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康鹏于2017年11月13日带领调研工作组一行,对赵庄子村的农村社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后,民政部国际合作司组织全体党员来赵庄子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确定为司党支部的联系点。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寇伟:赵庄子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惠民。展示党的政策的温暖,让村民相信党,相信党的政策能在乡村生根发芽、结果,走出一条基层党组织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探索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涛:北京市大兴区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在赵庄子村的实践,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在实务层面,它已初步探索形成从社区活动到小组工作再到个案服务的工作模式;二是在体制层面,它提供了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直接领导、社工机构专业人员具体服务,两者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的较成功案例。益民社工在赵庄子村的做法,值得向更多地方推广,以更加有力地推动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并发挥出其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北京市民政局社工处处长李仁利: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在赵庄子村推行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专业社工机构+乡土人才”模式,打造留得住、用得上、服务好的本乡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创新了农村社会工作形式,我们要向全市推广。
大兴区民政局长张德福:赵庄子村以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尝试在农村社区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以队伍建设、专业服务、模式探索为试点目标,切实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实施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在当地培养本土社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成功地做出了示范。
大兴区社工委副书记刘桂兰:社会组织在赵庄子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落实惠民政策等工作、推动社区治理的能力,路子走得对!
大兴区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主任伍秋娟:农村专业社会工作,有很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觉看,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务实精神等,契合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必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赵庄子村两委班子成员,立足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立足创新、探索、发展模式,希望通过专业社会工作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介入,更好地为农村群众服务,更好地推动赵庄子村农村事业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乡村纪实纪录片《醉美乡愁》在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播放,供全国党员学习。
大兴区魏善庄镇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光语录:
我们不是什么官,只是老百姓选出来,任期三年的服务员。
我们服务,有一个坚定的原则,就是花钱不沾钱,严格村务监督,让大家放心。
我為人人,人人为我,通俗地说,就是邻里互助,大家帮大家。为的是加强沟通,增进乡情,促进邻里和谐。
老百姓最怕什么?老百姓最怕看不到希望。老百姓选择了我们,又跟着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百姓知道,了解到,感受到。让百姓认可,让百姓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记住乡愁”。我希望赵庄子村人“记住乡愁而不愁。”
引 子
丁酉隆冬,阳光却缱绻着春的情愫。柔柔地暖暖地透过晴朗的蓝天,倾泻在京郊一隅恬静的村庄。
村庄不大,村庄的名字也很普通,赵庄子。
一排排现代化的蔬菜大棚,首先跃入眼帘。隔着一条水泥路,两边的大棚平行、庄重、整洁地蛰伏在大地上,宛若凌空欲飞的雁阵,又似欢欣无比的灵鹊,迎接着,乡村贵客的到来。
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康鹏、副司长伊佩庄、北京市民政局研究中心副主任万婷婷、北京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科员申康、及魏善庄镇党委书记谢景然等组成工作组,来到了大兴区魏善庄镇赵庄子村进行调研。工作组实地察看了赵庄子村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情况,在田间地头召开了现场会,在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还观看了赵庄子村社工进农村的专题片。
康鹏司长对赵庄子村的社会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农村社工事务所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方法,为农村社区建设引入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以更好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而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
这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渴望春天的赵庄子与渴望解冻的土地一样,吐露着生动,焕发出蓄势待发的气息。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魅力,让这样一个村民人口仅仅四百人的小村庄,引起了如此高度关注呢?
事情,还要从五年前说起。
能人回村,迎得春光无限好
1
春光,春天的风光。多么好的一个词汇。是妙手偶得,还是风物的知遇?
见到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光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在人。他个头不高,中等身材,方方正正的国字脸,写满憨厚。要说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炯炯的眼神,充满着睿智的光芒。谈起他“能人回村”,干起“村官”,他淡淡地笑笑,一脸腼腆。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抓手的关键在人才。也就是说,农村需要更多能人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发展。然而,由于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农村的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村里剩下老弱残幼。打工有了出息的,老人孩子也被接走了,农村就成了“空心村”。边远地区情况更糟糕,甚至有“乞讨村”、“卖血村”。
赵庄子村外出打工人员,算起来也有几十号。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村里剩下的年轻人本来就寥寥,优秀人才更是匮乏。再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村。混好的,打开了外面的天地;混不好的,又碍于面子,总觉得回村发展空间小。总之,各种条件和因素,羁绊了返乡的脚步。韩春光,则是一个例外。
韩春光,是土生土长的赵庄子人。幼时,一家人靠种地为生。父母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日子依然过得不很宽裕。十六岁那年,韩春光开始外出打工。他肯干吃苦,思想活络,人又机灵,逐渐地一步步成长起来,直到有了属于自己的“阳光越达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商海磨练与市场竞争,让他遇事不慌乱,做事有条理,具有了敢打敢拼的精神与百折不回的毅力。二十年的财富积累,也让他的小日子,过得丰盈而滋润。
韩春光的父母,一直居住在村里。孝顺的他每次探望父母,他都会在村里转转,看看。那熟悉的小道、熟悉的院落、熟悉的乡亲,童年的玩伴,少年的回忆,甚至无数的梦境,都与这片乡土割舍不断。每次打村里走过,都会看到村里老老少少,一副无奈的样子。尤其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只认爷爷奶奶,不认爹娘,更让他心里生疼。他开始思索:如果村里的人,都不用像他一样出外挣钱,就能在村里安居乐业,那该有多好!
村里集体经济“塌陷”后,盲目沉浮在靠近北京区位优势的大气候浪潮中随波逐流。“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基本靠被动“输血”不会“造血”。乡村营商环境持续退坡,依靠单纯的资金“帮扶”,而不注重扶心、扶智、扶志的产业引入。更谈不上市场机制导入,营商产业的介入了。最主要的是,浓情淡了,人心散了,乡愁也快找不回了。想到此,韩春光的鼻子,有些发酸。
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了,乡亲们却依然没有彻底脱贫。韩春光的心里高兴不起来。父亲从小就培养了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人格。他也明白自己的能力实在实在太有限,不足妄谈治国、平天下。但修身、齐家、回馈家乡,是他一直以来的拳拳心愿。古训有“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的醒言,羔羊尚能跪乳报恩,乌鸦亦知反哺回馈,何况生于斯长于斯呢?!
他感到有一种无形却巨大的力量在感召与呼唤着他。他对我说:“我是村里土生土长,对村庄有深厚感情,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建设家乡,回报家乡。”
于是,他决定义无反顾地回乡,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赵庄子村。他没有想太多,他单纯地认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自己打打杀杀在外漂泊二十年,还是如一片叶子,找不到归属感。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返乡做事的难处,但他是个一旦拿定主意,九牛二虎也拉不回的主儿。想一想无数次心里梦里憧憬的未来,韩春光浑身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和力量。他暗暗下定决心,就是头拱地,也要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富裕路!
