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弘文,“爱”的奇迹

时间:2023/11/9 作者: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热度: 12732
周良洪

  有一群执着现代教育的引领者、探索者、实践者,带着信念与激情,走在充满坎坷曲折的逐梦路上,以宏远的目标和超人的智慧选择集约化发展的新方向,秉持素质化教育的新理念,创建特色化办学的新模式,实施品牌化推进的新战略,并举起“爱”的旗帜,唱响了“爱”文化的主旋律,谱写了民办学校的新篇章,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弘文现象”。值得每一个关注教育的人深入解读!

  弘文教育集团是仙桃市唯一一所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办学12年来,历经艰难曲折,在艰难中求生存,曲折中求发展。特别是前几年,由于领导更换频繁、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生源不足、人心涣散、士气低迷,曾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被人视为“垃圾学校”。众多投资者感到了一种失望、困惑、迷茫……弘文能走多远?学校路向何方?事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现实地摆在弘文人面前。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绝处逢生?既是一个严峻考验,也是一个重大挑战。新一届董事会不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牢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正确方向,坚定必胜信念,强化责任担当。重新审视办学经历,分析学校发展轨迹,精心统筹谋划,超前开拓布局。以前瞻性的目标、创新性的思维,瞄准主抓手,抢占制高点,大力推进“文化兴校”战略,明确定位并大力彰显“爱”主题文化,用爱文化书写民办教育“奋进之笔”,取得了卓著成绩。2018(首届)湖北省品牌文化高峰论坛大会上,弘文教育集团被授予“湖北省十大教育文化品牌”“湖北十大民办教育品牌”称号,一跃成为荆楚教育的一颗璀璨新星,湖北民办学校的一面旗帜。一所薄弱学校何以实现质变的飞跃?究其成功秘诀,一个字——“爱”!正是这种独特的爱文化,创造了弘文奇迹!

  以爱铸魂,用“爱”文化塑造弘文精神,

  弘文“活”了!

  学校本身就是文化,文化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一所学校要成为名校,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化。既是学校社会形象的外在阐释,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驱动。看看当今世界上的一流名校,都是因为有自已的独特校园文化而闻名于世。爱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孔子的“仁者爱人”“爱人以德”思想道出了“天下归爱”社会理想;墨子的“天下兼相爱”的观念,也对爱做出了阐述。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其核心都是强调以爱为出发点。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人文精神;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是中国传统爱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不但影响了中国人性格,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从心理上讲,爱是一种精神,即爱心与责任感;从行为上讲,爱是奉献与履行责任。爱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和不断前进的思想基础,所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表明它是一种道德践履之学、人生智慧之学。爱文化的思想体系以“爱”为核心范畴,不仅其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广泛。最根本的是爱心,爱人之爱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仁爱、博爱、大爱——从爱家庭到爱国家,到爱家国天下。它是一种情感诉求,也是一种伦理原则,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治学之道。弘文之所以高举爱文化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对青少年充满殷切期望:“你们要注意培养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志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努力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这不仅明确了教书育人的办学方向,而且激发了弘文人对中华优秀传统爱文化的弘扬热情。爱文化是弘文的身份标识,也是学校的文化符号,树起一面具有深刻传统底蕴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旗帜,是弘文共同价值观和信念体系,在学校发展中起到导向、维系和约束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学校成员的归属意识、认同意识、进取意识、创造意识,焕发出不甘落后的潜力、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断超越的活力。有人说:“弘文现在盘活了”!学校能起死回生,就是源于“爱”!

  ——爱文化铸就了“弘文魂”。文化乃学校之魂。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过去弘文停滞不前,是因为学校没有文化;现在弘文风声水起,也是因为学校有了文化。用爱文化铸就“弘文魂”,凝聚了弘文人心,提振了学校精神。“弘文魂”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弘文精神,弘文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落后、不甘失败的血性和品格,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雅斯贝尔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金钱至上等社会价值取向直接导致爱的缺失,传承和弘扬爱文化尤为重要。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强,精神的无穷力量成为凝聚全校师生的价值纽带。用爱塑造人,用爱鼓舞人,用爱影响人,用爱引导人,弘文教育事业发展有了坚实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

