国1289份亲样本组成麦种的海洋里,茹振钢经过过筛子式的培育,筛选出小麦生命3.9公斤的原种,而这一粒粒生命原种的检验者,是注入生命灵性的土地田畴,是沾满神奇筋骨的农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个品种的培育都不是一撮而就,一拍即成,它需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去排检,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解决,一个技术一个技术去攻关。”
几年的实践和检验,茹振钢按照他塑造的“美男子”“全天候”小麦的标准,一个个细节,一处处漏洞,一点点瑕疵地去修补矫正,审阅着每一穗麦子的思想,最终以小麦惊世的本色,凌空而跃,裹着灵魂和思想,渐以成熟的魅惑,把农人的眼睛荡漾成一潭深邃。
茹振钢两眼炯炯,凝视着那沉甸甸麦穗,触摸麦子跳动的心音,掰着指头由浅入深,娓娓而谈,讲述着矮抗58传奇故事,我迷茫的眼色,渐渐晴朗起来。
他话语自信,铿锵洪亮地说,矮抗58科研试验的成功,至少经过了五道关口——
第一道关是高产稳产。这是农民梦寐以求最为期盼的关注点,也是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2008年5月25日,国家农业部专家对焦作修武县郇封镇100亩高产攻关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718.2公斤。
2009年6月12日,安阳滑县刘古镇200亩高产攻关田实打小麦验收,平均亩产707公斤。
2010年,焦作市农业局对修武县小营村和陈村10200亩连片高产示范田测产验收,平均亩产667.14公斤。
2011年6月10日,新乡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长垣县蒲北办事处程庄村村民高广周种植的7.2亩小麦,进行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88.2公斤,成为当年小麦的高产状元。
2011年6月12日,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在浚县王庄镇五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随机抽取样点实打验收,平均亩产614.2公斤,创全国同等面积地块小麦高产记录……
据统计,2008年、2009年,建立的18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产量为536-658.9公斤;2009年、2010年度建立的19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产量为536-645.5公斤;2010年、2011年度建立的16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产量为583.2-694.5公斤,平均产量620.53公斤。
第二道关是抗冻耐旱。2009年12月,在石家庄基地试验田里测试,室外温度已是零下16度,但麦苗依然绿油油,长势良好;2010年黄淮麦区分别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和长期低温,但仍未受影响,仍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性;2011年,河南遭受特大旱灾,春节过后,正是麦苗返青、分蘖、拔节季节,三个多月没有下雨,但是由于矮抗58小麦的根系发达,根深要比一般品种增加20-30厘米,根系最长达三米多,耐旱能力极强,小麦仍然获大面积丰收。
第三道关是矮秆抗倒。矮抗58最大优势就是麦秆低矮,株高只有70厘米左右,茎秆坚实重心低,抗倒能力强。从2005年试验成功后,在全国累计3亿多亩的种植,没有出现一例大面积倒伏报告,在风洞实验室里试验,即使按照亩产650公斤计算,运用8级大风翻江倒海地吹拂,小麦依然能化躁为静,迎狂风而不倒,安然无恙。
第四道关是抗病广适。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冬季气温偏低,病虫害多,白粉病,纹枯病严重,但是由于矮抗58携带抗条锈基因、高抗白粉病流行小种等特质,农民大田的生产应用至今未发生病害流行,是目前能够应用于生产最好的综抗品种,非常适宜在小麦主产区黄淮南部麦区的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山东等多省份种植。
第五道关是品质优良。矮抗58属优质中筋小麦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蒸煮品质好,在农业部优质面条小麦品种评比中连年名列第一,深受农民欢迎。
茹振钢在河南省设立了六个百农矮抗58小麦百亩高产攻关田,56个千亩高产标准田,18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来检验这个小麦中的“美男子”。
2005年-2006年,河南省20万亩,全国40万亩;
2006年-2007年,河南省276萬亩,全国650万亩;
2007年-2008年,河南省765万亩,全国1260万亩;
2008年-2009年,河南省1300多万亩,全国1800多万亩。
……
这是一串串枯燥的数字,但数字又是鲜活的、灵动的、庞杂的,这些数字的背后,蕴藏着多少艰难岁月和无数失败,耗费多少精气和时间,浸透着茹振钢和他的团队无尽的感慨和汗水辛劳。
我一个“麦盲”,无法用懒散的文字记述一切,无法一一罗列记录每一个细节、每一章目的体悟,也无法阐述清楚那枯燥干巴、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