2012年底,村支部换届,韩春光“能人回村”。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身兼二职,一马双跨。
在换届大会上,韩春光望着大家期待的目光,激动地说:“我承诺,一定带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带领大家好好致富,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这年,他35岁,正值年富力强。
2
“刚回村上任的那段时间,是我最艰難的一段日子。”韩春光回忆说。“那时,很多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对我还不够信任。”一部分村民认为,韩春光是把村党支部书记当成步入官场的跳板,另外一种声音则怀疑韩春光是不是在城市里不好混,才回到家乡的。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用事实说话,比空谈强。自己年纪轻、资历浅,离乡多年,有些人都生疏了。不做出点实事怎么行?韩春光心想。
于是,他带领两委一班人,首先整顿班子,统一思想,实实在在做了三件事。
1)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用奉献点亮乡情。
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上任的韩春光,首先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
尽管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战略、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的推进,城乡差距有所缩减,大家过上了温饱的好日子,但“救护车一响,半头猪白养”、“一人上大学,全家拉饥荒”的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因险灾祸难等原因致贫返贫状况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远没有消弭。还有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困难的家庭,孩子不能继续深造,只能早早走背井离乡的打工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工作目标!因此,韩春光在两委会上,提议并发起成立以“扶贫济困、助学育才、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宗旨的“赵庄子阳光爱心基金”。韩春光自己从家里拿了10万元钱,作为第一笔基金捐赠。这特殊的捐款仪式,“赵庄子阳光爱心基金”有了雏形。村民有大病治疗费超过5000元的,给予补助1000元。
一年后,专业社工介入后,为确保爱心基金筹得来,用得好。村委会秉持财务公开的原则,也为了保证爱心基金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特别成立了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荣誉村长赵丽、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光、益民社工徐其龙以及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四位村民代表。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主要负责管理赵庄子村爱心基金,包括对申请人进行入户探访、集体审议和公示等职责。制定了章程和管理使用办法,爱心基金将统一管理,定期公布资金收支使用情况。做到管理透明无漏洞。
群雁高飞头雁领。这种“头雁效应”,拉近了党群关系,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带动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从此,每年12月的第二个周六,都成了赵庄子村的慈善公益日。大家的怀乡之情,感恩之心,开始回归,乡村开始由冰冷,变得有温度、有情义。
当我针对这件事进行采访时,韩春光书记饱含深情地说——
“没有落后的百姓,只有落后的领导。一定要坚持正能量,带头做事。”
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沈小平见证了赵庄子村这几年的发展历程:“韩春光对全体村民有四个要求,孝敬老人、邻里互助、勤劳致富、听党指挥。有这样治理村庄的理念,就一定能把农村建设好!”
2)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用汗水点燃热情。
几年前,赵庄子村因经济落后、基础服务设施薄弱,各项管理工作明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和村集体收入没有大的起色,一直是大兴区魏善庄镇东南部地区发展落后的村庄。
“以前两委会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两委会成员日常工作中不坐班,工作效率不高,村里基础设施也不健全,都需要改善。”李占阁副主任如是说。
“我一直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新书记是年轻人,有勇气,有魄力,有闯劲,总的来说就是:开源节流搞建设、以人为本做服务,基础设施做改善。”李中良主任对新书记上任寄予了希望。
韩春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两委班子。他自己书记、主任一人兼,和其他三位班子成員实现支委、村委交叉任职。通过换届,避免了两张皮,形成了最集约、最精炼、最团结领导的班子,这为两委团结协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新班子成立后,他建议大家多学习,多沟通。农村发展中面对的主要矛盾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而且在新时代,这种变化还会不断加深。原来的老观念、老思路、老办法不灵了,必须换脑子、换频道,适应新形势,开辟赵庄子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以前大家办个证、办个事可难了,办事找不到人,问事儿问不到路……”村民李荣仙说出了大家共同的难处。
这怎么能行呢?韩春光召开支委会强调,要实行两委坐班制,绝对不能让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
光找到干部也不行,有的事村里办不了,必须到镇里办。到了镇里从“门口排长龙”,“一扇门只办一件事”,环节多,效率慢。很多时候,办一件事三天也完不成。耽误功夫不说,还心烦上火。备受群众诟病。
要解决群众办事难,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必须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并付诸于行动。于是,赵庄子村两委在韩春光书记的带领下,计划设置方便群众办事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可是,想法虽好,办公地点却成了问题。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鼓励着两委班子为群众服务的决心与干劲。他们腾出了一间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服务厅。厅内每天有两委成员坐班,专门解决村里发生的、群众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此外,在服务大厅,村民可办理外来人口管理、人口计生、出售水电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多项事务,服务人员全天候服务。同时,专为农村配置的银行取款机、饮用水自助贩售机,大大提升了赵庄子村的生活品质。“一站式的服务”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的真诚服务,感受到了家的归属。
随后的三年时间,服务大厅进一步完善,目前已经设立流动人口管理、就业医保、村务监督等八个服务窗口,为村民办事提供方便。
三年建设,千日耕耘,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赵庄子村民切身感受到现代农村生活品质的飞跃。如今走出家门,只用十五分钟,村民们就能基本实现办事、教育、购物、用餐、就医、休闲娱乐这六大生活所需,“赵庄子村十五分钟生活圈”悄然形成。
“过去多少年都一个样,现在一个月一个样。你看这村头还有巡逻队,住着可安神呢!”
村民又指着服务大厅说,“这都是春光书记设置的服务大厅。村里大事小事,再不用出村了,太方便了。”
3)急群众急,解困破难,用行动点化真情。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早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就在2013年下半年,赵庄子村一度被“早餐难”的问题困扰。得知情况后,韩春光与两委成员下基层,进行实地调查。
赵庄子村位于青云店、安定、魏善庄三镇交界,以前村民的早餐都是自个儿解决,但随着村民在外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多,早餐难的问题开始凸显。村民李亚征反映:“自从上班后,他就没怎么正经吃过早饭。村里以前没个正规的早餐店,每天早上6时多就得出门儿,在村口坐35路公交车去上班,没时间做早点,都是糊弄着对付着吃。”
村里留守的一对老夫妻也抱怨。“年龄大了,家里就我们老两口,也吃不多,早饭专门做又不值当的;出去吃吧,得走很远很远,路边的私人小摊,吃着实在是不放心,难啊!”
79岁的老人李万选说:“早餐吃不好,时间长了,营养跟不上,会影响健康的。”掐指算来,六七十岁的老人加起来有五六十口子,若是都吃不好早餐,这可不成。
百姓无小事。
“距村最近的一家早餐店证照不全、经营不规范,食品安全也不能保证。我们村有300多人,加上周围三个村共1200多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工作没时间做早饭,年纪大的人又不方便,大伙儿吃早餐一直都是个问题。”
在韩春光与两委一班人,通过报告、通过媒体积极呼吁下,在大兴区商委便民商业工程项目支持和补贴下,最终,在村里开了一家连锁早餐店。早餐店刚一开业,便受到村民欢迎。每天接待600余人,准备的食餐,往往一售而空。
“两块五就能吃饱吃好,真不错,以前常去的早餐店离家很远,而且还不干净,现在家门口儿就能吃上早餐,方便得很。”79岁的老人李万选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一边吃,一边说。
“这么一点小事,书记都放在心上,真是我们的好书记啊!”村民们感慨着。
3
你为群众解难,群众为你点赞。回村以来,韩春光由“韩经理”变为“韩书记”。村里的变化,让乡亲们对这个年轻的“村官”,肃然起敬。感情越来越深,距离越来越近,信任度越来越强。连起初怀疑他的人,也不得不称赞地说:春光是个好孩子。他上任烧的三把火,把把暖人心啊!