  ——爱文化孕育了“弘文情”。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从爱的定义延伸,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爱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温家宝同志说过:“对祖国和人民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有献身精神,这三点的基础还是爱”,“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最高寄托。有爱就有情怀,教育需要情怀。爱文化作为弘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师生的一种感恩之情: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形成以“家”为中心的伦理观念,以“德”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和”为中心的和谐意识。“弘文情”也就是爱文化所赋予弘文人的一种情怀:爱党、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豪情;爱教育、爱事业、爱工作爱岗位的激情;爱父母、爱亲人、爱家庭、爱家乡的亲情;爱老师、爱学生、爱同事、爱同学、爱团队的友情;爱学习、爱知识、爱科学、爱劳动的热情;爱自然,爱环境、爱人类,爱和平的挚情;爱生命,爱时光,爱自我、爱生活的真情。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每个人都是爱的源头,小爱汇聚成大爱,成为弘文人的一种“家国情怀”、“大国情怀”和“天下情怀”。

  ——爱文化唤醒了“弘文梦”。文化是一种信念,信念支撑梦想。爱文化是弘文人执着追求梦想的信念。有了爱就有信念,有了信念就有梦想,有了梦想就有奋斗。2017年,弘文教育集团首次提出实现学校崛起振兴、跨越发展的“弘文梦”。“弘文梦”就是“三年出成绩,五年铸品牌,十年成名校”的梦想。弘文梦是兴校之梦、强校之梦、名校之梦,也是学校之梦、教师之梦、学生之梦,成为了弘文人共同的憧憬、向往和追求。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学校选择了“以文化人”、“以爱育人”的正确办学道路,用爱文化引领弘文梦、用爱文化助推弘文梦,“弘文梦”的构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以爱凝心,用“爱”文化统领

  弘文思想,弘文顺了!

  中华传统爱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是凝聚之学,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又是兼容之学,以开放的姿态实现经世致用的学风,其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爱文化为什么成为弘文学校文化?爱心办学是弘文创建的初衷,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秉承这一初衷,把爱作为学校文化,符合弘文实际,体现弘文校情,具有弘文特色。用爱文化统领思想,以爱凝心、以爱聚力、以爱提神、以爱振气,理顺了体制机制、提升了教育水平、改进了服务工作、创建了文明学校,起到固本强基的作用。学校先后多次召开教职员工大会,发表“开启弘文新时代,谱写教育新篇章”的办学思想,“增强七个意识,创建七型学校”的治学方略,分别被《领导科学论坛》《大家教育周刊》刊登和推介,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说:弘文现在搞顺了!学校能逆转被动,也是因为“爱”。

  ——爱文化接了弘文地气。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则因校而异,关键看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改造一所薄弱学校,归根结底就是改造其文化。伴随学校一起进步的不仅仅是学校声誉和飙升的升学率,更重要的是看学校本身应有的文化底蕴。学校文化并不在于高大上的词语,也不需要效仿和照搬别人的提法。弘文立足实际,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总结提炼了适合自己的“爱文化”,将爱文化的价值理念、道德精髓与当今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相契合,让爱文化在学校落地生根,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爱文化之所以接了弘文的地气,是因为它顺乎人理、接其自然,反映了办学的真实愿望和实际需求,并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寻找到契合点,让传统爱文化有了一颗现代的“心”,被全校师生所接受和认可。

  ——爱文化聚了弘文人气。人气是生命力之根本,事关学校的兴衰成败。弘文爱字当头,爱心铺路,用爱文化引人向善、教化育人,进一步增强了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不仅汇集了师生人气,而且吸引了优秀人才。学生人数从最初几百人猛增至4000多人,还拥有大批优秀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1人、硕士研究生教师10人、本科学历教师200多人、外教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伟才幼儿园年年爆满,中、小学生源已超过最高极限。爱文化结了人缘、拢了人脉、聚了人气,从过去门庭冷落到如今门庭若市,弘文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认同感大大提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爱文化鼓了弘文士气。士气是一种意志和精神,其根基在于信念。学校用爱的文化凝心合力,鼓舞士气,让每个人都树立信心、振作精神、满怀激情、精彩前行。高中研究生老师王艳,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早到晚每天跟学生朝夕相处,毫无怨言;年轻老师张婷、吴让学、朱丹等十多位班主任,与学生同教室、同食堂、同寝室,晚上为学生义务辅导功课,从不计报酬;初中老师李为龙,不仅自己热爱弘文教育,还游说了几个同学加入弘文行列,从不提要求……爱文化凝聚了学校人心,人心提振了师生士气。

