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寸金学院
一、和语的特征
在了解和语种类之前,为了更加容易把握和语的特点,有必要就其主要特征与汉语、外来语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和语音素数相对较少,音节构成单纯。以前和语因汉语及外来语的影响,所有音节均为元音结尾的开音节,其特点为元音不重复,词头几乎不出现浊音。可以说与现代日语的音节构造十分相似,实际使用的不同音节共计有103种,相对于中文1238种(包括四声)来看的确极少。其次,单个词语包含多种语义,比方说「hakaru」一词,可以表达策划谋划、测定测量、猜测揣摩、算计、咨询等多种含义,再比如「hareru」,有天气放晴、心情变好、消除误会或肿胀等词义,又或动词「omomuku」与名词「omomuki」等,假名相近但词性及词义都不同。和语构造单一构词力不足,很多情况需依赖于汉语等外来要素。再次,和语分布于各种词性;外来语几乎为名词、也有少数动词,汉语词多为名词及形容动词,而和语则分布于各种词性;除此之外,起到语法功能作用的助词、助动词等均为和语。最后,和语具有日常通俗浅显易懂的特性;对于日本人来说和语最为易懂也更方便使用,特别是和语中的拟声拟态语其表现力是其他语种所不具有的;由于生活当中多使用和语,因此正式场合、及正规文件及文章用语中,反而会相对地减少和语词的出现。另外现代日语的造词能力较弱,至今也多采用复合、派生等造词方法。熟知和语词的特性之后,本文将以动词、形容词、副词为主要对象进行阐述。二、和语动词
(一)和语动词的作用
动词是用言的一种,需和带有格助词的名词即补语一起使用,说明人、事物的动作、作用、状态,并且与各种语法范畴相呼应的特性;其中和语动词占单词总数的42.9%,可以说在语言变现上甚为活跃。其作用可以归为以下几点,①决定支配格的作用,如格助词「wo」「ni」等;②与词尾伴随的助动词决定句子时态;③与词尾伴随的助动词等决定句子的变现,如推量、意志等;④与词尾伴随的助动词决定动作等的过程或状态,如「teiru」可表现动作的持续、结果、反复、经历、状态以及动作的完成,「tesimau」表示动作的完了或感慨。⑤词尾接助动词「reru」「rareru」「seru」等表示可能、被动、使役;⑥词尾加上「teageru morau kureru」表示授受关系的方向;⑦或与其他动词一起构成复合动词。(二)和语动词的构成
和语动词从语言构造上大体可分为单独使用的单纯动词如“游泳(oyogu)”“跑步(hasiru)”等,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复合动词,而复合动词在数量及使用频度上占有较高比重,因此本节将着重分析复合动词的分类。(1)动词(连用形)+动词
此种情况又分为两类,一是由两个独立概念的动词构成,如“经过、逝去(sugiru)”这一动词可以与动词“去、离开”组合成一个新的动词译为“通过、成为过去”;二是两个动词组合在一起后,但是后一个动词起补助动词的作用等。
(2)名词·形容词+动词
如「名」「秋」「色」等为名词接动词后相应的意思也有所改变,词义带有动感;“红色的”“近的”等为形容词接动词时则需要词干加上动词。
(三)补助动词
某些和语动词具有独立概念可单独使用,但在复合动词中会失去原有语义或增添某种语义的词叫做补助动词。接下来列举其中部分补助动词分析其语法意义,动词连用形加上「tukeru」可以表示增强前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者习惯。动词连用形加上「komu」表示进入或放入,或者表示充分进行某动作如,还可表示一直保持某一状态。动词连用形加「kakeru」表示向对方做某事,或开始做某事以及事情未完成,最后还可用于眼看就要发生或将要如何。动词连用形加上「kiru」表示完全、做到最后,或到达极限无法继续的状态,以及果断干脆。动词连用形加上「nuku」表示始终。还有很多补助动词都具有以上添加词义的作用,在此不做一一列举。该论述也可用于区分两个动词构成的复合动词,即不改变动词语义保留原有概念的即为动词加动词的复合动词,改变原有语义或增添语义即为动词加补助动词的复合动词。
(四)和语动词——自·他动词
日语中自·他动词的出现会伴随着格的变化,譬如「wo」「ni」,对于中国人来说学好日语以及出现频度较高的和语词,把握好自·他动词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本节主要就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特性及分类进行论述分析。首先通俗来说,自动词表示的是主语发出的动作,如日语里面“门开着”,开门动作是门本身发出的,句中体现不出是某人打开了门,因此自动词句多蕴含自然而然发生的语感;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只需「ga」格名词短语的动词,称为一项动词即自动词。而他动词表示某人发起的动作,如“小李打开了门”,此句中门通过小李的动作打开,存在人为意志,即句中除ga格名词短语外还需另外的名词短语,称此类动词为二项动词即他动词,当然此类名词短语除了「wo」格之外还有「ni」格「to」格等,而他动性最强的就是「wo」格。自·他动词虽然可大体划分如上,但严格来说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也有人认为「wo」格之外的动词不能包括在他动词之内。
另外由于日语中成对出现的自·他动词较少,因此为了弥补这一功能也可看到以下两种形式,即通过动词的使役赋予自动词以他动词的功能,如把动词“坐下”改为使役之后前面相应的变成wo格,或者通过被动使他动词带有自动词的功能,如动词“吃”改为被动后,wo格变成ga格。
而有对应关系的自·他动词的分类也较复杂,以下只列举部分(第一个为自动词,第二个为他动词),A1.—aru:—eru型,如“转暖atatamaru”和“是温和atatameru”;还有A2.—aru:—u型,如“扎入sasaru”和“扎进去saru”;B1.—reru:—su型;及以下几种分类B2.—reru:—ru型,B3.—areru:—u型,C.X.—su型以及C1.—ru:—su型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eru、—ru、—u结尾的既有自动词,也有他动词,而以—eru结尾的动词基本上都是一类动词。所以由于成对出现的自动词与他动词分类较多较细,在学习过程中须分类记忆才能避免混淆,而记忆的过程最好以常用短语的形式,这样方可慢慢掌握和语动词中成对的自动词与他动词。
最后,还有同时具有自动词和他动词词性的动词,并且部分语义大致相同、部分语义不对应。如「tomonau」一词是伴随随着之意,既可以用于自动词如“痛苦伴随”、也可用于他动词即存在意识的感觉在其中如“伴随着危险”;另动词「fuyasu」为增加增多之意,当以自动词词性出现时可表示“~增加了”,以他动词词性出现时就可翻译成“增加~”,也会明显感觉到短语中存在人为动作;再如「hataraku」一词在作为自动词和他动词时的词义与前两个例子不同是不对应的,在做自动词时为“工作、劳动、起作用、生效”之意,而他动词则为“做(坏事等)”。所以自他同形词的学习也不可大意,很多情况下不光词义不同,前面所带的格也不甚相同。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对于和语动词分类及使用的学习,是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并且从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结果来看,以母语中文联想词义或误判断、「wo」「ni」格的错误使用、自·他动词的混用等也十分常见。在学习较正式文章用语的同时,也不能轻视日常生活中出现频度高的和语动词。因此为了改善此种情况,系统的研究和指导必不可少。今后将以和语动词的自他动词为视角,继续深入研究分类及特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