理顺了干群关系,工作自然得心应手,韩春光不骄不躁,继续全身心投入家乡的建设之中,带领村两委班子从把过去出不了村委的“红头文件”变成了如今“落地生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润物无声,感动人心。实现了由离开故土到回报故土,寸草报春晖的华丽转身。
一心为民,百姓谁不爱好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学习了习总书记在两会代表团强调党的建设重要性讲话,韩春光与赵庄子村两委成员,心里有了底气。
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央。赵庄子村的事情关键在村支部。村里的事情要想办得好办得出色,支部一班人必须首先以身作则,走在前列。村委会规范接待制度,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村两委改变用车制度,禁止公车私用,加油一车用一卡。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铸就了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功夫。
走进赵庄子村委,迎面墙上“执政为民、执政爱民”八个大字鲜明有力。韩春光书记的办公室非常简洁,桌子上的文件有条不紊,书柜、地板、窗台、甚至床上,都堆满各种各样的书籍。不禁让人想起“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诗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也是有条理讲原则的人。
群雁高飞头雁领,有了好的带头人,村庄就有了希望。书记韩春光,作为赵庄子的带头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得以贯彻落实的“领头雁”。他上任伊始,就提出了“思想建支、制度治村、监督促廉”的三条法则。按他的话说:思想建支,就是用党的先进思想保证村级建设正确方向。制度治村,就是用现代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治理村庄,对待村民要更公正、更合理、更尊重。监督促廉,廉政建设一定要落实,既要提升每个村务工作者的廉洁自律意识,更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用公开、透明、独立的监督推进廉政建设。
当然,这三条法规落实到位,思想统一、党建引领是关键。那么,如何把两委的思想统一到乡村服务的理念上来呢?
王秀丽主任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三条法则的建立,一是靠学习,而且我们两委成员和党员要带头组织学习,将党的先进思想落实到位;二是靠管理,两委成员首先做到自我管理,保证支部引领作用,更好的管理村内事物,发展规划。”
首先,抓班子、树形象,提升领导力。
赵庄子村党组织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通過班子带头先行,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员活动日、远程教育培训,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给后备干部找岗位、压担子,建立党员示范岗和志愿服务队,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团结拼搏、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我们从小最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里描述的“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种美好的乡恋,离人们似乎原来越远。为了营造新农村人居环境,紧挨着村里的鱼塘,堆起了土山,修建了凉亭,挖开了河渠,种上了荷莲。还把村庄通向凉亭的道路,进行了硬化,铺成了光滑的水泥路。路上不容许走机动车,附近的鱼塘也用铁丝网围了起来,甚至没有一块大的石头,深的沟渠也没有。村里的老人散步,孩子玩耍,年轻人打球、跑步、休闲娱乐,保障了绝对的安全。
每逢清晨,亦或傍晚,这里香荷飘逸,鱼欢雀跃,歌声缭绕,起舞翩跹,祖孙怡情,景致宜人,乡情暖暖,乡音习习。全村百姓在微风过处,心旷神怡,喜不自禁。体味着、享受着,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山清水秀的、属于自己的新家园。
其次,建规章、定制度,落实长效机制。
建立村级值班制度,两委班子成员带头轮流值班,确保每日24小时及时处置、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村内治安巡逻车配备4名专职人员,两人一班每小时对村庄进行24小时巡逻,24小时监管,维护村域治安。形成立体的治安防控网络,专职人员巡视,极大地防止了盗窃、火灾、聚众闹事等危害村庄百姓安全的事件发生,同时通过巡逻收集基层群众关于生产、生活中一系列的信息和民事民情。近年来村内三类可防性案件发生数量为零。
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尤其是严格四议一审两公开,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村集体每一笔花销必须由监督委员会成员跟随监督,实施“两人采买、一人监督”,提高财务公开度。每周各部门汇报一周工作情况,并进行公示。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定期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实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将村两委置于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廉洁,成为班子敢于做事的底气。
书记韩春光严肃地说,“我们服务,有一个坚定的原则,就是花钱不沾钱,严格村务监督,让大家放心。”“花钱不沾钱”,这是一个共产党人最纯粹的党员观念和行为准则,奉献为德、身正为法。廉洁自律,才能取信于民。
“村两委花了什么钱,干了什么事,我们心里清楚着呢,网上,微信上、公开栏都有,大家信任他们,都愿意跟着着他们干。”村民李荣仙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新时期乡村发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棘手和迫切的问题。赵庄子村,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九十多,几乎占到常住人口的一半。孩子不在身边,老人该如何照顾自己?又该如何享受晚年生活?
经过反复调查,两委会又多次研究,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赵庄子村首先建立了社区餐厅,油、粮、菜等原材料的采购供应,严格把关,绝对绿色。餐厅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带着专属就餐卡就能免费在社区餐厅用餐。卡内每年补助两千元餐费。餐厅内饺子、面条、油条、包子、馅饼、稀粥、各种各样适合老人吃的家常菜与热汤,应有尽有,花样齐全。
“老人家,卡里的钱够用吗?”
“够用,够用。”
“你们队社区餐厅提供的服务满意吗?”
“餐厅的饭花样可多了,做得特别好吃,服务态度也好,我们满意,满意!”
风生水起,日渐红火的社区餐厅,不仅方便了老人,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方便。就像村里大家庭的大餐桌,一下子拉近了村民与两委的距离。让老人免费吃上放心饭,让儿女在外少担心,让大家吃得健康、便捷、满意、放心。服务员的服务体贴入微,让大家宾至如归,倍感温暖。
解决吃饭问题,才是解决“养老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与精神需求,进一步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赵庄子村“老年活动中心”应运而生。大家一起打牌、下棋、看电视、锻炼身体、唠家常等,有了共同的家园。
沿着赵庄子村老年活动中心的长廊,两边的文化墙,满满的都是老年生活的内容。常识篇栏目:老年人饮食与营养方面的保健知识;运动篇栏目:老年人活动与运动保健。如哮喘防治,运动损伤治疗等。生活百科篇栏目:—老年人起居、出行的安全管理。健康预防篇:老年人失眠多梦、高血压、心脏病的预防治疗。多彩活动篇:记录为老年人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走进活动中心。娱乐厅、棋牌室等一应俱全。老人们的闲暇时光不再靠“打发”,不再是“孤独”,而是“文体惠老”,有说有笑,怡然自得,颐养天年。
更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是,“老年活动中心”免费轮椅,村委会只需跟老人的家人签订使用协议。就可以免费提供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使用,并且使用免费轮椅的同时,每周至少要带老人出来晒一次到两次太阳,让老人的家人减轻看护困难,也让老人更好地安逸生活,享受阳光。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方向所在。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更是国家的希望。然而,长期以来,孩子的入园问题一直是赵庄子村揪心的事儿。
“以前我们没有幼儿园,送孩子上幼儿园,要去其他村,可难了。因为交通不便,还出过事故……”村民李风花陷入痛苦的回忆。
“村务工作必须急群众之所急。幼儿入园难,始终是赵庄子村的大问题,现在二胎政策又放开了,没有幼儿园,大家肯定着急。一定要把这件事解决好。”书记韩春光毅然决然地表达了两委的决心。
可是,办幼儿园,谈何容易?要注册,要验收,要配套设施,要引进人才。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协商,需要协调,需要资金,需要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
2016年9月1日,占地1200平方米的赵庄子村幼儿园,在大兴区和镇政府帮助下盖起来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幼儿园改成了一栋浪漫可爱的二层小楼。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由教学区和活动区两部分组成。教学楼占地6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内部设施齐全,并配备了幼儿兴趣角;活动区600平方米,配备各种大型玩具供幼儿玩乐。这是全村唯一的一栋二层建筑,也就成了赵庄子村的地标式建筑。
幼兒园开园啦!全村老少为之欢欣鼓舞。目前,赵庄子村幼儿园已经有40多个幼儿入园,连隔壁五六个村的家长,都放心地将孩子托付在这里接受学前教育。一时间,赵庄子村幼儿园成为赵庄子村人在四邻八乡里,感到格外骄傲的一件事。
再者,抓统筹、强服务,建设好农村社区。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老百姓不管你说得多好听,老百姓看得是实效。
“以前,村里垃圾没处放,村民经常乱倒垃圾,时间长了,恶臭难闻。”一位村民说。
为了改变村子里的基本环境,村民义工每月开展大扫除,还建立起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组织23名后勤人员负责定期清扫街道、清理街头小广告,让村子越来越整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变了村里的卫生环境,还让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真想不到,村里的环境变化这么大,我们村里人也越来越像城里人了。”一位不知姓名的村民笑着说。