  ——爱文化扬了弘文正气。弘扬正气,既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本,也是学校的兴盛发展之道。弘扬弘文正气,就是要培育师生大局至上的政治境界,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事业至上的工作境界,精神至上的生活境界。学校始终坚持用爱的文化传播正气,用爱的力量吸引正气,用爱的行为感染正气,用爱的形象展示正气。“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成为了弘文的正气歌。很多人正如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沈家良感慨所言:“生是弘文人,死是弘文鬼。”高中部教研室主任王艳,在其他学校想用高薪挖她时说过一句话:“弘文就是我家,我要真心爱它。”随着爱文化的日益深入,学校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的氛围愈越浓厚。

  ——爱文化强了弘文底气。底气是基本的信心、力量和豪气,做人需要底气,办学更需要底气。弘文的底气来自于对爱文化自觉和爱文化自信。学校大力弘扬爱文化,加快了教育改革,加速了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水平进入第一方阵。高中校长尹同澄年过六旬,原是潜江市多年红旗校长,以校为家、以爱示范,带出了一批爱教育、爱学生、爱学校的年轻老师: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的李婷老师心系弘文;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王艳老师扎根弘文;南昌大学毕业的胡冰彬老师乐在弘文,都有一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還有很多老师谈及教育育人的体会时都不约而同地说:“文化立校、以爱育人,让我们感受到从事教育事业的意义。爱校如家、爱师如父、爱生如子、爱才如命、爱人如己,逐步形成了学校的良好风气,更加增强了弘文自信的底气。

  以爱同行,用“爱”文化构建 弘文校园,弘文“美”了!

  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必定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校园文化展示学校形象,反映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陶冶精神情操,培育健康人格,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巨大影响。弘文的校园爱文化是怎样构建的?从“校园文化”定位到“文化校园”建设,立足“爱”、围绕“爱”、体现“爱”、展示“爱”,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把爱文化深入到学校的各个区域、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成为以文化人的辐射源,以爱育人的能量库。用爱的精神文化引导人,用爱的环境文化熏陶人,用爱的制度文化激励人,用爱的行为文化教化人,与爱相伴、以爱同行。有人说:弘文现在变美了!学校能焕然一新,正是为了“爱”。

  ——唱响精神文化主旋律。精神文化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决定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具有强大的熏陶功能和群体促进效应。弘文围绕爱文化主题,确立鲜明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文化兴校,与爱同行”的办学定位;“以人为本,爱心教学,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崇德尚进,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奋发图强”的学校精神;“厚德博爱,养习成品”的校训;“做爱心老师,育爱心学生”的校风;“扬长克短,求实创新,以德育人,爱润桃李”的教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正德示范”的师德;“爱学善思,日有长进,致知于行,爱中益智”的学风;“点燃爱的激情,成就生命意义”的育人愿景。在激励师生努力向上、积极进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刷新环境文化主色调。环境文化具有育人、融合、怡情功能。无论是静态环境,还是动态环境,重点凸显爱文化的特质和主色调。让楼宇文化、景观文化、墙壁文化、楼梯文化、走道文化、长廊文化、橱窗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报刊文化、传媒文化等,营造爱心校园的浓厚文化氛围,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其目之所及、足之所涉,都能感受到爱文化的唤醒。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升级改造工程。植树造景,修建足球场、塑胶跑道,安装校门灯光、电子显示屏,扩建蓝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场所,让校园更绿了,灯光更亮了,环境更净了,学校更美了。一种文化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格局正在呈现。

  ——校准制度文化主坐标。学校制度具有约束性和激励性,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每个成员产生着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则规范着每个成员的行为。弘文树立爱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感情温暖人、以制度培育人,创新人性化管理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实施的优师优用、优教优酬、优绩优奖,把“管”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特点。通过爱文化向各项制度的渗透,在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制度激活潜能,管理充满智慧。