但有一点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交代,百农矮抗58是个完美无缺的“美男子”,一个可以抗击任何自然灾害“全天候”的小麦品种。
“这是一个享受创造创新的过程,这种状态和意境,他人难以享有,也难以体会。”
茹振钢幽幽的目光,移动着、寻觅着,最后定格在摆放在窗台上那一束金黄色的麦穗标本上,动情地说:“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有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是因为科学研究需要持续的创新,不断的创造,离不开强大的科研团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苏北、皖北等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小麦产区,总产量占全国的65%,其中河南为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占全国小麦产量的四分之一,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战略中,位置举足轻重,分量可圈可点。
然而水资源短缺是黄淮海地区小麦生长最大的制约,灌溉面积约占全国小麦灌溉面积的40%,但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6.65%,也是干旱少雨,气候多变,病虫害严重的地区。
近年来,黄淮麦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冬春连旱恶劣天气,对小麦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性能优异的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才脱颖而出,在夏收中连年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纪录,年年丰收,一跃成为黄淮麦区的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海第一麦”、“中国第一麦”,书写着中国小麦历史进程中的传奇。
2011年5月14日,河南省在浚县王庄乡召开了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万亩示范基地高产观摩会,看着满眼已进入灌浆期,长势喜人的麦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程顺和兴奋地说:“高产、稳产、抗倒伏、抗旱、抗冻、抗病,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良种不多,百农矮抗58小麦是中国近30年来表现最为出色的小麦品种。”
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矮抗58小麦,在同类小麦品种中高产稳产性、矮秆抗倒性、多抗广适性表现最为突出,综合性状优良,深受农民群众和种子企业欢迎,不推自广,是近年来黄淮地区推广速度最快、推广地域最广的品种,为我国小麦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9年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调研时,深入新乡县七里营田间地头,考察小麦矮抗58,给于高度评价。
2010年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许昌县陈曹乡后孙汪村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亲自登上收割机与机手一道抢收矮抗58小麦。
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茹振钢教授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了茹振钢并与之合影留念。
河南连续四任的省委书记徐光春、卢展工、郭庚茂、谢伏瞻和其他省领导曾多次考察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工作,他们望着万亩矮抗58小麦,麦浪滚滚,丰收在望,不由感慨万分,绝口称赞。
农民们则夸奖矮抗58小麦是“五好”品种,即:种着好种、管着好管、看着好看、吃着好吃、卖著好卖。
“敷蕊葳蕤,落英飘飖”。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此时,我突然明白,矮抗58小麦缘何成“中国第一麦”。
她不仅是在中国耕种的地域面积最大,更重要的是在农民心中那块悠远的心田里,矮抗58永远是第一……
4、妈妈的味道
2017年2月6日。
春节刚过,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来了一位耄耋老者,老人容光满面、精神矍铄地走进办公楼,嚷嚷说:“茹振钢在哪里?我要见他。”
“你找他有事吗?茹教授正在实验室忙着呢?”茹振钢的助手赵利敏搀扶着老人说。
“我找他有点急事,你把他请出来好吗?”老人手持着文明杖,手腕颤颤抖抖,显得很着急的样子。
说话间,茹振钢穿着白大褂,大步流星地走进接待室,满脸笑容地说:“老伯,我是茹振钢,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老人在家属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激动地握着茹振钢的手,眼睛惊奇地打量着,张开口很久没说出话来,眼泪顺着脸颊滚落而下……
茹振钢感觉莫名其妙,心想:“这是怎么回事?老人到底想说什么呢?”