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赵庄子村党支部以“富裕村庄、快乐村庄、美丽村庄”为目标,精心布局村庄环境文化,用村支书韩春光的话说,就是“让每位村民放心,让村民过得安心、舒心”。赵庄子村共有127户409口人,党支部在全村实行了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七卡制(老年就餐卡、银行卡、饮水卡、洗浴卡、理发卡、沼气卡、便民联系卡)”服务模式。从曙光中迎来黎明的赵庄子人,早上7点一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餐的老年人便陆续来到餐厅,掏出自己的饭卡,往读卡器上一刷,然后说出自己要吃的菜名,工作人员便快速的把饭菜打好,满脸微笑地递给就餐的老人。老人们一边就餐一边“唠家常”,一派和谐吉祥,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韩春光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与时俱进的乡村战略探索者、践行者,更是爱观察,爱思考,爱学习的人。他一直坚持从书本、报刊、电台广播、电视中汲取新知识,并以最快速度将其与赵庄子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他注意到,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普遍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文化生活也相对单调,因此,必须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此,村里组建村级合唱团和秧歌队,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各项比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丰富的业余生活,让村民找到了自信与自尊。到了四头八节,村里唱歌的、跳舞的、扭秧歌的、下棋的,总会变得热闹非凡。原来冷寂的村庄,不再落寞;原来寥落的村民,脸上挂着幸福的满足。
为了改善村民的饮食质量,让村民吃上放心饭,于2014年建立了主食厨房,占地面积虽然只有30平方米,厨房朝外的玻璃上,贴着馒头、花卷、大饼、面条、纯手工切卷子等,制作的主食却应有尽有。而且无任何添加剂,为村民提供了安全有保障的主食。
为了保证村民购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与用品,村里于2016年7月开始运营社区超市。该超市在保证安全的进货渠道的基础上,对本村村民进价销售,为村民带来真正便宜、安全的商品。
为了做到让村民小病不出村,赵庄子村建立了“卫生服务站”,配备两张输液床、四把输液椅、多种常用药及相应康复设施,方便本村和周边村民就医。小病不出村就可以得到治疗。这里既是坚持专业医疗标准办站的小医院,更是职业医师与村民亲切沟通的大家庭,低廉、齐全的生活常用药随时提供,血压测量、体温检测等体检服务定期开展,让村民的健康生活更安心、更有保障。韩春光书记透露说,他正在寻求与国内最好的医疗专家进行合作,计划通过网络平台,将所有村民的健康档案加卡,入专家健康医疗服务数据库。让赵庄子村的村民,享受到国内最先进的保健和治疗平台,让赵庄子人和城里人一样,活出生命质量,活出人生自信。
赵庄子村变了。变美了也变暖了。环境整洁了,邻里和谐了,文化生活丰富了。变得有滋味,有趣味,有品味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韩春光书记常说:我们不是什么官,只是老百姓选出来,任期三年的服务员。没有扎扎实实的成果,没有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就会失去百姓的信任。当上了村干部并不意味捧上了“铁饭碗”,群众不满意、不信任,照样得下课。
2013年到2018年将近五年的时间里,以韩春光书记为核心的赵庄子两委班子,取得了上级党委与群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以下荣誉。
2013年,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
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五个好”村党支部(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先进村民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
2015年,“五个好”村党支部(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
201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员会)、“五个好”村党支部(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建设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
2017年,“五个好”村党支部(中共魏善庄镇委员会)、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魏善庄镇人民政府)。
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群众的需求、期盼、向往在哪里,赵庄子村两委的工作重点就聚焦到哪里,工作的重心就侧重向哪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最为关注、最为迫切的入园难、看病难、养老难、公共配套差等问题,把很有限的资金,做群众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村庄环境软实力逐步提升,在打造具有社区化特色的现代美丽新农村中迈出坚韧、坚实、坚定的一步!
魏善庄镇组织部长高妮:赵庄子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基层领导核心建设,将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服务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采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引导群众参与,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扩大民主。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宣传黨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走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之路。必须要有威望、有能力的乡村干部。韩春光就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致富带头人。
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他和他领导的赵庄子村坚强而具有活力的领导班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完善的“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即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也逐步形成。如何进一步深化乡村管理体制,整合优化公共服务机制,构筑彻底脱贫致富的长效实体经济机制,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村庄,是摆在韩春光书记和赵庄子两委面前的艰巨任务。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乡村振兴,说白了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让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共同提升。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综合振兴。鉴于此,韩春光与两委班子进行了有关政策的深入学习,认真研究。他个人还为此专门到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包括台湾地区的一些现代化乡村考察、学习和调研。
2015年3月起,赵庄子村第一期菜园大棚,开始动工。韩春光与两委领导班子亲自督阵,没白天没黑夜奋战在建设一线。然而,从无到有的实业,一点一滴都需要谋划、操心和费力。几个月下来,大棚初具规模了,韩春光与两委班子成员也一脚泥,一身汗,栉风沐雨,风吹日晒,快接近非洲黑人了。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被感化,被感动。群众对领导班子更信任了。这种信任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愈加坚固,愈加牢靠。
一些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次赵庄子建蔬菜大棚,是要卯足劲发展经济了。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工作政绩,有了工作政绩,书记就在村里就待不住了……
韩春光告诫自己,乡亲们对自己的关注或者误读,正是自己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敦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已有之。不为老百姓做事,那还叫什么共产党人?!我们追求的是老百姓满意的好日子,是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口碑。要时常照照镜子,调整好心态。多积尺寸之功,时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每做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百姓,对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蔬菜大棚的建设,确是因地制宜,打造生态产业的一个尝试。但在韩春光与两委班子看来,追求经济效益固然重要。稳定人心,统一思想,提升新时期农民的觉悟和素质,才是重中之重。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管子》有云:“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如何实现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方面的提升?如何让淡漠在云烟里的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再一次回到乡村?如何让淳朴厚重的乡风,诗意般久违的乡愁,再一次回归心田?如何重塑适应乡村发展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摈弃消极落后的习俗?如何引导村民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韩春光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还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
创新乡村振兴战略,一定不能循规蹈矩,吃别人嚼过的馍馍。韩春光最终提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赵庄子村乡村理念。即全村实行全民义工制度,村中所有18至69周岁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每人每月提供义工服务12个小时,即可享受村里的社区福利。
“义工”,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特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现在这种信仰缺失,世风堕落,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的年代,还有人讲奉献吗?到底村里有多少人能接受呢?这个制度对赵庄子村的人心思齐的乡风建设,能有效果吗?