  ——统领行为文化主阵地。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所有文化的总折射。对于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社会声誉十分重要。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师生无小节,时时能育人。弘文坚持以全校师生为抓手,以爱文化教育为突破口,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主题班会、健康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为内容,注重团队行为文化、教学行为文化、学习行为文化、师生行业文化、孝道行为文化、礼仪行为文化的培植。通过用爱文化统领行为文化主阵地,人心稳定了,学校和谐了,校园平安了,没有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有发生一起财产被盗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人身安全事故。

  以爱育人,用“爱”文化创新弘文教育,弘文“牛”了!

  学校是生成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一种好文化才能造就一所好学校,对学生影响最久远、最深刻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是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人是教育之本,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美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包含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弘文教育是爱的教育,用爱文化展现学校的独特个性,用爱文化创新现代素质教育。弘文的爱文化教育有什么特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坚定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以爱育人的教育思想,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教书与育人结合、言传和身教结合、潜心问道和社会实践结合,把“爱”内化到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校园活动之中,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有人说:弘文现在“牛”了。学校能后来居上,更是出于“爱”!

  ——爱的教育成为弘文新点。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的根本源于爱。随着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学校在爱文化教育方面,突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爱国、处世、修身为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教育,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弘文着力于把爱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的活动成为弘文亮点。爱的教育就是用爱心熏陶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活动中去领悟爱的真谛,懂得爱、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一是做好爱文化的宣传活动。利用校园网站、广播站、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校园传媒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二是开展爱文化的读书活动。利用经典诵读、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诗词大赛等,开展一系列的书香教育。三是组织爱文化的教育活动。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在国旗下讲话的爱国教育;“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的礼仪教育;“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感恩教育;聆听校训、佩戴校徽、注目校旗、同唱校歌的爱校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生活在“爱”的校园,在“爱”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爱的课堂成为弘文特点。学校秉承“先成人,后成材”、“成人比成材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分學段推进爱文化教育,重点放在培育核心素养上。把爱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让爱文化进教材、上课堂、入头脑。学校成立文学社、书画社、摄影社、楹联社、音乐班、集邮班、舞蹈班、古诗词班、合唱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以及小作家、小记者、小演说家等社团组织,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长,自愿选择兴趣爱好,每年举办以爱文化为主题的校园艺术节、阳光体育运动会、书画展、故事会等 大型 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保持学生的进取活力,不断促进素质化教育的全面发展。2017年,参加秋季学期期末三市联考的高二学生陈员员,获仙桃地区历史单科成绩第一名;小学生书法比中,连续多年在全市获得一、二等奖 ;“全省少年足球精苗选拔赛”获得佳绩,队员赵子龙被国家队选中;2018年,“全市小学生校园足球锦标赛”小学男子组荣获第一名;“全市中学古诗词默写大赛”,张宇龙以100分成绩名列榜首;“全市小学生读书演讲比赛”中,王咏喜安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学校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用爱心唤醒学生的生命,砥砺一代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一代代学子的求学上进。

  ——爱的校园成为弘文看点。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心灵呼唤、精神对话、人格感召是爱文化教育的核心。弘文人践行爱文化的坐标: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母,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师生朝夕相处、彼此相伴,心心相连。小学的邹琴、费雅琪、彭颖等老师用发自内心的关怀去温暖学生,替学生理发、洗衣服;给学生送糖水、送饭菜;为学生测体温、请医生;帮学生做心理矫正和生理辅导……爱在教室、爱在操场、爱在食堂、爱在宿舍。学校有很多“爱”的典型、“爱”的事迹、“爱”的故事。弘文之爱,就是让每个教师愉悦工作;弘文之爱,就是让每个学生快乐学习;弘文之爱,就是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老师们有了获得感,学生们有了幸福感,员工们有了归宿感。

  以爱引领,用“爱”文化打造

  弘文品牌,弘文“火”了!