老人稍微停顿,缓过神儿,慢慢地说:“茹教授,我在北京吃到你的小麦做成的馒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吃出了祖母的味道,我在国外几十年都没吃出这种味道啊!所以,我特意前来拜访,感谢你的小麦,激发起我乡愁的记忆。”
老人话语真诚,目光恳切,让茹振钢感动不已。
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位新加坡华侨,1940年,8岁时的他从河南驻马店,随父母一起移居到国外,几十年远涉重洋、颠沛流离的国外生活,没有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家乡的口味,虽然他多次回国或到驻马店的家乡,寻找小时候味蕾的记忆,但始终未找到小时候那种馒头的味道。
这一次,老人在北京参加活动,住在北京钓鱼台宾馆,在一次宴会上,他品尝到那散发着麦香味道的馒头,激动的老泪纵横,因此他一定要寻根溯源,找到这种小麦的研发者。
他一路打听,一路寻找,找到了河南科技学院,找到了茹振钢。
茹振钢听完老人至深肺腑的故事,备受感动,动情地说:“老人家,你吃的那个品种小麦,是我们刚研发出来的百农4199新品种,有35种香味,去年与钓鱼台国宾馆合作,进入国宴。”
茹振钢急忙吩咐:“赶快拿几个刚刚出笼的馒头”。
助手赵利敏急忙端上来一笼热腾腾的馒头,顿时小小会客厅立刻弥漫着麦香的味道,老人眼睛突然闪现一道亮光,眼睛定定地望着那雪白喧腾的馒头,在味蕾反射的刺激下,禁不住顺手拿起两个馒头,大口地吃了起来。
“真的有种妈妈味道,像小时候吃的那种馒头,甘醇香甜,回味悠长,有嚼劲,有甜香味……”老人一边嚼着,一边赞不绝口。
茹振钢望着饱经风霜的老人,像孩提时那种童稚的吃相和兴奋劲儿,生出一种复杂的冲动和感动。他想:老人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寻找一种妈妈的味道,并不是仅仅来吃几个馒头而已,而是他经过风风雨雨、五味杂陈的岁月涤荡后,对家乡记忆深处心灵的追溯和思念,对儿时味觉的忠实和温暖回归,对中国传统面食文化的寻根和尊重。
茹振钢送给老人几袋刚刚磨成的面粉,并反复说:“只要你想吃馒头面条了,我就立刻给你快递几袋,保证你能吃到原汁原味、香气浓郁的馒头……”老人激动地热泪盈眶。
2010年,茹振钢在探索研究人工气候室的时候,就利用光学、生理学的原理,巧妙地将强光和弱光两种特性的光源融合在一起,把高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弱光,低纬度地区的小麦耐强光,进行重新“组装”,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让小麦利用光合聚力,尽快结出成熟高产的麦穗。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取决于光照,要提高小麦产量和質量,就要提升小麦对阳光的利用率。
因此,人工气候室建成后,茹振钢就迫不及待,把刚刚研发出来的百农419小麦新品种,送进人工气候室,进行实验性育种,经过人工气候室——智能温室——大棚大田的育种繁育,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从耕种到收获的试验。
经过一轮轮测定显示,百农419小麦根系活力强,秆粗秆硬,蜡质层厚,活秆成熟时抗倒伏能力强;叶片功能好,既耐弱光又耐强光,叶片厚、叶色浓绿,高光合效率高;绿穗灌浆,一颗麦穗穗子的光合相当于1.5片旗叶,光合途径接近于C4途径,光合效率比一般品种提高了40%左右,是一种兼具“叶光合作用”和“穗光合作用”两种光合功能的高光效小麦品种。
在大田进行试种时,新乡县朗公庙镇崔庄村民刘继光耕种的小麦,亩产异常惊人,他兴奋说:“我试种的百农419,亩产达到800多公斤,比俺种了多年的矮抗58,还要多打100多公斤!”