“刚听到义工这个词,大家都觉得给自己添麻烦。毕竟家家都是有自己的事干。”一位女村民坦白地说。
可当大家看到书记、主任亲自下地干活,闷热潮湿大棚里,两委班子成员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带头做义工,蔬菜水果免费发放给村里每个家庭的时候,党员先进性的示范作用,让大家有些待不住了,被感召的积极性开始高涨起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得万园春。就这样,赵庄子村的义工社区菜园模式很快被大家接纳、认可。村民是义工,也是菜园的主人,更是菜园的收获者和享受者。大家从不爱干,到主动干,到争着干,科学的社工服务模式开始显现出推动文明乡村建设的蓬勃动力。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通俗来说,就是邻里互助,大家帮助大家,为了加强沟通,增进乡情,促进邻里和谐。”韩春光书记百感交集。
“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我为人人是我的责任,这是一名党员应具备的自我要求;同时作为一名两委成员,为村民服务,是我的工作职责,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工作目标;‘人人为我则是人民群众对我、对支部最大的认可。”看到义工菜园推行得这么好,李占阁主任非常感慨。
义工志愿服务,是更高文明社会体系中的高级服务模式,更强调人的自发性、团结性和奉献精神。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奉献为德,德法共治。不拘成见,不囿偏隅,随感而通,因物以付,如风行水,如水行地,水到渠成。大家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大家共好的“天下大同”盛景才是中国梦所期盼的。人生乐在相知心。唯有“相知心”,村民与干部,才会有相互信任。唯有“相知心”,村民与村民之间才可得人生之乐。才能相互扶持,携手共进。
民风家风也好了,乡风村风也好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赵庄子人的生活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焕发出令人惊喜的感动。
义工菜园,神来之笔。
每逢周末,大兴区黄村镇大庄村李建州夫妇起了个大早,乘车向赵庄子进发。这对久居城市的夫妻,不是回家省亲,不是户外郊游,而是义工劳动。义工,是他们在家乡全新的身份,品味醉美乡愁是他们回家的动力。他们是从手机微信公众号上,掌握了赵庄子村社区菜园最新动态与劳动消息的。他们是赵庄子村社区菜园的义工,义务去村里参加义工劳动的。
赵庄子村义工社区菜园,占地120亩,共有8栋温室大棚、11栋钢架大棚。整洁的现代化农业大棚内硕果累累,蔬菜瓜果生长得蓬勃又恣意。清脆的黄瓜、油嫩的西葫芦、红晕的西红柿、沙甜的西瓜、饱满的青椒和辣椒、葱郁的油菜、鲜嫩的青菜和香菜、抽苔的蒜苗和蒜苔、包心的圆白菜,亭亭玉立的大白菜,还有南瓜、倭瓜、大葱和小葱,丰富的蔬果,摇曳多姿,绚丽多姿,十分诱人。丰收的喜悦挂满枝头,也挂满每一名义工村民的眼角眉梢。这里是北京唯一一家“义工集体蔬菜基地”。在城市中都未能推广的义工服务模式,在赵庄子村却早已形成并且发展壮大。村里向村民免费提供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标准种植,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的无公害蔬菜,所有的园内事儿都由村民义务轮岗打理,蔬菜瓜果则按每人每天一斤的标准发放给全体村民。
李建州一边干活,一边兴奋地说:韩书记他们带领大家建设这个义工菜园很好的,让每家都吃上免费蔬菜,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伙通过义工劳动,加强交流,锻炼身体,全村通过这件事可以说是一团和气,所以这个义工劳动的方式我感觉特别好。
义工菜园,在实行科学管理的同时,还完善了《赵庄子义工菜园管理制度》、《赵庄子义工菜园义工管理制度》,对菜园的职能、义工菜园的组织结构、义工菜园的职责、义工菜园岗位职责、义工菜园技术员职责、义工菜园安全质量检查员职责、参加义工人员职责、义工菜园的管理制度即农业投入品采购制度、农业投入品仓库管理制度、义工菜园田间档案管理制度、义工菜园的环境监察保护制度、义工菜园的采收制度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大家有规有矩,有章可循。实现了小菜园,大作用;小菜园,大情怀。
更让人称奇的是,义工菜园还为大、中、小学生开辟了试验田。其中的“小学生菜园”大棚外墙,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情趣。墙壁上,农耕文化知识、蔬菜认知知识、瓜果类型、树木花草、天气气象、农谚俗语、还有民风民俗等,为学生们不做四体不清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投入社会实践,提供了平台。
韩春光书记告诉我们:义工菜园也是赵庄子村一个开放的窗口,希望未来有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义工菜园建设,参与社区营造,形成一个有情感,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
2017年5月10日,民政部工作组来到赵庄子村进行调研,当他们听完韩春光书记介绍的“义工菜园”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乡村理念后,连连夸奖义工菜园是神来之笔。神在“情”、神在“义”、神在“德”、神在“和”、神在“公”、神在“心”。
大兴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刘冲:义工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义工不仅仅是义务劳动,更是一件有意义的劳动。因为做义工不仅让你发现所做的事情对别人有利,而且对自己也很有价值。我们所做的义工工作应该是寻找生命价值的工作。
赵庄子村两委能把全村村民动员起来做义工,这是一个创举。
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地位不动摇,这是由乡村的独特属性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在乡村振兴中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绝不能让农民成为农村改革的旁观者,而是让其有切身的参与感,责任感,自豪感与幸福感,激发了农民的自发性、团结性和奉献精神。构建起最文明,最和谐,最先进的乡村文化体系。
三治融合,振兴乡村。
振兴乡村,先树立乡风,风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法治”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德治”引导乡村的伦理。就像“义工菜园”。大家有了公益心,有了奉献精神,就有了心灵净化剂,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行为,就由被动变主动,由不自覺变自觉。“自治”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和支持广大基层村民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最直接体现。赵庄子,是一个有历史,有根源,有传说,有故事的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禀赋都很厚重。深入挖掘的潜力很大。有历史的地方,一定有文脉。一个乡村的文脉,就是乡村尊重村民意愿,能够自上而下自治的决胜所在。
赵庄子村,作为最基本的治理单元,如千千万万个乡村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产生利益矛盾不很多,家庭社会矛盾却始终存在。解决好这些矛盾,乡村治理的好坏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也就是说。保持了乡村单元肌体的健康纯洁,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赵庄子村将这三位一体,三治一体,落到了实处,形成兴旺、美丽、文明、和谐、富强的农村发展新局面,堪称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典范。
2017年,义工社区菜园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高品质的有机蔬菜,将走向首都百姓的菜篮和餐桌,大大提升赵庄子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至此,从一站式服务、卫生服务、幼教服务、养老服务到义工服务,从简单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升级为融入了人文因素、人文治村理念的“社区营造”,这是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生活理念,也是在党的先进性引领之下,中国农村的创新变革;这样的社区营造理念让人乡情满怀,这样的创新变革令人精神昂扬。
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书记也没有终身制,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必须在任期之内,尽量为老百姓多办事,办好事。这是韩春光的愿望,也是他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
赵庄子村独创的“义工菜园”确实如民政部领导说的是“神来之笔”,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独创。韩春光书记本人,也因此于2016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评为北京市高级农村实用人才。
上级肯定,百姓称赞,尤其是百姓的认可,让两委班子感到欣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百姓的认可,百姓的信任,是两委带领全村百姓继续向前最大的力量源泉。
留住乡愁,社会服务聚人心
几年工作下来,赵庄子村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比较完善的常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村两委的基层服务意识,也在工作中,得到了加强。然而,如何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如何形成灵活机动的服务载体,让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如何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性的服务工作制度?如何更直接,更深入地让群众体味到党的政策,党的关怀的温暖?这是韩春光反反复读思考的一件事。
敢为天下先,成立全国首家农
村社工事务所。
2017年4月,赵庄子村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社工事务所——北京市大兴区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村书记韩春光亲自出任法人代表,出资50多万元,建设了近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购置了办公设施设备。事务所的成立,得到了北京市民政局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大兴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大兴区民政局和大兴区魏善庄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兴区社会建设办公室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形式,拨付10万元支持开展“农村社区治理探索项目”,北京市民政局用彩票公益金15万元购买了“三社联动” 项目——农村困境老人救助计划,大兴区民政局按1:1为此项目配套了15万元,开展机构能力和社工队伍建设。
大兴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周波: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协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它旨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预防解决部分因经济困难或不良生活方式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同时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善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全方面服务社会的工作。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简称“社工”,对全社会来说,“社工还是一件新生事物”。
在农村开展社会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去哪里找人才呢?
