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剧乐队伴奏形式的革新,目前来看最常用的手段,是在原有的京剧四大件伴奏乐器的基础上予以扩充(四大件指: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加入新乐器,丰富乐队的层次,使整个乐队听起来更厚重,不仅仅是单一的伴奏乐队。解放后,戏曲工作者们就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京剧“样板戏”中所使用到的乐队规模可以说是一个典范。“样板戏”的中西混合乐队,由《智取威虎山》剧组率先尝试,经过多次的磨合,反复修改,最后推广到了很多剧组,这就对当时以及后来戏曲乐队的组建与编配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几乎所有的“样板戏”都由交响乐团或国家乐队伴奏。在新的历史任务下,许多音乐工作者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现代京剧音乐的演奏能力。有相当多的作品,不但在保留传统剧目中所运用的托腔保调的手法,又兼用了主题贯穿、多声部交织、打击乐的音乐化、用器乐表达形象等多种手段,对于新生活的表现以及对新思想深度的表达,对人物气质的体现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样板戏”时期,乐团的创作首先借鉴了西方固有交响曲的编撰。西方管弦乐中高音、中低音的分布完全被弦乐、木管乐器和铜管的组合所吸收。但是这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人数的过多。戏曲艺术经常要担负进校园、下乡慰问等等任务,全编制的乐队在人数上将近60人,这无论在吃住行哪一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便。所以首先就是要队做优化,在不影响乐队实际演奏效果的基础上做到最大化的减少人数,同时还要考虑音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在配器写作上要加以注意,更在乐器搭配上,从最开的的五把第一小提琴、四把第二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更浓缩简化为后来的所谓“四三二一一”编制,管乐的双管制也简化为单管制,这在配器上就要考验作曲对木管各个声部音色搭配融合的运用了。同时还会加入诸如高胡、二胡、板胡、唢呐、竹笛、琵琶等民族乐器,作为复合音色或主奏声部来使用。
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国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剧目,而乐队的伴奏形式则大致趋向于一种中型的混合式乐队。一般是将中、大提琴予以保留,加上低音提琴,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木管乐器,或是使用民族的丝线乐器取代西洋的提琴。正是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乐器种类——合成器被广泛的使用了。
合成器,顾名思义,是运用电子芯片运算,产生模拟音色来使用的电子乐器。其本身具有音色多样化的特点(现在的合成器厂家生产的顶级产品的音色已经都接近千个左右),而且随着技术的提高,许多厂商所采样设计的音色几乎已经近似于真实的乐器效果,有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能够以假乱真的地步。因此,更多的作曲家便青睐于使用合成器。
目前经常使用的基本模式都是从“样板戏”时期的乐队演化而来的,是一种中型的混合式乐队,更大的也是在简化。但因为诸多原因,一般只保留乐队其中的弦乐部分,而剩下的使用合成器来替代。经过多个剧目的验证,由于合成器具有音色多元化这一特点,所以由它来担任多种乐器的模仿演奏是可行的。以下我将分别结合我本人的实践经验对它们进行完整的比较介绍。
弦乐组,在西洋乐队中它就占据着“主体”的位置,不仅是因为它的人数在全乐队中比例最大,重要的是因为弦乐多方面丰富的表现力是别的乐器组所不能相比的。其演奏法大致分拉弓与拨奏两种。现在的合成器弦乐的音色基本上都模拟的十分逼真,一个中型的民乐队采用:一把高胡、三把二胡、两把中胡(或是两把中提琴)加上一把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再加上一台合成器使用弦乐音色的配合,完全可以产生浑厚完美的音响效果。合成器在当中无论是担任和声声部的演奏还是参与到旋律的领奏上来,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弦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另一种演奏法所产生的:拨弦音色。拨弦音色一般多运用于唱腔中的伴奏织体,而且速度的快与慢所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在慢板中运用拨弦与拉弓的互换,产生出的效果各具特色,而在原板、流水、快板等板式的唱腔中运用拨弦几乎已经成了一种规律。
像大家非常熟悉的《智取威虎山》第七场中参谋长的二黄原板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中,就大量运用了弦乐的拨弦演奏法与木管相结合。而在另一段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红灯记》中铁梅的西皮流水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里,拨弦音色更是与拉弓音色交替出现。我在2002年,曾随同中国国家京剧院“5。23慰问演出团”赴延安演出革命样板戏选段,其中就包括有上面提到的两段唱段。用了两台合成器分别使用弦乐拉弓(或是木管组)与拨弦音色,根据总谱缩写成两个声部来进行伴奏。效果相当不错。
另外一个使用较多的音色是竖琴。竖琴在乐队中多用分解和弦、琶音等音型来伴奏。但其体积十分庞大,搬运起来又十分不方便,而合成器的竖琴音色几乎都很逼真,所以合成器也就成了代替它的最好选择。竖琴的音色具有双重性:快速的分解和弦听起来会十分清脆、带有相当大的颗粒性和律动感,运用在快节奏的唱腔中能起到推动唱腔流动性的作用;而慢节奏的不管是琵音也好还是分解和弦,则都会产生一种朦胧感,更适宜于用来抒情,多用于“散板、慢板”等板式中。
铜管组音色,以其嘹亮气势而闻名,而在京剧或戏曲乐队中,唢呐这一乐器必不可少。所以两者如果有效的结合,在曲牌音乐或是幕间音乐这种形式中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说到戏曲伴奏,其核心的要点,就是对唱腔的伴奏。伴奏顾名思义,伴为主,不能过多的取代了唱。乐队更大的责任是要做到托腔、保调,如果太多的加入合成器,将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唱为主,伴奏乐器的中心还是主奏乐器“京胡”,如果在唱腔中过多的加入电声音色,势必会破坏掉其独特的味道。传统戏曲的音乐与现代戏之间存在着的重大的差异。“样板戏”从唱腔到音乐,是由许多位创作者经过了漫长的创作历程,反复的修改而成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对传统的乐队伴奏方式进行改编,进行重新的配器还是不能完全行的通的。不是在任何一个唱段中加上合成器伴奏就会好听的。如果需要,还应该根据剧情的需要、唱词表达的情感、场上环境以及人物的性格等多方面来定。事先还要考虑配器的总体布局,该加的地方加,不该加的地方则省略,以突出唱腔的起伏为主。同时还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戏曲常识。因为戏曲唱腔里的自由度很大,有时甚至一小节当中速度就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恐怕很难掌握好唱腔中节奏起伏的尺度。不但达不到丰富乐队的目的,反而会起副作用。这时就需要作曲者来灵活处理,扬长避短来运用。
综上所述,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合成器在京剧乐队中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的。以“三大件”为主的京剧传统乐队的伴奏模式,对固定的声腔伴奏的方法,声部之间的配合方式,演奏风格等很多方面,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选择、磨合、变革、推陈出新的结果。作为新兴乐器的合成器在运用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我相信通过借鉴成功的经验、补充一些新条件,合成器是可以在京剧乐队乃至诸多戏曲乐队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为适应飞速发展的艺术需求,也必将能作出更为优异的成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