  学校离不开文化,发展离不开品牌。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的教育模式和鲜明的品牌个性。只有把品牌做实做好,才能获得学校的知名度;只有把品牌做大做强,才能赢得社会的公信力,不断提升其影响力、亲和力、感召力、竞争力。弘文先后获得“湖北省先进民办学校”、“湖北省民办基础教育五星级学校”、“国家家园共育指导基地”、“全国家庭家风家教道德建设实验基地”、“仙桃市家校共育实验基地”、“仙桃市绿色学校”……这些沉甸甸的奖牌,无不凝聚着所有弘文人的爱心,更激励着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弘文的爱文化品牌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弘文人提出的口号是:用文化塑造品牌,用品牌树立形象,用形象赢得口碑,用口碑凝聚人心。始终坚持学校主导、家庭互动、社会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全力打造爱文化品牌特色,树立爱文化品牌形象,推进爱文化品牌发展,多视角凸现爱文化品牌效应。有人说:弘文现在“火了”!学校能脱颖而出,全是来自爱。

  ——做好学校主导大文章。学校先行,主动作为。弘文始终在办学上立足一个“爱”字,教育上体现一个“爱”字,管理上突出一个“爱”字,活动上践行一个“爱”字。多年来,弘文坚持开展“奉献爱心、回馈社会”活动。今年又特别做出了“三不让”承诺:一是不让一个贫困生在弘文失学。学校建立爱心基金,实施爱心助学。每年筹资50万元帮扶贫困家庭学生。2018年春季学期,学校爱心助学50人,共20多万元。二是不让一个后进生在弘文落伍。针对品行和学业成绩相对滞后的“差生”,学校建立导师制,由班主任、教学老师、生活老师组成爱心帮学小组,对后进生进行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树立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习惯。三是不让一个“特殊生”在弘文无助。学校每年都有一部分农村学生因家长双双外出打工,得不到父母的直接关爱,星期天、节假日也无人接送,容易产生“特殊心理”。为了不挫伤这些“特殊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校建立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开展“手拉手”爱心活动,对20多名长年无人接送、无家可归的孤儿、留守儿童及特殊家庭的孩子,由爱心妈妈全天候陪护照顾,享受爱的滋养,感受家的温暖。

  ——搭起家校互动大平台。爱是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家校互动已成为新常态。一是让家长与学校互动起来。学校采取校园开放日,举办以“爱”为主题的家长会、家长微课堂、亲子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方式,发动家长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作为,把父母的爱融入学校的爱文化中,让家长与学生体验爱的活动,共享爱的快乐。二是让学生与家长互动起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节日送“爱心”活动,如“三八妇女节”“九九老人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号召每个学生表达感恩和孝意。为父母送上一份祝福、洗上一次衣服、做好一顿饭菜……学校与家长互动,家长与学生互动,大大增强了家长的满意度,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感。

  ——形成社会参与大格局。为了将“爱”进行到底,让“爱”文化深入人心,学校的爱文化活动逐步向外拓展延伸,形成社会参与联动的格局。一是把社会的爱文化播种学校。请知名人士举办“爱我中华,爱我校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宣讲活动;请公安民警开展“平安校园,从我做起”的警校共建活动;请部队官兵进行“当兵光荣、献身国防”爱国教育活动;请专业人士为师生做好心理辅导及青春期护理、安全防护等知识讲座等。还组织爱心人士为贫困生扶贫助学,如89岁的孙建圃老人已连续五年资助弘文贫困生15名,达15万余元,使孩子们沐浴着爱的阳光,享受着被关爱的幸福。二是把弘文的爱文化传播社会。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到敬老院、孤儿院、贫困家庭实地研学;组织少先队志愿者“爱心救助”“学雷锋”公益活动,广泛向社会传播弘文的爱文化,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应有作用。

  弘文,充满了爱的学校;弘文,创造了“爱”的奇迹。《仙桃日报》以“浴火重生正扬帆——弘文学校蝶变探秘”为题作了大篇幅报道;《仙桃周刊》以“弘文崛起”“弘文蜕变”——弘文教育集团跨越发展纪实进行了系列宣传……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爱文化带给了弘文蜕变的今天!爱文化必将带给弘文更加美好的明天!

  責任编辑/卢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