经北京社会工者协会沈小平引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农村社会工作专家陈涛教授,来到赵庄子村。大兴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周波组织院校、协会、村委会和部分社会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事务所社工招聘、调研和专业工作开展等议题作了充分讨论。最后陈涛教授决定把自己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10余人安排过来,先把调研工作做起来,再按调研需求开展工作,再由村委会在本村物色大学生,培养本土社工。
参与指导赵庄子工作的还有: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王春光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王兵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寇伟副院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葛道顺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张网成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郭伟和教授。
当年6月份,为了让事务所的工作尽快运行,为了让村民尽早地认识社工工作的重要性,让社工在村民与村委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社工事务所的社工们协同中国社科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的学生,一同开始赵庄子村基础情况调研。抱着一腔热忱,十几个学生社工设计问卷进村调研,开始并没有被村民们接受。对于什么是社工,社工是做什么的,很多服务对象刚开始的时候都不是很了解的,因为不了解所以选择冷漠。
社工们不被困难吓倒,他们对村民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关怀,并且与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唠家常,慢慢与村民从陌生到熟悉,用真诚和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社工们挨家挨户走访,通过聊天方式掌握村里的基本信息,包括农业生产和经济状况。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生活需求,询问村民对社区生活满意度。收集了大量的问题与问题数据。社工们对问题进行分类,对数据进行分析。为村委会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社工发现很多村民对村委会不是很“信任”,为了消除信任隔阂,社工专门组办了一场“答村民问”活动。当天,韩春光等四位村委会干部现场作答,近30名村民参加。益民社工徐其龍负责将调研收集到的问题向村委会提问,涵盖社区服务、财务公开、村庄环境等10多个方面26个问题,村委会干部均对此进行了诚恳回应,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给出解决期限。比如村民反映广场舞没有场地,韩春光当场答应开放大会议室作为村民广场舞的场所,同时承诺在三年内建一个健身场所,供村民使用。不在场的村民,还能通过微信互动向村委会干部发问。
大兴区民政局局长张德福:“这个活动开展得好,村两委敢于面对村民直接回答问题,说明村两委有底气,大公无私。是村务公开的形式的创新,社工作用发挥得好,把这个做法总结一下,可以推广到其他村”。
“像硬件设施这些只要有资金都很容易学,但关键是管理、关键是人文,这些内涵的东西,是不容易一下子就能学到的。”韩春光书记说。“基础设施的完善,硬件的提升,村民需求的变化等等,要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解放思想,创新性地工作才能满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对于村民的需求,村干部有时看不到,有时看到的也是表面上的,而社工往往了解得更细致、更准确。”这是韩春光急切地引进社会工作,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的初衷。
专业社工引领,重塑村庄命运
共同体精神。
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驻村以来,村民从不知道什么是社工到现在完全认可社工;从一开始被动接受社工,到主动接近社工;从所有活动由社工主导,到全民踊跃参与。专业社工的理念深入人心。
1)捕鱼文化节。
每年10月仲秋时节,赵庄子村菜园旁的鱼塘,鱼游沸鼎,一片勃勃生机的丰收景象。“鱼”与“余”谐音,寓意富足与吉祥,能给千家万户带来美好的祝愿。
从前,至多是把鱼捕捞上来分给村民,没有任何文化含量,显得单调、平庸与无趣。为了让秋季捕鱼活动变得庄严而又风趣、活泼而有激情、生动而具内涵,既获得捕鱼的满足,又能寓教于乐,并在合作中增进村民团结。社工策划开展了“赵庄子村庆丰收捕鱼文化节”。
在前期调研中,社工发现村里有个别邻里关系不太和谐。在第一环节的捕鱼小组赛中,社工在捕鱼文化节活动招募时,就要求村民邻里结伴来参赛,要求以两人为单位组成捕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来自不同家庭。在规定时间内,按捕到的鱼的重量计算排名。更别开生面的是团体捕鱼环节。村民们拉着大渔网从鱼塘南头走到北头,一起捕鱼,一边喊着节奏和劳动号子。上至80岁老人,下至村里6岁儿童都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甚至吸引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万民一心,众志成城,号角阵阵,气势如虹的场面,让韩春光书记与所有村民难以忘怀。他感慨地说,“这场捕鱼活动举办很成功,活跃了整个村庄的气氛。我们将按照社工的活动方案,做成村里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动。”
捕鱼后,几位厨艺较好的妇女,自愿报名做捕鱼文化节志愿者,每人做一桌鱼宴,由社工与村两委代表和志愿者一起将送到村中7名80岁以上老人家中,与老人共进晚餐,共享团圆,一起享受集体的成果,享受捕鱼文化节带来的欢欣。那一刻,亲情流溢,大爱充盈,感动满满。
社工王博:活动拉近了村民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喜欢和社工交流了。
“赵庄子村庆丰收捕鱼文化节”作为村庄独有的文化品牌,作为固定点活动,将在每年中秋节期间举办。
魏善庄镇副镇长任杰:“专业社工凭借自身业务素养和扎根基层、为民爱民的情怀,把精细化服务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促进村民邻里融合,既是密切村两委与广大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又是村两委工作的有力补充,更是切实贴近群众,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举措。这样的活动做得很好,值得推广”。
2)全民K歌。
2017年7月29日晚,由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主办的“赵庄子村全民K歌”活动在村委大会议室盛大开幕。本次K歌活动共有18位村民报名参赛,设置五人评委小组,评委由村民代表、村委会代表、社工代表组成,活动现场观众达一百多人,氛围异常热烈。
伴随着明快的音乐,三位主持人徐徐出场,简要介绍活动规则之后,韩春光书记的致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紧接着,村委代表李忠良主任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开场曲,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K歌活动由“我是K歌之王”、“游戏互动”、“自由唱”、“活动颁奖”四个环节组成。虽然都是业余水平,但大家热情高涨,自娱自乐,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我是K歌之王”环节,10位村民同场竞技。村民韩丽英以一首《姑娘我爱你》引爆全场。少儿选手李梦瑶一首《我的好妈妈》更是天籁之音。五名村民和三位小朋友为大家交替演唱经典怀旧歌曲和现代流行歌曲。台下欢呼阵阵,掌声雷动。
其他环节,也是争先恐后,高潮迭起,最终,经过五位评委公平公正的打分评选,村民韩丽英女士最终夺得本次“K歌之王”称号。有七名村中回答正确并现场获得精美礼品。
本次活动,是农村社工、村民与村委的一次大联欢。活动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村民中也取得积极反响,本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加强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韩春光书记说:“当初社工提议这个活动,我觉得做不起来,村里都是老人和孩子,谁来参加啊?没想到活动开展得这样火爆,这是礼堂参加人员最多的一次,座无虚席,后边的观众都站着,外村的人都来观看。说明村民的集体活动太少了,社工举办的活动给村庄带来了活力。”
专业社工徐其龙:全民K歌活动,目的是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村民积极性,搭建百姓大舞台,“活化”村庄。
3)四点半课堂。
一直以来,很多小学生下午4点半就早早放学,而家长大多要到五六点才能有时间接。中间约有两个小时成了孩子监护的“真空”。这是困扰村里很多家长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社工与两委领导一起急群众所急,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成立了“赵庄子村四点半课堂”。四点半课堂开启后,链接了四点半课堂志愿者老师,包括魏善庄镇中学和西芦垡小学两个学校的老师。一共八位老师。从周一到周四,每天配備两名老师给孩子辅导功课,解决了家长课后辅导孩子课业难的问题。课堂还针对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开展了作业辅导、知识科普、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得到村民的充分认可,如知时节的好雨,润物细无声,彰显了民生温度。村中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社工事务所,有几名家长也参与到四点半课堂活动中来,家长遇到问题也会及时跟社工沟通。