茹振钢望着那沉甸甸的麦穗,不仅穗长饱满,麦粒光泽温润,而且小麦抗灾害能力强,实现了高产稳产,不禁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茹振钢急忙将麦粒烘干,磨成面粉,蒸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馒头,雪白的馒头散发出淡淡的麦香味,沁入心脾,他拿起一个馒头咬上一口,大口地嚼了起来,吃着吃着,他不禁惊叫起来:“香喷喷,甜丝丝,有一种小时候妈妈蒸出馍馍的味道。”
茹振钢再咬一口,细细品味,频频点头,接着又摇摇头,眼睛呆呆地望着手中馒头,表情微变,他说:“很久没有吃到这种妈妈的味道了,但似乎又缺了些什么?缺乏小时候那种有嚼头、有筋骨、令人回味无穷的甘甜味道。”
一个馒头呼唤他蕴藏在心底悠远的味蕾记忆,还有那饱受饥饿的困顿和苦难。
茹振钢一双大眼不停地闪动着,似乎追忆起儿时的味觉,然后缓缓扭过身来,深有感触地对胡喜贵博士说:“妈妈味道是一种久远的记忆了,那是人们的味蕾记忆,味觉感知。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在外生活多久,即使常常吃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但在记忆深处,让你最难忘的味道,永远是妈妈的家常便饭,永远是妈妈做饭的味道。”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体会,我有时感觉离家乡越远,这种感觉越强烈,有时候面对着一桌子高档饭菜,就是没胃口,就想吃一碗妈妈做的捞面条,吃一个妈妈蒸的馍馍。”在场的小麦中心副主任胡铁柱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馒头的味道,让茹振钢思路大开、灵感闪现,他说:“中国的饮食是一种文化,尤其是儿时对主食的记忆,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永远忘不掉的妈妈手艺。”
“酒有酒香,稻有稻香,米有米香。百农419小麦有了妈妈味道的潜质,能不能强化麦香味道、妈妈味道,让老百姓从小麦面粉的舌尖上,寻找妈妈最原始的味蕾,寻找故乡老家的亲情,寻找快乐童年的时光……”
2013年,百农419小麦品种正在进行河南省的审定,茹振钢果断叫停了新品种的审定工作,他深情地说:“现在人们大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精神上追求回归,咱们要把百农419小麦品种进行升级改良,让人们在小麦和面粉中,重找记忆,重拾亲情。坦率地讲,百农62、百农64、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吃不出来这种味道,因为那只是解决老百姓的吃粮问题;而百农419既要解决小麦的品质问题,又能呼唤起人们心灵深处故乡的记忆,这是精神层面的呼唤。”
就这样,茹振钢带领着胡铁柱、李淦、胡喜贵及其他团队成员,在全国首家开展了小麦品种的风味研究工作,开创性的构建了不同小麦品种的香气指纹图谱,并应用于小麦育种。
运用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在图谱仪器里检测小麦的酸碱度、基因、香气成分含量等,并对蒸熟的馒头香气进行采集、分析、记录。
从检测报告看,百农419小麦面粉中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其相对百分含量约占各自香气总量的50%以上,可归为烃类、醇类、醛类、酸类、苯环类和杂环类等六大组分。香气成分中,烃类、醇类组类占香气比例最高,而这两类又是取决于小麦香气的主要成分。
为了强化烃类、醇类组类在小麦香气中比例,茹振钢从全国各地收集了100多种香料食品,挑选出烃类、醇类组类占比最高的5类,分别融入百农419小麦品种的育种试验中,经过一轮轮优化组合、一次次测定分析、一个个萃取配比,尤其在小麦扬花抽穗的时候,茹振钢到人工气候室进行人工干预,小麦进入大田后,又反复试验论证。
2015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百农419小麦品种的香气香料提升到45种,其中烃类、醇类组类35种香气配置比例达到极致,从而让人们吃到了浓香的“妈妈味道”。
为此,百农419小麦品种更名为百农4199,这一新型的高光小麦百农4199品种也得以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并上报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2017年2月,通过了河南省审定。
百农4199小麦的诞生,看上去是小麦,但实际上是一种高光效、“完美型”,能给老百姓带来充分回报的小麦,像似小麦又不是小麦,是一个散发出芳香精美的艺术品。
“这是茹振钢教授利用高光育种理论和艺术想象、美学理论相结合的代表之作。”胡喜贵博士兴奋地说。
茹振钢告诉我,现有的小麦品种一般含18-22种芳香气味物质,百农4199富含35-44种香气。
小麦风味的研究,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选出了产量高、品质好、风味浓的百农4199小麦品种;二是筛选出了一批风味物质很特殊的小麦浸备材料;三是对控制小麦风味物质的遗传基因进行了锁定。如此就可以根据人们对风味的需求,培育更好更优良的小麦品种,在全国这是一种独创,这三个成果会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把华人食品推向全球,让全世界华人吃得更幸福、更自豪,让他们追溯着麦香的味道,寻找到家乡的方向、祖国的方向……
大国有重器,田间多麦香。
百农4199小麦的诞生,立即引起黄淮地区麦农的关注和极大热情。
2017年5月14日,陕西省武功縣大庄镇王创运的麦田里,小麦长势喜人,人头攒动,四邻八乡的群众跑来观摩,看一种能弥漫出浓浓麦香味道的小麦,
究竟什么样的小麦能如此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惊奇呢?