社工张丽媛:我们在活动中会发现哪个孩子有什么问题,及时运用专业方法去解决。如我们发现一段时间有个孩子不爱说话,经了解孩子父母最近闹矛盾,总吵架,孩子受到影响。我们就去家里给孩子父母做心理辅导,邀请孩子父母来课堂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最终家庭矛盾解决了,孩子也活泼起来了。这就是专业社工与一般的培训机构的区别。
4)老年微信课堂。
网络,方便了信息获取,沟通交流,甚至成了出行与消费不可或缺的工具。看着年轻人玩微信,建群组,晒朋友圈,如鱼得水,惬意非常,老年人也很羨慕。为此,村里开办“老年微信课堂”,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从8月份开始,老年微信课堂尝试性开展第一节课,随后持续四个月。课堂上,村里不少老人学会了微信语音对话。高兴地与外出打工的孩子们语音沟通。课堂下,老人们都拿着智能手机,认认真真地按照工作人员所说的操作。添加好友、发朋友圈,发送语音信息。服务体现出了专业化,从刚开始的教学,到慢慢鼓励老人们分享感受,让微信在老年人当中得到了普及。
在“老年微信课堂”上,社工发现并培养了一名乡贤人才韩玉伦,以后每次活动,都由他来召唤。在他的倡导下,还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开展邻里互助,安保执勤等工作,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农村治理格局增添了力量。
韩玉伦:很感谢社工,要不是你们来的话,我现在还是默默无闻。现在我担任爱心志愿队副队长,四点半菜园管家爷爷,和社工一起做些公益活动,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利用节假日回来参与志愿服务,比如照顾老人、宣传政策和协助办社区大型活动。
5)慈善公益节。
赵庄子村阳光公益基金的发起人,正是带领村民致富的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光。2013年村书记韩春光个人捐赠10万元,村两委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共捐助10万元,总共20万元善款,成立了赵庄子村爱心救助基金,家庭困难的村民看病就医超过5000元的都会给予1000元补助,以减轻村民的家庭负担。爱心基金运行五年以来,前后已经救助了107位村民,村委会一直秉持财务公开的原则,基金会的成立、管理和运行都得到了全村村民的认可。村民遇到困难得到了帮助,也感动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被村民接受了。培育村民参与“村民自助,村民互助”、“依靠村民办慈善,办好慈善为村民”的公益活动时机成熟了。
为了能够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爱心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一份支持,社工们策划、宣传,举办了赵庄子村第一届慈善公益节。
2017年12月16日,又一个慈善公益日到来了。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但人性的善,就像太阳的光,丝丝缕缕,温暖着赵庄子的冬天。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常住人口只有两百多人的赵庄子村,扶老携幼来了177人。
“村委会这个大会议室建好得有十年了吧,从来没见过这里面坐的人超过一半,没想到这次能来这么多人!”群民们纷纷议论着。
“人都是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个病啊什么的,现在大家日子都好过了,能帮助的地方就多帮助一下。但我真是没想到啊!人能来得这么齐。咱赵庄子村的人就是好,人心齐啊!”红遍村子的宝贝奶奶这样说。宝贝奶奶家,因为前一阵的安全大检查而受到波及,但在公益节这天,她带着老伴儿、女儿、孙子,全家人一起来到活动现场,献出了自己的一份份珍贵的心意。
捐款仪式还没有开始,有位老大爷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两百块钱,对担任组织的社工说:“小姑娘,一会儿直接帮我捐了,我家里还有事儿,谢谢你了!”
村民们怀着是大爱之心,将自己的心意装进信封。自觉地排成长队,将信封投入捐款箱。
村里的小朋友,甚至带来了自己的存钱罐。罐子里装着他们自己攒了大半年的零花钱和平时在家帮大人做家务,得到爸爸妈妈奖励的零钱。当哗啦啦的硬币倒进捐款箱的那一刻,孩子的爱心,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大爱的种子,也从此根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爱心,就像电波,传递辐射开来。外村的很多村民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通过网络为村庄送来爱心捐款。
捐款活动之前,两委们还是有些忐忑的。2017年11月18日大兴区发生火灾后的安全隐患排查、清理、整治行动,租住在村里的租户与企业都被疏解了,依靠住房、厂房出租的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会不会影响到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村民们争先恐后,踊跃捐款,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让这个有些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
本次活动共有193个村民参与本次捐款活动,总共筹集善款53736.30元。村民慈善公益节的捐款活动,参与自觉性与积极性出乎意料。大到耄耋老人,小到黄口小儿,甚至匿名的爱心人士,也通过网络进行捐款。村庄为表示对爱心人士的鼓励,特为其颁发赵庄子村“荣誉村民”证书,颁发了23个荣誉村民证书,活动取得的效应超过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尊重他人利益蔚然成风,守约守法蔚然成风,守望相助蔚然成风。
在这次慈善公益节上,举行了“赵庄子阳光爱心基金”揭牌仪式。大兴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周波、大兴区民政局优抚科科长袁瑞江、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光、赵庄子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占阁为爱心基金揭牌。
滴水之恩万心暖,寸草之心三春晖。
捐赠仪式上,韩春光书记分享了赵庄子村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无疑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作为爱心基金发起人,他希望爱心基金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希望赵庄子村村民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守望相助、凝心聚力,打造赵庄子村命运共同体。
爱心基金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村民能更紧密团结在一起,守望相助、凝心聚力,打造赵庄子村命运共同体。
慈善公益节,在社工的协助下,调动了村委会的积极性,激发全民参与公益的热情,“活化”了村庄。在社工的带领下,成立了赵庄子村爱心基金会和爱心基金管理委员会,确定了基金申请的流程,本次活动所有志愿者和表演嘉宾都是村里的中小学生,孩子的积极参与以及家长的引导,培养了他们的志愿奉献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在活动中得到了升华。
大兴区民政局社会工作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春枝:“依靠农民办慈善”本身就是一件新鲜的事儿,老百姓通过自身的能力解决需求,让村民感受到村庄的温暖和温度,让离开家乡奋斗的青年人也能拥有归属感,这就是社工专业能力的体现,充分显示了专业社工对农村社区发展的作用。
6)冬日防摔之老人不倒翁小组。
冬日的北方,天寒地冻。社工针对长者居家需求,策划了“冬日防摔之老人不倒翁”活动。活动中,社工们给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普及预防跌倒的居家安全知识和出行防摔知识,示范了防摔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手把手教老人学习防摔步伐。并通过讲解“提高平衡能力小方法”的技巧让老年人平时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平衡能力,从而降低摔跤的風险。
不倒翁活动也让更多的村民意识到,老年人“防摔”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事情,家庭乃至社区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与社区环境可以更加有效减少老年人摔跤事件的发生。
社工张立媛:通过冬日防摔老人不倒翁小组活动,我们也了解了村里的空巢老人,对他们进行需求评估,然后招募志愿者,开展重点监控和服务。
社区服务接地气的一个个活动,调动村民社区发展的主人翁感,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赵庄子村,正在营造为一个有生命力、有温度、有活力的美好乡村。
彰显专业力量,提升村民
幸福指数。
社会工作事务所入村,村民从陌生到熟悉,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解决了村级民政力量不足问题。社工介入,也彰显专业力量。
赵庄子村的村民福利,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暖心。每年过年向村民发放五常大米和猪肉。村里安装了纯水机,每个村民每天免费补助三升水,每户免费发放一个水桶,保证村民喝上干净水。根据蔬菜成熟情况,社区菜园定期为村民义工发放无公害标准蔬菜,每人每天一斤标准。每年5月最后一个周六,举办“赵庄子村全民文化艺术节”,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加上“义工菜园”“捕鱼节”“公益节”,在专业社工的各种各样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提升了村民以德治理村庄的主动性,凝聚了共建美好家园的向心力。
走进“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大厅里悬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社工事务所追求的方向。作为首家在农村成立的,扎根农村的社工事务所,计划用三年时间,以现有机构和村庄为基础,致力于发展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孵化基地,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周边村挂牌工作站,培养本地社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建立美丽乡村。
提到社会工作,韩春光书记很感慨:台湾考察后,“社区营造”概念给了我很大启发,一同考察的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沈小平副会长鼓励我成立专业社会组织,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引进农村社区。在沈会长和大兴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周波会长的指导下,“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从成立到发展,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村庄就有这么大的改变,我确实没想到。
乡愁是什么?就是我们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说“记住乡愁”。我希望赵庄子村大家“记住乡愁而不愁。”韩春光书记自豪地说。
合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今天的赵庄子农村社区,纪录着首都文明进程中格外珍贵的乡村变迁;续写着赵庄子大美生活的动人画卷。
砥砺前行 奋斗才能有未来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2018年3月,正是“两会”期间。笔者再一次来到了大兴区赵庄子村村委会,见到了踌躇满志、意气奋发的韩春光书记。据说,腊月二十八,他还在清华大学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项目,一直谈到深夜。兴奋的他,年都没有在家过,就投入到项目的具体细节与规划落实中。他说,他谈项目就一条原则,即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农民很善良,农民不容易,要让他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自己受多大的累,也是值得的。目前,他和他的两委班子,正在学习《2018政府工作报告》,研究下一步赵庄子村的发展规划。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是他回村五年的习惯节奏。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韩春光,作为每天直面群众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是落实国家政策工作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环,他善于挑起责任、勇于承担使命。总是废寝忘食地学习文件,通宵达旦地熬夜谋划,不畏艰辛地跑项目谈合作,脚步从不停歇。很多“能人回村”,一哄而起做“特色小镇建设”、“农家院旅游”建设等,变相要国家补贴,也有一些人搞花架子。盖房、修路、刷墙,整得驴粪蛋外面光。而群众还是“病老婆搽胭脂”为个别人的政绩强打精神,根本得不到任何实惠。最终搞得“绣花枕头一包糠”、“花拳绣腿不经打”,劳民伤财。还有的人,干脆做政绩工程。铺摊子,拉战线,寅支卯粮,做给上级领导看。
韩春光不然。他祖祖辈辈是赵庄子村里人,子孙后代也将是村里人,他要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百姓需求,百姓拥护,百姓得实惠,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事。
“老百姓最怕什么?老百姓最怕看不到希望。老百姓选择了我们,又跟着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百姓知道,了解到,感受到。让百姓认可,让百姓放心。”“让所有乡亲,由温饱走向小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韩春光满怀深情地说。
有爱好的人,一定是有情怀的人。韩春光爱好爬山。高度是标尺,更是挑战。征服是超越,更是希望。他计划编写一部《赵庄子村故事集》,从村庄的源起、村民的来历、村民搬迁、以及民风民俗故事收集成册,奠定赵庄子村的文化脉络。他要用情怀,留住村庄留住爱。
他还说,赵庄子村最可贵的是百姓与土地。百姓没有了土地,就像花儿没有了阳光,战士没有了武器,那不仅是失去了根本,小村所负载历史与文化也将消失殆尽,文脉没有了,村脉何在?村脉没有了,国脉何在?那将是国家与民族最大的悲哀。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啊!
“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他说这话的时候,情绪激昂,语重心长。我被他的每一句话感动着,眼角发红,心潮澎湃。
值得欢欣鼓舞的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写入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地域格局、民族文化特点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特点,乡村的振兴不可能采取同样的路径,这就给赵庄子“因村制宜”的多元振兴路径和模式定准了基调,吃了定心丸。这下子,韩春光与他的两委班子有了底气,干劲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一转眼,韩春光书记带领的赵庄子村党支部已经工作了五个年头,他们始终将党员的要求和责任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服务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更探索出新農村先进社区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首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赵庄子村人投入到当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之中,在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之中,这种精神向心力,源于党员躬身垂范的榜样力量,源于科学正确的党建引领。
国家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赵庄子村有赵庄子村的发展战略。出路在于方向,方向要有旗帜引领,旗手很重要。旗手心中不仅要有概念图,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韩春光不仅为赵庄子村写发展规划了时间表,还设置好了一盘棋。为了把这盘棋走活,他走一步看三步,稳扎稳打,不落俗套。为了增长见识,博采众长,他自己出资先两次到台湾,又先后去云南、成都、厦门、山东、江苏、贵州观摩、参观、调研、学习。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模式,学习新时期农村社会化管理的成功经验。今年,他还准备去德国、比利时学习他们的社区管理服务理念。因为他明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手笔。大手笔要大在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大手笔要大在可行性、可复制、可持续发展;大手笔要大在可循环、可递进、可长远发展。这需要补齐短板,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期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天的赵庄子党支部,用共产党人的实干与奉献精神,探索出一条农村社会服务的新型模式,续写新时期农村振兴战略的美好蓝图,描绘着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美好未来,也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
两会结束后,笔者再一次走进了赵庄子村。感受五年,仅仅五年的时间,一个小小村庄所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成就。感受他们,找到了一条切合赵庄子乡村现状的,有长远规划战略的,可以模仿和复制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
此时,正值初春,春声激荡,春潮滚滚,春色暖人。赵庄子村的义工蔬菜大棚内,春意盎然,满园春色。自愿前来做义工的乡亲们,一边舒心地干活,一边有说有笑,脸上挂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走出大棚,整片村庄沐浴在无限春光之中。下一步,稳步改善人居人文环境的整治计划,即将吹响动工的号角。更高质量,更有效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赵庄子村的乡村战略,已经由韩春光带领的两委班子,描绘出了蓝图。乡村振兴,是一篇他们正在做,并且一直会做下去的大文章。站在新时期历史起点上的韩春光书记,满载一路芬芳,憧憬着美好的愿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益民农村社工事务所已在周边七个村建立工作站,每个村选拔一名本村大学生,在专业社工的传帮带式培养下,成为本土社工。现在已有九名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报考全国每年一次的社会工作执业水平证书。
大兴区社工协会会长周波:把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引入农村,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社会工作者是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人才,赵庄子打造的村两委+社会组织和本土社工+志愿者模式,是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个模式把村党支部建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村支部书记都能成为最美“领头雁”,营造出了头雁先飞、群雁齐追的生动局面。这样的模式可以推广复制到各个村庄。
韩春光更希望全国的乡村都富裕起来、幸福起来,都沐浴在党的关怀与祖国大家庭的春光中。这是希望的春光,筑梦的春光,是新时期振兴乡村,奔向小康的春光。
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我们从韩春光身上看到了希望。
正是: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责任编辑/卢旭
赞(0)
最新评论