“产量比百农矮抗58亩产还要高出100多公斤。”
“加工出的面粉含35种麦香味道,能够吃出‘妈妈的味道。”“这种小麦有一种小时候吃馍馍的香甜味……”
“地里找不到白粉病、条锈病和秆锈病的影子……”
“光合作用多是靠叶片吸收,这种小麦太神奇了,就像油菜荚的光合作用一样,竟然还可以通过麦穗进行光合作用,具备‘叶光合和‘穗光合两种光合功能!”
……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和观摩会,陕西省高光效小麦百农4199小麦品种联合体,在这里召开现场观摩和交流会。
故事背景拉回2015年9月,王创运到河南新乡出差,听说茹振钢教授刚刚研发出一种高光效小麦品种,麦香醉人,香甜可口,能吃出“妈妈味道”,于是找到茹振钢说:“武功是关中平原的核心地带,也是小麦生产的核心区域,我是种粮大户可以先试种,一旦百农4199小麦品种试种成功,凭着我的经验很可能掀起一股‘百农4199的旋风,因为关中小麦沉寂的时间太久了……”
茹振钢犹豫着说:“我刚试验成功,原始麦种很少,可以免费送你一点,由于小麦种子有地域性差别,生产出的小麦在品质和质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异,你可以试试,明年春天我派人过去指导……”
王创运返回武功县,寒露过后就开始耕田播种,冬天时候,陕西遭遇极端天气,温度降到零下12度,但麦苗在大地的滋养下,仍然绿茵油油,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迅速返青、分蘖、拔节、扬花抽穗。
由于王创运家田地里耕种的小麦穗株健壮,株高75公分左右,麦穗整齐,穗粒饱满,成熟早,吸引了不少农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王创运看到现场观摩交流的农民,你一言我一语谈体会、说想法、提问题,他激动地说:“前年我家耕种了七亩地,春天的时候,整个陕西省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小麦冻害严重,瘪粒现象很普遍,但是我家的百农4199小麦品种抗逆突出,没有瘪粒,亩产达到750公斤,表现非常优秀!”
“今年我又种了50亩的百农4199小麦品种,长势非常好。”王创运看到大家眼里充满着惊奇和期盼,接着说:“百农4199小麦矮个早熟,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秆锈病,抗干热风,是一个突破性的品种。”
“吃起来有筋道,闻起来有麦香。”
陕西省兴平市南安谷村的车德望挤进人群,大声喊着说:“百农4199小麦光合作用强、能量大,我家种的20亩地小麦全被食品加工企业包销了,卖出了好价钱,而且用这种小麦面蒸出来的馍馍,跟小时候俺娘蒸馍的味道一模一样。”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鼓起了掌声。
正在现场指导的茹振钢学生、丁位华博士对大家说:“百农4199小麦高产稳产、高光效、粒匀面白、味道好。我们在对面粉香气的成分进行检测时,鉴定出35种主要香气物质,而且这些香气保留时间长,所以加工出的面粉饱含着小麦最原始的醇香,这种浓烈的麦香味,很受老百姓的喜爱,我国的小麦品质可以跃升到风味级别了。”
2016年5月,在修武县15亩高产公关示范田,创出每亩822.9公斤的高产记录;修武县郇封镇200亩高产攻关示范点,平均亩产785公斤;延津县王屯乡东黄村的示范大户王具才种了100多亩,平均亩产达到775公斤;凤泉区大块镇孟村的张新涛种植50亩,不仅亩产超过了800公斤,而且全部有了买家……
茹振钢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地讲述着那些种植百农4199小麦农户所创下的高产记录。他说:“在陕西西安、渭南、咸阳、宝鸡以及河南的10多个地市,还有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都有农民或者种子管理站自行举办观摩会、交流会,畅谈百农4199小麦经验交流会、产品推广会。”
2017年,百农4199小麦仅在河南地区就推广了360万亩,这种高产优质小麦未来在河南潜在的种植面积有4000-5000万亩,这是百农系列小麦品种推广史上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小麦历史上一个传奇……”
茹振钢望着眼前一片片金色麦浪,自信地说:“百农4199是中国小麦风味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人味蕾精神回归的一个标志。”
作者简介:
董传军,男,河南省辉县人,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新闻、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作品100多万字。现任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新乡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曾策划宣传连维良、张荣锁、耿瑞先、杨强、李江福、“长垣模式”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先后20多次,获得全国、全军和省市级新闻奖、报告文学奖。2008年,出版新闻、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集《走出太行》一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